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24363阅读
  • 56回复

BC到底怎么调(17号调试更新)。。。。。。。。。。。。。。。

楼层直达
级别: 青龙长老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1-12-15
(二)第二部分 Ev|2bk \  
我们都知道,避震是弹簧以及阻尼器两样加起来而构成的部件,而所谓的绞牙避震,其实就是在避震筒身上加入螺纹,利用避震座的调整,从而实现高低调整的功能。(不同形式的悬挂,在避震调整高低的方法上有所不同)。高低调整这样就不说了,说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那就是弹簧的长度,弹簧出厂时有一定的长度,而且在绞牙避震上,弹簧的长度是可以进行调整的,所以很容易会出现弹簧被预压的现象。弹簧预压某程度上来说是需要的,但是不能预压太多,当预压太多时就会出现避震弹簧行程过短,导致其失去了本身的弹性。弹簧太松也是不能的,如果太松,就会出现避震心与弹簧并非一起作动,这样的话就会出现由于弹簧无法起作用而使避震很容易到底的问题。预压的程度前与后略有不同,前避震的弹簧预压程度大概在5mm左右。例如:避震弹簧未压缩时总长度为180mm,这时需要预压5mm,预压完之后弹簧的实际长度缩短至175mm。 u*  G|TF  
i=#<0!m  
这台雨燕在之前安装的时候并没有很正确地调整,所以出现了较硬 R R<92R  
以及避震容易到底的问题,在避震行程提升之后,情况大幅改善。 N'w ;1,c+  
5rK7nLb  
后避震的安装注意事项又略有不同,由于雨燕所使用的是机簧分离式悬挂方式。所以避震方面的调整,不能单纯地调整弹簧,而是需要避震的一同配合才是正确的。ISC的绞牙避震在后避震套件方面,在弹簧座以及避震筒方面均设计有绞牙。而这些绞牙的作用都有所不同,但又是互相配合着的。弹簧座上的绞牙的作用主要是调整车身高度。而避震筒身的绞牙主要的作用调整避震芯的行程。先说安装需要吧,正如上面所说,安装的弹簧是需要预压的,但是与避震不同的是,后避震的弹簧预压是有参数的,以4KG的弹簧为界,4k(含)以上的弹簧预压在10-15mm,而4K以下的弹簧则需要预压15-20mm。之前测试的那台雨燕所采用的侯弹簧为3K,所以预压方面则是15-20mm。另外一样就是高度调整以及避震筒芯行程调整方面的问题了。我们都知道避震的组成是弹簧跟阻尼筒,它们的作动应该是一致的,而非分开的,即使是分开安置,也是一样。调整弹簧时必须连同避震芯的行程也一并调整。举个例子,弹簧安装后总长度为200mm,那么避震筒身的长度(避震筒身上端至锁紧螺圈)的长度也必须是200mm。否则就会弹簧以及避震芯行程不平衡,有一边会失去作用。 O$ ui:<]dS  
e$}x;&cQ  
u+"3l@Y#  
tJ`tXO  
}xXUCU<  
Q'D%?Vg'  
今天反复睇了几次你介绍的文章,我弹簧的标注是前面62.180.008后面62.200.006,我估计是前8后6,弹簧长度前180后200,根据文章的介绍理解,我准备前弹簧完全放松后再预压8MM,后面就预压10MM左右,大家觉得如何?? K@yLcgr{O2  
文章上“4k(含)以上的弹簧预压在10-15mm,而4K以下的弹簧则需要预压15-20mm”,我理解是越压得多就越硬
级别: 青龙长老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1-12-15
刚刚睇到有关MS绞牙的调试,车身越高就越硬(弹簧是越压缩的),车身越低就越软(弹簧是越放松的) M^?=!!US^  
H\RuYCn2G  
*+>R^\uT  
-E>se8%"  
BC的高低可以通过调节桶身来实现,哪到底弹簧越压缩,是越硬还是越软??
hxf
级别: 烈火长老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1-12-15
我的绞牙弹簧是前8后6阻尼不可调的,是自己配的山寨货,自己动手经过5次调整才达到预期的效果,调试周期为3个月,这期间在相同使用环境下采取各种驾驶方式及承载测试,感受这套绞牙的运作情况,最后前后预压紧基本都在1cm左右。如果预压紧得当承载韧性感会有很好的表现。我还有一套10k的弹簧有机会用作日后测试。 (`!| Uf$  
级别: 苍海长老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1-12-15
引用
引用第17楼okboy4426于2011-12-15 20:10发表的  : udD* E~1q  
刚刚睇到有关MS绞牙的调试,车身越高就越硬(弹簧是越压缩的),车身越低就越软(弹簧是越放松的) O\?5#.   
]u4>;sa  
i[ Gw 7'f  
ZU| V+yT  
BC的高低可以通过调节桶身来实现,哪到底弹簧越压缩,是越硬还是越软?? U/3e,`c  
e<L 9k}c  
预压不会改变避震的软硬, 能改变软硬的只有避震筒阻尼和弹簧K数   这是基本的物理规律    建议先去看看等密度弹簧和阻尼的一些基本物理原理 zfP[1  
毕竟不可能大家都用的BC绞牙, 即使碰巧也用的BC 也可由于驾驶习惯, 驾驶环境不同而调教成不同的特性, 等着现成的答案是不可能的, 还是了解点原理性的东西, 然后自己爱怎么调就怎么调了 [.#p  
r{R[[]p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在这个上花时间, 只能给你说个简单的.   一般非竞技型的绞牙, 弹簧K数都不会高的太离谱,你也基本不会走什么越野路段, 预压不预压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只要上弹簧时上紧就行了。 然后你省下唯一的事情就是找到适合弹簧和车重的阻尼段数.  前避震阻尼先调到最大。2档1500转行车, 快速收油门, 反复这个过程,每次阻尼下调1格,直道收油时车头会前后晃时把阻尼调高1到2格。 后避震也调到最硬,过减速带,每次调1格,直到过减速带车尾会上下反复震动多次,再把阻尼上调1到2格 nxn[ ~~  
然后能不能调到你满意的就完全看你运气了 Edf=?K+\!i  
vI pO/m.3  
b[J-ja.  
CbTf"pl  
!XgQJ7y_Z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1-12-15
anoy的方法很实用, 学习一下。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hxf
级别: 烈火长老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1-12-15
引用
引用第19楼anoy于2011-12-15 20:46发表的  : ;dOs0/UM&  
n.Vtc-yZU  
预压不会改变避震的软硬, 能改变软硬的只有避震筒阻尼和弹簧K数   这是基本的物理规律    建议先去看看等密度弹簧和阻尼的一些基本物理原理 J | q^+K  
毕竟不可能大家都用的BC绞牙, 即使碰巧也用的BC 也可由于驾驶习惯, 驾驶环境不同而调教成不同的特性, 等着现成的答案是不可能的, 还是了解点原理性的东西, 然后自己爱怎么调就怎么调了 3&9zGy{V+  
ctK65h{Eo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在这个上花时间, 只能给你说个简单的.   一般非竞技型的绞牙, 弹簧K数都不会高的太离谱,你也基本不会走什么越野路段, 预压不预压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只要上弹簧时上紧就行了。 然后你省下唯一的事情就是找到适合弹簧和车重的阻尼段数.  前避震阻尼先调到最大。2档1500转行车, 快速收油门, 反复这个过程,每次阻尼下调1格,直道收油时车头会前后晃时把阻尼调高1到2格。 后避震也调到最硬,过减速带,每次调1格,直到过减速带车尾会上下反复震动多次,再把阻尼上调1到2格 .<dOED{v  
....... (M8h y4Ex  
/:KQAM0  
阻尼可调的受用,学习。 $N dH*  
? o sfL  
hxf
级别: 烈火长老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1-12-15
引用
引用第17楼okboy4426于2011-12-15 20:10发表的  : mSfkyw.  
刚刚睇到有关MS绞牙的调试,车身越高就越硬(弹簧是越压缩的),车身越低就越软(弹簧是越放松的) w]5f3CIm  
G4J6  
H7X xME  
0& L0j$&h  
BC的高低可以通过调节桶身来实现,哪到底弹簧越压缩,是越硬还是越软?? w!h{P38  
Bma|!p{  
{]m e?I  
MS不是全长调整式绞牙。
hxf
级别: 烈火长老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1-12-15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预压紧从另一个角度就是找到与车重合适的k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