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检查
q+r `e
TW'E99wG
机油除了具备润滑和冷却两大基本功能外,高质量的机油还含有多种添加剂成分,是为有效改善使用环境(即发动机的工作工况);但各品牌的添加成分视使用人群或环境不一而足。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完全可以交替运用,以达到1+1>2的综合功效。但各品牌为了扩充和维护市场占有,从不建议将不同品牌混合使用。而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未知化学成分的相互副作用,也不提倡混合后使用。但交替使用到目前为止尚无不适反应报告。亦有DX不建议混合使用。
^.ZSpc}<
^KaqvG$ed
既然已经换上了他们指定的机油,换了是我,一定会跑个千儿八百公里后再换掉,至少500公里后。你想想,按理论上所言,使用高级机油皆大欢喜,但新车出厂时的第一桶处女油才是最关键的(高级机油中的有效成分可充分吸附在金属表面)。既然处女已经不再,也不在乎多来一次。虽然我不太清楚你的行驶里程,但一般新车或大修后在使用1000公里时首次换机油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清除磨合制造的铁屑杂质。我们以往的做法(多数对旧车):放出旧机油-加入柴油-运转发动机数分钟-放干净余油-换下机油滤清器-添加规定标准机油;或加入普通机油行驶几百公里后再换机滤和规定机油。不换机滤是非常错误的。
]%cHm4#m3
twYB=68
超过机油尺MAX标线近1公分或以上时比较危险,令机油腔压力过高,易导致机油上盘--即中缸渗油兼PG冒黑烟(俗称烧机油)。你的只超过两毫米没有问题。
fY)4]= L
$ly#zQR
机油液面检测应在冷车时进行,刚加入的机油需静候数分钟才能完全流入油底壳中,而此时新换的机滤由于发动机没有运行呈空腹状态,故应在静态时,一边加入机油一边检查油尺,接近最高线时即可启动发动机运转数十秒后停机,等待数分钟后再拉出油尺观察。一般不要一步到位,免得加多了又要放掉。
Z,N7nMJf
r+V(1<`2X
★ 正常指标在MIN以上至MAX以下,不要以为必须到MAX才是达标。
6/V{>MTZg
8Ji
b|#!
★ 停车数小时后的油尺显示最准,所以有经验的司机多在出车前检查油尺。
[V #&sAe
|\r\i&|g1
发现地面油迹,哪怕是一两滴,都要重视。
[9W&1zY
)*L?PT
可采用刻舟求剑法,大致判断滴油位置,然后将车开上车槽后检查。
A`8}J4
I8pxo7(-
▲ 千万不要试图自行采用千斤顶升高车头睡入车底检查,没有经验是非常危险的。
P9HPr2
HBkQ`T
如果滴油的上方确实是机滤(形状应该为比拳头略大的圆柱体),只要不是乱了丝扣,直接用布包住并拼老命拧紧即可(正规使用工具为一把柄上带一段自行车链条样的扳手较好,汽配店有售,十元左右。使用工具时不需拼老命拧,因为机滤本身有个密封胶圈,有弹性)。
=|t1eSzc
HOI`F3#XI
如果拧不动,多数可能是拧错了丝牙,必须拆下重新安装。或检查机滤的密封胶圈。
^O9m11
你的机油不是数量超标吗,你可将车头开上车槽后,先拆下机滤,倒净里面的余油,再小心摆正密封胶圈后拧紧。此时,机油仓内的油一般不会流出。
E )SOcM)
u"3cSuqy
如果你是按规定更换机油的,色泽应如花生油般呈黄色。拆下机滤后,顺便检查清楚,如果色泽不对,尽量不要继续长时间使用,最多数百公里立即更换。
G!Q)?N
6!V* :.(
正常安装机滤前,应该先在机滤的密封胶圈上抹匀机油,可有效防止拧紧机滤时,密封胶圈被挤出而起不到密封作用。
XBBRB<l)
=sJHnWL[
其他导致机油滴漏的可能就是机油感应器爆裂(国产件较脆弱)、油底壳碰撞和前文提到的油腔压力过高引起的中缸漏油(打开发动机盖,观察发动机四周可见机油渗漏)。
L~zet-3UNf
N:zSJW`1
换下的机滤,请暂时保存,方便下回购买时对照。
YEj U3^@
'{~ej:
在换油时一并更换之。因为自己换好油,售油处或汽修厂不一定会有相同规格的机滤。
`.XU|J*z,
到时就怕又要委曲求全了。
fQh!1 R
'
u~use"
★★★ 特别提示:
xe'*%3-v)
9,IGZ55C
许多汽车美容店不具备修车经验,换油手法亦表现低劣,慎之!
pmZr<xs
OWU]gh@r
最好是进入熟悉的汽修厂。并能在举升台下观察、检测底盘情况,了解千斤顶作用部位,以作不时之需。
pLRHwL.
n']@Sp
m
注意修理厂内的安全!
xf |=n
{oO!v}]
对大师傅--表现要虚心和必要的孝敬;
Q16RDQ*
F<oJ
对笑面虎厂主--自我表现应略带匪气,免得让人趁火打劫。谨防笑里藏刀!
_bW#*
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