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改车,玩车最先都是从外观开始的。我也是一样,先改了4件套包围,玩玩才发现5代宽体才是王道。后来又换成5代的。装好后突然发现,车好高。太难看了。特别是前轮比后轮高好多。这主要是因为宽体包围有后轮眉。所以看上去前轮有4指,后轮都藏轮了。。。。直接无语。那个时候找KZ买了套著名的KYB+STD.的确是低了。而且感觉Q度十足啊。真是超值。但是主要问题还是没解决啊。前高后低的非常难看。这个时候什么剪弹簧,后塔顶加焊啊,等等都想到过。不过那个时候我决定先上涡轮。所以又找KZ买了套科JS版的涡轮套件。找了我现在的好朋友,一个台湾佬。那时他才开改装店,我算是第3个上涡轮的。当时在我们那里只有他会玩小蓝。哈哈那个时候对会调电脑的人太钦佩了。现在回头看看,玩小蓝像小儿科一样。(人是在不经意见成长的,不管你在不在意)终于花了很大的力气调试完成。话说当时在我们那里,除了一张打1BAR的思域之外,也算是前驱最速了。那个时候和WRX就有的跑跑了。当然EVO,STI之类的还只是妄想了。(那个时候起,我就下定决心,要用菱帅灭掉EVO,后来的改装也是走进了那个,现在看来毫无意义的误区里面)话说当时对改装也是一知半解的。但是热血无限啊。那么动力OK了,就又回到外观上了。当时比较了科JS的BC和我朋友的西维斯后,考虑到调试和维修的便利性后,买了后者。那个时候调这个绞牙都花了,哦不,应该是玩了了快1个月的时间。哈哈真是青春无敌啊。现在是真没这个激情了。。。。。。额。。。。。。看来我跑题的水平,不输当年啊。。。。哎


zqdkt ` 正题了正题了。。。。。。。咳。。咳
liPrxuP` 对于避震器分为2个部分大家都知道的吧,那就是弹簧和桶芯。。。。。。啊 啊 别扔烂香蕉啊。。。。晕死


6/wC StZ 弹簧就是大体分2种。。。。原厂式样的和直卷式的。有些原厂弹簧是两头小中间粗,有些是一样粗,但是大体上就是一个字。。。。粗。。。。。而且大部分前轮弹簧还会做成上密下稀的特殊圈型。至于到底是上密好,还是下密好。这个很久以前还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呢。总之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让弹簧在小幅度下压时较软,大幅度时候再硬。说白了就是为了舒适。原厂弹簧大约只有2到3KG左右的磅数。也就是将弹簧下压1CM需要2KG的力量。而且原厂弹簧的小幅度下压的时候还远达不到2KG。当然也要看什么车。车重不同,磅数也不同。
8v4krz<Iq 二。直卷的就是细细的弹簧,也没有疏密,也没有胖瘦。一个标准的弹簧样子。比如我们见的多的绞牙。再比如我们原厂后弹簧。这样的弹簧力道线性。而且弹簧的直径越小,他的回弹速度就越快,而且磅数较大。当然这是说的绞牙的弹簧了。一般菱帅用的绞牙前6后4是比较舒适的。当然也有用前8后6的。这2者比较起来其实,差别真不大。因为就算是6KG的磅数对1吨出头的车身来说也不小了。那么为什么要增加弹簧的磅数呢?是为了过湾时,降低车辆的侧倾。还有高速行驶时地面传达给避震的起伏力,要比低速行驶的时候高出很多,基本就是倍数的关系,所以说我们装了绞牙,越是开的慢越是觉得颠,越是速度起来,越是稳,是因为原本过大的支撑力,到了高速的时候就变的合适了。防倾斜杆必须要和高性能的避震器配合才有作用。而反过来,硬的避震能代替一部分防倾杆的作用。
.R`_"7 用了绞牙的车子就算不装什么后防倾斜杆,都没多大问题。装了MR拆车件。作用几乎感觉不到。要是装加粗的改装件,就会让后桥太硬,造成后桥太滑溜,配合后束改正,就是外八。能让菱帅有几分MR的灵活度。当然没有双A臂的菱帅还是最速前驱车有很大差距的。。。。。。但是普通行街可不要这样玩。我上次有点嚣张,在小区出口拉的太大了点,直接屁股甩到花台里面去了。。。。。。从此我给后轮换了MAXX。原来都一位前轮好点,后轮越肥皂越好。。。。。看来是大大的误区啊。。。。。。。额跑题跑的真远。。。。。哎

aj1g9y 虽然有点乱,但是弹簧大概就说这些,那么我们现在说说桶芯了。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