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次,瑞星没法用“国产软件老大”的地位来为自己辩解,因为这一次瑞星的主要罪状就是“扼杀国家原始自主创新技术”、“恶意打压高科技创新产品”,并且手段极其卑劣乃至耸人听闻,“贿赂执法人员”、“炮制伪证诬告铲除对手”等行径跟黑社会无异。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他们对丑闻和黑幕还是有一定的承受力,然后在看到这个新闻时还是免不了觉得“难以接受”。 zRJopcE<
#]|9aVrr
国内杀毒软件市场的龙头老大瑞星这次又陷入了舆论的漩涡。而相比08年瑞星在产品质量上所受到的一系列负面质疑,这次的舆论风暴来得更为猛烈,各大媒体均用“惊天丑闻”,“一手炮制的最大冤案”等耸人听闻的标题来报道这次事件。 d7u"Z5t
pscCXk(|A`
2月17号出版的《科技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一项重大原始创新何以大难不死——北京东方微点公司起死回生始末”的特稿,对此北京晚报的记者辛宏进行了跟踪报道。随后,“杀毒业大丑闻如何炮制?瑞星行贿多家公司作假”、“杀毒业爆出惊天丑闻:瑞星请托铲竞争对手”等一系列内容大致相似的文章在各大媒体尤其网络上迅速传播。《科技日报》、《南方都市报》、《法制日报》等媒体都做了详细的报道,而四大门户网站上相关的新闻也开始出现。虽然有些文章在搜索引擎里出现,链接却消失,业内潜规则“公关撤稿” 的威力依然存在,但无论如何,这次事件正以病毒传播的速度在业内包括普通公众间蔓延开来。 z1F[okLA
a)[XJLCQ
而这一次,瑞星没有及时站出来“辟谣”,综观各大论坛、科技博客甚至普通网民的评论中,舆论的矛头一致指向了瑞星公司,虽然间或有“是不是微点公司在炒作”、“瑞星的竞争对手在恶意攻击”等言论出现,但是很快被另一方的声音给淹没了。“一个知名科技公司为何如此无耻”、“瑞星的作为让人觉得恐怖”等表示惊讶和愤怒的言论在网上迅速蔓延开来。著名作家郑渊洁甚至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要将这个极具戏剧性的新闻事件改编成剧本。 KC?h sID{
F)Yn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