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检查
9Iq [@v
?>cx;"xF
机油除了具备润滑和冷却两大基本功能外,高质量的机油还含有多种添加剂成分,是为有效改善使用环境(即发动机的工作工况);但各品牌的添加成分视使用人群或环境不一而足。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完全可以交替运用,以达到1+1>2的综合功效。但各品牌为了扩充和维护市场占有,从不建议将不同品牌混合使用。而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未知化学成分的相互副作用,也不提倡混合后使用。但交替使用到目前为止尚无不适反应报告。亦有DX不建议混合使用。
/17Qhex
Bha#=>4FU
既然已经换上了他们指定的机油,换了是我,一定会跑个千儿八百公里后再换掉,至少500公里后。你想想,按理论上所言,使用高级机油皆大欢喜,但新车出厂时的第一桶处女油才是最关键的(高级机油中的有效成分可充分吸附在金属表面)。既然处女已经不再,也不在乎多来一次。虽然我不太清楚你的行驶里程,但一般新车或大修后在使用1000公里时首次换机油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清除磨合制造的铁屑杂质。我们以往的做法(多数对旧车):放出旧机油-加入柴油-运转发动机数分钟-放干净余油-换下机油滤清器-添加规定标准机油;或加入普通机油行驶几百公里后再换机滤和规定机油。不换机滤是非常错误的。
i'OFun+-,
g"ha1<y<
超过机油尺MAX标线近1公分或以上时比较危险,令机油腔压力过高,易导致机油上盘--即中缸渗油兼PG冒黑烟(俗称烧机油)。你的只超过两毫米没有问题。
rV84?75(Y
s|F}Abx,^
机油液面检测应在冷车时进行,刚加入的机油需静候数分钟才能完全流入油底壳中,而此时新换的机滤由于发动机没有运行呈空腹状态,故应在静态时,一边加入机油一边检查油尺,接近最高线时即可启动发动机运转数十秒后停机,等待数分钟后再拉出油尺观察。一般不要一步到位,免得加多了又要放掉。
x1]J
}Q
$}LR@
★ 正常指标在MIN以上至MAX以下,不要以为必须到MAX才是达标。
eHHY.^|
Hg&.U;n
★ 停车数小时后的油尺显示最准,所以有经验的司机多在出车前检查油尺。
^H"o=K8=
QC,fyw\
发现地面油迹,哪怕是一两滴,都要重视。
J>l?HK
y'aK92pF:
可采用刻舟求剑法,大致判断滴油位置,然后将车开上车槽后检查。
2HUw^ *3
4O{G^;
▲ 千万不要试图自行采用千斤顶升高车头睡入车底检查,没有经验是非常危险的。
<UF0Xc&X'
76bMy4re
如果滴油的上方确实是机滤(形状应该为比拳头略大的圆柱体),只要不是乱了丝扣,直接用布包住并拼老命拧紧即可(正规使用工具为一把柄上带一段自行车链条样的扳手较好,汽配店有售,十元左右。使用工具时不需拼老命拧,因为机滤本身有个密封胶圈,有弹性)。
NXQ=8o9,9
$|xSM2
如果拧不动,多数可能是拧错了丝牙,必须拆下重新安装。或检查机滤的密封胶圈。
B2oKvgw
你的机油不是数量超标吗,你可将车头开上车槽后,先拆下机滤,倒净里面的余油,再小心摆正密封胶圈后拧紧。此时,机油仓内的油一般不会流出。
4w~%MZA^
2mnAL#
如果你是按规定更换机油的,色泽应如花生油般呈黄色。拆下机滤后,顺便检查清楚,如果色泽不对,尽量不要继续长时间使用,最多数百公里立即更换。
BO#tn{(#
*Q^z4UY
正常安装机滤前,应该先在机滤的密封胶圈上抹匀机油,可有效防止拧紧机滤时,密封胶圈被挤出而起不到密封作用。
-z~!%4 a
A$3Rbn}"
其他导致机油滴漏的可能就是机油感应器爆裂(国产件较脆弱)、油底壳碰撞和前文提到的油腔压力过高引起的中缸漏油(打开发动机盖,观察发动机四周可见机油渗漏)。
Bj1%}B
^~;ia7V&2
换下的机滤,请暂时保存,方便下回购买时对照。
);h(D!D,
f\<r1
在换油时一并更换之。因为自己换好油,售油处或汽修厂不一定会有相同规格的机滤。
cRVL1ne
到时就怕又要委曲求全了。
wQ/* f9
}`B
.(3n
★★★ 特别提示:
&:&89<C'
OyZR&,q
许多汽车美容店不具备修车经验,换油手法亦表现低劣,慎之!
z'q~%1t
S<i$0p8J;
最好是进入熟悉的汽修厂。并能在举升台下观察、检测底盘情况,了解千斤顶作用部位,以作不时之需。
Z1
D
&6x(%o|
注意修理厂内的安全!
}t)+eSUA
8M5)fDu*?
对大师傅--表现要虚心和必要的孝敬;
-<g9) CV5
Px_8lB/;
对笑面虎厂主--自我表现应略带匪气,免得让人趁火打劫。谨防笑里藏刀!
AwJg/V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