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ohO-t$XkY
;
-,VJC
Pi
jU!ibs}R3
C3-I5q(V]
TykY> cl
0*50uK=5
7-2,|(Xg
zD):
yEc
一、发动机点火能量多少合适?
gtJCvVj>g
S\W&{+3 其实没有人能准确回答这一个问题,发动机在什么工作状况下用多少点火能量汽车工厂存储于ECU的只读存储器ROM中。
^5~)m6=2 ECU只读存储器ROM中存有500多万组数据,这些数据大多数是通过各种实际工作情况实驗测量优选得出的。发动机工况千变万化,ECU要根据各传感送来的信息计算寻找出只读存储器中与现时相同(或最接近)工况的数据,发出喷油脉宽、点火提前角、闭合角(点火线圈充电时间)指令。
Ng+Ge5C9 一辆车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ECU的数据编写程式,工厂不会公告数据,属知识产权范畴。
9}Qrb@DT
s&~.";b
@AAkE
Wo)_
4E.K6=k|=a
但是有关点火能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公开们的,写在教科书上。所以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发动机点火能量作出正确的认识解读。
<6)
w
/o=,\kM
m+/-SG
jW-j+WGSM
A 、在燃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成功点燃混合气的跳火能量为0.3mj就可。(0.0041868mJ=0.001卡)
6T_Mk0Sf+
( |1 $zF+
L/w9dk*uv
O\
T
传统机械触点点火线圈初级能量可达50mj,电子无触点点火线圈初级能量可达100mj以上。
<)zh2UI 当点火线圈初级能量可达100mj以上时称为高能量点火,现代电喷车都用高能量点火。点火线圈初级能量达到200-300mj或更高称为超高能量点火,多用于稀薄混合气技术发动机(环保,日后发展趋势),压缩比在13:1,空燃比25:1。
C9/?B:
)}?'1ciHI
0K,*FdA
A$W,#`E
B、点火能量大小由ECU根据发动机工作状况控制,与喷油脉宽类似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通断时间。
;,Sl+)@h 控制点火能量大小的目的是既可保证成功点火又可保护各种元器件。例如火花塞、分电器、点火线圈初级、点火模块等等及感少电磁波幅射干扰。
rO 6oVz#x
_7]* 5Pxo
0NZg[ >H
Wze\
z
C、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大点火能量只是提高较浓或较稀混合汽混成功点火概率,所以对于怠速、低速更有利。
7
\!t/<
B~V^?."
O2us+DhQ
>> Z.]
D、点火能量达到一定值后,点火能量大小不会影响发动机功率(燃烧速度), 即所谓的增加马力。
y-)|u:~h 很多人对此有误解,认为.点火能量越大燃烧效率越高,其实是点火成功与不成功的问题。
d`5xd@p
=&;orP
XZD9vFj1Z
Z0uo.
H@.N
E、燃烧的速度(效率)主要取决于混合汽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气缸内混合气扰流速度,这个理沿用了100多年,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改变这个事实。例如同样的点火能量,北方冬天发动机温度不足,使燃烧效率低,油耗上升。
W=:4I[a6Q 混合气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燃烧的速度快,一点即着,高到一程度甚至自燃即点火能量为0,所以,发动机转速越高温度也根随增高,用较小的点火能量即可。
"Zm**h.t
p+M#hF5o
-KV)1kET
PL"u^G`
F、假如混合气浓度不在着火区,点火能量再大也无法成功点火。
m\*;Fx
hl}iw_e
.@KI,_X6,
;$.^
G、点火失败原因:1. 混合气在浓限或稀限区2.火花塞断火。
}'`iJb\
MA,7|s
'T+v&M
#z#`EBXV$6
请参看图(1-6)
{d '>J<Da
G%MdZg&i
2O(= 2X
+[":W?j
二、火花塞的能量转换特性
6&KcO:}-
\t
^9UN
q|QkJr<
zRFvWOxC\
只有把火花塞电能转换成热能的工作特性弄清楚了,才能正确解读点火能量。
p9gX$-!pbG
]]50c
mH9_HK.C
!T~C =,;
A、火花塞跳火由电容放电期(1-10微秒左右)温度达60000K(色溫单位K=℃+273.15)。,及电感放电期(最大量:传统约0.7ms无触点大于1.2ms) 温度达3000K。
QN^AihsPi
>M^4p
s> JWNP
pvY BhTz0
B、正常情况下混合气由火花塞电容放电期点燃,当混合气成功点燃后电感放电期对输出动力没有存在的实质意义,只会加速火花塞电极的烧蚀。就如我们启动发动机扭钥匙,着机了还在扭住不放手一样多余。
y8$I= 祥見:http://www.dncc.cn/bbs/dispbbs.asp?boardid=41&id=8969
CZw]@2/JuQ 当电容放电期不能成功点火时,电感放电期持续的火花延续点火,适当延长火花期还有利于残余气体燃烧,有利环保,这是它存在的目的。
=H;F{J"
Mq52B_
<g1=jG:7k
GUC.t7!
C、火花塞电极形状对跳火电压及放电时间有影响,但変化量不大。反而发动机工况对跳火电压及影响甚大,不同的工况跳火电压可达6、7kv变化之多。
dO4Jf9) 跳火电压是个变量,其它条件相对稳定时,只要影响因素是压力及温度。
`X%Qt~
<-"[9 w
"'~&D/7
4 {+47=n
D、火花塞间隙跳火前如同稳压二极管(拑位),虽然点火线圈可输出几万伏高压,但到达击穿电压时点火线圈电压就升不上去了,跳火后如同一个电阻,点火线圈的剩余能量通过这个电阻泄放,产生持续的火花。
vngn^2
pYh\l.@qf
C?g<P0h
x{S2
E、火花塞间隙小,电极吸热作用使间隙中的混合气体温度难上升,不易着火,过小就进入淬火区。
T!-ly7-` 火花塞间隙大,跳火能量上升(电压增大),但压力高温度低时容易发生击不穿混合气(断火)现象。
cC9
haxW 火花塞间隙在0.7mm-1.2mm之间,点火线圈能量大间隙也适当增大,对提高点火成功率有利。
=
oTj3+7
;#=
y5Q4
bSa]={}L(
xW58B
F、火花塞能量来自点火线圈,所谓有高能量火花塞实是无稽之淡。
37*2/N2 不管用何材料制造火花塞电气性能是一样的,只有使用寿命不同。
A-u!{F 火花塞二个电极都是导体,其间隙中的混合气为负载,原理如同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铜导体线或铁导体线去连接一个相同电阻的负载时,所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即转换的热能大小一样。
|(uo@-U G、贵金属(铱、铂…)有较低的电子发射势垒,所以跳火电压比普通火花塞低,互换时贵金属火花塞间隙应略大于普通火花塞间隙才匹配。
k=X)axt1
Z>*a:|
QiaBZAol
Q1(4l?X@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O"wo&5b_ A、 点火线圈输出能量不变时,火花塞击穿电压越高,火花塞电容放电能量越大,则电感放电火花期变短。
7@&kPh}PG B、 点火线圈输出能量变大,火花塞击穿电压不变时,则电感放电火花期变长。
:Xu9`5
fnIF<Zt
IuMJ-"
j} w
重要提示:点火能量大小不会影响发动机混合气燃烧速度的理解为
}|)T<|Y;
/?a9g>G%N
rS+ >oP}
.(s@{=
100mj与150mj能量通过火花塞时,火花塞电容放电能量相等,时间也相等,电感放电火花期时间长短不同,即在相等的时段内所发出的热功相约。
!/1~
Z/;hbbG
W k "_lJ
w)h"?'m~
.:(gg
}@53*h i(
t2q
WB[r
U"Z%_[*
<Q.-WV]Z
_?>f9K$1
;'| t>'0_
三、点火线圈能量
[0n&?<<
rjT!S1Hs
cX@72
(g]J hG
点火线圈即高压变压器,简单工作原理: 变压器初级电流变化引起变压器内磁通量变化,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高压)。
vc(6lN9> 有两种点火方式:
'y.'Xj:l A.。电感蓄能式点火系统
CzZmC]5 点火系统产生高压前以点火线圈建立磁场能量的方式储存点火能量。
PO[
AP%; 特点:靠断开初级线圈电流产生点火电压,火花持续时间长。
)_nc;&%w
YRYAQj/7
$b/oiy!=|3
A({8p
B.电容储能式点火系
UJ_E&7,L 点火系统产生高压前,先从电源获取能量以蓄能电容建立电场能量的方式储存点火能量。
>`a)gky%~ 特点:靠电容通过初级线圈放电产生点火电压,放电能量大,时间短,可在一个燃烧期作1-3次跳火。
f$mfY6v
93yJAao9 根据实驗正实,电感蓄能式点火系统更适合家用轿车发动机,所以汽车基本都采用电感蓄能式点火系统,而不是成本及技术原因。
AG2iLictv
]`&EB~K&NY
b&A+`d
}%[TJ@R;
电感蓄能式点火线圈其输出负荷为50PF时(火花塞电极默认电容)时,次级电压上升时间一般为10s~50μs,幅值在35kV左右。
8Vv"'CU# 点火线圈初级电流按指数曲线规律上升,通电时间长电流大。点火线圈初级电流越大断开时输出能量越大,电流越小断开时输出能量越小。ECU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对点火线圈能量的控制。
xA#B1qbw
=U!'v X d
[ECSJc&i
X3#|9
点火线圈并不复杂,设定点火线圈最大能量后,可根据电工学公式计算出各项參数进行试制后定型生产。
!m^;Apuy
vr/V_
/+.Bc(`
{3@f(H m
四、 探讨结论
S3EY9:^C
5,})x]'x
9Bvi2
3
QMLz
清华大学研究说明,传统点火改为高能点后功率提高不足4%。
_8A
fI"sdzu^
Su?e\7aj
h ` qlI1]
现代电喷车都用高能量点火系统,我们改装点火能量还有多大的提升余地?
bGw56s'R5~ 为什么提高点火线圈能量后或多或少都有表现?
/tm2b<G 点火能量是否可增大到1000MJ,上限是多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大?
E{;F4wT_@
\SSHj ONX
_'8P8T&
!"2S'oQKS
最具讽刺的是厂家要控制点火能量的输出不要过大,而改装者却越大越好。
InI>So%e|<
aFaioE#h(
C}#$wge
lEg
jv,
有人说是汽车厂设计的疏忽,有人说是成本原因,也有人说厂家是对的。各人自己去解读吧。
C{,^4Eh3r
}K8e(i6z
e
pp04~
0
zK{)HZ
gs;^SRE I
/W)A[jR
Jn
^b}bk t
五、本人浅见
F^'$%XK V
5\MC5us3
#M16qO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