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性测试 y~x#pC*w
+jv}\Jt
●排泥性 U.Pa7tn
4u@yJ?U
碾过泥路后是否能尽快把泥甩掉,是显示一套轮胎越野能力的重要表现。如果泥甩不掉,填满胎纹,轮胎难以保持应有的抓地力,就会失去继续前行的能力。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在较干的泥地里,三款轮胎的排泥性相差无几,MT胎因为沟槽较大反而不易甩掉半干泥;而在湿泥里,HT的排泥性就明显很差了,沟槽里均匀分布着泥巴,边缘的排泥更差。AT胎的排泥性明显好很多,MT胎更是几乎没有湿泥粘附。果然名副其实,泥地是MT胎的主战场。 qw9e)
`3$
BT&rp%NO6l
在半干泥的排泥性测试中,MT(右)反而不如HT(左)、AT的性能好。 #&;m<
%
HR/k{"8W4Q
排泥性(两车牵引,在泥地上让轮胎空转后观察) 9nP*N`
H}u)%qY+~
HT:轮胎边缘排泥性差,泥均匀分布在沟槽内。 &4ug3
"6|'&6&
AT:轮胎边缘排泥明显,只是中间沟槽有泥。 cG~_EX$
3RTB~K8:{
MT:整个胎面几乎没有粘附泥巴,体现良好均匀的排泥性。 qqO10~Xc
52q!zx E
40度泥坡攀爬(以4L挡配1挡,从坡底静止起步,不带冲坡慢速上爬) e-T9HM&%P
w-q=.RSTn=
HT:无法慢速加油通过,出现明显的车轮打滑,必须加速冲力才能通过。 !UPAEA
^,\se9=(
AT:可慢速爬坡,但会有车轮打滑现象。 ~NJL S-
bgx5{!A
MT:偶尔出现一些车轮打滑现象就能轻松上坡,明显地表现出优秀的抓地力。 jq]\oY8y
v,O&UrZ
40度水泥坡攀爬(以4L挡配1挡,从坡底静止起步,不带冲坡慢速上爬) SF}L3/C&h
oz7udY=]0
HT:初段打滑严重,后甩掉部分泥巴抓地力开始加强,但还是会有打滑现象,能爬上坡顶。 >WG91b<Xq
st^N QL
AT:保持稳定的抓地力直到坡顶,但一直都有打滑甚至部分空转现象。 FKTP0e7=9
`SpS?mWA
MT:不论是否已完全甩掉泥巴,它都能很好地抓住地面爬坡,效果不亚于HT胎,但因为胎齿较长导致驱动 车身的效果有点滞后。 YuuG:Kk
V'4}9J
通过性(慢速驾车通过一段长泥沼路) 2fA9L _:0
73
<yrBxp
HT:行驶到一半便无法前行,轮胎完全打滑。 (LPc\\Vv
9jO+ew
AT:能轻松地通过,但偶尔出现横向滑移。 }A^,y
xnO
lV
MT:能轻松地通过,而且整个过程没有什么滑移现象。 j+/*NM_y3
2B;QS\e"
●通过性 dPId=
w)
'-=?lyKv
驾驶分别装用三款轮胎的四驱车通过一段长泥沼路测试。发现HT的排泥性最差,严重制约了它的通过能力,车行一般就已被困住无法继续前行,而AT和MT都能在此测试中轻松地通过泥沼路。AT在通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滑脚”、不稳的现象,而MT则没有,这说明MT还是具有更强的附着力,更强的通过性。 |Oe6OCPf
gN%R-e0
在驶过泥沼路后HT(左)完全被你糊住,看不到胎块,而AT(中)、MT渐次变好,这也充分说明三款轮胎的排泥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