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性测试 tDNo; f
AI3\eH+
●排泥性 "oT]_WHqo
A9M/n^61
碾过泥路后是否能尽快把泥甩掉,是显示一套轮胎越野能力的重要表现。如果泥甩不掉,填满胎纹,轮胎难以保持应有的抓地力,就会失去继续前行的能力。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在较干的泥地里,三款轮胎的排泥性相差无几,MT胎因为沟槽较大反而不易甩掉半干泥;而在湿泥里,HT的排泥性就明显很差了,沟槽里均匀分布着泥巴,边缘的排泥更差。AT胎的排泥性明显好很多,MT胎更是几乎没有湿泥粘附。果然名副其实,泥地是MT胎的主战场。 jQ5FvuNOy
^uIKwql
在半干泥的排泥性测试中,MT(右)反而不如HT(左)、AT的性能好。 mNr<=Z%b
KPs
@v@5M
排泥性(两车牵引,在泥地上让轮胎空转后观察) Lcy>!3q3~
R3} Z"
HT:轮胎边缘排泥性差,泥均匀分布在沟槽内。 ?kM53zbT#
U0%m*i
AT:轮胎边缘排泥明显,只是中间沟槽有泥。 @^93
q
^YG.eT6iG
MT:整个胎面几乎没有粘附泥巴,体现良好均匀的排泥性。
[{!5{k!
sj?7}(s
40度泥坡攀爬(以4L挡配1挡,从坡底静止起步,不带冲坡慢速上爬) -dn\*n5
4F+n`{~
HT:无法慢速加油通过,出现明显的车轮打滑,必须加速冲力才能通过。 p ft6
@'q
;_lEu" -
AT:可慢速爬坡,但会有车轮打滑现象。 l ^*Gq
P5
L$GhM!c
MT:偶尔出现一些车轮打滑现象就能轻松上坡,明显地表现出优秀的抓地力。 :Gh*
d)
FKd5]am
40度水泥坡攀爬(以4L挡配1挡,从坡底静止起步,不带冲坡慢速上爬) h94SLj]
,@=qaU
HT:初段打滑严重,后甩掉部分泥巴抓地力开始加强,但还是会有打滑现象,能爬上坡顶。 aC>r5b#:
BbZ-dXC<
AT:保持稳定的抓地力直到坡顶,但一直都有打滑甚至部分空转现象。 9Ps:]Kp!vN
\~Zj](#
MT:不论是否已完全甩掉泥巴,它都能很好地抓住地面爬坡,效果不亚于HT胎,但因为胎齿较长导致驱动 车身的效果有点滞后。 -:m;ePK
9x&,`95O
通过性(慢速驾车通过一段长泥沼路) P
/wc9Yt
9+9}^B5@A
HT:行驶到一半便无法前行,轮胎完全打滑。
q>r9ooN
+uKlg#wqc
AT:能轻松地通过,但偶尔出现横向滑移。 =iRc&
_,NL;66=[
MT:能轻松地通过,而且整个过程没有什么滑移现象。 WHvN6
7cr+a4T33
●通过性 `w@fxv
giyKEnP
驾驶分别装用三款轮胎的四驱车通过一段长泥沼路测试。发现HT的排泥性最差,严重制约了它的通过能力,车行一般就已被困住无法继续前行,而AT和MT都能在此测试中轻松地通过泥沼路。AT在通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滑脚”、不稳的现象,而MT则没有,这说明MT还是具有更强的附着力,更强的通过性。 {Rc/Ten
a"b9h{h@
在驶过泥沼路后HT(左)完全被你糊住,看不到胎块,而AT(中)、MT渐次变好,这也充分说明三款轮胎的排泥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