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第一辆爱车,我选择了V3。有些许现实的无奈,首先是经济的预算,毕竟工薪阶层,必须养家糊口。试想,童年时连自行车都买不起的人,现在买小汽车了,生活的变迁,我们怎能不感谢这个时代!当然,同时代之下,同样地买车,几万、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几百万,感谢时代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时代的丰富和贫富的差距。 rka:.#!
那是后话,也是另一个领域里的话题了。 72,iRH
中学的物理(包括其中的电学)学得还算可以,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自拿到驾照后,其实就没有离开车了,开过的车多的不敢说、好的也不可能,但十来种肯定是有了,开过最好的也就二十多万。试过之后,一直想到童年的一个游戏:在火柴盒底部装上四个小木轮子,后边开个孔装上橡皮筋,把橡皮筋拧紧了,火柴盒做的车就走了,当然没有方向盘,人进不去了。童年的汽车梦,想必现在小孩做不出来了。 W$JA4O>b
想到这个游戏的原因,就是感觉到了,不管什么车,首先必须要有上帝的手,能让它动起来,至于力气多大,能动多久,这就是动力;什么力量让它动起来了,费了多大力气,这就是能量的转换和能耗:;动起来了,能沿着什么样的轨迹前进、碰到不平整的东西,它的瞬间变化和改变多少,这就是操控系统。不知对不?火柴盒与现代钢筋铁甲和现代电脑技术武装的车子怎能相比?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