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Inertia-Drift
9X%Klm 5w 松油门并利用惯性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120度以上的大弯角).操作程序如下:
p5l$On 1.入弯前加速,入弯时松油门并同时猛切方向盘.
GU3
/s&9 2.车子开始滑行后,降档并加油门,让车辆一边打滑一边出弯.
E5 oD|'=WA 3.若只想小甩一下,可以不降档.
wF8\ 二.Breaking-Drift
h)8+4?-4I 踩刹车并利用车身重心转移,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90度以上的弯角).操作程序如下:
I&8SP$S>J 1.入弯时重踩刹车并降档,让车重心前移.
wp.e3l 2.猛切方向盘使车尾甩出.
|8 2tw|<o 3.反打方向盘修正进弯角度.
b+].Uc 4.保持车速以滑行到可出弯的角度.
BX(d"z b< 5.配合方向盘,瞬时重踩油门出弯.
0*Km}?;0- 三.Sidebreak-Drift
f'6qJk%J 拉手刹车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F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hG~]~ ) 1.尚未到一般的入弯点处,提早切方向盘,然后拉手刹车使车辆侧滑.
AZy~Q9Kc 2.滑行时立即降档,并保持滑行状态到过弯顶点.
#'4<> G] 3.到达弯顶点时,几即大脚油门出弯.
:!I)r$ 四.Straight-Drift
Siz!/O!' 入弯前的直线处,就开始甩尾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狭窄之90度弯).操作程序如下:
*[d~N
k%Y$ 1.入弯前的直线上就开始切方向盘.
Tjnt(5
g 2.车子开始滑行时,同时降档并保持油门深度.
\We"?1^ 3.滑行入弯点后,方向盘同时反向修正.
LQh^;
]^( 4.车头以朝向出弯口的姿势进入弯道.
"#*Nnt 5.车头对到出弯口时,即大脚油门直进出弯.
y7CWBTH0> 五.Power-Drift
D~Z=0yD 利用改装后驱车的大马力,大扭力,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RR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Z=yy 1.进弯前减速并降档,放油门并小切方向盘.
Ru:n~77{ 2.进弯后大脚油门,驱动轮会应马力抬大而抓不住地面,而让车尾甩出.
` "B^{o 3.此时用油门控制转向程度,油门愈重,转向角度愈多,车头对到出弯点后,再顺顺地出弯.
G[#.mD{k 六.Shift-Drift
D{R/#vM jk 利用降档使车身重心转移,并让车尾甩出的过洼方式.操作程序如下:
H UkerV
1.进弯前略微提升车速,进弯时切方向盘,然后踩刹车并同时降档.
<m0{'xw 2.此时车辆重心前移,车尾会突然向外甩出.
cOb4c* 3.松开刹车并大脚油门出弯.
9 mPIykAj8 七.Feint Motion
Q]rqD83(( 利用左右重心移动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也就是一般俗称的惯性滑移(假右甩真左甩,适用于FR,RR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MCU9O 1.进弯前不切到外侧,反而保持在中线附近.
qVBL>9O*. 2.方向盘在一瞬间往弯外方向切,瞬时刹车使车身重心往前移.
:wipE]~4t 3.此时方向盘往前进方向用力猛切,车子会以Breaking-Drift的原理甩出.
iF9_b 4.滑行时退档放刹车,再大脚油门出弯.
JE!("]& 八.4WD-Drift
>"("*3AO 四驱车过弯时稍微滑行甩尾的过弯方式.操作程序如下:
kNPDm6m 1.入弯前加速,入弯时对准弯顶点,用力切方向盘并刹车降档.
E4HU 'y~ 2.车子略呈Straight-Drift的方式滑行进弯.
v0@)t&O 3.过弯顶点时,大脚油门直线出弯.
z~Na-N keCRvl Z4 漂移技术入门(10项)
x-
_vl
9P) 弹离合(初学级):能够比较理想的直接破坏掉轮胎的抓地力。通过对离合踏板的踩击导致扭力在传动系统的不均匀传递来使后轮失去牵引力。所谓的踩击的意思就是说:迅速而有力的将离合踏板踹到底,然后再迅速的抬起。一般运用在比较窄,没有足够的空间利用重心转移造成甩尾的入弯处。在低速时进行强力的弹离合,是最直接有效能够在瞬间使节流阀完全开启的办法。而在有一定的速度的基础下或这是正在侧滑的过程中,则要轻而柔和的弹离合。只可能运用在后驱车。
{9'M0= 手刹(初学级):最早是在拉力赛中被运用。在拉起手刹锁住后轮的同时,导致了整个后车身的侧滑开始。因为需要使车尾发生侧滑而刚好甩到一个正确的入弯角度,所以一个很流畅,力度和时间刚好的手刹使用过程是很难掌握的。拉手刹时不要太紧张,不用太狠,也不用太高,足够就好,任何时候都不要松开手刹扣,因为拉手刹的过程并不长,要保证在适当的时候,手刹能够顺畅而快速的放掉。这个基础的技术能够运用在任何速度,任何弯角,任何车,即便是专业的漂移车手也经常会运用手刹在侧滑的过程中来纠正车身侧滑的角度。
/A07s[L 锁档(中级):这是一个在减速过程中的弹离合。以适当的引擎转速接近弯道,迅速的踩击离合器,并且降档,利用引擎的出力来使后轮急剧的减速以致发生侧滑。当然,这对你车子的传动系统来说会比较辛苦。而车子具体的动作,反映和程度,完全取决于车子的种类以及引擎的不同。因为需要有较好的技术控制引擎转速的掉落以及动力回升来达到使车身滑行,所以相对于手刹来说更难于使用。同弹离合一样,只能运用在后驱车!
ZGz|m0b ( 重刹车(中级):一般运用于较窄的弯位和中速弯。在重踩煞车的情况下冲入弯道,使车子大绝大部分重力抛到前面,而使后轮不受重力而失去抓地力。这项技术经常被运用在赛车场上以来提高入弯的回头性,尤其是四驱(Evo和STI)。在柏油路面练习时如果发现你的车子在合适的入弯速度下严重的出现转向过度的话,那你可能在避震的设定或轮胎的选择上没有搞好,或者你应该换一台更适合的车子。
qX6D1X1_ Lift off 转向过度(上级):被广泛地运用在高速弯的滑行。利用重力转移使车子从拥有抓地里的状态转变到漂移状态。和重刹车是同样的物理原理—重量转移,但不同的是这项技术被运用在非常高速的情况下,这就需要车手对车子在高速的平衡有着很好地掌握。顶级的D1车手会在漂移的过程中运用具有进攻性的lift off 转向过度来削减动力输出。
HEY4$Lf(I 钟摆效应(上级):对头文字D熟悉的朋友应该对“钟摆”这个词有所了解了,这也是一项由拉力技术而衍生出来的。顾名思义,钟摆的意思就是说在入弯之前先将车子向弯的外侧摆动,然后再大幅度转向内侧,在重力转移的作用下破坏轮胎地抓地力而使车身发生侧抛,一般使用在入口的弧度比较小的弯位。配合lift off 转向过度,可以增强彼此的效果。在拉力过程中,钟摆是为了在没有摩擦力的路面上尽可能的增强抓地力,而漂移比赛中使用钟摆则完全因为相反的原因--让车身发生侧抛。钟摆的价值和实用性在于既可以在入弯的时候有效的减速,同时还能保证整个过程的高速状态!
j1U 5~%^ 摆动漂移(上级):钟摆的最终形态。速度并不快,在道路的两边进行来回的侧摆,是一种直线上的飘移,也叫做“鱼摆尾”(神龙摆尾?),但是这种摆动最难的部分不只是能将车身在高速状态下的重力装移掌握得炉火纯青,还要能够让车身的摆动角度刚好在入弯的时候处于正确的入弯角度和速度。而这一动作的熟练运用也标志着车手技术的全面以及高水准。
i[nF.I5*f 打滑(专业):顶级车手的伎俩,这个技术是指将车子的后轮使入赛道外的土地或者是草地上面,使之在瞬间丧失原有的抓地力,以获得更大的角度。这种特殊而有效的方法一般被运用在那些无法依靠本身引擎马力和速度来破坏抓地力的车子和情况下,或者在入弯时做出更具有攻击性的角度。更多地被运用在后驱车上面。
Q*ju
sm 跳动侧滑(专业):和前一个技术一样,这个都是充分利用路面的状况而使车子侧滑。这次是让后轮压到路旁的波浪带(赛道弯位周围红白色相间的石带),通过后轮压到波浪带而产生的跳动来使车子脱离原有的抓地力,也或者利用前轮压到波浪带产生的转向过度而产生漂移。因为在运用这项技术的时候会产生相当强烈的震动和摇摆,所以不论对于车手还使车子都十分辛苦的。
<"tDAx 长距离漂移(专业):用于顶级的竞赛中,其实质就是在离入弯还有一段距离的直线上使用手刹,提前使车子贴着边线冲入弯道。直到最近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技术,目的是让车子在攻入弯线就已经发生漂移。与摆动漂移配合来使用,能够帮助车手一气呵成式的攻下整条线路。
@wN
G 最后再向大家讲一下漂移的线路,时机,位置的关系问题。上面这张图能够清楚地告诉大家基本的线路和所用到的技术,图示中,车身上的数字与前面的10种技术是相对应的,而车头的箭头表示前轮的指向,红色是减速,绿色是加速,蓝色是调节节流阀的开启。
\
v2H^j/ 一般来说,在学习漂移攻弯的过程中,有两点是十分值得注意的:第一点,越早的开始发生侧滑,就越容易产生更好,更大的入弯时的车身角度;第二点,越是上级的车手,比如说土屋圭市,越是会在利用入弯的前半部分用来削减速度,在车身运动到切点的时候运用马力在后半段漂移出弯,尤其是在大于90度的弯角。所以大部分技术都是让车子在减速的状态下发生漂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判断力来决定使用如何的技术攻弯,不过越好的车手,就越是能将多种技术混合在一起使用。也许你能使用各种技术来漂移过弯,但通过弯道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1y5Ex:JVZT 技术这种东西,越是高级就越是融合了更多的基本技术在其中,而且越是坐在这里看就越糊涂,应该将要领记在脑中然后进行实践练习,就会更有发现。如果对一些技术的概念模糊不清的话,可以去找一些漂移的视频来看,日本的《Option》,《甩尾天国》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两个系列的DVD在很多国家都是超级受欢迎的,里面有D1最前线的日本传来的最新的漂移咨询,从改装,技术,比赛应有尽有。
L36Yx7gT< |(R5e 汽车产生漂移的原理
9.OA, 6 归咎到底就是一种: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便会产生漂移。
R=)55qu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u0s8yPA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_+XDO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AasZuO_I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c#]?b%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
| t QiFC 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9iGg*0dx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EIG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B}I?vN.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tFqb<n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
ppIbjt6r 漂移初状态的简单操作:
rx"s!y{!-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8N%Bn&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1{Mcs%W;w5 2. 转弯中拉手刹
+|Hioq*,t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Rv,JU6>i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U'UQ|%5f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LWsP ya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
@=]~\[e\ 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
*?+V65~dW 注意1和2,3和4分开,
D47
R 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D+k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t 有人提到多种漂移方式,实际上都在上面五种之内。
Nf3.\eR 甩尾中的控制:
AeIrr*~]B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puLr'Y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Sj'ht=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x9>\(-uU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j dut4 nFc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4YG/`P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Zp`T 真正的漂移:
$Ptk|qFe 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必须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小。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
Os),;W0w4 车分为前驱、后驱、四驱,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
'E]A.3-Mt 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 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
c,5n,i 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知道这些原理之后,再说—
4Kp L>'Q= 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
lglYJ, 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
8[5|_Eh+ 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
av' *u 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
YdOUv|tZC 注意:2中,后驱车(或动力分配比趋向于后驱的四驱车)加油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加速,如果加油太猛,就有可能因为后轮转速太高而减小摩擦力,车尾向外滑得更多。
|-kEGLH[*V 重要讲解:
`SOhG?Zo 最大漂移角度 :
rSyaZ6# 最大漂移角度--在漂移中途,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夹角如果大于这个角度,就必须要停车(不停的话就撞出去)。注意不包括漂移产生时。
ryEvmWYu 后轮驱动车来说,因为前轮没有驱动力,不能产生高速空转向外滑,只是*地面对前轮的侧向力控制车头运动。所以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多只能和前轮最大摆角相等(不同的车前轮摆角不同,一般轿车的前轮摆角可以有30度左右),再大一点的话,除了停车再起步之外就没有任何方法恢复正确行驶。注意平常人提到的“大角度漂移”不是指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而是附图红色标志出的角度,弯越急,显得角度越大。
4(m3c<'P 后驱车也有前轮抓地力不够、转向不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同样不能超越最大漂移角度,否则也必须停车才能恢复正常行驶。
Gg+YfY_ 前驱车因为可以保持后轮的抓地力而加大油门让前轮向外滑,所以前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很大,可以接近90度。
wea\8[U3" 四驱车因为前后轮都可以高速空转,加油时有前轮向外滑得更多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加油时重量转移到后轮,前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小)再加上前轮可以向外摆,那么四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就比后驱车大。( DRIIFT : 反对意见出现,后驱车在完整的车架SET UP 下漂移角度比4WD大.)
2$Y3[$ 比较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前驱车是最容易驾驶、最安全的。(DRIIFT: 反对意见出现 ,呵呵我觉得FR最好开,停车的时候真是"感觉好极了")
1
'%-y 漂移的出弯:
iy9Vr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