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说一下车辆的重力转移问题。 q1`uS^3`
ke'p8Gz
我们知道车辆的所有重量都是通过四个车轮和地面接触的(这指一般的家轿,多于四轮的货车先不提),一般的汽车设计是尽可能把前后的重量按50:50分配的,当然很多车并不能做到绝对的平分,一般的前置前驱是60:40,前置后驱接近50:50。 GVCyVt[!-
E!C~*l]wJx
车辆在静止时,如果车身为1000KG,前后重量比是60:40的话,那前后轮所受到的重力大概是前600KG,后400KG,每只前轮是300KG,每只后轮是200KG了。 FzFY2h;n]B
ib;:*
\ bd?
`."
当车辆开始运动时,车身的重力就开始产生变化而发生转移了。 Q0Dw2>~_K
|A[Le
;,
我们在乘车时身体在车子加速时向后压,减速时会向前冲,转向时会向反方向摆动所感觉到的力量。 `?2S4lN/
"qMd%RP
起步时,重力因车辆向前突然运动而向后转移,由原来的60:40转变成50:50,或者更高,这要视乎车辆起步的加速度。 AW%^Xt
H+;>>|+:~
当车辆刹车时,同样因为车辆的惯性,使重力向前转移,由原来的60:40变成70:30或者更高,这要视乎用多少车速怎么样刹车。 mC8c`#1T
V<*PaS..
当一辆1000KG时速100公里的轿车一脚急刹车完全刹停期间,前后轮承受的重力分配将会由原来的前轮600KG后轮400KG瞬间变为前轮900KG后轮100KG,这时每只前轮将要承受450KG的重力,而每只后轮的承受重力只有50KG,就算多强的后制动力对这一点重量都是多余的,因为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因重力不足而远远小于车辆向前的惯性,后轮的摩擦力对整个刹车过程起到的作用很小。 04D>h0yFf
(y*7
gf
摩擦力对整个刹车过程起到的作用很小。 ywTt<;
kw{dvE\K
车辆绝大部分时间是向前行驶的,所以刹车时绝大部分时候的重力转移是由后至前的,这就决定了车辆的前轮刹车系统一定要比后轮强大,这样才能使车辆在需要制动的时候能有效的把车辆停下来。 <` [o|>A Z
m';j#j)w
再说说前后轮制动力分配对车辆的影响。 ,5V w^@F
Y"H'BT!b}
当一部汽车只有前制动,当刹车时,重力大部分压在两个前轮,这时前轮的制动力将决定车辆停下来的距离。 [}$jO,H5r
n(uzqd
当一部汽车只有后制动,当刹车时,重力还是大部分压到两个前轮上,这时前轮没有制动力,而后轮就算有再强的制动力也因重力大部分已转移到前轮,后轮所承受重力不足使后轮摩擦力过小,不能有效牵引住车辆向前的惯性而产生打滑。 pO?v$Rjl
|)VNf.aJZ
bvW3[ V
虽然一部车不可能只有前制动或只有后制动,但如果前后制动力分配不理想,或者后制动力优于前制动,那刹车时就会出现的类似没有前制动的效果——打滑了。 Wr
3z%1
W|Cs{rBc?
原因是当前制动力还没有达到影响车辆向前运动时,后制动力已经对车辆产生制动效果(使后轮运转减慢,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而重力的转移也使后轮的重力减少摩擦力减弱,不能拉住车辆向前的运动状态,从而产生打滑现象。 U2
)?[C1q{
!LQzf(s;
这中现象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车辆甩尾,对于车身扁平的轿车,车速不太快时这种状况还不至于发生危险,但车身高窄的众泰,这种现象就是能导致翻车的致命状况了。 }vU^gPH
e7y,zcbv
所以只要不是高速行驶的跑车,后轮是不是碟刹根本就不重要,后轮碟刹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必归在必选之列的。 ^ ;K"Y'f$
Lxn-M5RPQ
由于车辆在行驶时发生重力转移,所生成的影响并不止刹车系统,其中影响很大的还包括轮毂和轮胎。 OJ7Uh_;/
@=}
NMoNH
如果车子在高速下坡时要拐一个急右弯,而司机在弯中突然松油门,这一连串动作引致的重力转移会使右后轮负重是零(因为它己凌空了) !左前轮的负重则可能高达800kg,而左后轮和右前轮则可能分别只有80kg和120kg的负重。 V
lkJ$f5l
unRFc
jEa
这严重不均衡的现象会令左前胎不胜负荷而打滑(即转向不足),失去转向能力而向前直冲。 VZe'6?#
[w-#
!X2y
GO*D4<#u
这时候开车的人如果在慌忙中踏下刹车,会令更多的重量由己经负重不多的后部向前移,结果左后胎因负重太少导致下压力不足,摩擦力不足以抗衡车子在转右弯时所产生的左横向力,而产生向左横移(即转向过多). ~0o>B$xJ
ZN&9qw*
而瞬间的重力转移会导致某个轮胎和轮毂受压爆增,所以过低过高的胎压此时是很危险的,随时有爆胎的可能。 >wFn|7\)s>
ytb1h Fs
轮胎的胎压增加同时影响着轮毂,我们知道轮胎的钢丝胎圈是被轮毂凸起的边缘卡住的,胎压增加就会使轮胎横向扩张,增加胎圈对轮毂边缘的压力,这时制造得较单薄的轮毂边缘就有可能被轮胎的高压压断,发生泄气现象。 K$s{e0
79
I*g[Y=
所以我们选轮胎和轮毂方面,就不能单单看款式和价格了,质量好的轮胎和轮毂是保证安全驾驶的前提要素,不可轻视了。 9Sa6v?sRor
Um*
&S.y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就算是四轮碟刹的车,前轮的刹车盘都是比后轮的要大。 A>RK3{7
L!`PM.:9
杠杆原理告诉我们,刹车钳离开碟心越远,产生的制动力越强,同时所需的踏板力度越小。 lvLz){
+c__U
Qx
也就是说,前轮的制动力是大于后轮的,原因和我上面提到的一样。 \BO6.;jA
^uPg71r:
所有的刹车系统都要注意平衡和前后制动分布,过大的制动力容易令轮胎抱死,前轮的问题还不算太大,但后制动力过敏容易使车子在刹车时不稳定甚至打滑,发生意外 (如有ABS系统可减低抱死现象,但每次刹车都触动ABS始终是不健康的). x@[6u
v2="j
77ztDQDtM
归根到底,就算对原厂的刹车不满意而改装增强刹车,最终令汽车停下的还是地面给轮胎的摩擦力,如果轮胎性能差,或是地面湿滑、有沙石,同样不能得到好的刹车效果。轮胎的抓地力极限就是刹车性能的最高极限,其它一切配备都只是为了接近这个极限,而不是把这个极限提高。所以如果嫌前碟后鼓制动效果不满意而改成四轮碟刹系统,还不如买套好的轮胎实际。 ]b:>7_la
?0?3yD-!9
轮胎对制动距离影响很大,可以说基本是唯一决定因素了。道理很简单,摩擦力=压力*摩擦系数。一般来讲,车中变化不大,因此,最终决定制动性能的,只有轮胎这一项。
(t@:dW
oYt 34@{?
ABS 作用只是尽量保证轮胎处于静摩擦状态。因为静摩擦大于动摩擦,而且轮胎抱死将失去操控性。 oR/_{#Mz"
-4zV
yW
S<
碟刹,鼓刹各有优缺点,在单次使用上差别不大,只要能保证轮胎处于静摩擦临界点,从公式上很容易解释。 `48Ql
l {>j8Ln
碟刹优点在于散热好,热衰退小。 $2?j2}M
{G VA4=UAE
鼓沙在于封闭性,抗砂石,素以越野车都是鼓刹。 *{!Y_FrL
d#H9jg15e
鼓刹的制动能力尤其是静止制动能力应该大于碟刹,但是容易过热导致失效。 N}K
[Q=
89g
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