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发动机的结构与维修 g66=3c9</6
第一节 概述 QLH&WF
一、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rs
{e6
东南富利卡系列汽车采用的是4G63-MPI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发动机主要由机体、气缸盖、气缸床垫、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燃油喷射系统,起动装置等组成,其结构剖面图见图2-1和图2-2所示。 i)f3\?,,
H+vONg
图2-1 4G63-MPI型发动机结构(纵剖面图) 6~zR(HzV{
mj5$ 2J
图2-2 4G63-MPI型发动机结构(横剖面图) / U1VE|T
1、气缸体的结构 ,Hh7'`
4G63-MPI发动机机体结构见图2-3所示。发动机机体由气缸体与油底壳组成。气缸体上有4个气缸孔和曲轴轴承座,与油底壳组合成形成曲轴箱。油底壳贮存润滑机油,放油螺塞通过密封衬垫与气缸体连接。气缸体上部安装气缸盖、气缸衬垫,组合后形成燃烧室。 BF8n: }9U
(y|{^@
图2-3 4G63-MPI发动机机体结构 C.L5\"%
1-油底壳 2-气缸体 3-气缸衬垫 4-气缸盖 EA7]o.Nm*{
2、气缸盖
/ :"%m:-P
气缸盖的结构形式为气门顶置式和凸轮轴上置式。缸盖上装有凸轮轴及进、排气门,气门摇臂。气缸盖的右侧装置进气歧管,左侧安装排气歧管。同时还有喷油器及各类传感器、气门室盖。由气缸盖螺栓通过气缸衬垫与气缸体密封组合。 S;NChu?8
3、正时齿带轮 X^% I 3
4G63-MPI发动机机体的前端装置曲轴正时齿带轮、机油泵皮带轮、凸轮轴正时齿带轮,由正时齿带、正时齿带B带动,同时被带动的还有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动力转向油泵皮带轮。正时齿带轮结构见图2-4。 NrVQK}%K
n$y1k D
图2-4 正时齿带轮结构 A42At]
4、附件 po=*%Zs*T
机体上还安装冷却水泵、发电机、起动机、配电盘、冷却风扇及许多传感器、火花塞等附件。 ,-] JCcH
二、4G63-MPI多点喷射发动机的技术参数 m{%_5 nW
4G63-MPI汽油发动机的各项技术特性参数见表2-1所示,4G63-MPI汽油发动机的各项维修特性参数见表2-2所示。 42z9N\ f
表2-1 4G63-MPI汽油发动机的技术参数 Tj:+:B(HB
发动机型式 4G63-MPI VKik8)/.
总排气量/ml 1997 <NJ7mR}
缸径×行程/mm 85.0×88.0 .}Zmqz[
压缩比 9.5 eM9~&{m.
燃烧室 斜屋顶型 <0kRky$
凸轮轴排列 SOHC 3Q;^X(Ml*
气门数目 进气门 8 `r]Cd
{G
排气门 8 ? {l2
气门正时 进气门 开启 BTDC16º
K8+b\k4E
关闭 ABDC53º Sx ~_p3_5U
排气门 开启 ABDC50º y-@!, @e
关闭 BTDC16º ,mX|TI<*
燃油系统 电子控制多点燃油喷射 X
or ,}. w
摇臂 滚轮式 xh6x
B|Z
表2-2 4G63-MPI汽油发动机的维修规格 d-<y'GYw
项目 标准值 u`'z~N4}
发电机驱动皮带振动频率/Hz 检查时 LJ/qF0L!H
安装旧皮带时 P{Z71a5
安装新皮带时 174~225 |3,V%>z
188~213 @,4%8E5
225~266 klJ[ {p
发电机驱动皮带张力/N 检查时 294~490 ARdGh_yJ&
安装旧皮带时 343~441 OJsd[l3xR
安装新皮带时 490~686 @qPyrgy
发电机驱动皮带挠度(参考值)/mm 检查时 7.0~9.0 !wd
'::C
安装旧皮带时 7.5~8.5 7y)=#ZG'R
安装新皮带时 5.5~7.5 v1nQs='
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振动频率HZ 检查时 196~253 *`Z
B+ \*
安装旧皮带时 211~240 z!s.9
安装新皮带时 253~299 >gk z4.*
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张力/N 检查时 294~490 v/R[?H)
安装旧皮带时 343~441 qoC]#M$oo#
安装新皮带时 490~686 JEW
L)
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挠度(参考值) 检查时 5.5~7.5 l0gY~T/#3
安装旧皮带时 6.0~7.0 bIgh@= 2
安装新皮带时 4.0~6.0
\K}-I
A/C压缩机驱动皮带振动频率/HZ B 检查时 195~220 A)tP()+)
安装旧皮带时 195~220 U-i.(UyZ
安装新皮带时 240~258 <$%X<sDkq
A/C压缩机驱动皮带张力/N A,B 检查时 255~324 0v)bA}k
安装旧皮带时 255~324 ,CvG 20>
安装新皮带时 392~451 rH8@69,B
A/C压缩机驱动皮带挠度(参考值)/mm A 检查时 9.0~10.0 F&RgT1*
安装旧皮带时 9.0~10.0 lot%N(mB`
安装新皮带时 8.0~8.5 E`int?
C!
B 检查时 8.0~8.5 dr)YzOvba
安装旧皮带时 6.5~7.5 d->|EJP
安装新皮带时 5.5~6.0 QaUm1i#
气门间隙(热车时)/mm 进气门 0.20 F,
U*yj
排气门 0.30 R$; n)_H
基本点火正时 5ºBTDC±2º LYlDc;<A
怠速转速/r•min-1 750±100 ,{\Bze1fn
CO浓度/% 0.5以下 !w&ky
W?e
HC浓度/ppm 100×10-6以下 Jx'i2&hGN
压缩压力(发动机转速在250~400r/min)/kPa 1270(最低960) uZ;D!2Q a
各缸门压缩压力差/kPa 最高100 g2unV[()_
进气歧管真空/kPa 最低60 "s\L~R.&
气缸头螺栓长度极限值/mm 99.4 NV#FvM/#"
正时齿带B张力/mm 5~7 o=nsy]'&
自动张紧器杆突出量/mm 2.5~3 C)cwAU|h#
三、4G63-MPI多点喷射发动机的密封 ;U_QvN|
4G63-MPI多点喷射发动机需要使用密封胶进行密封的零部件及其所使用的密封胶的规格及用量见表2-3所示。 3"{.37Q
表2-3 4G63-MPI发动机的密封 ]~\sA
应用 指定密封胶 用量 +Y+Y6Ac[}
摇臂盖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K).n.:vYZ
半圆形衬垫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TB;o~>9U
发动机支撑架螺栓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Sv;_HZ
油度壳垫片 MIISUBISHI GENUINE PART MD970389或同级品 依需要 [7YPl9
出水口接头 MIISUBISHI GENUINE PART MD970389或同级品 依需要 RNQK
节温器外壳 MIISUBISHI GENUINE PART MD970389或同级品 依需要 Iz[@^IUx=
发动机冷却水温表单元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6&bIXy
发动机冷却水温传感器 3M NUT LOCKING PART NO.4171或同级品 依需要 RyRpl*^
机油压力开关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A_;8IlW
机油压力表单元 3M ATD PART NO.8660或同级品 依需要 /cZ-tSC)o
使用密封胶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y$ !48o
1、液体密封垫片的使用 7#<c>~
发动机有几处使用液体密封垫片(FIPG),为确使该垫片可以完全达到它的使用目的,在使用此垫片时,应特别注意涂抹的宽度、连续性及位置均匀等。如涂抹太薄,将造成泄漏;如涂抹太厚,则会使液体密封垫片溢流,而造成燃油供油管阻塞或口径变窄。因此,必须连续且均匀地涂抹。 Ez{MU@Fk
使用在发动机上的FIPG为室温硬化(RTV)型式,且每一罐均有100g容量(PART NO:MD970389或MD997110)。由于RVT会与空气中的水份起反应而硬化,因此它一般是使用在金属凸缘区域。 V
]S1X^
FIPG(件号:MD970389)可以使用在发动机机油及冷却水的密封用途上。而零件号码为997110仅可使用在发动机机油的密封用途。 ,^8 MB.
2、液体密封垫的分解 %c)[
kAU!
使用FIPG密封的零件,不需使用专用工具即可进行分解。然而在某些状况下中,如使用木槌或小型工具敲打时,会使连接表面之间的密封胶断裂。这时可在接合面之间,将平薄的垫片刮刀敲入其中,但须小心以防损害接缝面。 6x=YQwn~
有关油底壳的拆卸,可使用“油底壳拆卸器(MD998727)”进行。 nY $tp
3、表面处理注意事项 BGzI
可使用垫片刮刀或钢刷,将表面上残留的垫片刮除。检查并确定欲涂抹FIPG的表面平坦,且无任何油类、黄油及外来物质附著。不要忘记将螺栓孔内残留的垫片清除。 >5T_g2pkv
4、液体密封垫片的涂抹 >NV=LOO
当使用FIPG组立零件时,虽然必须特别小心,但其步骤与一般垫片使用方式相同,相当简单。 zGc(Ef5`M6
FIPG的涂抹宽度需符合规定且无断续情形发生。同时在螺栓孔四周,亦必须形成完全的圆形涂抹。FIPG在硬化后即难以擦拭清除。当FIPG未硬化时(15min以内),将零件安装定位,然后确定垫片没有溢流情形发生。 K
X]oE+:
FIPG的使用注意事项随区域不同而不同。当使用FIPG时,请遵照本手册内所描述的程序。 5nCu~<uJ
四、发动机维修所需专用工具 )"O{D`uX
发动机维修所需专用工具见表2-4所示。 ;7G_f
表2-4 发动机维修专用工具 g{pQ4jKF
工具 零件号 名称 用途 zJ& b|L
MB991502 MUT-II副总成 驱动皮带张力测量检查怠速 q/6UK =
MB991668 皮带张力计组件 驱动皮带张力测量 Rlc$;Z9K
(与MUT-II一起作用) 0U&dq#
MD998738 调整螺栓 自动张紧器固定用 WV_`1hZX
正时齿带张力调整 M]ap:
MB990767 曲轴皮带轮固定 凸轮轴链固定用 S:s
3EM
曲轴正时齿带轮固定用 !"(u_dFw
MD998719 曲轴皮带轮固定器销 曲轴正时齿带轮固定用 D{svR-~T
MD998713 凸轮轴油封安装器 凸轮轴油封压入用 T:n<db,Px
MB998285 曲轴前油封导管 曲轴前油封压入用 r:#Q9EA
MB998375 曲轴前油封安装器 曲轴前油封压入用 uA^hCh-js
MD991654 气缸头螺栓扳手 气缸头螺栓拆装用
x~Pvh+O
MB998767 张紧器扳手 正时齿带张力调整 T(&kXMaB
MD991683 吊链 发动机总成的拆装 \{:%v#ZZ
}D Z)W0RDe
第二节 发动机总成的检修 Hw y5G;
发动机的拆卸与安装应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解时,先把外围连接的管路、线路接头拆下,然后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的逐步深入。拆卸某些零件时,如发电机、冷却风扇、皮带轮、气门室盖以及皮带时,应先把总成卸下,然后再分解其中零件。有安装标记的零件,应标贴配合记号,以免在安装时发生错误。拆下的零件应有序的放置,特殊螺栓,螺母应及时装在原位上,以免丢失。对总成上拆下的密封件,如油封、O型胶圈,安装时应更换,不可重复使用,否则将影响使用性能。4G63发动机总成由于设计先进,结构紧凑,所以在拆卸和安装发动机总成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以免在拆装中造成机件不必要的损坏。 _/ct=
一、发动机总成的拆装
0~qf-x
1、发动机总成的拆卸 Z^{+,$H@
拆卸发动机总成之前完成下列作业: <{E;s)hD?
(1)释放燃油管路压力; cES;bwQ
(2)排放发动机冷水; D*CIE\
+
(3)拆卸空气滤清器; y*}AX%8`e~
(4)拆卸A/T油尺和油尺导管;
;&K3[;a
(5)拆卸前排歧管; 8rGl&
(6)拆卸排气歧管; J f\Qf
(7)拆卸变速器机油冷却器管; -;sJ25(
(8)拆卸节温器。 CHQ{+?#
发动机总成的拆卸按图2-5序号所示步骤进行。 j09mI$2y67
=_#ye}E
(a) 2&^,IIp
V/
QTYy1
(b) n r'YWW
图2-5 发动机总成的拆卸 a}^!TC>%1i
1-油门拉索 2-节气门拉索 3-EGR电磁阀接头 4-发动机冷却水温传感器 5-动力转向油压开关接头 6-分电盘接头 7-氧传感器接头 8-电容器 9-杂讯过滤器 10-功率晶体接头 11-点火线圈接头 12-控制电磁阀接头 1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接头 14-怠速控制伺服接头 15-喷油器接头 16-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表单元接头 17-制动助力器真空管 18-真空管 19-水箱上水管 20-水箱下水管 21-暖气管 22-高压油管 23-回油管 24-风扇护盖 25-水箱和水箱护罩总成 26-动力转向油泵 27-动力转向油泵托架 28-A/C制冷剂温度开关接头 29-压缩机 30-压缩机托架和张力皮带轮总成 31-隔垫罩 32-右前绝缘止挡块 33-右前发动机支撑 34-发动机总成 dK=D=5r,
发动机总成的拆卸要点如下: h0y\,iWXb
(1)拆卸水箱上水管/水箱下水管时应在水箱水管和管夹上做记号后再拆卸水箱水管。 z-{"pI
(2)从动力转向油泵托架上拆下动力转向油泵及油管时,注意应将拆下的动力转向油泵放置在不会妨碍发动机拆装的地方,并用绳索绑住。 +Qb2LR
(3)从压缩机托架上拆下压缩机和相关管路时,注意应将拆下的压缩机放置在不会妨碍发动机拆装的地方,并用绳索绑住。 iz,q8}/(
(4)拆卸发动机右前绝缘止档块/右前发动机支撑总成时,先检查发动机上的所有连接的拉索、管路及线束接头等是否已拆开。确认发动机吊耳是否牢固未松动(图2-6)。安装专用工具,拆卸前发动机支撑固定螺母和螺栓。如图2-7所示,使用专用工具向上吊起发动机,使发动机重量离开前发动机支撑。拆下前发动机支撑,使用专用工具将发动机总成向上慢慢地拉高,以便自发动机室取出。 ggYIq*4
L>R!A3G1
图2-6 发动机吊耳 qLktMp_
4VL!U?dk
图2-7 拆卸前发动机支撑 :-jP8X
2、发动机总成的安装 (V|q\XS
使用专用工具并与折卸时相反的步骤安装发动机总成,检查并确认所有的拉索、管路及线束接头均正常。发动机总成安装要点如下: -wHGi
(1)安装右前发动机支撑时,如图2-8所示,确认发动机支撑凸起位置和孔均已对正后进行。安装前检查橡胶是否龟裂、分离或损坏,检查前发动机支撑是否损坏。注意不可扭曲橡皮部位,且不可让橡皮部位沾到燃油或机油等油渍。 }t{^*(
\>CBam8d
图2-8 安装右前发动机支撑 e&I.kC"j6
(2)连接高压油管到输油管时,如图2-9所示,涂抹少许发动机机油到O型环上,然后小心地插入高压油管且不要伤到O型环。注意不可让发动机机油流入输油管内。 ?q8g<-?
' <jp.sZQ
图2-9 连接高压油管 'r3}= z4Y
(3)连接水箱下水管/水箱上水管时,将水箱水管插入至出水口或入水口的接头凸缘处。对正水箱水管和管夹的对正记号后,连接水箱水管。 KPK!'4,cu
(4)发动机总成安装后安装节温器;安装变速器油冷却器管;安装排气歧管;安装前排气管;安装A/T油尺和油尺导管;安装空气滤清器;补充发动机冷却液;调整油门拉索和节气门拉索。 eJdQ7g[>
二、发动机总成的检修调整 >}tG^ )os
(一)驱动皮带张力检查和调整
$VNn`0^gF
1、发电机驱动皮带的检查 AE~}^(G`
(1)发电机驱动皮带振动频率的检查 KL{uhb0f
使用MUT-II检查皮带振动频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cE?J]5#^
①连接专用工具(皮带张力计组件)到MUT-II上。 YkbLf#2AE|
②连接MUT-II到诊断接头。 j'cS_R
③将点火开关位于ON,从MUT-II屏幕上选择“皮带张力测量”。 tc Z~T
④如图2-10所示,保持麦克风(MB991668)距离皮带背后10~20mm,在倾斜角度15º以内。 9wzYDKN}
8X5XwFf}
图2-10 检查皮带振动频率 jXQ_7
⑤用手指轻压图2-10箭头所示皮带的位置,检查皮带频率是否在标准值内(见表2-2)。 #</yX5!V
⑥使用MUT-II检查皮带振动频率时注意须在皮带表面温度接近室温时且在发动机没有运转时进行测量。确认不要让水或油等沾到麦克风。在测量时,如有强风吹或噪音接近麦克风或麦克风接触到皮带,则表上所显示的值会和实际不同。不可以测量。
+gkB
(2)发电机驱动皮带张力的检查 j!l(ReGb
如图2-11所示,使用皮带张力计来检查皮带张力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H.;pJ{ 8
PSE![whK
图2-11 检查皮带张力 )`)cB)s
(3)发电机驱动皮带挠度的检查
1DX=\BWp
对着如图2-12箭头所示皮带的位置,施以98N的压力,检查挠度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SF6n06UZu
:KQ<rL
d
图2-12 检查皮带挠度 O_E[FE:+
2、发电机驱动皮带张力调整 TY?Fs-
(1)如图2-13所示,松开发电机枢轴螺栓的螺母。 !nTq"d%(W
O]`CSTv'_
图2-13 调整发电机驱动皮带 os"o0?
(2)松开固定螺栓。 S+7>Y? B!
(3)转动调整螺栓,将皮带张力及皮带挠度调整到标准值。 ,a_\o&V
(4)锁紧发电机枢轴螺栓的螺母,其拧紧力矩为22N•m。 k& 2U&
(5)锁紧固定螺栓,其拧紧力矩为22N•m。 ~K 5eO-
(6)锁紧调整螺栓,其拧紧力矩为9.8N•m。 R%=u<O
3、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的检查和调整 _Ryt|# y
按照下列步骤检查驱动皮带的振动频率、张力和挠度: G:7HL5u
(1)使用MUT-II检查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用手指缓缓地压下皮带中间位置(如图2-14箭头所示),检查振动频率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w\ 4;5.$
T#KF@8'-
图2-14 检查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 Mm7;'Zbg
(2)使用皮带张力计检查皮带张力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goBl~fqy0
(3)检查皮带挠度时,在如图2-14箭头所示皮带的位置,施以98N的压力检查挠度是否在标准之内。 [.:SV|AF#
如果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的张力或挠度在标准值之外时,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 p6S{OUiG
(1)如图2-15所示,松开动力转向油泵固定螺栓。 ={~?O&Jh
+|0f7RB+R
图2-15 松开动力转向油泵固定螺栓 x)}.@\&%
(2)适度移动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并调整张力。 QH>e_
(3)锁紧固定螺栓,其拧紧力矩为39N•m。 #3~hF)u&/
(4)检查皮带张力或挠度,必要时调整。注意此项检查必须在顺时针旋转曲轴一转以上之后进行。 rbt/b0ET
4、A/C压缩机驱动皮带的检查和调整 H@
uDP
检查A/C压缩机驱动皮带的振动频率、张力和挠度的方法如下: k>.n[`>$6|
(1)使用MUT-II检查A/C压缩机驱动皮带张力时,用手指缓缓地压下皮带中间位置(如图2-16箭头所示),检查振动频率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7Zw.m
M!i
c'}dsq\
图2-16 检查A/C压缩机驱动皮带 oMeIXb)z
(2)使用皮带张力计检查皮带张力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aovw'O\Q
(3)皮带挠度检查时,在图2-16箭头所示皮带的位置施以98N的压力检查挠度是否在标准值之内。 _O;2.M%@
如果A/C压缩机驱动皮带张力或挠度在标准值之外,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 yKB&][)&
(1)如图2-17所示,松开张紧器皮带轮固定螺母。 i(mQbWpN
k0@*Up3{7
图2-17 松开张紧器皮带轮固定螺母 R
AU"
(2)使用调整螺栓调整皮带张力。 AU4K$hC^
(3)锁紧固定螺母。 uD4j.%
(4)检查皮带张力或挠度,必量时调整。注意此项检查必须在顺时针旋转曲轴一转以上之后进行。 l4$Iv:
(二)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 "[dfb#0z`
气门间的隙的检查和调整步骤如下: He*c=^8k
(1)起动发动机,暖车使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达到80~95℃。 =K<`nF0w
(2)从气缸盖上拆下所有火花塞以方便进行检查。 a4&Aw7"X
(3)拆下摇臂盖。 /B<QYvv
(4)顺时针转动曲轴,直到皮带轮上的识别记号与正时指示器上的“T”记号对正。 0X:$ASocU
(5)用手上下移动第一缸及第四缸的摇臂以判断哪一缸活塞在压缩行程的上死点。如果进、排两气门摇臂皆有气门间隙,则此摇臂所对应的活塞不是在压缩行程的上死点位置。 F+ %l=
fs
(6)当第一缸活塞在压缩行程的上死点位置时,检查并调整图2-18所示白色箭头所示的气门间隙。当第四缸活塞在压缩行程的上死点位置时,检查并调整图2-18所示黑色箭头所示的气门间隙。 l b;P&V
qOy0QZ#0
图2-18 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 Cu!]-c{
(7)使用厚薄规测量气门间隙。如果气门间隙未达标准值,则松开摇臂固定螺母,转动调整螺栓进行气门间隙的调整。进气门间隙标准值为0.20mm;排气门间隙标准值为0.30mm。 CXi[$nF3
(8)将调整螺栓用平口起子压住以防止其转动,然后锁紧固定螺母到标准力矩。固定螺母拧紧力矩为9N•m。 ia(`3r
(9)转动曲轴一圈以上,使曲轴皮带轮上的识别记号与正时指示器上的“T”记号再次对正。 }*C*!?pcd
(10)重复步骤(7)和(8)作业,以调整其它气门的间隙。 XDHi4i47`o
(11)安装摇臂盖。 Rw|'
LaW
(12)安装火花塞并锁紧到标准值。火花塞的拧紧力矩为25N•m。 T@Y, 7ccpd
(三)点火正时的检查和调整 7YR|6{@
(1)检查前将汽车设定在检查前状态(起动发动机,暖车使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达到80~95℃,下同)。 0 ZM(heQ
(2)按图2-19所示,从线束端插入转接头到发动机转速表接头。 /("7*W 2
gf1+yJ^d!
图2-19 连接转接头 p,goYF??
(3)连接一次电压侦测式转速表到转接头。注意不可使用MUT-II,如果用MUT-II连接诊断接头作测试,则点火正时无法变成基本点火正时。
&cSVOsi
(4)接上正时灯。 Bchv1KF
(5)起动发动机并以怠速运转。 \</!kY*3@t
(6)检查发动机怠速时否在标准值之内。发动机怠速标准值为750±100r/min。 C/!.VMl^
(7)将点火开关转到OFF。 P.'.KZJ:WD
(8)从点火正时调整接头(棕色)上拆下防水接头。 1f`De`zXzr
(9)如图2-20所示,连接跨接线到点火正时调整端子,并搭铁到车身(搭铁此端子是为了将发动机设定在基本点火正时)。
/MGapmqV9
mn7I# ~
图2-20 连接跨接线 U.e!:f4{
(10)起动发动机并以怠速运转。 Q@ VA@N=w
(11)检查基本点火正时是否在标准值之内。基本点火正时标准值为5ºBTDC±2º。 T}&A-V$
(12)如果基本点火正时未达到标准值,则按图2-21所示松开分电盘固定螺栓并转动分电盘调整基本点火正时。 f2WVg;Z
2{ F-@}=
图2-21 调整点火正时 xA3_W
(13)调整后锁紧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拧紧力矩为12N•m。 $bE"3/uf
(14)将发动机熄火,从点火正时接头(棕色)上拆下跨接线并将接头复原。 u>'0Xo9R
(15)起动发动机并检查点火正时是否在标准值之内。点火正时的标准值为约10ºBTDC(即使在正常操作下,点火正时仍会有的约±7º的变化。在高海拔区域,点火正时会自动从10ºBTDC提前约5º)。
gW~YB2 $
(四)怠速的检查 #?Ix6 {R
(1)检查怠速前将汽车设定在检查前状态。 <SE-:T]sBz
(2)检查基本点火正时,必要时调整。基本点火正时的标准值为5ºBTDC±2º。 H7uh"/A
(3)将点火开头转到OFF,接上转速表或连接MTU-II到诊断接头。 tO&n$$
(4)起动发动机并以怠速运转。 mBL?2~M
(5)发动机怠速运转2min。 [VX5r1-F
(6)检查怠速,选择MUT-II的怠速选项并读取怠速值。怠速的标准值为750±50r/min。注意怠速由怠速控制(ISC)系统自动控制。 +L=Xc^
(7)如果怠速不在标准值之内,进行故障排除,检查MPI组件。 Ca5LLG
(五)怠速混合比的检查 O=LW[h!
(1)检查怠速混合比之前将汽车设定在检查前状态。 +mft
(2)检查基本点火正时,必要时调整。基本点火正时的标准值为5ºBTDC±2º。 !Mgo~h"]#
(3)将点火开头转到OFF,接上转速表或连接MTU-II到诊断接头。 Ttl
m&d+C
(4)起动发动机并以2500r/min运转2min。 <5Ll<0
(5)安装CO、HC测试器。 F+NX
[
(6)检查怠速时的CO和HC浓度。CO浓度的标准值在0.5%以下;HC浓度的标准值在100ppm以下。 p(="73
(7)如果不在标准值之内,检查诊断输出、燃油压力、喷油器、点火线圈、高压导线、火花塞、EGR系统和EGR阀的泄漏以及气缸压缩压力。 S[hyN7sI
(六)压缩压力的检查 N(yd<Mw
(1)检查压缩压力前检查并确认发动机机油、起动机和蓄电池功能均正常,此外将汽车设定在检查前状态。 _Yp~Oj
(2)拆下高压导线。 Km%L1Cd]
(3)拆下所有火花塞。 a6e{bAuq
(4)如图2-22所示,拆开分电盘接头(此动作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动机ECU执行点火和喷油)。 KbvMp1'9P
I_u/
图2-22 拆下分电盘接头 k<^M >` $
(5)用布块盖住火花塞孔,然后摇转发动机,确定没有任何物质附着在布块上。注意在转动曲轴时,务必远离火花塞孔。如果在测量压缩压力时,气缸内含有水份、机油、燃油等,会变热而从火花塞孔喷出,这是非常危险的。 o"
,8
(6)如图2-23所示,将气缸压缩压力表装在火花塞的孔位。 ~dRstH7u
.w.:o2L
图2-23 安装气缸压缩压力表 yS\&2"o
(7)摇转发动机,在节气门全开下,测量压缩压力。发动机转速在250~400r/min时压缩压力的标准值为1270kPa;极限值为最低960kPa。 F`nQS&y
(8)测量每一气缸的压缩压力,并检查各缸压力差,是否在极限值之内。各缸压力差的极限值为最高100kPa。 B ;1qy[
(9)如果有一缸压缩压力或压缩压力差超过极限值,则从火花塞孔注入一些发动机机油并重复步骤(7)和(8)。如果机油加入后压缩压力增加则可能是活塞环和/或气缸内壁磨耗或受损。如果机油加入后压缩压力未增加则可能是气门座烧损或气缸垫损坏导致漏气。 )\fY1WD
(10)连接分电盘接头。 9oWU]A\k>
(11)安装火花塞和高压导线。 *gbK
:*_J
(12)使用MUT-II清除诊断码。 0s#72}n
(七)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检查 Jg6Lr~!i
(1)起动发动机,暖车到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到达80~95℃。 X%1TsCKMj
(2)接上转速表。 DDg\oGLp
(3)如图2-24所示,安装三向接头到燃油压力调节器及进气歧管之间,然后再连接真空表。 `2~>$Tr
S;Bk/\2
图2-24 检查进气歧管真空度 8s%/5v"
(4)起动发动机,并检查怠速是否在标准值之内,然后读出真空度值。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标准值为最小60kPa。 Tt[zSlIMx
第三节 曲轴连杆机构的维修 7\u+%i;YZ
一、曲轴连杆机构的结构 bRC243]g*A
曲轴连杆机构的结构由机体、活塞销、活塞环、连杆、曲轴、飞轮等组成。活塞顶部与气缸盖、气缸共同组成燃烧室。活塞连杆机构结构图见图2-25所示。 w7nt $L5
f49kf**
图2-25 曲轴连杆机构的结构 [)H 6`w
1-机体 2-气缸 3-曲轴 4-第一道活塞环 5-第二道活塞环 6-油环 7-活塞销 8-连杆 9-连杆轴瓦 10-连杆螺栓 11-活塞 12-飞轮 13-飞轮螺栓 14-曲轴总成 a|ft l&uk
二、活塞连杆组的拆装 ;!yK~OBxt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按图2-26序号所示步骤进行。 570Xk\R@M
[X(m[u '%
图2-26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 j:9M${~
1-活塞及连杆总成 2-连杆轴承 3-第一道活塞环 4-第二道活塞环 5-油环 6-活塞销 7-活塞 8-连杆 9-螺栓 B`pBIUu
(一)活塞连杆组的拆卸要点 W 4{ T<
1、连杆轴承盖的拆卸 ITPE2x
如图2-27所示,在连杆大端的侧边标示出气缸号码,以便于正确组合。按照气缸编号顺序摆好拆下的连杆、轴承盖及轴承。 h
'ik3mLH
vc#o(?g
图2-27 气缸编号 )Rr6@o
2、活塞销的拆卸 Uo3
在对活塞销进行分解和组装时,应使用活塞销专用组装工具MD998780(图2-28),使用MD998780进行活塞销的拆卸步骤如下: o*T?f)_[p
_ $PeFE2
图2-28 专用工具MD998780 \:'GAByy
(1)如图2-29所示,从活塞顶上刻有朝前记号的一侧,将专用工具(推杆)插入活塞销,并安装导杆C到推杆端。 lB}?ey
o.$48h
(
图2-29 拆卸活塞销 +s}!+I8P
(2)将活塞及连杆总成以朝前记号朝上的方向放置在专用工具(活塞销组装基座)上。 padV|hF3(e
(3)使用压床拆下活塞销。注意应按气缸编号摆好拆下的活塞、活塞销及连杆。 !yg &zzP*
(二)活塞连杆组件的安装要点 ; 8VZsh
1、活塞销的安装 8<Nz34Y
(1)如图2-30所示,测量活塞销插入孔长度A,测量活塞突出部之间的距离B,测量活塞销长度C ,测量连杆小端宽度D。 qHrIs-NR
+=`w
图2-30 尺寸测量 U ;4;>
(2)使用下列公式,依上述尺寸计算出长度L。 cP
21x<n
B]D51R\}VE
(3)如图2-31所示,将专用工具(推杆)插入活塞销,并安装导杆A到推杆未端。 bF@iO316H
=2wy;@f
图2-31 安装导杆 A`1/g{Ha
(4)将连杆装到活塞内(朝前记号均需朝向相同方向)。 "_&HM4%!
(5)涂抹发动机机油到活塞销的整个周围。 Fx*IeIs(:~
(6)将在步骤(3)中所组装完成的活塞销、推杆及导杆A总成,自导杆A侧插入朝前记号侧的活塞销孔。 8>jd2'v{
(7)将导杆B旋进导杆A,直到两导杆之间的间隙为步骤(2)所得的值L加上3mm为止。 >&9Iy"
(8)如图2-32所示,将活塞及连杆总成放置在活塞组装基座上(朝前记号朝上)。 Icf@uQ6
g<{W\VOPm
图2-32 安装活塞销 [XQoag;!
(9)使用压床压入活塞销。如压床压入力量大于标准值,则应更换活塞及活塞销组或/和连杆。压床压力标准值为7500~17500N。 aARm nV
(10)如图2-33所示,检查活塞的摆动是否平顺。 QTK{JZf
Hj;j\R >2
图2-33 检查活塞摆动 .)u,sYZA|
2、油环的安装 }
ho8d+A
(1)如图2-34所示,安装油环间隔环到活塞环槽内。边轨环及间隔环可任意安装,没有特定方向。 hlkf|H
JYKA@sZHe
图2-34 安装间隔环 8u;l<^<
(2)安装上边轨环时,先将边轨环的一端装入活塞环槽内,如图2-35所示,然后将剩余部分用手指压入活塞。注意在安装边轨环时,不可使用活塞环扩张器安装。 UO<%|{W+
~c3!,C
图2-35 安装边轨环 ] X4A)%i
(3)按步骤(2)所述相同方法安装下边轨环。 qV^,muyoG
(4)确使边轨环均可任意平顺地移动。 . v0 .wG
3、第二道活塞环/第一道活塞环的安装 -&D~TL#
如图2-36所示,使用活塞环扩张器安装第二道活塞环,然后安装第一道活塞环到定位。注意第一道活塞环和第二道活塞环在结构上是有区别的(图2-37所示)。安装第一道活塞环和第二道活塞环时,有记号的一侧需朝上安装。 =?0o5|u]
d1 D{wZ3g
图2-36 安装活塞环 <IGnWAWn
A3*ti!X<6
图2-37 第二道活塞环/第一道活塞环的结构特点 TC?kuQI
4、活塞和连杆的安装 5#g<L ~
(1)涂抹足量的发动机机油到活塞、活塞环及油环的外表面。 ;@Ep?S@
(2)按图2-38所示排列活塞环及油环(边轨环及间隔环)的开口位置。 >9a%"<(2#
7U:,:=
图2-38 活塞环的开口位置 Z{+h~?63
(3)旋转曲轴,让曲轴连杆轴颈位于气缸的中央。 0(Y$xg
(4)在安装活塞及连杆总成到气缸体之前,使用适当的螺牙保持套装在连杆螺栓上,以避免刮伤曲轴连杆轴颈。 Tr)a6Cf
(5)如图2-39所示,使用适当的活塞环压缩工具,安装活塞及连杆总成到气缸体。 Y((z9-`
86/CA[Y-
图2-39 安装活塞 miuJ!Kr'
5、连杆轴承的安装 -ud~'<k
当连杆轴承需要更换时,可按下述步骤选择并安装适当的连杆轴承。 2s-f?WetbP
(1)测量曲轴连杆轴颈直径,并从表2-5所示确认其等级。如果曲轴为售后服务零件时,曲轴连杆轴颈的识别记号喷涂在图2-40所示的位置。
TnM}|~V
QV{Nq=%]
图2-40 曲轴连杆轴颈识别记号 ed{z^!w4
(2)连杆轴承识别记号刻在图2-41所示的位置。表2-5列出了曲轴连杆轴颈及连杆轴承等级。 >GT0x
%*|XN*i XC
图2-41 连杆轴承识别记号 Fi7pq2
表2-5 曲轴连杆轴颈及连杆轴承的直径 q".l:T%|C}
曲轴连杆轴颈 连杆轴承 <6(u%t0k5
等级 识别颜色 外径mm 识别记号 厚度 >Pv%E
生产零件 售服零件 jRgv
8n
1 无 黄色 44.995~45.000 1 1.478~1.491 k)S7SbQ
2 无 白色 44.985~44.995 2 1.491~1.499 ky!'.3yoI
3 无 白色 44.980~44.985 3 1.495~1.499 Dj<Vn%d*
(3)从上表选择适当的轴承。例如曲轴连杆轴颈外径的测量值在44.995和45.000mm之间,则曲轴连杆轴颈在表中的等级为“1”。如果曲轴亦使用售后服务零件更换时,检查新曲轴上的识别颜色。如果颜色为黄色,则曲轴连杆轴颈的等级为“1”。在上述情形下,选择识别记号为“1”的连杆轴承使用。 C:P, q6
6、连杆轴承盖的安装 ZEApE+m
(1)确认分解时所作的记号,然后安装轴承盖到连杆。如果连杆为新品而无任何记号时,可按图2-42所示确定轴承的固定缺口均在同一侧。 eqjl$QWPJS
>gVR5
o
图2-42 连杆轴承的固定缺口位置
BH%eu 7`t
(2)如图2-43所示,确定连杆大端的轴向间隙符合规定值。连杆大端轴向间隙的标准值为0.10~0.25mm;极限值为0.4mm。 yQCf
n1a)
WXXLD:gxI
图2-43 检查连杆大端轴向间隙 ~fQ#-ekzqk
7、连杆轴承盖螺母的安装 >dZ x+7
连杆轴承盖螺母的安装,应在气缸盖或火花塞拆下后进行。 ]y!|x_5c3
(1)发动机连接轴承盖螺母采用塑性锁紧螺栓/螺母(新式),这些螺栓/螺母的锁紧方式与一般螺栓不同,当锁紧这些螺栓时,将这些螺栓/螺母锁紧到规定的力矩后,须再锁紧90º或180º(2次90º)。锁紧方法随其使用的部位不同而不同,应特别注意其说明。这些螺栓使用的部位包括①气缸盖螺栓;②主轴承盖螺栓;③连杆轴承盖螺栓。 \+S~N:@><k
(2)螺栓在重新使用前,务必再检查一次。如螺牙是否已变形,可将螺母用手旋进整根螺栓来检查。如果无法平顺地旋入,则更换螺栓。 YceiP,!4?v
(3)安装每一个螺母之前,涂抹发动机机油到螺牙部位及螺母的受力面上。 Y.jg
}oV
(4)将每一个螺栓稍微紧在螺栓上,然后以交叉方式,将螺母锁紧到20N•m,以适当地安装轴承盖。 Qn<J@%
(5)在每一个螺母上做上漆号。 =4+UX*&i?.
(6)自螺母上的漆号算起,在90°~100°的螺栓未端上做上漆号。 `Z]a6@w~
(7)将螺母旋转90°~100°,并确定螺母上的漆号及螺栓上的漆号在同一直线上。注意如果螺母旋转角度小于90°时,则无法达到预期的锁紧效果。当锁紧螺母时,务必确实旋转到90°~100°。如果螺母锁太紧(超过100°),则将螺母完全松开,然后自步骤(1)开始重复锁紧步骤。 +6uun
三、曲轴飞轮组的拆装 fx%'7
/+
曲轴、飞轮组的拆卸按图2-44序号所示步骤进行。 !
z58,hv
l
yO_rZT
图2-44 曲轴飞轮组的拆卸 ^?&Jq_oU
1-飞轮螺栓(135N•m)(M/T车型) 2-飞轮(M/T车型) 3-驱动板螺栓(135N•m)(A/T车型) 4-连接板(A/T车型) 5-驱动板(A/T车型) 6-曲轴轴衬(A/T车型) 7-后端板 8-钟形壳盖 9-油封盖 10-油封 11-轴承盖螺栓 12-轴承盖 13-曲轴轴承(下) 14-曲轴 15-曲轴轴承(上) 16-气缸体 ZCbxL.fFz
曲轴飞轮组的安装要点如下: b(;"p-^
1、曲轴轴承的安装 W4|1wd}.t
(1)首先检查曲轴主轴颈是否有拉痕现象,再测量轴颈是否有失圆度、锥度等现象,当轴承需要更换时,按照下述步骤,选择并安装适当的轴承。 (U/ 6~r'.L
(2)测量曲轴颈直径,并从表2-6中确认其等级。如曲轴为售后服务零件,其轴颈的是喷涂在如图2-45所示的位置。 a%Mbq;
_o' jy^
图2-45 在曲轴轴颈上喷涂识别颜色 qI:}3b;T
表2-6 曲轴等级与轴承的识别记号 kx]f`b
曲轴主轴颈外径及气缸体轴承孔内径的组合 轴承识别记号(售后服务零件) &nZ=w#_
曲轴主轴颈 气缸体轴承孔内径识别记号 pjIXZ=
等级 识别颜色 外径/mm g9GE0DbT`
生产零件 售服零件 KB*[b
1 无 黄色 57.000~57.006 0 1 niqi DT/
1 3 oxH S7b
2 4 |1T2<ZT
2 无 无 57.006~57.012 0 2 yZUB8erb.
1 3 @m1v B!
2 4 t?QR27cs$
3 无 白色 57.012~57.018 0 3 2oGl"3/p
1 4 VkRvmKYl
2 5 N$6Rg1
(3)气缸体轴承内径识别记号是由前而后自第一缸开始刻在如图2-46所示的位置。 eeoIf4]
0>)('
Kv
图2-46 气缸体轴承孔记号位置 ]mn(lK
(4)举例来说,如果曲轴主轴颈外径的测量值在57.000~57.006mm之间,则主轴颈等级为“1”。如果曲轴亦使用备用零件更换时,检查喷涂在新曲轴上的识别颜色。如果颜色为黄色,则主轴颈等级为“1”。 WW:@% cQ@
(5)接着检查气缸体轴承孔识别记号(气缸体上),如为“0”时,读取表2-6中的“轴承识别记号”栏,以找出欲使用轴承识别记号。在此例中,其等级为“1”。
|4\.",Bg
(6)如图2-47所示,安装有沟槽的主轴承到气缸体。 9F(<n
_bHmcK
图2-47 安装曲轴轴承 6#MIt:#
(7)安装没有沟槽的主轴承至轴承盖。主轴承盖上的箭头记号应朝正时齿带一侧。 }oIA*:5
2、主轴承盖/主轴承盖螺栓的安装 EJ;:O1,6H
(1)安装主轴承盖,主轴承盖上的箭头记号需朝向正时齿带侧。 1@JAY!yoo_
(2)安装主轴承盖螺栓之前,如图2-48所示,检查每一螺栓杆的长度是否符合极限值。如果超出极限值,则更换螺栓。螺栓杆长度的极限值为71.1mm。 R=yn4>I
#]>Z4=]v
图2-48 检查螺栓杆长度 4,"%
(3)涂抹发动机机油至螺牙部位及螺栓受力面。 x?v/|
(4)按照图2-49所示顺序将各螺栓锁紧到25N•m。 4n_f7'GZg
(5)在每一个螺栓头上做漆号。 fgcI55&jV{
(6)自漆号开始,以螺栓的旋紧方向,在主轴承盖上90º~100º的位置做漆号。 ',`GdfAsH
(7)按图2-49所示指定的锁紧顺序,将每一个螺栓旋转90º~100º,并确定螺栓的漆号及主轴承盖的漆号对正。注意如果螺栓旋转角度小于90º时,则无法达到预期的锁紧效果。当锁紧螺栓时,务必确实旋转至90º~100º。如果螺栓锁太紧,则将螺母完全松开,然后自步骤(1)开始重复锁紧步骤。 ,?s3%<\2
)1f8
H,q^
图2-49 主轴承盖螺栓的拧紧顺序 B"sQ\gb%Q
(8)安装轴承盖后,确定曲轴旋转顺畅,且检查并确定曲轴的端间隙正确(图2-50)。如端间隙超过极限值,则更换曲轴轴向止推轴承。曲轴端间隙标准值为0.05~0.25mm;极限值为0.4mm。 UOh%"h
w#ha ^4
图2-50 检查曲轴端间隙 FwD"Pc2
3、油封的安装 =2-!ay:
如图2-51所示,使用专用工具MB990938、MD998776,安装油封。 |"7F`M96I
Pr|:nJs
图2-51 安装油封 1^F
!X=
4、涂抹密封胶到油封盖 a?63 5*9K
如图2-52所示,涂抹指定密封胶(MITSUBISHI GENUINE PART NO.MD970389或同级品)到油封盖。 ! };OLQ
4V2}'/|[
图2-52 油封盖密封胶涂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