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6199阅读
  • 34回复

[转帖]关于“顶级”器材的配置及评价

楼层直达
级别: 荣誉会员

重点谈谈Linhof、Alpa、Cantax645、Leica

 

 

近期,有几位影友建议我写一篇关于顶级器材的长文,对此提议,我徘徊了良久。摄影界藏龙卧虎,若要班门弄斧,未免贻笑大方。本人用过一些好器材,朋友中也不乏器材高烧友,常约我把玩,令我大开眼界,其中一位仁兄发烧仅一年,居然马不停蹄地购进了近50万元的各式顶级器材,其烧之高,令人汗颜。考虑到许多影友也许接触不了那么多器材,而今世界又托儿横行,害人不浅,本着交流的目的,壮胆写这篇文章,与影友共讨。

对于器材,有些人喜欢听别人谈论,而有些人则对谈论(好)器材者反感。实际上,选择器材是很私人的事情,每人的拍摄题材不同,能承受或愿意的开支不同,还有能承受器材所带来不便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上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我常想,如果能有那么一机一头,可以风光、建筑、人文、人像、微距、打鸟等通杀,同时重量不超过
1000,那该多好!这样就不用考虑器材的问题了,遗憾的是从来没有这样的器材,而且以后也不会有。因此,喜欢几类拍摄题材的影友不得不需要几套器材,随之而来的体积和重量很烦人,而如何选择这几套器材更烦人。多听听不同使用者的意见很有帮助,但最终还是要自己去认真使用后才会知道该器材是否够好及是否适合自己。发烧之路,必须在广泛听取意见后亲步走,每迈出一步,都应是值得迈出的才好。

“广泛听取意见
需要讲究科学,不能轻易相信摄影杂志上的测评文章,那些都是器材商付钱请人讲好话的。应该多分析一些对摄影真正迷恋的人的意见。

一、郑重声明:

本文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我已经尽力做到客观。我不是任何一个厂商的
,我不会为任何厂商说话,我只针对器材说话。目的只有一个:提供较全面真实的参考,能令一部分人少走弯路。

另外,每个人都对自己选择的器材很有感情,都会象自己的孩子般来爱护,包括保护器材不受破坏及不容他人对自己器材的批评。很遗憾,在谈论器材的时候,我不得不指出它们的优缺点,有些影友可能会接受不了,如发生这种情况,请原谅我的观点,并请相信,我没有针对人,只针对器材。

二、彩色风光摄影顶级器材配置及点评:


就彩色风光摄影而言,选择Linhof
意味着器材选择、置换的终结,具体选择Linhof4X5,还是Linhof617Linhof612,可按需要及个人习惯而定,都能获得顶级的效果。吉尔德变幅617则是综合型的顶级器材,提供了宽幅、变幅及移轴功能。哈苏、禄来、康太时、宾德等120系统不大不小,勉强可用。135系统就别用来拍风光了,那怕徕卡都不行。

(一)在数码时代还有必要购买大幅或宽幅相机吗?

许多人质疑这问题,我也曾认真考虑过。

我并不抵触数码,早在
1998年就开始使用数码相机,毕竟数码太方便了,目前还偶而使用,但从不用于重要的拍摄。象我这样对照片质量吹毛求疵者,用什么器材或附件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我就会去用,不管数码还是胶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数码还无法达到反转片的质量,反转片通过电分可得到高质量的数码文件,反过来却无法办到,更何况还少了直接看底片或幻灯的震撼。因此,我仍会继续使用反转片,直到数码的效果能追上反转片为止。

无论数码或胶片都与大、中幅器材无关。因为大、中幅器材大部份使用后背,能很方便地实现数码化而无需任何代价。大幅相机的功能及质量是永远不可能被超越的,大幅相机的最大功能不是大底片,而是移轴,移轴能修正影像变形,能改变清晰平面,能充分发挥摄影人的创意。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后出现4X5、612、
617甚至5X7、8X10面积的数码后背也只是迟早的事情,到时,人们会对这个世纪初大家都在争论要不要购买全幅135数码相机感到好笑。

目前的612617相机大部份还不是后背独立结构,不必担心,很快会向这个方向发展的,吉尔德及骑士617相机已经是这一结构,而ALPA12系列更是高瞻远瞩,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数码及胶片的通用。大幅相机全部是后背独立结构,向数码转换的代价为零。

(二)大幅、宽幅相机是否操作繁琐、缓慢?


大幅相机确实操作繁琐,也相对缓慢,但可以通过熟练使用器材来克服。拍一张片子一般需要10分钟,但如果要抢时机,
1分钟也可以拍一张,2004年的最满意照片就是这样拍下的,当时时机紧迫,我一边支架子一边考虑用哪个镜头及曝光组合,然后飞快地安装机器及镜头,按常用的方式移轴(少量倾斜镜头),用放大镜确认主要部位的清晰度后,关闭快门、设光圈速度、上弦、插入片盒、拉出挡板、曝光,整个过程在1分多钟之内完成。

宽幅没这个问题,可拍得比哈苏更快,因对焦是预设的,直接取景拍摄即可。

(三)选择Linhof真的意味着器材选择、置换的终结?

确实是这样,Linhof拥有最好最实用最可靠的4X5双轨机及617612宽幅相机,但要意识这一点并不容易。彩色风光是最多人喜欢的摄影题材,但恐怕没有那一位影友买的第一部相机就是Linhof的,一来初级烧友对大幅知之甚少,二来哪怕他相信Linhof是最好的,他也不相信自己会需要那么高级的器材,三来大幅器材的操作难度令许多人望而却步。只有那些对影象质量非常在意,不在乎为此多付出金钱及繁琐的人,才会最终选择Linhof,当然,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大都会对以前为何买进了那么多没用”的中小幅器材而后悔。

为何
Linhof是最好、最实用、最可靠的?我不想在这罗列它的功能数据,它的好处,需要与其它器材比较后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我首先购买的大幅机是Linhof2000,一段长时间内,我都嫌它笨重,并不了解它比其它牌子高级在那里,直到后来有机会接触其它相机,通过亲手比较,才知道Linhof的笨重、精密甚至它的种种不便,都是为了获得最高质量的照片而设置的。 Linhof612617在使用上比较方便,与其它牌子的同类产品相比,也是重得过份,无法,Linhof就是这样,不可能为了减轻重量而牺牲稳定及精密。如果你对彩色风光照片质量非常在意,那么,终极选择是Linhof。

无论怎么都好...记着回家的路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6-08-23
31楼说得真准!!!
级别: 禁止发言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6-08-22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6-08-22
图呢?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6-08-22
好猛啊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6-08-22
kikon疯了.................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6-08-22
微距摄影最好用的是CONTAX645,蔡丝专门为全新设计的120/4微距镜头的成像非常好,比哈苏禄来的微距头都更优秀,而且不加任何配件直接实现11原大拍摄,加装延长管可实现放大拍摄,自动曝光准确,无需考虑曝光补偿问题。我算是用过一些好镜头的人,第一次接触120/4微距头时,立即被它的做工及手感所打动,其调焦环的手感如丝绸般柔顺,足与手感最好的徕卡镜头看齐。其成像效果很惊人!那色彩及层次、质感、清晰度,都太迷人了,有CONTAX645的人不能没有这头。

七、顶级器材配置建议及实用之选。
就算很有钱,也没必要全部买进各类顶级器材,但对于自己最喜欢的题材,一定要选对器材,并可多配镜头及附件。对于其他题材,可将就用其他器材代替或只要一机一镜。大部分影友都喜欢风光、人文和人像这三大题材,如果不考虑价格,我建议这样配置:

1
leica MP28/2.850/1.0(或只选择一个35/2的七枚或八枚)
2
CONTAX64580/2120/4140/2.8
3
ROLLEI2.8gx(或fx
4
ALPA12wa48/5.6(或哈苏903/905
5
Linhof61772/5.6180/5.6(或只选择一个90/5.6
6
Linhof2000120/5.6180/5.6(或210/5.6

八、如何选择器材装进摄影包出门拍摄?
摄影人总希望能拥有多一些器材,尤其是涉及多项题材的顶级发烧友,但真正拍摄时又希望能用尽可能少及尽可能轻的器材来完成。单独考虑一种题材的器材配置相对简单,而涉及多项题材的配置则令人头痛,这中间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还有重量、体积、操作习惯等诸多问题需要考虑。

1
、风光:林哈夫2000+林哈夫617,禄来双反
2
、风光人文兼顾:林哈夫617+禄来双反+徕卡
3
、人文:阿尔帕+禄来双反+徕卡
4
、人像:康泰时64580+140
无论怎么都好...记着回家的路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6-08-22
26008的人像镜头
6008
的镜头有施耐德及蔡丝两个品牌,由于镀膜的不同,与哈苏的蔡丝镜头相比,6008的镜头(尤其是施耐德镜头)成像更为真实、通透、滑润,很适合人像拍摄。
180/2.8
80/2这两个镜头能满足最挑剔的影友,手持功夫过关的影友能使用80/2抓拍,但由于重量的原因,180/2.8基本上都只适合摆拍。

3
、选择Contax645还是Rollei6008
如果只选择一套,我推荐Contax645,理由如下:
1
)人像经常需要手持抓拍,因此Contax645更合适。
2
645格式比66格式更适合拍摄人像,胶卷利用率也更高。
3
)几乎所有MM都喜欢Contax645的润丽风格,而Rollei6008的真实通透风格则未必。
4
)一机两头的价格Contax645便宜一半。

六、微距摄影顶级器材配置及点评:

这里所说的微距摄影特指花卉拍摄等发烧友的微距题材,不含商业产品摄影。

说起微距摄影,许多人立即会想起单轨大画幅相机,确实,单轨大画幅相机移轴功能强大无比,可精确控制清晰平面,可修正变形,而且可以实现放大拍摄,而中小画幅相机在不使用延长管时最多实现11拍摄,而且一般不可移轴。

不过单轨大画幅相机并不适合发烧友用来拍摄微距,并不仅仅是因为相机庞大或操作繁琐这一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成像风格的问题,大画幅镜头的风格是真实还原,这一特性适合产品摄影或风光摄影,但并不适合人像摄影,也不适合花卉等微距摄影。人像及花卉摄影需要润丽的效果,如果拍出来清晰真实无比,恐怕没有人会喜欢。

135
系统由于篇幅太小,自然无法满足高要求的微距摄影发烧友,而120相机中,哈苏503及禄来6008不用延长管都无法直接11拍摄,哈苏503该如何曝光补偿也是一个大问题。
无论怎么都好...记着回家的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