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天天光顾的某个网站,三四年前鼎盛之时,号称一网打尽深港穗文化人。因为所有斑竹都是比较著名至少是正当走红的文人或者专家。因为名人的引导和示范,网站颇为热闹,十几个论坛涵盖经济政治企业管理建筑文学烹调爱情电影流行歌曲武侠小说古典音乐登山旅游等等等等,虽然以广深文化界或者准文化界网友(例如我)为主,但也有不少上海北京香港人慕名而来。该网站的热点话题经常进入《南方周末》BBS排行榜前十名,成为民间舆论的风向标。
人一多,就开始鱼龙混杂,话题就比较乱,虽然精品迭出,但骂战也惊心动魄。好在那家网站隶属某知名企业,颇有背景,虽然登出很多爆炸性文章,但基本未惹来公安干涉,直到前两年保鲜运动。
网站换了主编。开始拒绝匿名发帖。而注册手续也变得复杂。更一改往日基本不删贴的民主作风。如此一来,发言门槛提高,尤其大肆删贴的政策,几乎气走了大部分网友。如今那个网站门可罗雀。
很多知名人士不再发言,并辞去斑竹职务。所谓一网打尽广州深圳香港文化人的口号,现在是笑谈。
此外,不少后起之秀,通过网站历练两年,成了文字高手,开始著书立传,主持报纸专栏。挣钱事大,当然再无心上网灌水。
又或者,BBS仿如当年的卡拉OK,风头已经过去。如今笔头子厉害眼界口味不肯流俗的网友,更青睐博客。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偶然翻看前天一份《南方都市报》,看到一个熟悉的网名,“安替”。此人消失多年,原来是跑到这里开专栏了。他的文章中提到一个新概念,“博客圈子”。
博客如此之多,已经成了圈子?我那位写古典乐评的上海朋友,如今也开了博客,大概就是受了安替的影响吧?因为以前听他说,他情愿经常登陆这个深圳网站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看安替的文章。安替是记者,消息灵通,年轻正直,经常在网上发表令人芒刺在背的帖子,让看的人都捏一把汗。
现在他还安然无恙,也多亏老天保佑。不过他在报纸上露面,当然不再写激昂的文字,而是讲起风花雪月和艺坛逸闻了。比如此篇文章,讲的是当届奥斯卡主持人的诙谐笑料,又讲到中国年轻人也不乏此类幽默天才,比如造出《馒头血案》的胡戈,还比如,因了《断臂山》得奖而立刻注册网名“断袖山”的某个网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3-12 10:42:5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