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某位吉利弓虽人原创:
U
tzW 5{
L \pe 大家都知道摩托车非常危险,显然如此,再怎么说也是肉包铁,
汽车,同样来说,铁包肉,当然在安全上是本质的区别。
举个活生生的例子,骑摩托顺便摔一跤,要无伤而退,几乎是不可能。
但是,你可以拿中国能找到的任何车,不用系安全带,开到时速40撞在墙上,要想受伤真的很难!
唯一可能是玻璃太差,偷工减料不是强化玻璃,把你给破相了,如果你本来很丑,那也不算受伤了。
哎,可惜本人撞车就被吉利的玻璃给破相了重伤了。
现在讲汽车是怎么用铁包肉构建起安全性的。
一般来说,汽车车身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大梁式和承载式。
大梁式车身很简单,跟船的龙骨结构完全一样,大梁构成车的骨架,在大梁上装上悬挂,轮子,动力系统
等等,在此上覆盖上车身,车就完成了。
显而易见,大梁式的车碰撞时受力的部分基本由粗壮的大梁完成。
这种类型的车一般来说相当的坚固,但是由于这种结构导致车重量大,从而油耗大,性能也下降,而且大
梁占据空间,导致这种车底盘较高,空间小。
所以现在轿车广泛采用另外一种类型,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通俗的说,没有坚固的大梁了,自剩下铁皮,真正意义上的铁包肉,呵呵
为了讲清楚,就从现在几乎所有轿车(承载式车身)的制造说起。
1,先拿一张一般厚的铁皮,拿这铁皮用模具压制成几个组件,再拼凑焊接成一个笼子,这就是你座的驾
驶舱,形象的说,就是用铁皮做一个上面有支架的浴缸,这就是你的车的底盘。
2,然后这个浴缸前后用薄一些的铁皮做个吸能区。
3,关键受力部位用较厚的铁皮做加固。
4,装上悬挂,轮胎,动力系统等等。
5,最后在最外面,再包上一层很薄的铁皮,喷点漆。
这样,所谓的铁包肉,承载式轿车就做成了。
'(;`t1V8k 车的安全性的构件和钢板厚薄的关系:
1,大多数人成天争论不休的说的铁皮厚薄,都说的是车最外面的,他看得见摸得着的铁皮。
说实话,以此来判断一个车的安全性,实在很幼稚,
这个铁皮就算再厚,里面的底盘,也就是上面讲到的承载式车身,如果用材不好,一切全白搭。
打个比方,就算你脸再厚,我打你一耳光都没事,可惜你骨头不够硬,老子一拳就把你肋骨打断锤趴了。
当然脸厚也有好处,就是一般的小碰撞,相当于打个耳光,没事!
诚然,如果不厚,小的碰撞也要去修补,是会带来些麻烦,但是跟我这里谈到的跟老命相关的安全性无关。
甚至一个车,可以不要脸,不要皮,不要脸皮,就用粗钢管焊接一个骨架,装上所有东西变成车,就去裸奔,绝对安全!
除了坦克,什么车都敢撞,
因为没有哪个承载式的轿车有这个硬,而且撞上承载式轿车等于撞棉花,因为它们细嫩(吸能)
这就是形象的说,大家争论不休的焦点,错了!
如果要谈安全性,要谈厚薄,最起码也应该谈底盘用的铁皮的厚薄。
整个汽车媒体也是,跟着外行,拿外面铁皮,口若悬痰,滔滔不绝,争论不休,上窜下跳,此起彼伏,人者贱人,痔者见痔。
@jX[Ho0W' 上面讲了,构建汽车安全性,也就是强度的第一个因素,底盘铁皮的厚薄。
2,构建汽车安全性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材料。
事实上,除了底盘铁皮的厚薄,我们更应该关心这个铁皮材料好不好?
要知道,高强度钢板,甚至部分豪华车采用的超高强度钢板,价格可比普通钢板贵得多。
为什么同样的军用悍马(不挂装甲)比民用的贵得多,什么原因?这个即使猪头想一想也能明白。
如果懂船舶的一定知道,中国造船业虽然发达,发动机也能自己造,但是船舶那个传动主轴,大多是进口的。
为什么?
国外的船下面的那个东西,船都开烂了,那根还坚挺着。
同样的国产的那个东西就算造得更粗,可是还是挺不久。
一旦要更换主轴,费用极其昂贵,算下来还是用国外的那个东西好用。
没办法,国内的高技术钢材质量没别人好。
一般说来,汽车的大部分车身,都采用的是普通钢板,关键部位和所有需要加强的部位,使用的是高强度钢板,甚至操高强度钢板。
当然,不少豪华车因为没有太多成本压力,除了吸能部分有些普通钢板外,最起码用的都是高强度钢板。
Y$shn]~ 3,焊接
其实这个极其关键,即使再好的材料,如果焊接不好,一切白搭。
就跟做菜一样,即使花费不菲,买来真材实料的山珍海味,如果请我来当厨师,保准让你吃得痛不欲生!
呵呵,我做的菜自己也吃不下去,所以已经金盆洗手,几十年没做过了。
杭州雅阁婚礼门事件,这辆广本受到侧面冲撞,车身整整齐齐的中间断开,
为什么会整整齐齐的从中间断开呢?
于是大家又开始爆谈钢板厚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钢板厚薄的问题,!
绝大多数轿车底盘车厢部分是用前后两块焊接而成,
从这里整齐的断开,而不是从其他地方断开,完全不能充分说明钢板厚薄的问题,但是完全能充分说明焊接绝对有问题。
当然,不排除钢板薄的可能性。
焊接有两种,电焊和激光焊,
激光焊两块钢板的结合处是完全融合的,结合处为一根线,形象地说,就像你脸上挂的鼻涕,虽然很长都牵到地上了,但还是一根连在一起的线。
电焊,就是两块钢板的结合处是一个个密集的点,形象地说,喂!别看别人,说的就是你,那个脸很黑的!过来!
(然后你过来了)哎呀!原来你不是脸很黑,是满脸麻子啊!
我这样说,到底电焊好,还是激光焊好,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吧?
但是并不是说,电焊一定比激光焊差!
从两者的原理说起吧。
两者共同的原理,一个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一个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加热使材料融化,然后结合在一起。
在平铺焊接时,激光的焊接好过电焊,但是激光不能进行重叠焊接,因为光线不能穿透到材料背后。
而采用重叠焊接时,电焊能穿过金属,所以此时电焊能制造更大的结合面。
而重叠相当于使原来材料的厚度提高了两倍,相当于在焊接的同时,在结合部位制造了一个加强肋的效果,达到了更高的强度。
即:激光只能是一根线的结合,电焊却能制造一个面的结合,
形象地说,
激光,就像接吻,两个人的嘴巴两个圈对接吸在一起,是一条线,圆周线。
电焊,就像我根本就不好意思说出来的那个XX的事,呵呵,是整个面的结合,圆柱面。
哪个更舒服,不用我说了吧,哈哈
你们看明白了,我的意思是电焊更好是吧?
错!
如果电焊重叠面太少,或者焊点的密度不够的情况下,结合处强度会比激光焊差得多!
具体重叠多少,焊点密度多少,这个是出于成本考量,要看每个厂家具体情况了。
而且一般的电焊,也是没有重叠的。
简单的说,对于没有重叠的线状结合的焊接,激光是绝对最好的。
但是要达到更高强度而采用的重叠结合面的方式来说,只能用电焊了。
打个比方,要杀人,枪肯定比刀好,
但是如果要很残忍的杀人,刀能做到比枪更好。
国内某个厂商我最看不惯,成天片面夸大激光,快吹到天下无敌,把激光奉为神明,已经吹上天了,说到分子层面去了,
在中国这个世界唯一的没有义务教育(有吗?)的大国,群众文化程度低,只要用点什么分子啊,纳米啊,马上令人肃然起敬,吸引到很多忠实(忠厚老实)的粉丝!
其实本质就是受热融化结合,难道电焊受热融化结合在一起的不是分子吗?
好是好,用不着说分子嘛!
他NND,汽车行业谁给我说到什么分子,纳米,我就是火大!
没有义务教育,可怜啊!
讲到最后,说两句,已经买了鸭哥的兄弟,也大可不必就此得了抑郁症,因为说不准只是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你买的那辆偏偏就焊得不错,或者出了这件大事后雅阁严打焊接偷工减料,抓的严格,已经没问题了也说不准。
就像我一样,怕坐飞机,导致从上海去四川,去深圳,去东北,去山东,都开车去,
老实说,路上被车匪先奸后杀的可能性,其实要比坐飞机出事的概率更大!
反正你要是真没办法放心,就找咱坛里的大师,面人,速达等等,给你加焊加固下,只要你多花点钞票,精工细作,再用点什么高强度钢板给你补一补,保准强度超过激光焊的。
[2
:Q.Zj
ne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