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风终于表态了,可以看出陆风的语气还是比较克制,但是态度已经很明朗了,陆风对自己产品的安全品质是有信心的。正如声明中提到的那样“上市三年来,陆风汽车无论在苛刻的专业越野比赛中还是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复杂路面上,均经受了安全性考验,获得消费者的一致认可”,事实胜于雄辩,与ADAC的铁皮罐子论相比,我更愿意相信广大用户的使用反馈和中国厂商的声明。
T}w*K[z
$ 陆风汽车难道真那么不经撞?不必说陆风通过了国家标准的检测,不必说陆风自己主动增加的欧洲标准测试,单是陆风汽车走出国门时要通过国外一系列的检验、测评我想陆风都不是那么象“豆腐渣”。而ADAC虽然在德国驾驶者中有影响力,但它只是一个民间组织,欧洲人也并不都是活雷锋,很多民间组织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l# !@{ < 这里面有个焦点问题,就是标准之争。国人向来崇尚欧洲标准,对国家标准非常不屑,大家追求高标准的心态是绝对可以理解的,但是国情不同,标准自然不同。64公里是一个绝对标准吗?为什么是64公里而不是84公里?欧洲人的解释是基于统计结果,但是这个统计结果是从哪来的,肯定都是根据欧洲用户的使用习惯统计出来的,要知道,欧洲的大多数高速公路都是不限速的,平均时速在150一点都不奇怪,对欧洲用户而言,很多人也表示并不在意是64还是84,反正自己开车比这快多了,也没有人一直在所谓的安全速度之下驾驶,该快还得快。而在中国,先不说法律对高速公路最高速度的限制,就是不限制,也没有多少条路能让人开到150,这个标准对中国用户并不太具备适应性。举个极端的例子,中国把汽车的碰撞试验标准提升到120公里,肯定会有很多用户开骂,因为毕竟,不是每个用户都能买得起Volvo,也不是每个用户都喜欢超速行驶。
_Y
><ih 陆风在欧洲销售已经通过欧洲的相关法规,就表明安全保障没有问题,从声明中我们也看到,陆风不仅通过了国内标准的测试,而且还主动增加并通过了欧洲标准的测试。陆风车可能并不太适合超高速驾驶,也就是说陆风并不适合所有欧洲用户,但是肯定有他的用户群,欧洲法规允许陆风销售,就是这个道理。凭什么剥夺这群人的选择权?欧洲法规没有剥夺他们的选择权,但是欧洲厂商却不希望这样,因为这样这批人就必须选择自己的产品,让他们不得不承受高价格,如此而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