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23106阅读
  • 62回复

★ 生于70年代之点点滴滴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生于70年代 (1) CKN8z  
'ucG t  
sM0c#YK?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rz)bd3$  
各位:生于70年代初期的同志们,看过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吧,也有一些淡淡的伤感吧,青春将逝,已然不是我们的江湖了。 oq 243\?Y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z?I+u* rF6  
 是最后一拨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 9y;y7i{>?  
  是最后一拨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 }FHw" {my  
  是最后一拨在小时候写作文时,言必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或 “改革的春风……”之类的人; >7"$}5d  
  是最后一拨学校开会一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IkiQ Ok  
  是最后一拨这样的女孩子--春风越吹越暖,明明早就心痒难搔,却硬着头皮按兵不动,互相观望,最后都快放暑假了,实在熬不住了,才约好第二天同时穿裙子,谁说话不算数谁是小狗; FLVbkW-G.  
  是最后一拨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还见识过BASIC语言的人; vsu@PuqH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经验的人; x{=[w`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Mc4uT{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_#/!s]$d#  
  是最后一拨在小学劳动课上还去打扫厕所、捉苍蝇老鼠的人; ^Nd|+}  
  是最后一拨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四有新人的人; &(5^v w<0  
  是最后一拨告诉自己,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在路上看见方格子地砖想着跳房子,跳橡皮筋的时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每个月存5元指望小学毕业去看天安门的人; x:f|3"\s  
  是最后一拨看过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烈火金刚》,《七剑下天山》的人; sYAG,r>h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到八十岁仍能张口就来一段《铁臂阿童木》主题歌,到九十岁仍记得《森林大帝》里的小狮子LEO、花仙子和李嘉文、咪咪、来福、娜娜小姐、蓝精灵和格格巫、龙子太郎、一休和小叶子、新佑卫门,自认为曾看到过最好的动画片的人; jyY^iQ.2  
  也是最后一拨享受过品质最佳的国产动画片的人--《九色鹿》我们看一回感动一回,《天书奇谭》让我们第一次明白了狐狸精是什么东东、《大闹天宫》让我们初具审美情趣,《没头脑和不高兴》寓教于乐,《大林和小林》够曲折,《哪吒闹海》豪气冲天。 pO-s@"j]  
  是最后一拨当年在看了《排球女将》后,逢中日排球赛就紧张万分,生怕日本队真练成了睛空霹雳、流星赶月,抢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的人; P-E'cb%ub  
  是最后一拨看全了山口百慧的《血疑》系列,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呀,怎么尽是日货,不好意思,不过,当年的哈日族可真比现下的心境纯明多了。) '?vgp  
  是最后一拨有幸目睹过香港无线的诸多武侠剧的人--当时是小学的年纪吧,再小一点的就看不懂了。看《射雕》里的翁美玲让我们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绝代双骄》又让我们成了梁朝伟的终身影迷。那个时期的金剧和古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6}f2^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现在还算是年轻人的人; '1kj:Np  
  是最后一拨在中学毕业时都要含着眼泪唱小虎队的《骊歌》中的“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和《再见》中的“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的人。(哈哈,我们初中毕业还真唱过) V\rIN}7  
只要你生于七十年代,且头脑健全、发育完全、在社会主义的温暖阳光下茁壮成长过,相信你一定能对以上的文字产生共鸣。 |4p<T! T  
. tH35/r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4-06-16

生于70年代 (2) S?WUSx*N  
n9yv.p]  
*生于七十年代校园十大经典特色生活 [qo* ,CRz  
1.放学排队虽然每天放学都要排队,但绝对的神形俱散,需要极大的外力才能压制成一长条形 artS*fv3r  
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老人家的话,一句顶万句.一边学习,一边长个子,可谓”知行合一”了. g-`NsqzD  
3.崇拜小虎队虽然现在一看酥油朋就腻味,但当时敢不喜欢,也是一种大逆不道! {K}+$jzGVt  
4.抄歌词没有电脑,没有因特网...最重要是没有钱! 所以"人是第一生产力",有时间就赶快抄吧,顺便练练字. T!AQJ:;1  
5.开运动会 小学生的奥斯卡颁奖晚会,绝佳的社交场所.谁在比赛,比赛什么并不重要,五彩斑斓的小人书,千奇百怪的小零食,以极高的频率传递.最痛苦莫过于憋出每天一篇的表扬稿.跟奥斯卡明星上台感谢得没完没了一样,千篇一律的XX班XXX同学下定决心,不怕艰难,顽强拼搏....终于赢得了第X名,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XX精神.... 'L7.a'  
6.赶暑假作业 暑假快结束时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两本每天一页的暑假作业,通常是迅雷之势完成.但最要命的是每天一篇的日记,真难为我一天憋出二十篇来,从此落下了见什么都要抒发一通情感的毛病. 9lwg`UWl,  
7.上特色班灾难深重的特色班就是从我们那时兴起的,学弟学妹们的煎熬之苦兄弟我也是尝过的呀.新时代最黑暗的教育特色之一. ?uLqB@!2  
8.比小红花一面墙上,一张大纸,一个橡皮图章,也是老师神权的象征之一.敢不听话?嘿嘿,就看着别人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吧! ] N8V?.|:  
9.罚写错字 time and time again,我总是怪自己,为何会这样的不小心! (uE _mEIsv  
10.上课拖堂 "老师,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你就快下课吧" p E#0949  
'-et :Lv7  
tO#y4<  
*咱那时的电视剧(70年代生) FRr<K^M  
家里买电视是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也就是87年前后。那时电视台特别少。但感觉那时的节目却很丰富,呵呵,当然是和半导体相比了。先是《霍元甲》,接着是《陈真》、《霍东阁》,还有《再向虎山行》、《十三妹》,《一剪梅》,《冰点》,《昨夜星辰》。。。 2Tp.S3  
  小学时代最有名电视剧的是两部——《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  |L wn<y  
  《上海滩》播映时端的是万人空巷,一时间好象每个沈阳小伙脖子上都多了一条白围脖,也不管是什么季节了,黑色的风衣也随处可见。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是五年级,我们班最高最能打架的那个也围一条白围脖上学来,据传是他在外校的“对象”给他织的,嘿嘿,可真是砸倒一片人呀。同学之间也不正经叫名了,都是“X哥”,“阿X”什么的,遇上谁名字里有个“文”或“力”,嘿,可就抖喽,“文哥”,“阿力”,这称呼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一股子豪气。 |T3F:],`  
 《射雕英雄传》可以说影响了和我一般大的很多人的——至少是一个阶段的——人生。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金庸的作品,从看他的小说到到看他的散文,史评,时论。他绝对称得上一个文学家。 H +lBb$  
  对于我们这些出生于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那部电视剧更具影响力的了。翁美龄就是黄蓉,谁也替代不了。 {_[\k^98>  
  那时我们一下课,操场就成擂台了,一百多个靖哥哥在那练“降龙十八掌”,三十多个洪七公拿着根棒子到处乱窜,甚至还有七八个欧阳克摇着扇子去撩蓉儿…… :9?y-X  
班里还出现好几本《九阴真经》,都是用演算本的纸撕下来长条,来回折叠成古书的样子。我还记得头几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cpQ[+$nKp  
等我上了中学,对武打片的兴趣就不那么浓,开始喜欢看《义不容情》、《流氓大亨》一类的港片了。那时的家长和老师大多不许我们看电视,尤其是港台的。其实我们最早的伦理意识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从港台电视剧里学来的。反观现在国产电视剧,模仿港台,打打闹闹的那套学来了;发人深省,启人心扉的倒没有了。 jq_E{Dq1  
D2N<a=#  
*咱那时的广告(70年代生) zqJ0pDS  
那时侯电视台少,也就中央台和地方省台,电视制作水平挺低,广告也很少,现在想起来还有印象。 a Byetc88/  
  有个收录机的广告:一个摩登青年(那时侯的摩登青年)带着耳迈在那里随着音乐扭动,音乐是:“燕舞,燕舞,一起歌来一片情…………!” zt3y5'Nk  
  有一种洗发膏广告,(不记得什么时候都该叫洗发水了),一个小女子穿着飘逸的长裙荡秋千,温柔的歌声传来:施美施美,使您更美…… \""sf{S9  
佛山牌鼻炎康:大家轮流打喷嚏,然后一个女士说,家有鼻炎康,鼻炎不用慌! r5wy]z^  
肠虫清,一个女同志来问,有制蛲虫的药吗,卖药的老头神秘的一笑:两片!又有几个人来问,有制什么什么的药吗,老头也是伸出两个手指头,两片!大家都跑过来异口同声的问,都是一种药啊?然后旁白就开始发话,说的什么记不得了。 S`t@L}  
  还有,唱:威力,威力洗衣机!然后旁白:威力洗衣机,够威,够力,-----真不知道什么叫够威够力。 + r<d z  
更多的省台和地方小台的广告就是兰色的背景下,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打字声,由播音员念着什么什么省优部优国优,然后(尤其是地方小台)就开始放港台的的武打片。

<n|ayxA)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4-06-16

生于70年代 (3) %B(E;t63W  
M7c53fz  
*咱那时候的歌曲(70年代生) \= Wrh3  
最近流行写《咱那时候的……》这样的半命题作文,有《咱那时候的动画片》、《咱那时候的衣服》等等,都是一帮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人写的。一转眼,我们这帮人也到了怀旧的年龄了。哎,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啊!今儿小弟我手痒,想来想去,写一写咱们听过的歌曲吧,现在KTV里老少爷么都好这口儿,我也就跟着起起哄吧! j]   
  时光在指间倒流。对我来说,小的时候最早听的歌曲,是《天黑黑》,一首闽南语歌曲,这首歌前段日子被孙燕姿翻唱过,听的时候很小很小,在外婆的背上,上初中的时候外婆去世了,每次听到孙燕姿在唱片里唱“天黑黑”三个字,就有一种流泪的冲动,那是一种在都市的喧嚣中久违的冲动,仿佛有一双手把你一把拉回二十年前的单纯岁月。后来就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听这首歌的时候我读幼儿园中班,唱歌的是一个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女生,当时感觉唱这首歌的都是有文化的人,受过教育很有觉悟,同时期的歌曲还有一首说不出歌名的歌,歌词是“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老师说,好好好,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后来这首歌被改成了——“我去炸学校,校长不知道,线一拉,我就跑,轰隆一声学校不见了。”被我们改歌词的歌还有东芝的广告歌,原来的“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被我们改成了“偷去吧,偷去吧,大家的东西”。 B^BbA-I  
 读小学的时候听过的最有印像的歌是《让我们荡起双桨》,那是第一首让我觉得歌词有水平的歌;还有就是那首无数次被重复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学校为这首歌举行过大合唱比赛,小弟我还因为在比赛时不太严肃而挨过老师的批评,有点傻的场合,全体穿校服,那情形用北京话来说就是“事逼儿事似的假扛”。 CxJH)H$  
  后来“小虎队”来了,仿佛一夜之间,人们对歌曲的认知开始改变,出唱片的不必再是电视里那些拉着长声直到观众鼓掌才肯罢休的歌唱家。当时很流行的歌曲包括《青苹果乐园》、《逍遥游》、《星星的约会》,现在听起来觉得胃部很不适当年却是那样的津津有味,电视里偶而还会看见这三只小虎的身影,他们今天显得有点老态龙钟,吴奇隆的额头上有了一些皱纹,陈志鹏的腰部甚至有一些赘肉,很难想像当年他们曾经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同时期的还有“*蜢”,也是三个人的组合,如今更是老得不成样子了。再有就是记不清一共有几个人的“红孩儿”,唯一听过的是他们的那张《摇摆女郎》。还有一位哥么在“央视”的春节晚会嘶喊着“让我一次爱个够”,至于费翔,咱们也就别提了,这么老的偶像还请出来,想起他现在那副衰老的样子就不忍心。哎,人哪,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总有灭的时候。 U\UlQ p?  
  上初中的时候,比较流行郑智化,有他的《水手》、《星星点灯》,哎,这些歌名今天写出来是这样这样的老土,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想的!乐队有“唐朝”、“BEYOND”,海峡彼岸还有一个叫林志颖的人,此人红的时候竟然比同时期的周华健还红。香港方面,开始有“四大天王”的称呼,这四个人的名字我实在是不想再打出来了,他们已经折磨我们够长时间了,其中那个姓张的,出了一张《吻别》,当时在全中国都火得不得了,电视里经常播他的MTV,一点都不亚于今天的“脑白金”广告。 -+&sPrQ  
  一直到了一九九四年我上高中的时候,大陆歌坛才背着我火了一把,仿佛在一夜之间有了生机,魔岩三杰和校园民谣开始兴风作浪,还有林依轮、高林生、郑均他们仨,很多很好听的歌塞满了一九九四年的日历,很多今天我们仍然能看见仍记得的歌手,在那一年,从他们的嗓子眼里跑出至今都纠缠在我们记忆中的旋律。《同桌的你》、《赤裸裸》、《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等等一系列歌曲,给进入大陆多时的港台音乐以迎头痛击,北京音乐台还为此举办了“辉煌94”这样的颁奖晚会,一个个音乐人轮流上台从主持人手中拿到一个固体,下面还有掌声鲜花什么的,看上去很臭美。 H]&^>Pvh  
  时间到了一九九五年,大陆歌坛又开始恢复了她原先的平静,除了年初一个叫高枫的哥么出来扯两嗓子《大中国》以外,后头什么罗中旭啊、戴军啊,也就一般般,那一年还有一首《祝你平安》吧,歌词中不断地重复“祝你平安”,怕你记不住就这么折腾你,这使我第一次感受到流行音乐是这样地不顾听众的死活。 K) {\wV="  
  再往后就更没什么了,九七年,一首《心太软》像潮水一样冲进了整个中国的版图,走在哪个城市的街上都能听见这首歌,唱片封套上三十岁的老男孩任某某仿佛在跟你说:“怎么着,就让你们丫听着这首歌度日,想躲?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哎,只能听呗!此人后来和一个叫“小虫”的创作人炮制出了很多旨在减少人们荷包重量的歌曲。同时期的还有伍佰,被称为“台湾摇滚第一人”,词和曲都很缠绕,上岁数的最好就别听了,他的歌挺累人的。 }?=4pGsI  
这些歌听啊听的,整个学生时代也就这么过来了,有一天老了,坐在一棵歪脖树下,秋风在那乱刮,落叶一个劲地往身上砸,我就站在树下跟我孙子说:“这些啊,就是咱那时候的歌曲。 v="2p8@F  
7~7_T#dTh  
qo62!q  
Q R<q[@)F  
童年时光的十大经典…(七十年代末版)zt i\z,)xp  
十大经典游戏 Jx_BjkF  
  还记得你小时候玩的什么游戏吗?看看下面有没有. ^P !} "  
   1.打弹珠 即打玻璃珠.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是不是有点象高尔夫? ^-^ 通常一颗五花小珠2分,一颗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够只有靠个大来凑了,最原始的动量定理就是这时候学的 G>yTv`-  
   2.拍洋画 与弹珠同样疯狂的游戏,买一张16开大的上面印着各式各样小人的硬纸,有西游记的,有变形金刚的,有三国演义的...将它们一小张一小张的剪下,可以按图案内容比大小(一般越稀少的图案越大);也可以比看谁能将洋画拍翻背.总之,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握着厚厚一摞脏乎乎的画片,但当时可是得意的不得了噢! FyV)Nmc%t  
   3.滚铁圈 在一二年级时还玩的比较多,后来慢慢失传了.可能是因为没事背着个大鉄圈比较傻气吧 :$J4T;/{  
   4.丢沙包 打仗扔石头的变种.要三个人玩,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算白打,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刑满释放".有点象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志斗勇. x%d\}%]  
   5.跳房子 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 |MQ_VZ{6  
   6.跳皮筋 本来是不想把皮筋列进来的,但下课时,校园里的绊马索实在颇为壮观,所以"小马过河""马兰花"们也应占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63_* 9  
   7.抓棋子 与跳房子相对应,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四颗军棋子和一个乒乓球.先扔一下球,把棋子撒下去,然后赶快接球,再扔,将所有的棋子翻成正面朝上,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横立起来,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竖立起来......一旦接不到球,或是把棋子碰翻了,都算输. 这是我见过的难度最大的一种游戏,但很有意思. n B .?=eUa  
   8.打乒乓 那时排球太贵,足球没风气.不像乒乓只要有块水泥台就可以玩,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乒乓球水平都不差. ^^FqN;  
   9.踢毽子 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当然也可拿本书用手打,嘴里还嚷"桥,外,别,背"什么的动作指令.当年不知有多少课本葬身与该游戏下.想来应该是老师最痛恨的一种游戏吧 ;P nQ5N\RAZ  
   10.撞拐子 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曾经有一个膝盖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撞不倒他,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与此.如果上天让我再来一次,我会选择从旁边撞!

vkgAI<  

px>g  
:5, k64'D  
十大经典玩物 Y0B d[  
  注意:此玩物是真玩物,非指人也.这种"活玩具"应该比变形金刚要好玩的多吧... iQ#dWxw4  
   1.挖蚯蚓 一把家里的挖煤铲,成就了一个侦探.沿着臭水沟的岸边,翘着屁股仔细寻找,一旦发现一粒一粒堆成的蚯蚓屎,毫不犹豫的挖下去,任它有通天本领,也难以遁行.在被射了一身臭水后,终于明白了,蚯蚓不仅吃泥,而且还喝水!! o)r%4YOL  
  2.捉蚂蚱 蚂蚱估计是人们最痛恨的昆虫之一,所以结束它生命的手段虽然残忍而且多样,也不算太过分.通常是绑上线头让它瞎飞一起,玩腻了就往往凌迟处死,大解八块.倒霉的若遇上些馋猫,恐怕就难逃火劫了,按现在的观点蚂蚱可是高蛋白.再或者家里有喂鸡的,可怜的害虫就被剁卜剁卜,成了鸡肚冤魂了. ,/Usyb,`  
  3.养蚕 蚕可能是漂亮MM们唯一喜欢接触的昆虫幼虫,真是"一白遮三丑"呀.不过光洁细嫩的肌肤也是备受宠爱的原因之一.而且养蚕应该算是最色利双收的爱好了,难怪大人小孩都喜欢养. _<m yM2z  
  4.捕蜻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不仅是益虫,帮我们吃蚊子,而且被赋予了无穷的诗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捉一两只来看看,修长的躯体,舒展的四翅,是直升机最初的灵感.可以近乎360度旋转的脑袋,两只大大的复眼,让人惊叹物种的神奇. HBiUp$(mB  
  5.捉知了 知了除了每年夏天吵的人睡不着教之外,还是有一点点作用的.那就是将脖子上的精肉奉献出来,稍稍表达一下对人类叨扰的歉意. 6X[Mn2wYW  
  6.逮天牛 一种死硬到底的昆虫,生命力极强.一般刑罚对其无效,弄不好反被它咬一口.所以一般处以火刑或者用胶水将其凝固.是不是很可怕,别惹我呀:) h;JO"J@H  
  7.捕螳螂 对它的态度是又敬又畏,通常是不请自来,然后恭送出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用来形容螳螂最恰当不过.优雅修长的身段,威风凛凛的大刀,颇有一代宗师的气度.难怪螳螂拳在江湖亦有一席之地. @*^%^ P  
  8.捞螃蟹 只有将贪婪和细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人才会捉到它.实在是很难捉. H}PZJf_E  
  9.钓龙虾 似足了钓鱼的模样,却没钓鱼的风雅.如果你瞧瞧网上那些"大瞎",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Mi:i1i cdn  
  10.烧蚂蚁 人类发明了放大镜会怎样?蚂蚁会死的很悲惨! 自从我学会了使用放大镜,90%的时间它没有被用来看书,而是将一束束死光投向可怜的蚂蚁.一个光点,一股青烟,一声爆响,一点臭味,一个蚂蚁就消失了。现在想来“天真的残忍最可怕”是有道理的。不过它们的血并没有白流,我明白了为什么蚂蚁和泥土被烧焦后有同样的臭味--因为它们都含有蛋白质!向这些无名的蚂蚁表示抱歉和感谢。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4-06-16

生于70年代 (4) ;V^I>-fnm  
aq8mD^j-&  
生于七十年代10大零嘴 b<KKF'  
  1.烤红薯 香喷喷,甜丝丝,好吃看得见。2毛钱一斤。只是吃多了会打屁。蠢人俗称“勺货” / ao|v  
  2.爆米花 一个老头扛着一口葫芦一样的黑锅,走街串巷。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是那时最受欢迎的魔术师! E8Jy!8/X9T  
  3.搅糖稀 两根冰棒棍,加一团明黄色的糖稀.1毛钱一团.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只是现在看来不太卫生. .@  3  
  4.棉花糖 最不可思议的小吃.5分钱一团.一勺勺的糖进去,一团团棉花出来.棉花能吃,还是甜的!天哪,这可能是我少年时代, 最想往的一种东西. 't+ J7  
  5.果丹皮 很多人都是吃它长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种山楂制品,能让20年后的人们念念不忘.1毛钱一根. @2Lp I*]C  
 6.酸梅粉 不用我说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VO (KQx  
  7,冰棍 真的是"冰"棍,除了冰就是棍子,绝对货真价实! 5分一根. 以致于将后来的5毛一根的"娃娃头"惊为天人. ZU=om Rh5  
  8.老鼠屎 这个嘛,跟上面的正好相反,貌似而神非,一粒一粒黑褐色,象极小号的感冒胶囊.每粒两三毫米左右.味道嘛,好像酸酸甜甜的.现在可能只有想自杀的人才会误服. ;) -x~4@~  
  9.泡泡糖 长长的一条,用红一半白一半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在"大大"出世以前的绝对"大哥大".我们用的都是它! ?06+"Z  
 10.无花果 一个小小的白色袋子,上边印着"无花果"三个字.里面装得就是那酸酸的甜甜的干干的无花果了.很长一段时间困惑于无花果到底什么样子,这细细的干干的丝,一点也不象花,就更不象果啦.可为什么叫无花果呢?

[upload=jpg]UploadFile/2004-6/2004615221053875.jpg[/upload]

0eGz|J*7  

十大经典的故事或书 !Ojf9 6is  
  1.365夜 当时的妈妈们几乎人手一册,有了它这一年好过了!我可是一年级就把它全看完喽. )K.'sX{B  
  2.童话大王 80年代最杰出的童话期刊,《皮皮鲁和鲁西西》《魔方大厦》《舒克和贝塔》《侦探荞麦皮》等都堪称大师手笔,可惜90年代后咱们的郑大侠源泉枯竭,《十二生肖系列》就很差强人意了。 Fk-}2_=v i  
  3.少年科学 对其中的科学推理侦探小说印象颇深,一本充满科学浪漫主义激情的少年期刊。尤其喜欢它封面上的那些简单而神奇的水果电池试验 % >mB"Y,  
  4.少年文艺 一本可以高举学习作文的幌子,大看特看的小说期刊,很多有趣的故事。 ev LZ<|  
  5.小学生作文选 选它是因为它的普及率,在东半球上小学的估计都用过它 *~-~* ?r%kif)  
  6.十万个为什么 最早的恐怖主义教材?红红的“工农”兵封皮,里面绝对比封面好看。三年级就知道一份硫酸、一份硝酸、一份盐酸混合起来,就是能熔金烁铁的“王水”。可惜既没贼心也没贼胆。 ;+Mee ^E>!  
  7.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篇言辞优美的对无情的资本主义进行“血泪控诉”的经典!读过的大概都试过划光一盒红皮火柴,看看能不能冒出些鸡腿什么的。 T:G8xI1 P  
  8.铁臂阿童木 因为年纪太小,电视里播的时侯刚生出来,只有大看特看小人书了。记得当时特好玩,谁要跑动的时候,都会把双手向前方一并,屁股一撅,嘴里念叨着“我是鉄臂阿童木,嘀嘀叭叭呜。。。”,然后就屁股冒烟的飞回家了。 \5q0nB@i5y  
  9.马小哈 一套早期的科幻小人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唐山大地震后,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地衣菌类,它能吃掉地震倒塌的水泥垃圾,真是太方便了。现在卖给老美正合适。 -NL=^O$G  
  10.小灵通漫游未来 在《科幻世界》问世以前,它给了我们多少美丽的梦想,神奇的渴望!直径一米的大西瓜,不用汽油的飞行车,没有灯的发光天花板...这可能是当时最不可思议的读物。中国一代科幻迷就此诞生。

Pgh)+>ON  

[upload=jpg]UploadFile/2004-6/2004615221155891.jpg[/upload]

\*i[m&3;q  

十大经典电视、动画片 yGZsPQIaV  
   1.花仙子 最早的“梦中情人”小培.第一次接触嗲得出水的台湾配音,十分受用。而且主题曲太好听了。 =+>^:3cCQ  
  2.聪明的一休 80年代最聪明的小孩。因为他一累了就说“哎,休息,休息一会儿”“就道这里,再见啦!” &?(472<f**  
  3.变形金刚 那时最讨厌被人叫作“大黄蜂”,人人争当“威震天”。而且似乎霸天虎要比汽车人受欢迎得多,可能是汽车人每回都胜的不那么光明磊落,全是导演帮的忙。而且很多人都学会了用一种很奇怪的音调颤抖着说:“敌人~~已经~发现了~~~,准备~~发射~~~~~~!” NWt5)xl  
  4.蓝精灵 看了蓝精灵,才知道什么是邪恶的化身.要找一个"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跟人找茬","毫不利己,专门害人"的人,还真难.非格格巫莫数了. YM4njkI7  
  5.黑猫警长 常常惊叹编剧的天才创意,把羊毛剪子飞上了天,原来直升机还有这种妙用! l.AG^b  
  6.射雕英雄传 具有万人空巷的魅力.一句"靖哥哥"电死的纯情少男,可谓尸横遍野,不计其数.拥有最强大杀伤性的武器. Tj_~BT  
  7.霍元甲 最慷慨激昂的爱国英雄.一听到那首铿锵有力主题歌,浑身就热血沸腾,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尤其现在,美日又在窥觑中国,我们更应重温这部电视剧.国人当自强,"万里长城永不倒"! zm`^=cV  
  8.少林寺 那时的罗汉堂可不像周星星的那么夸张^-^ 李连杰的成名之作,学武必读喔. &] euL:C  
  9.西游记 第二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最讨厌的就是唐僧,那么多美女环抱,还要唧唧歪歪的,故意哄抬物价嘛.最可怜的就是悟空,千辛万苦帮唐僧讨饭,做黑脸,打砸抢全干,最后还要被唐僧念咒.真是"黑锅送死一肩担"哪. c N^,-~U  
  10.圣斗士星矢 一个里程碑似的作品.其实看这个动画片,正是情窦初开时,不自然就把自己当成星矢了 ;) 但很纳闷,为什么紫龙冰河一辉都酷的一塌糊涂,雅典娜怎么就看不上眼呢?胜利的果实总是被星矢一人独占:< 而且罗马教皇的教廷,伽妙的祗孤独园,钢铁战士,希腊神话的波赛东,潘多啦的魔盒,中国庐山的童虎,居然被车田圣美成功的搅和到一块,真是不容易.还立了圣斗士的四品果位,青铜,白银,黄金,神圣衣,不知道这职称是怎么评的.不过它却从此引发了我对人体,宇宙的好奇和研究. 可以说,这是一部最最具有狂野幻想的动画片.

w+Cs=!  

%` Q<_LTU  

[upload=jpg]UploadFile/2004-6/2004615221241601.jpg[/upload]

u\-f\Z7  

校园十大经典流行歌曲 ^BruRgc+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每回一听到那轻柔嘹亮透明的歌声,就象沉浸在金色的灿烂阳光中,仿佛又回到了最最纯真的年代.每一次都会感动不已. lF\oEMd*  
   2.采蘑菇的小姑娘 表现欢快气氛的经典歌曲,音乐课必教必唱的曲目. f@R j;R~Jp  
   3.泥娃娃 曾经很困惑于干吗教训别人爸爸?--"你爸爸,你爸爸,你呀你爸爸".然后又说"我是你爸爸,我是你妈妈", 唱歌骂人也还是不对的. 24)3^1P\V  
   4.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估计大家捡到钱时都会唱这首歌:) 不过现在估计不是"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而是"交到老婆手里边"吧. vMiZ:*iaj@  
   5.小* 最凄惨的,也最坚强的歌.配合"种子的力量"那一课上,效果最好.或者配"离离原上*"也行. SSKn7`  
   6.我的中国心 地理启蒙课 知道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e?GS"L~  
   7.东方红 每天六点半准时播出,正是我上学出发的时候.最名副其实的歌.确实太阳升了,东方也红了. ,F7W_f# @3  
   8.路在何方 最轰动也最无聊的歌.虽然西游记拍的没话说,但歌词很弱智,路不在脚下还在头上吗? .eAN`-t;  
   9.鞋儿破,帽儿破 最喜欢这首歌,因为它很搞笑.以至于任何一个人的鞋破了,这首歌都会被派上用场. hPa:>e  
   10.国歌 都听了一辈子了,能不流行吗.但愿你还记得歌词儿...(除了叫你起床那一句) Hn5:*;N  
   “千千万万说不尽,欲语还休复归去.”所写就这么多,可能我会挂一漏万,我只能尽我所能,把主要的一些童年忆事记录下来. o(GXv3L  
   我们可能没有六十年代的苍白疯狂,也没有八九十年代的单调沉重,但我们也有自己苦乐参半的童年.如今我们都已进入社会的中坚阶层,虽然远未到"闲坐说玄宗"的年纪,但只希望以上的这些"十大",能够唤起你心中些许共同的回忆! ^-^

{  O+d7,C  

[upload=jpg]UploadFile/2004-6/200461522131959.jpg[/upload] D#}t)$"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4-06-16

[upload=jpg]UploadFile/2004-6/2004615221431149.jpg[/upload]

]]s_ 8u 3  

生于70年代 (5)

FeS6>/  
70年代生人之永远温馨快乐动画往事 i\B >J?Q\  
那只是一些回忆的片段,但每一个字、每一幅闪回都美得让人禁不住微笑。那只是一些或长或短的动画片,但每一次放映都让我们巴心巴肝地守着看。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中国孩子是幸福的,我们拥有当时全世界最优秀的动画技师、最了不起的动画创意、最深入人心的动画角色,于是,也留下了这些永远温馨快乐的动画往事。 F'Fc)9qFa<  
  经典语句 8&VwAo  
  1、《渔童》 ~SJOynSz,  
  “捞头儿,浴盆是窝们国家地,你应该换给窝(老头儿,渔盆是我们国家的,你应该还给我)。” vsoj] R$C  
  2、《人参娃娃》 d"5:/Mo  
  “小哥哥”(后来在《像雾像雨又像风》里被周迅借用了) C-_u; NEu  
  3、《没头脑和不高兴》 &J"a`l2  
  “不高兴,不高兴,我就是不高兴!” $j{ynh)^  
  “这哪儿是《武松打虎》呀,这明明是‘虎打武松’嘛。” PU?kQZU~)  
  4、《阿凡提》 ~Zaxn~u:  
  “埋沙子种金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种金子咒语) :?RK>}4|F  
  5、《崂山道士》 7BI0g@$Nn]  
  “穿墙进去,我穿墙进去,拿了就……跑!”(接撞墙声) 5 YC(gv3/  
  经典歌谣 5utj$ha2  
  1、《阿凡提》 Vq<|DM3z<  
  “人人都叫我阿凡提,纳斯尔丁.阿凡提。生来就是个倔脾气,倔呀么倔脾气……” =lD mP |^  
  “我的小毛驴,小毛驴……” GzR;`,_O/  
  2、《葫芦兄弟》 z+\>e~U6J}  
  “葫芦娃,葫芦娃,七个葫芦一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叮叮当当咚咚当当,葫芦娃,叮叮当当咚咚当当,本领大,啦啦啦啦。葫芦娃,葫芦娃,本领大。” OVivJx  
  3、《黑猫警长》 b<7.^  
  “眼睛瞪得像铜铃,透出闪电般的精灵……黑猫警长,森林公民向你致敬,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Cn{UzSKfs  
  4、《小熊猫学木匠》 >H%8~ Oek  
  “我们我们我们猴子,爱吃爱吃爱吃桃子,好多好多好多桃子,放进放进放进箱子……没吃桃子,少了桃子……”(箱子有个洞) 6Q>w\@lF  
  5、《好猫咪咪》 R.fRQ>rI  
  “老鼠怕猫,那是谣传,一只小猫,有啥可怕,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千年谎言,彻底推翻!” F 4h EfO3  
  经典水墨 jBQQ?cA  
  《小蝌蚪找妈妈》(据说是依齐白石大师画风而作) S%4hv*_c  
  《鹿铃》(温馨人鹿情) vxm`[s|QC  
  《淘气的金丝猴》(绒球般的熊猫和金丝猴让人爱死了,据说还进了不少教科书) );6zV_^!  
  《牧笛》(根据李可染的国画改编,短笛无腔信口吹,有诗、有乐、有和谐,其意已至“化境”) 3Q #VD)  
  经典默片 q4Z  \y  
  《骄傲的将军》(将军形象虎虎生威) 7!%cKZCY  
  《三个和尚》(造型及叙事均简洁到了极点,可是音乐和意境全出)

[upload=jpg]UploadFile/2004-6/2004615221533137.jpg[/upload] "[8](3\v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4-06-16

生于70年代 (6)

!V7VM_} @Y  

[upload=jpg]UploadFile/2004-6/2004615221619270.jpg[/upload]

Xj?j1R>GB  

*七十年代人是最健康的一代 (作者:王怡 新浪文化) YdhrFw0`~r  
中国一百多年来始终改变不了十年之间沧海桑田的周期性动荡。这使得每一个十年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十年代当他的代表人物群体出来后,和其他年代的群体都有极大的断裂。尽管我并不喜欢以生长年代来为某个群体命名,但不可否认“时代性”就像性征一样,的确对它的代表群体构成了深入的烙印。在我看来,要谈70年代人,就必须谈到70年代人在80年代末渡过的那场青春期。对思想而言,这是一个不能再糟糕的青春期了。他对整整一代人的成熟和生理卫生造成了不可想象的影响。我的全部思想成熟过程,都是对这一被摧毁的青春期的反思和弥补。我用了许多年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目的之一就是想摆脱这一阴影。 Z!^iPB0~D  
有人说网络是70年代人的天下。包括技术和思想。更小的80年代都还聚集在聊天室和游戏室里。70年代人在一个意识形态化的童年里浸泡,而在一个不断世俗化的当代寻求立命安身。这是中国语境下最典型的一种成长。从这个角度说70年代是最幸运的。70年代人将成为中国社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的粘合剂,他们在前辈和后生面前,一方面不够世俗化,同时又不够意识形态化。随着时代的推进,他们的逆反会是前后几个十年代里最温和的一批。如果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包括未来宪政体制的确立,需要一种保守的社会力量。我认为70年代人将成为立足在现代市场和民主价值之上的保守主义的中坚。70年代人将普遍在左翼思想和自由主义之间找到一种中庸的立场。我觉得这是整整一代人的时代烙印所决定了的。 x]Nq| XK  
我说的当然仅仅是预言。70年代人才刚刚开始三十而立的过程,他们在思想积累和财富积累上还有很长的路。但不用多久,当社会面临80年代人的迅速崛起和不可完全意料的社会变革的又一次高峰推进时,70年代人的这种中和性的力量就必定会异常突出。我的感觉是,七零族中的大多数人在思想和表达的姿态上,恰恰并不如60年代或更早群体里的写作者那么激烈甚至偏执。老实说,我们的阅读和思考的视野也是49年之后最为完整的一代。这也是我说最幸运的地方。不过这种完整性要成为一个结果,还显得过早。但我坚信一点,像我最尊敬的几位文革后如刘军宁、朱学勤、梁治平和刘小枫这样的学者,在今天的中国学界是异常稀罕的。但在我所知道的有限的70年代的写作者群体里,一定会在未来二十年间涌现出数倍于此的人物。一个20几岁的人,在一个普遍浮躁、纸醉金迷和腐败淫乱的,同时个人生存压力空前高涨的时代,怀着思想的真诚读书做学问。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值得整个70年代为之骄傲,并让缺乏同情之了解的批评者汗颜。更何况这样的人有一大批。 oC^-" (#  
传媒的确可能存在着对70年代的误读。不过误读难免是一种常态。但我觉得误读的本质并不是针对70年代的时代属性的,而是更普遍的针对任何一个刚刚成为男2号和女2号的社会少壮群体。因为不管那个年代,他们在20几岁的时候作为一个整体,都是前面的成熟人群看不惯的。对70年代人的所有指责可在任何时代用在任何20几岁的群体身上。我没有看到把70年代独有的年代属性像性征一样指出来了的说法。我对种种来自成熟人群对70年代的指责和误读都不以为然。前面说到每十年的周期性社会变革,在这种传统下,没有任何一个父辈的群体可以离开具体的行为而去指责年轻一代的时代属性。因为这种属性是一种原罪,因为在这种属性中每一个父辈都是同谋。我们所渡过的意识形态化的童年和肮脏的青春期,有人站出来负过责吗,有人为之忏悔吗。任何一个时代在犯下罪愆的时候,对未成年的一代都是漠视的。未成年就意味着透明,意味着你根本不存在,不在场。 e nDjP  
 重要的一点是,70年代人在目前是中国民间力量的主体,相对于前辈,他们和传统体制的关系也最为暧昧。他们现在大多在努力挣钱、买房子和准备带小孩及赡养开始年迈无保障的父母。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在少年时代经历了理想主义的启蒙和被摧毁,在成年后被市场压得喘不过气来。相对于建国后的每一代人,我倒倾向于认为70年代是最健康的一代。因为这种健康,70年代终于要担任起这样一种角色,在前辈面前说自由与民主是重要的,在后辈面前则大讲道德和责任也必不可少。 zG+oZ  
以我的看法,对社会国家的命运怀有真诚关怀,这更像是70年代人的特点而不是前辈们的特点。我的周围,三十五岁以上的人群里,唯利是图的倾向远远大于和我同龄的这一代人。根据我在网上的经验,观点偏激、哗众取宠、言辞乖张、缺乏宽容精神的人,倒是5、60年代的人居多。

{CYFM[V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4-06-16

生于70年代 (7)

!78P+i  

[upload=jpg]UploadFile/2004-6/2004615221732636.jpg[/upload]

+~K) ~  

{ uDH-b(R  

(gRTSd T ?  

*70年代出生的商人 (撰文/阎峰 新华航空-2002年第三期专题) wRdN(`;v  
说起来酸溜溜,但较之70年代商人,我们这些60年代的差距几乎是不可弥补。 B)*1[Jf{4  
寻找代际的差异,似乎从来都是有意思的话题。上个世纪的30年代,茅盾先生还感喟着“老中国儿女”,数千年生活方式不变;但接近世纪末的人们却只恨“这世界变化快”。芯片制造业中的“摩尔定律“现象宣告了速度的倍增只需要18个月。婴儿瞬间可以长成青年,而青年仿佛无来由地成长为社会中坚。与社会文化领域中出现的“70年代出生作家”对应,“70年代出生商人”令人惊异地批量涌现! GkxQEL  
  2002年4月份的《海峡导报》就曾以惊奇的口吻写到“30岁挑战50岁”的商业新势力崛起现象。一大批30岁以下,也就是70年后出生的企业家、商人迅速占据了许多知名企业与公司的领导者位置。 K8/jfm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联想总裁杨元庆、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实达总裁叶龙、爱多总裁胡志标、TCL电子万明坚、长虹总裁赵勇、乃至广告策划咨询界的叶茂中等,30刚出头年纪仍被人称为“少帅”来比较,到新世纪,一大批更年轻,在30岁以下的“娃娃”领袖的出现更让人瞠目。挟网络雄风,新浪总裁汪延28岁,网易总裁丁磊30岁吧?便百万身价,以及更多出名或者不出名的网络新贵搅闹得2000年的中国一片热浪,美国NASDAQ股市都为之侧目;流通业的国美家电连锁总裁张志刚率流通资本对中国制造业进行了强力打击,彻底改变了中国制造业资本的经营思路;食品业伊利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张荣30岁,领导内蒙军团在上海收购意大利不凡帝冰激凌,压制英资和路雪,挤垮曼登琳,并因此获得了“第一届中国营销人金鼎奖”杰出区域经理奖,初步展开了本土与国际品牌的品牌战;浙江国投28岁的领导人张海则令人震惊地主持收购了国产饮料一面大旗健力宝,让人领悟到现代资本运作的气魄。 0nvT}[\H*  
  进一步分析,则可以看出,上世界末出现的“少帅”们彼此之间年龄跨度更大,在30岁-40岁之间,而70年代出生的商人们则集中在25岁-30岁之间。给人一种集体喷涌的印象。同时,如果说老的少帅们主要还集中在比较传统的行业,如制造业和商贸业。那么,70年代商人们则身份更多样化。 9@?|rj e9  
  从教育看,这些70年代出生的商人们有海外归来的“海龟派”,也有纯粹的本土势力;从行业性质看,不仅有制造业,也有新兴的网络业,传媒业,更有投资业;从产业经济变革影响力来看,不仅仅有传统行业的延续与发扬,更有新流通业业态的创造者,如国美,对中国电子电器制造业进行了几乎是致命性的打击;从本土企业、本土品牌与国际企业、国际品牌直接对抗能力的提升来看,他们超越了传统的价格战策略,而更加灵活地运用了现代企管与营销观念与技术,为国产品牌收复失地启始了好开端。正是从这些70年代出生的商人们开始,才使人们看到了一个可能:奥美国际传媒集团全球总裁夏兰泽女士在1997年的一个语言:中国在未来将不仅仅是个产品出口大国,而且将是一个品牌出口的大国。 )Y&B63]B  
 作为一个60年代出生的商人(由于不曾完全从校园里出来,我只算“局部”商人),我们必须满怀酸涩地承认:时世造英雄。归根结底,70年代商人的出现,是社会、经济、文化变化的结果。他们的集体涌现有共同的根源。聚焦两点,一个是当代中国出现的全面而深刻的转型所给予的种种机遇,二是1995年后出现的完全的市场化提供的发挥的舞台空间。 tJ* /5k &  
  世界银行的专题报告《2002年的中国》曾经指出,中国正处在复杂的转型历史时期中。在这些复杂的转型中,出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巨大的资源稀缺。包括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品牌,以及掌握这以上资源的企业家等等。转型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构成了巨大的断裂:传统观念与能力迅速老化。70年代出生的商人们恰恰因此获得了后发的优势! |z8_]o+|r1  
  说起来酸溜溜,但较之70年代商人,我们这些60年代的差距几乎是不可弥补。首先是学历和教育,60年代的人大学教育几乎在91、92年之前都已经完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课我们没上过;其次是教育出身,60年代的人们即使是海外归来学子,但也几乎是学理工并回归到理工专业;留在国内者,第一份职业还基本是分配,闯荡江湖的经历先天不足;再者,经营技术,固然90年北大就开始了MBA教育,但MBA成为大众热门,还要到90年代中后期,还是赶不上趟;而网络大潮带来的B2B、B2C,以及什么CRM、ERP等等,恐怕我们到现在还懵懂。还有,虚拟经济,全球60万亿资本的流动,在90年代前期流动到我们身边的还很少,70年代的人们则把手直接伸到NASDAQ去逗弄美国人要钱。60年代的人主张制造为王,追求产能,玩价格战,70年代人玩资本运做,收购为王;让人们知道什么叫人小鬼大,少年人的心狠手辣,丝毫不比成年者逊色多少! @My RcC  
好在中国社会复杂,消费多样,除了城市还有农村,除了发达还有落后,除了东部还有西部,因此,60年代人与70年代的并存还是可以期望的。古人早教给我们智慧:沉舟侧畔千帆过。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4-06-16

生于70年代 (8)

?},RN  

[upload=jpg]UploadFile/2004-6/2004615221848533.jpg[/upload]

P4+PY 8  

*七十年代,我要说 cH+ ~|3  
其实,每一个年代都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不过七十年代做为一个转折点,不知不觉的就被摆在了一个尴尬而又矛盾的特殊状态。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身上似乎也充满了矛盾的东西。 \1QY=}  
  说保守呢?却总是做出在上辈人看来出格的事情;说开放呢?却又总是在放纵的过程中,喜欢给自己不知不觉地加上几道束缚,绕得自己到最后也不免有点兴味索然。 @7KG0<]h  
  可是这样的矛盾是不是也是我们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对于这个时代的一种很好的融合呢?我们小的时候也有类似六十年代人的慷慨激昂,那是我们在谈理想。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社会突飞猛进的进步,所有的东西都千变万化,这让我们有点脑供氧不足,迷茫很自然的出现,但是我们并没有停止思考。只不过这种思考不再以昨日之方式体现。 5L_`Fw\l  
  我们用来长大这二、三十年,整个社会都在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还是小树的时候,灌溉时不时的引发我们的激情。当我们自己可以开始思考问题的时候,却发现用来教育我们的条条框框出现了一条条裂缝,从裂缝向外望过去,怎么从前用来浇我们的水,却阻碍着我们现在营养的吸收?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并没有在原地画圈,前面可也没有路,我们却有这个社会唯一没有改变我们的东西--勇气。我们的脚在试探着前进,我们的脑在思考,我们的嘴偶尔会用来发我们的牢骚。有人说:你们这不是无病呻吟吗?这么幸福的生活,你们还要求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能说什么?如果我们真的是有些人所描述的那么麻木,那么颓废,我们当然不要求什么,就那么有一天没一天的打发日子。但是我们的的确确是想更有意义的活着,所以我们的的确确在烦恼。 oYt 34@{?  
  我们虽然已不幼稚,但是我们还年轻。所以我们在摸索的过程中,也需要渲泄。我们成熟了,可是我们还不世故。所以我们还不会掩饰这种渲泄。这样的直率就是我们的可爱。 P(/eVD#v  
  至于性解放、毒品、摇滚乐的出现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每一个年代都有其阴暗的一面,地球还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呢!你能因为这么个角落的原因,而否定整个地球吗?并且在社会的进步中,我们并不能阻止副产品的出现。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自然就少了刺激我们快速成长的东西。我们需要一种认知的过程。十年前盲目出国热是多么的普遍啊,但是十年后,国还是要出,但不再是一种崇洋媚外的态度,社会的民族责任感正在回归。这不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吗?当社会从一种固定的模式转成多元化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路标,寻找的过程过于漫长的时候,难免会有饥不择食的选择。所谓的"另类",大概就是这样出现的吧。你可以对此种另类侧目,但是你绝对没有嘲笑他(她)们的权利。因为,这也是一种认知的过程,也许表达的方式有所偏激,但是那种真实也是一种努力。况且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并不是什么七十年代的缩影。社会应该起到包容,而后引导的作用。长者是不是也放一放高姿态,不要总是喊打喊杀的。为什么不用你们的睿智,耐心的好好解释这一切呢? RB BmGZ  
 也有很多从前看来不应该的、不正常的事情让我们这一代人转化到了正常的状态。这里有好的转化,有坏的转化。但是无论如何,这是我们为社会进步努力创造的证明。因为社会是不可能永远以单一的生活模式而存在的,我们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打破它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们努力摆脱上一代人的单一生活模式,让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加多元化。我们有意无意的放弃了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自已将自已放逐。但是我们并不是象别人所说的那样毫无目的,懒懒散散。我们只是太清楚我们需要什么,当然,也许每一代的人都会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只不过我们这一代人有勇气把需要付诸于行动。我们也就给自己创造了自由。有人说七十年代没有任何的特征,没有信念,是一群可怜的人。我要说,所谓的特征并不是大家齐步向前走的统一性,也不是将心里话都喊出来的激昂性,这样的方式已经成了一种过去式,如果想继续欣赏,去梦想时光倒流吧。我们的追求是多样化的,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向着不同的方向前进,向着不同的目标努力。这就是我们的特征。我们的信念不再大而空,是一种很实际的"完善自己"的概念。我们知道只有更好的完善自己,才能对社会起到更好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lT;?|n:h  
  对于爱情,我们的尺度是一种自由的感情选择,而不是一种随意的身体发泄。我们崇尚的是一种自由的恋爱方式,我们不要勉强的凑合,我们不要没有感情的婚姻。这也是我们对爱情的一种负责,也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负责。我们并不是对爱情无所谓,我们只是对爱情洒脱,当爱情止步不前的时候,停留在原地是不明智的行为,只有继续向前走,前面的麦粒可能大,也可能小,但是我们不后悔,至少我们给了自己选择的自由。我们更加尊重自己的感觉,有人说现在找不到真正的爱情,那么真正的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爱情似乎总是和风花雪月联系在一起,但是对于一对穷苦的夫妻,也许寒风中分享的一块烤地瓜就是他们的爱情。重要的是一种感觉,你对他(她)的一份心动,就是爱情的萌发,没有必要把爱情想得那么复杂,那么唯美。 M.r7^9P  
  说到文化的问题,好象很多人都说七十年代没有文化。我没有为这句话悲哀,因为我知道这句话是错的。我只是为说这样的话的人悲哀,每一个年代有每一个年代文化的特征。并不是每一个年代都得写出点什么类似于四大名著的东西,那些我们可以欣赏,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写,也再也写不出那样的东西,就算形似,败的还是我们。原因是我们缺少那种岁月沉淀的经典的味道。文化是一种具有时代性的东西,只要一部作品确切健康的表达了这个时代,那么它就是成功的。至于是否流传的问题,后人自然会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对于某些商业炒作的作品,我们也没有必要跟着绕圈儿,浪费金钱和时间。不是全部的人都是精神侏儒,一看就看到地摊文化,一看又只能看到地摊文化。文学作品这么多,作家这么多,每一部作品,每一个作家都只能表达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能力让我们整整一代人都做她的影子。地摊文化中的典范只能代表地摊文化,一叶知秋是不是太武断了些? ai-rF^ehC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们,有人平步青云,有人怀才不遇,有人欢笑,有人哭泣,在生活中承受着不同的压力,感受着不同的遭遇,其实这和其它年代出生的人没什么不同,只是我们的生活相对于从前的人来讲,有了太大的变化。一句话,我们活得更坦率,更真实,更象我们自己。

K,$rG%c zX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