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都烦了,整天钢板厚,钢板薄的。还有人关关车门就说知道这个车的钢板厚薄了,什么和什么啊!
lZ,w#sqbY
3M^s
EaUI
虽然轿车和卡车结构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是用那些粗粗的钢梁来连接、支撑了,可是你仔细看看汽车工厂的照片/录像和许多车子的介绍乃至广告。他们里面的车子先出现的是什么?钢梁组成的车架!打个比方,那个是骨骼系统。而我们说的钢板呢?那是皮肤。
.@KI,_X6,
>mAi/TZC
皮肤固然重要,可是是什么支撑人体的呢?难道是皮肤吗?
]]Fe:>
Vi=u}(*
那些个车厂宣传的几个H的的车身,他们的图上是钢板还是钢梁呢?
Ghf/IXq#
v"YaMbu
再打个比方,你在换轮胎的时候,千斤顶随便顶哪里都可以的吗?难道不需要找到那个“缺口指示”吗?那里就是梁。你把千斤顶随便顶个地方试试!
8&wN9tPYZ
}X9G(`N(}
其实,不光是汽车,许多许多东西都是这样的结构。
19;Pjo8
b *Ca*!
本拉灯为什么那么容易就拆掉了老美号称无比牢固的两栋大楼?就是因为几十吨油吧大楼的主体,那些粗粗的钢梁给烧软了……剩下的水泥和其他结构无非是增加一些垃圾而已。
a9!.e
rM
/Jc54d
为什么起码在上海,许多立交桥、高架的主体结构是各个造船厂生产的?那些个也是类似钢梁的钢结构。水泥、沥青不过是肌肉和皮肤而已。
YSru5Q
Lnc>O'<5P9
好像除了当年的战列舰和现在的坦克,真正靠外表皮来防护的东东不是很多吧。可是,坦克、战列舰什么的,那个钢板还能叫钢板吗?坦克的结构俺不知道,可是就是战列舰,真正还是龙骨那一套结构,而钢的装甲是在重点部位防炮弹的。钢的装甲被打穿往往不致命,而龙骨如果出了问题,除了沉没,就没有别的结果了。
pwmH(94$0
ok/{ w
真正的汽车安全性,不去讨论车架,而是盯着钢板……怎么说呢?
`|e3OCU
Bn5$TiTcl
五十年代的汽车撞墙的时候,整个车架往往不变形或者均匀变形(看看discovery频道里面油专题节目的)。车基本不用怎么修。不过呢,里面的人肯定完蛋。那个时候,一个不是很严重的车祸就要人命了。俺们早几十年的那些车也是的。一个现在看来没有问题的车祸就足以让驾驶员全身骨头完蛋了。
W*9*^
L]{1@~E:q
现在的那些个几个H,什么COA,还有什么什么概念就是一个丢卒保车的概念。依靠前后车身的溃缩来保护人。坐人的部位的钢梁必须要足够强度。真的发生了那样的车祸,你还心痛修车费用?命总是第一位的吧。真的高速碰撞,德国车、日本车、美国车,都是要先保证人的安全的。
XG01g3
S94S[j0D
轿车的钢板相对卡车什么的,在车的强度方面略微重要一点,但是还是从属地位的。
og`K!d~
=XFyEt
这么说吧,弄辆Volvo的XC90,或者大众的图芮,或者别的什么大家伙,把钢板都拆了,换成保鲜膜。再去做碰撞试验。结果肯定是差了,但基本上还是相差不会太大的。他们如果和一辆普通轿车相撞,该是轿车吃亏还是轿车吃亏。
)4^Sz &\
Z $Fm73
JS有时候很喜欢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来误导消费者。什么按一下引擎盖,什么关关车门,什么车下面没有护板,所以发动机在事故中可以落下,保证安全……
z[WdJN{
X#Hl<d2
学过机械或者在厂里干过的恐怕都不会当会事情。
)u1=, D
~cSE 9ul
那么大表面积的钢板,手指头当然可以按出些变形的。打开引擎盖看看,然后换个地方你再按按。引擎盖是典型的“皮肤”,没有引擎盖的车去撞墙,结果和有其实能差多少?别忘了,一个坚固的引擎盖在高速的事故中完全可以成为一把钢刀,顺利的把车身和里面的人切成两半的……
^1bM=9]F0
v G~JK[
护板的事情也很可笑。在事故中,需要发动机掉下来的大事故下,车下面那薄薄的护板和故意使用的低强度螺栓肯定是不可能把发动机档住的。设计的时候算一下就可以了……找个本科生就能算的。只要在那样强度的碰撞时,螺栓无法承受那个力就可以了。那样的螺栓好像很好找的哦。
e6Kyu*
JtxitF2
车门,呵呵,好玩。比如说VW吧,Polo的关门声是好听,代表什么呢?代表VW有一些声学方面的know-how,他们知道怎么安排车门里面的那些部件,那些塑料件,那些泡沫填充物以产生好听的声音。当初第一批买了Polo,换了喇叭,装了中控的车主恐怕是很有发言权的。被拆过的车门再也发不出动听的声音了。后来的4S们学会了什么?学会了怎么按原样把那些个塑料和泡沫的东西再好好地装好。那个声音可以说明VW的认真和“质感”,但不说明它的车门比竞争者的耐撞。它的车门是否牢固,实际上是听不出来的。
j-wKm_M#jX
ut.tf \c
我还是那个观点,要想安全,第一是你自己安全驾驶;第二是你自己和车上都系上安全带。真正说到车,重点的车往往要安全些的。
8d(l)[GZt
WQMoAPfqL
真的要达到FQ的要求,买坦克吧。普通的装甲车恐怕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