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10日 14:38 燕赵都市报
bJ!f,a'/
*]?YvY
BTtYlpN6
东南汽车是汽车市场的新秀,近年来在河北销售业绩连连攀升。日前,应东南汽车之邀,本报记者随河北媒体远赴东南,对东南汽车掌门人林国铭进行了专访,听林总畅谈了东南汽车发展未来和发展方向。
wk/U"@lq
7O :Gi*MA
明年至少两款车上市
f\w4F'^tj
R_DQtLI
林国铭向本报记者透露,明年东南汽车公司至少将推出菱绅、菱利两款新车,菱绅预计在明年5月份正式上市。
EJY:C9W
I
A^DfdZY
据林国铭介绍,预计明年4月投产、5月上市的菱绅,其前身就是三菱“太空车”,它搭配2.4升三菱发动机,结合了多功能轿车与MPV的功能,将填补东南汽车高档轻客市场的空白。林还透露,菱绅价位在20万元左右,高档的则要26万元,仅为37-40万元进口原型车一半的价格,预计该车明年生产24000辆。
,oe4*b}O=.
>dY"B$A>
另一款介于微面与轻客之间的菱利,将于明年7月上市,售价6万至8万元,这是中华汽车与三菱公司合作开发的一款小型车,它主要针对家用车市场。林国铭表示,排量为1.2升或1.3升的菱利,可以上高速公路,售价仅6万多元。预计该车型有年销售6万辆的市场空间,明年月产将达3000辆。
*z~Y *Q0
iV=#'yY
除了明年的这两款车型外,根据东南的长远规划,2005年到2006年之间将导入全新轿车,冲击微型轿车和中高档轿车市场。2006年,导入富利卡次期车,以巩固MPV市场领域;2007年将推出菱帅轿车的换代车种。
To+{9"$,
{iv=KF_S_
东南产能迅速扩张
O<*iDd`(e
n3w2&
林国铭说,随着东南汽车的二期扩建工程的完工,工厂新增了6万辆的产能,总体产能已达到年产12辆,实现了70%的年增长。按规划,3-5年的产能将达到年产30万辆,成为一个中型汽车厂。
aSj$62G"
$8
Zw<aEJ
林国铭如此说法,应该是有底气的。据了解,东南汽车今年已销售菱帅轿车3万多辆,得利卡销售3.2万台,富利卡销售2万台。截止到9月份,广东销售东南汽车1.4856万台,其中菱帅占5363辆。林国铭说公司力争在3至5年内实现30万辆的生产规模。而明年,要提高生产力,挑战15万辆,2005年挑战20万辆,其中菱帅将达到6万辆,得利卡、富利卡和将于明年7月上市的微型车菱利12万辆。
2Y,s58F
&EMm<(.]a
拥有三菱纯正技术血统
I|:*Dy,~
:Qf^@TS}O
东南高层今年年初曾表示,2003年轻客目标销售为六七万辆,目标是轻客老大。但到后来,东南将年初制定的10万辆产销计划降到了8万辆,减少产销量计划的原因是否和轻客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产销量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呢?
JL<}9K
M+Dkn3bx
林国铭解释说,年初在制定2004年轻客销量计划时,是将原本要在今年7-8月投产的“菱利”的份额计算在内,计划得利卡、富利卡加上菱利三者的轻客总销售为6万至7万辆,但由于菱帅后期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东南的二期工程直到今年的10月才完工,因此产销量计划往后拖延,将年初10万辆目标改到了8万辆。从目前的销售状况来看,今年年底预计将完成8万辆的产销目标。但是随着二期投产使用,东南汽车明年的产销目标将达到15万辆,明年将有望排名轻客第一。2005年产能扩至20万辆;2006年将达到30万辆。
LG;xZQx'
\"n&|_SZ\
了解东南的人都比较清楚,东南汽车当初是按四期规划设计的,一期是达到6万辆的产能,二期为15万辆的产能,三四期则上升至30万辆,那么按照林国铭对未来的预测,东南汽车将在2006年实现30万辆的产能。
iE$0-Qe[3
anv_I=
林国铭对东南汽车将来的发展抱有如此大的信心。
?"J5~_U.
Rg+V;C
C~
他坦言是来自于东南汽车精心打造的成本与质量控制体系,他表示,东南每年要付给三菱大量技术转让费,拥有三菱纯正技术血统,能够生产出与三菱进口车同样质量的车子,但价格却只有进口车一半。
E}yl@8g:#
e~jp< 4
乐观面对河北市场
;IE|XR(
/mF%uI>:
东南汽车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市建立了61家一级经销商和特约经销商,经销网点575家,432家维修店,其中包括102家4S中心和330家维修站。其销售网点在全国100座大中城市中覆盖率达90%以上。目前,虽然菱帅轿车在全国形成的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在河北的销量毕竟有限。随着明年产能的扩大,销售压力可想而知。
j8_WEjG
{H=DeQ
对于东南汽车在河北的销售,林表现得十分乐观。他向记者透露,明年将在河北的几个大城市增加销售网点,随着4店的铺开,他相信销量自然增长。
lL/|{A|-j
YP5V~-O/
关于谁会取得东南的品牌代理权,林国铭表示,东南的经销商是从东南小规模的时候一直伴随着东南成长的,东南希望他们能跟上东南成长的步伐,因此,他们会首先考虑原来的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