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incheping.com/Carbarn/Diary/9139.htm Ne 9R
u'B6 tzFgPeo$; gbJz5EEq
Y)=89s&t :"aCl~cy9g N?'V,p
0=
o!3 -=<^ 几天前看到一则发生在温哥华,令人遗憾的交通事故:1月26日凌晨00:30,一辆奥迪A4在温哥华市区失控发生侧滑并撞上了路边灯柱,车身拦腰断开解体,乘坐副驾驶位的26岁女子当场死亡,男性驾驶者受轻伤。有目击者指死伤者均为亚裔。警方发言人Randy Fincham称,意外在午夜过后的12时半发生,肇事车辆沿Cambie街南行,驶过W 33rd Ave。进入一段左弯时,在McGuigan Ave路口处失控冲出路面,撞上路边灯柱。该路段限速50km/h,初步调查显示意外涉及超速驾驶。
}D7q)_g=
|8$x 
图1:发生在1月26日的一起严重事故:一辆奥迪A4在温哥华市区失控发生侧滑并撞上了路边灯柱,车身拦腰断开解体
1Z +3=$P 
图2:事故发生路段一年内发生两起奥迪车型断裂事故,该路段有红绿灯管控,市区道路,限速50km/h。
4eym$UWw c|lo%[]R! 无独有偶,去年4月还有一辆奥迪A7在同一路段发生车身断裂事故。如果这两起车祸发生在国内可能现在已经被炒作为“奥迪XX门”了,会有各路网友质疑车身结构的安全性,各种专家出来表示“市区道路出现车身断裂的事故相当罕见”,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调查报告,然后再被质疑一番有没有黑箱操作。但是在过去的一周里,关于这起事故的话题在加拿大媒体上再没有被提起过,没有各种对产品质量的质疑,也没有专家点评,更没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舆论监督。我想
对于恶性事故车身断裂的“见怪不怪”也许正是国外没有“断裂门”的原因。
C`z[25o 我以前在留言里说过,我曾经在五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Che168网站上,可惜这篇文章仅上线不到半天时间就被上海通用的公关给拿下了,后来虽被发表,但是已经被摘掉相当一部分内容。时过境迁,如今被摘掉的涉事车型已经停产,相信上海通用的公关应该没这个精力来干涉新车评的车库文章,因此全文转载如下:
希望大家看后能够对车身结构有新的认识,也能做到见怪不怪。更重要的是,能从中有所警示,切勿被天花乱坠的安全性宣传放松了对车速的敬畏。 |*W`}i 37DyDzW)' 从别克林荫大道车身断裂事故中应该看到什么? bI
3o| 2008年3月23日杭州发生的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又一次的引起了网友的争论。一辆别克林荫大道轿车在侧面碰撞一根未完工的道路指引杆后发生断裂解体,造成车上两名乘员遇难。这不禁让人们想起2005年同样在杭州市发生的本田雅阁断裂事故,从现场照片上看,别克林荫大道的车祸现场与当年本田雅阁断裂情况非常类似,车身被整齐的拉断成两截。如果说可以把当年雅阁“婚礼门”事故归类为日系车不安全的铁证的话,此次林荫大道“断裂门”则说明了什么呢?
Eg&xI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