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dU,@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3d99101019nk4.html U!?_W=? "R1NG?;q 警告一 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M4oy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986 年P161~162)
9Zt`u,; QT<
}]
0 警告二 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FubYf?$ SIF/-{i(X 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1990 年P364)
g|DF[ (^8Y|:Tz 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 年P229)
}WC[$Y_@ *)$Uvw E 警告三 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Maha$n*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85 年P123)
\#2
Z)Kz B?eCe}*f;B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P139)
~dyTVJ$ YU'k#\gi* 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年P110~ 111)
juP7P[d$qW ` _6C{<O 警告四 20世纪末,就应突出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_@WW;k m
1b?J3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 年P373~374)
'z8pzMmT n>z9K') 警告三 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37lx;CH 7jrt7[{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85 年P123)
xh-o}8*n" +bxYGD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P139)
E)&I@m D>r&}6< 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年P110~ 111)
OF>mF~ mM~qBrwL 警告四 20世纪末,就应突出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 +>oZWVc Jrf=@m\dk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 年P373~374)
,,.QfUj/& Ny7 S 警告七 如果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误大事,应要负历史责任
+E+p"7 K3
m/(jdO 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
cZ*@$%_ RBd7YWo\|j ……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对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或者口头上承认教育重要,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变是不那么重要了。……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7EEl+;wK ?j.,Nw4FC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1985 年P120~121)
q
i;1L
Kc h
fTY. 警告八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qIp2c}Rx ^
@5QP$.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P380)
CRE3icXbQ xp{tw
$ 警告九 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FZlWsp= T8g$uFo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1986 年P160)
Rm( "=( lf,5w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986年 P164)
hVY$;s /{I$ #:M 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1987年 P202)
jP.dDYc $`8wJf9@w 警告十 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
%]i15;{X |7~<Is~
*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障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DmcZta8n] j8gdlIx ……政治体制改革……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
;*J
FI.\%x ……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7 8,n%=nG {`_i`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1986 年P176~177)
L},_.$I? dWW.Y*339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d_CT$ d5 -qZ{W ……
[Qr"cR^ =V5%+/r +f 政治体制改革的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到千千万万的人,主要是涉及广大干部,不仅是我们一批老人。(《改革的步子要加快》1987 年P237~240)
)e{}V\;q 0IpmRH/ 摘自《邓小平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