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去,学校开学,小学生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年。女儿找出她的语文书本,五年级上册,让我给她讲讲第一课课文,作家林海音的《窃读记》,讲的是作者小时候没钱买书,在书店里看书的故事。文章确是林海音的风格,但读起来很不连贯,不少地方感觉不合理。 &Q<EfB
@h
!U
比如女儿问我:“课文里写‘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她为什么要踮着脚尖钻呢?那不是正好顶着大人胳膊了么?” 4(m/D>6:
m2jwqx{G
我也想不清楚门道,只好猜测“也许是大人们离得太近了,她得踮着脚尖让自己薄得像片纸才能挤过去吧。”我还站起来向女儿演示,她表示半信半疑。 e!T
G< (S
a.5zdoH_
女儿还问了个问题:“爸爸你看看这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她为什么惧怕呢?难道有人要赶她走吗?” k#{
lt-a/
\9&YV;Ct
这个我回答不上来,就在网上找教学课件,没找到答案,看到有个老师还对学生说,“快乐,也很惧怕”是这篇课文的要点,但他同样没解释为什么是“惧怕”。 ?yK%]1O
=R"Eb1
另外,我对女儿讲题目中的“窃”字,也许是林海音从鲁迅的《孔乙己》里借来的,孔乙己由于“窃书”被打折了腿。但是,这课文通篇与“窃”无关,并没有人干涉作者读书,也看不出作者有偷偷读书的必要,为什么要“窃读”呢? B.C H9M
!#_h2a
我们在网上搜索林海音的资料,意外地找到一篇文章,也叫《窃读记》,经过比较发现,是林海音的原文,那篇小学课文就是根据这个改写的,但内容已经大不一样了。 1OfSq1G>v$
\r1kbf7?
关于女儿问的“踮脚尖”的问题,原文是这样写的:“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真相大白了,作者是要挤过顾客和书柜之间的夹缝。我很疑惑,多么准确生动的描写,编写课文的人为什么乱删改呢?关键你还把对的给改错。难道怕小孩理解不了?女儿表示,“改得可真傻”。 I!soV0VU]
Jv4D^>yj[
还有“惧怕”的问题,看了原文才知道,作者怕是有缘由的。她看书的时候,店老板过来问“你到底买不买?”并且冷笑着说“不是一回了!”作者“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有了这样的遭遇,才会有作者读书时快乐又惧怕的心情,也才有“窃读记”这个妥帖巧妙的题目,后面的很多心理描写也才能够成立。编写者把这个场景给完全删掉,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jhEg#Q$
%Dr4~7=7a
结尾更是改得莫名其妙,课文最后作者想起国文老师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但看过原文才知道,又有重要的场景被删掉了,书店的一位店员,特意把畅销书的最后一本收起来,留给作者看。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cLyuCaH>c
~ Dp:
j*H
服了你了,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老先生们,一个“爱”字是洪水猛兽么? cVHE}0Xd(
T;[c<gc/
读完之后,怒发冲冠,原文和改编后的课文,已经完全不是同一篇文章了,原文不仅写读书,还写了世间百态,以及孩童心事,但课文只剩下“读书乐”了。 4bFVyv
Gxa.<E^k
拙劣的篡改已经让我生气,但让我感到震惊并“惧怕”的,是他们把原文第二段删了一句话。 $E,DxDT
hUhp2ibEs
课文的第二段这样写:“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但实际上原文是:“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 /^eemx
J$/BH\
“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 7c]Ai
G( \1{"!
读了又读,百思不解,这句没任何语病的话到底犯了什么错,竟惨遭课文编写者的剪刀手?因为这句话描写了爱情?怕小孩子读了会学坏?担心读课文的女孩子心发慌?怕他们读了这句去早恋? >D4Ez
c+/C7C
o
如果什么都不为,你们为什么连一个小女孩的好奇心都要管起来? s;WCz
B&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