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江南
黑色旋风
紫色梦幻
绿之印象
春意盎然
蓝色天空
UID:214
引用 http://www.xincheping.com/Carbarn/Diary/4149.htm
http://www.xincheping.com/Carbarn/Diary/4149.htm
引用 不好意思,本文作于3月底,当时的车库文章上传时很容易出错并清空,于是我保存在word里了。当时和霜天晓月说过我有个话题要上传,只是篇幅有点长,分几次写完的,本想再总结总结大家曾经发表过的意见,尽量写得全面一点。只是后来忙着“丽江行”的出游安排,渐渐就把它撂到一边了。今天无意在电脑中翻了出来,看看也不少字了,有些文字自己看着也觉得有些偏激了,不想再改了,直接上传吧! }/jWa|)f fM"&=X #P {|7}jk }(K1=cE aL 本人的意见也随着不同的时间在不断地改变,有不同建议的请直白地批驳,我会常看的。但为了大家能不受影响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我将不作辩解和回复。先和大家打声招呼,在此先对支持我观点的朋友表示感谢。持相反观点的,我也会认真分析的,这可能影响我及我这一类人今后对车的看法。 B?4Iu)bCxI T=CJUla Hk$do`H-=Y 2 ]n4)vv, 以下关于安全性的讨论 V{X/y N.u 2nCHL'8N 5UX- Qqr %.8(R & 买车么,谁都想买一辆安全性能出色的车,毕竟神马操控、神马动力、神马舒适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小命都没了,其它浮云算个屁。那么我们就“安全性”所包含的几个重点来展开讨论,下面论点不尽正确,欢迎懂行的朋友指正,以利于要买车的人参考。 :*-O;Yw?S@ @6-3D/= Hi U/fi` rLbFaLeQ 1uzK(j8w 1. 车重就安全。这个问题是否成立?相当数量的购车者相信这个理论。而车的重量也可以直接从资料上获得数据,比较直观。从物理学动量的角度来分析,质量大的车在碰撞中获得的反向加速度小。举例:1辆2吨的车与1辆1吨的车以60km的速度正面碰撞,2吨车被撞停,1吨车一定被撞回,且反向速度差不多是60km,m1v1=m2v2。也就是说,2吨车在碰撞中从60减到0,而1吨车从60减到-60。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需要的力就越大。在这个层面上来说,车重确实安全。但是同等级的车往往只相差几十kg,这个质量差对安全的影响就很小了。值得指出的是,有不少人根本就没有参看官方数据,就妄下定论“日本车轻,欧洲车重。”另外一层引申的意思是车重高速不飘,相当可笑的主观臆测。你买一辆日本车压上一块钢板好了,能不能解决问题?这还是悬挂的结构问题,与车重无关。还有你的前束不正,轮胎磨损不对称都会引起高速发飘。不过话说回来,目前欧洲车在悬挂的结构与调教上确实比普通日本车舍得投入,相应的高速稳定性也确实好一些。德国许多道路不限速,当然人们就想买一辆又快又稳的车,市场引导着车厂往那个方向发展。美国的限速甚至比中国还低,于是既然不能快,我为什么不做得舒适一些呢?难道美国的尖端科技和国力不如德国。 NkQain9 OQDx82E ePxf.U L)Da1<O zf^@f%R 2. 钢板厚的车安全。引申开去2个意思:(1).欧洲车的钢板比日本车厚,所以安全。(2).轻微碰撞时欧洲车的变形小,所以安全。“.欧洲车的钢板比日本车厚”不知依据是什么?用手指在引擎盖上按压的结果?造车时在不同部位选用不同强度不同厚度的钢板,或许你的引擎盖比我厚,但我的翼子板比你厚。先不论厚是否就一定强,你如何综合地去判定哪款车的钢板厚。其实看空载的总质量或许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前面已经说了,同等级的车质量往往相差无几。份量相同,你的钢板厚到哪里去了?不要跟我说是内饰件的份量有差。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车身钢板分结构件和覆盖件。结构件就像雨伞的骨架,覆盖件就像雨伞的伞面。雨伞够不够结实主要取决于其骨架。大学里应该都学过,相同份量材料构成的简支梁要比悬臂梁强度大数倍,这就是结构的差异。所以以后看强度要看结构,不要盯着蒙皮看。结构件在里面,轻易看不到,也不要试图拉一下车门,掂一掂份量,就定论说这门结实,这不是在菜场里买菜。门上装有液压阻尼器的手感会重,这纯粹是一种手感的喜好,与安全无关。你把门拆下来去称一称,都差不多重。“轻微碰撞时欧洲车的变形小”,这个指的是车本身的受损害程度轻,而无关坐在车内的人什么事。我们讨论的安全性主要是指人身安全,车身修复由保险公司承担,我们负担的只是很小的费用,没必要把这项看得过重。 UZE%!OWpeK RY *s }f }iR!uhi# pB,@<\l % F}#=qBa[ 3. 有后防撞梁就可以耐后部冲撞。相当可笑的理论,好像保险杠毫无损坏就是安全。那只是车安全了,车里的人就惨了。如果那么管用,那就在前后左右多装几条嘛,至少它比气囊便宜多了,干嘛6气囊8气囊都配了,倒放着便宜有效的不用?那根小铁条最多减小一点保险杠的变形,当1吨多的质量以几十km时速撞击的时候,它还是要把冲击力传递到它被紧固的部位(车架)上,也就是说它最多只是把车架加长5cm而已。就好像有部汽车对着你冲过来,你说我拿根钢条挡一下。要是那根钢条有10吨重,倒是有些效果。要是那根钢条是被固定在地上而不是拿在手上的,那倒也有些效果。说得更不能接受一些,如果后防撞梁做得有点弹性,倒是有些缓冲作用。如果硬碰硬铁板一块的话,那么那5cm的厚度只是让你提前5cm与后车撞到。我举个例子,你从3米高往水泥地上跳,当然很不好受。如果我在地上给你垫块钢板,脚上加双铁鞋,你乐意吗?我保证你脚上的铁鞋很安全。如果换成垫块海绵垫子、脚上穿双海绵鞋子呢?碰撞中单纯地加固不是办法,而应该是想办法缓冲,汽车业称为吸能。车子就像一个包装箱,把人包在中间。2个箱子对撞,你乐意呆在坚固的铸铁箱子里,还是呆在有点弹性的铁皮箱子里?对于减小变形这一点,非金属保险杠不具有钣金修复能力,稍大一些的碰撞变形后,4S通常都是更换整根保险杠。只有很轻微的擦碰挤压,或许能节省几百元材料费,但漆还是要喷的。有必要为了难得一次小追尾的几百元差异,而放弃众多车型选择吗?后防撞梁有则多多益善,无也不必刻意强求。 t8b,@J`R _6Fj&mw(u K)t+lJ nA^UF_rD- ^++ec> 4. 操控好的车能在紧急情况下更容易避险。所以引申开来就是操控好的车安全性也好。我们不排除这个理论,确实有点道理。可是前提很重要,那就是驾驶员你有相应的驾驶技能吗?我想能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充分调动车辆的性能来避险的人不会超过百分之一。好多人买车时千挑万选,买了辆操控口碑好的车,跑在路上信心满满。临撞车前的一刹手忙脚乱,脑袋一片空白。更多的人驾车一生都没有掌握紧急变线的技能,没有专业的场地、专业的老师谁敢尝试去“精彩”那么一回。所以对一般人而言,不要把操控性上升到安全性。操控性用来愉悦你的驾驶感受就够了,把它定位在“锦上添花”,而不要奢望它能够“雪中送炭”。当然会有人不服气,别人脑袋一片空白不等于我脑袋一片空白,我天资聪颖手脚灵敏,撞车前我一定会急刹+猛打方向。那么我告诉你,你一定会比别人死得快。路上不是只有前后你们两部车,碰撞也不仅只会发生在你和前车之间,你要是连这点安全意识都没有,我也无话可说。你说你会在打方向前看一下旁边是否有车,我说有这点时间刹车也早停下了。所以说即使你有紧急变线的能力,也不应该轻易选择变线。因此我们总结说,操控再好也不应该用来避险。或者说,只有在你确认空旷高速上只有你们两部车的情况下,才能利用操控来展露爱车的优越性。我有点不明白,既然马路这么空,你跟前车近到连个安全刹车的距离都没有干嘛? :K_JY niV= Ijt{5 @OlV6M;qJ @^$Xy<x J!o[/`4ib 5. 查看碰撞测试的结果。虽然有很多人认为我国的碰撞测试有弄虚作假的水分,但是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大体上还是公正的。可能会利用政策的漏洞钻一些空子,比如高低配车型的选择,这些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还是有迹可循的。当然这个测试结果仅对应坐在车内的人而言,大家探讨安全性的目标也应该定格在“人”之上。至于车损毁到什么程度,不必穷究,小命保住就可以了,钱财都是身外物。车在碰撞的过程中分3次碰撞:1.第一阶段是车与车之间的碰撞。铁皮碰铁皮,自然谁硬谁的变形就小。这点在碰撞结果中不作考核,而恰恰是这点,被买车人最为看重。毕竟挣点钱也不容易,要撞就撞我人吧,千万别撞坏我的车。如果是这个想法,我也无语了,咱们保护对象不同。这个阶段车头车尾尽量吸收动能,但乘员仓绝对不在吸能之列。要不然人就成三明治了。撞完后为了方便逃生,车门必须保证从里外都能打开。自动落锁的车辆就不方便救援人员从车外对你进行营救了。不知碰撞后自动落锁是否会自动解除?2.第二阶段是人与车的碰撞。就是坐在车里的人由于惯性撞向车内饰的过程。这个阶段安全带起决定性作用,尽量减轻人直接撞在内饰板及玻璃上的力量。所以,新车评的测评里总会指出某车的内饰用了廉价的硬塑料材质。很显然,柔软的材质不仅观感豪华,减轻人身伤害也是很重要的。气囊垫在人与车的中间,也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这个时候相信没有人要垫一块防撞梁在仪表台上,来保护车车不被你人撞坏吧。这阶段的碰撞主要观察安全带、气囊是否尽责了。3.第三阶段是大脑、内脏与人体外围骨骼的碰撞。伤害也主要来自于这一阶段。大脑、内脏相当柔软,而且在体内呈非硬性连接状态,相信你在游乐园已经体会过。脑盖骨和肋骨围绕在外面,平时保护着内脏不受外界伤害,这时恰恰担任了凶手的角色。当然,没有骨骼,内脏也会直接撞在车内饰上。如何减轻这一阶段的伤害?祈祷吧!所以第一阶段的安全重点是尽量减小第二、第三阶段的碰撞动能,而不是想着如何减小车体形变。第二阶段的安全重点是尽量减小第三阶段的碰撞动能。所以安全带最好前后排都有,包括儿童坐椅。气囊多多益善,最好碰撞前车外会自动弹出气囊。第三阶段嘛,或许你吃胖一点,吃得满脑满腹的肥膘,多多少少总有点用。 1wl8 0k5;Qf6A .}6 YKKqS JY#IeNL &h-d\gMJ 6. 如何定位安全?口口声声把安全放第一的朋友,你能为安全付出多少?把车以5km的时速前进,即使没刹车,也不会出人命。不干了吧!时间被耽搁了。时间重要还是安全重要?这个…….这个应该找一个平衡点。那你要开快也行,买一部大货车,吨位越大越好,悍马也撞不赢你。也不干了吧!实在太受罪了,不舒服。舒服重要还是安全重要?这个…….这个也应该找一个平衡点。那你买宾利啊!宾利安全!又不干了。不能挣一辈子钱全搭车上了。钱重要还是安全重要?小命没了要钱干嘛。这个…….这个也应该找一个平衡点,再说,也不是便宜的车就一定被撞死。还是的,提高安全意识要落实到行动上,不要光在嘴上嚷着安全最重要,也不要以为买车时买个安全性好的车,就可以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了。不如我们踏踏实实的,不争道、不抢行、不超速、不表演车技,这是对安全性最大的保障。至于车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挑就好了。看看新车评的编辑们评车时从来都没有把车分派系来评定的。中国人的身高普遍是不如德国人,可德国人也有1.6米高的,中国人也有1.9米高的,不能一概而论。 5[esW x SF#ys4v
UID:2949
UID:3252
UID:50261
UID:53132
UID:33797
UID:55281
UID:5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