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1567阅读
  • 4回复

愤青新议:中国不需要发愤的人,需要发奋的人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wQ^RXbJI9  
发表于 2009-01-23 11:19:36 类别:析社会现象
Zi?:< H}  
klAvi%^jE  
导论:愤青,起源于德国,60年代流行于欧美,特指有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 90年代中后期传入大陆成为流行词,原意和原称反而不常用了。 o%!s/Z1  
愤青最初是指具有较强烈的民族主义信念,特别是爱国主义信念,且具有较激进的思想(如,极端民族主义)、言论或行动的人士。但现在,愤青主要在中国大陆网络上指代所有观点极端者,无论其本人立场到底支持哪一方。因此又分“左愤”、“右愤”。同时,愤青一词也扩张到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如,对很多日本民族主义者、台湾民族主义者,在中国大陆也常以日本愤青、台湾愤青相称。参考:骂人有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vjzG H*  
“愤青”新议 {V pk o  
日前看到香港《文汇报》撰文:社会的混乱和不公总是会催生出很多“愤青”。不由想起春秋战国来。先秦诸子中,就有很多愤怒的人士。温和如孔子者,不是也“愤怒”过吗?当他看到“八佾舞于庭”时,就怒不可遏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是天子之礼,诸侯也敢拿来用,岂能容忍?孟子更是典型的“愤青”代表,说了很多愤怒的名言,比如“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诛杀像纣王这样的暴君,有其正义性,不算“弒君”)。当然,诸子中最愤怒的人士当属老子。他的《道德经》五千言中相当一部分是表达对社会不满的言论。 !9{UBAh  
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这句话指斥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耻——自己过着豪华的生活,而百姓却田园荒芜,仓库空虚。于是老子愤怒地说:这简直就是强盗头子!多么的无道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七十五章》)赋税太多,百姓饥饿,暴政频仍,社会难治。统治者只是一味追求自己欲望的扩张,结果百姓生活无望,只能轻易地拿生命去铤而走险。在《第七十四章》,老子说了“民之轻死”危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民的绝望被逼到了极端,他们连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法律能对他们产生阻吓的作用呢?于是暴民与暴君的对抗就拉开了无限循环的悲哀序幕。  +h Ks  
正是对无道的统治者的绝望,老子像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家那样提出了“无为”的治理方案。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家也喜欢把统治者当作无道的坏人来看待,因此他们要求政府“少作为”,要对经济持一种类似于“无为”的放任主义态度,当时他们还提出一个口号:“最懒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当时春秋之乱,很多政府只会胡乱作为,搞得民不聊生,于是政府越“作为”,天下越混乱:“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 &2U%/JqY  
李泽厚从“巫史传统”的角度出发,认为《道德经》是对以往历史的认识和总结,是对以往历史规律性的一个理性概述。有籍可考,老子本人也确实是历史学家,他曾担任周的史官,他肯定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所以他的短短五千言才“简约而不简单”,拥有让人琢磨不透的神秘魅力。 0}"\3EdAbD  
一般来说,愤怒的人也往往有犬儒主义的一面,因为愤怒者大抵都是智力出众者,他们对这个世界看得太透、太彻,因此也可能无意中流露出一些权诈思想。历代阐释家总是有不少人把老子当成阴谋家,说《道德经》是“君人南面之术”,这都不能说是空穴来风。现在内地一些企业家、商人对老子也多持这种看法。 <R+?>kz6  
近代持此种看法的学者也大有其人,这些人当以国学大家钱穆为代表。不管怎样,老子的底色是愤怒的。虽然他主张行“不言之教”,自己不得不却留下让人困惑不已的煌煌“五千言”。这说明了他救世的热忱未因愤怒而熄灭,愤怒之后的用世之心似乎更加炙热。绝望可以催生彻底的愤怒,但是做到真正的绝望是不容易做到的。老子遍览史册,他有一肚子的治国理想,因此不可能是彻底绝望的,所以他宁可给自己笼罩上一种犬儒的权诈之术(以此来吸引统治者阅读),也要将自己的治国理想和人生哲学传播于世。 iCA-X\E  
当然了,为了这种人生理想和治国理想的实现,老子还预设了自己的宇宙论来给这种理想增加“天威”成分。理想在这里找到了宇宙中最高的依据。张岱年说:“中国思想家多认为人生的准则即是宇宙的之本根,宇宙之本根便是道德的标准;关于宇宙根本原理,也即是关于人生的根本原理。所以常常一句话,既讲宇宙,亦谈人生。”这话放在老子这里是最合适不过的。 C0 KFN  
“安顿现实的生活”才是愤怒的老子的真正追求。他的愤怒是因为百姓的现实生活得不到安顿。也许正是这种愤怒驱使他吸取了部分权诈思想,驱使他增添著作的天道哲学观来增加自己的权威性和神秘性,也许老子本质上就是一个救世心切的愤怒哲人。当然仅仅是“也许”,是一种很可能的情况,真正什么样我们谁都不可得知了。 参阅:从国家兴亡“周期率”,看“文革”模式及其失败 Z$g'h1,zW  
对“愤青创造历史”的回答:仅仅只是愤怒,狗也会! A$N%deb  
——中日“愤青”(义和团)及“洋务运动”比较 _AFje  
1862年,算不得特殊年份,但对同遭西方列强侵凌的中日两国,却是个对比观察的有趣起点。6月,“洋务运动”的标志性项目“同文馆”在北京开张,同月,一艘从日本长崎出发的300吨木船抵达上海,这是日本“闭关锁国”二百年后使清的第一船,“千岁丸”号。 :d9GkC  
幕府派“千岁丸”来华的任务,基本属打探中国人如何与可恶的西洋人打交道,因为日本锁国之烈犹在中国之上。“千岁丸”本身的来历就是锁国之祸的物证:日本这海上民族,1613年就曾派船横渡太平洋抵达美洲,后完成环球旅行,但“千岁丸”却是临时自英国人手中购得,船长和主要船员均为洋人。 TK18U*z7J  
当时锁国的日本,对外界的了解从其对太平天国战乱的猜测可略见一斑,多以为太平天国是朱明后人“反清复明”,曾以明军、清军称呼交战双方,更奇者,竟纷传造反的洪秀全是日本一自杀的暴动领袖转世投胎! ed/B.SY  
强敌压境,最坐不住的是愤青,“千岁丸”上以从臣身份挤进了一大堆好奇的愤青,有的甚至是用了行贿方式获得此次机会。 ?]Hs~n-  
这批人是典型的愤青。除了8个幕吏,最小的18岁,最年长者27岁,然而,正是这批年轻的愤青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与那8个幕吏相比,他们抵达中国后活跃的经历,丰富的文字笔记,注定留名后世。 AJLzLbV+  
《“千岁丸”上海行》一书中这批愤青的笔记,处处见愤怒。登陆上街,好奇中国人问他们是否是番夷贡使,怒,街头围观百姓嘲笑他们的衣冠,怒。这不算,毕竟两国文化同源,一旦熟悉,迎接他们的是友好热情。他们有欧洲人不曾有的待遇:被地方官私人宴请。 CPNV\qCY  
真正的愤怒是,看到欧洲人在中国土地上趾高气扬如真正的主人,听得魏源的书竟在中国成绝版,眼见中国各阶层为鸦片毒害官员却束手无策,亲历中国士子见到洋人就瑟瑟发抖……为中国耻辱的一切不在日本上演,成了他们回国后改变日本最大的动力。 0K.$C~ C  
在写中国“义和团”时:“仅仅是愤怒,狗也会!”。 XU}i<5  
这批日本人中,也不乏很“义和团”式的人物,譬如高杉晋作,这位“明治维新”时期最著名的愤青,上海之行后第二年,就率人把英国公使馆烧了,接下来,拉上小兄弟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组建了一支“奇兵队”。抗击英、美、法、荷“四国联军”入侵日本。 s!YX<V  
但是,高杉晋作们注定不是中国“义和团”,在看到愤怒时,他们也看到了满清装备与西洋的巨大差距,看到了1843年开埠的上海舟楫如云,——成员中有位去过美国的人惊讶,上海竟比华盛顿、纽约更繁华。他们惊叹中国“洋务运动”对西方世界开放后的伟绩。 Z] cFbl\ma  
必须强调一下,那时的中国人就喜欢说当年日本是从林则徐、魏源那儿取得了对世界的初步认识。但是,早在织田信长时期(明中叶),日本就从葡萄牙人那里学到了不少西方科技,尽管幕府“闭关锁国”,但“兰学”(从荷兰人那里获取的科学知识)却一直有着持久影响和传播。 p ,8:(|(  
高杉晋作的笔记里,对上海的描述是有精确经纬度的,这点一开始就与拒绝接受西方科学系统的中国士子不同。高杉晋作的老师吉田松阴在看到魏源的《海国图志》惊喜地引为“海外同志”时,也批评过魏源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这恰是中国史家们刻意忽略的。 S,+|A)\#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时,吉田松阴的私塾竟为日本贡献了木户孝允、山县有朋、伊藤博文这样的巨人。——惜“松门双璧”的高杉晋作28岁英年早夭。 :oZ~&H5Q  
再就是,日本维新由下层愤青推动,年轻,则革命彻底,下层,则无既得利益束缚。而满清当时中兴名臣的代表曾国藩、李鸿章等,资质气度当远胜崛起于草莽的伊藤博文等人,但,老树新枝无非枯木逢春的回光返照,何得日本新树初立的无限生机! kf",/?s2Z  
由是之故,吉田松阴的“草莽崛起论”(“海龟”),注定不会有中国愤青之“义和团”(“土鳖”)请出王母娘娘、孙悟空附体来排外的闹剧,所以,一开始与“扶清灭洋”相似的“倒幕攘夷”,最终走向了全面向西方学习之路,看似歪打正着,实则有其必然。 h5H#xoCXp  
1862年,中国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们早已步入事业如日中天的中年,而日本明治维新的领袖们还正青春年少。那一年,随“千岁丸”抵达上海的高杉晋作只有23岁,后任海军军令部长的中牟田仓之助25岁,后与涩泽荣一并为明治时期最杰出实业家的五代才助27岁…… @JD!.3  
这不只是一批愤怒的青年,而是一批发愤(注:“愤”同“奋”,下同)的青年。如投身实业的五代才助与涩泽荣一,都是在亲睹外面精彩世界后,受刺激而以产业报国,一生创建企业无数,却始终不置私产…… :"oUnBY%  
先有发愤的青年,后有发愤的国家。 RZKczZGZg  
当然,这样一批发愤的青年,后来领导日本在军国主义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向了灭亡。这是后话。参考:从文化与制度的较量,看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差距 ;=ERm=  
最后,借旧文“对‘愤青创造历史’的回答:仅仅只是愤怒,狗也会!”结束: tJY3k$YX  
中国不需要只会发愤的人,而是需要有一批发奋的人。任何对立的看问题都要不得,精英也好,草根也罢。关键是看这个人是发奋的人还是只会发愤的人。一个只会发愤的精英必然降为草根,一个发奋的草根必然升为精英。 !|S{e^WhbU  
先有发奋的人,后有发奋国家。拥有一批精英的国家,才是精英国家。反之,拥有一批草根的国家,只能是“草根”国家。拥有一批只会发愤的人的国家,必然是“发愤”国家。或者可以特指为“流氓”国家。历史上的日本军国主义、德国“纳粹”时期就如是!因此,笔者以为,一个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中国不需要只会发愤的人,而是需要一批发奋的人,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如是!“和谐中国”“掘起中国”更如是! @5\ns-%  
参阅:也讲政治:从军事失败的国家,看政治成熟的民族 07L 1 "  
权力东移与分散,不可阻挡的心理妄想与抑郁症 &qP&=( $  
附:精英 PK 愤青:可怕的是只有两种声音读“愤青史记”,看中国历史上的十六位“愤青” 24 i00s|#  
^sp+ sr :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1-24
过节了,大家飙了一年也累了,发些花絮给大家看着玩~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禁止发言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1-24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1-24
  
我的QQ:228230506!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菱利 希旺交流群 22018509
级别: 白金长老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1-2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