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12种错误的汽车保养方法 Dqs{n?@n
现在私家车主越来越多,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爱车开得长久,减少维修的费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会科学地养护爱车。但是,在汽车保养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汽车养护专家介绍说,有的人本来以为是在保养汽车,但实际上却弄巧成拙损坏了爱车。 看了以下12种错误养护法,你也来对号入座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qH1[BsOx
-W38#_y/\
1、烈日下洗车──伤车漆? ?Z9C}t]
'#LbIv4
很多私家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洗后很快就能将车身上的水晒干。实则错矣,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凸透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时间久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若是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所以,洗车打蜡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无法保证,则最好选在阴天或是晴天的早晨、傍晚时分进行。 lQ(I/[qVd
<q\OREMsq
2、洗车像洗澡──害空调 T-,T)R`R
fz>3
夏季气温升高,灰尘加大,车身容易脏,车主洗车的频率也开始上升,很多车主在洗车时也希望像给自己洗澡一样弄得彻彻底底。但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汽车空调外表的干爽,如果汽车空调不小心被弄湿,会影响到汽车空调的寿命。 J34/rL/s
]cQYSN7!SY
X%X`o%AqC
3、圆圈方式打蜡──效果差 "kb[}r4?
qQN|\u+co
很多人给车身打蜡都习惯性地以圆圈方式进行,这是不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打蜡方式是以直线方式,横竖线交替进行,再按雨水流动的方向上最后一道,这样才能达到减少车漆表面产生同心圆状光环的效果。 [[XbKg`"?
B0+r
/_(q7:<ZF
4、机油太多──出故障 Bj`ZH~T
Dg=
!d)\
当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不足时,轴承与轴颈等摩擦会因机油的量少而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程度,甚至引发烧瓦轴事故。但是,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故障。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3FvP@&
ym*oCfu=
B,(zp#&yB
5、螺栓过紧──永久变形 =im7RgIBo
$2/v8
汽车上用螺栓、螺母联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若拧得过紧,一方面将使连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另一方面将使螺栓产生拉伸永久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kCHYLv3.
x%RG>),U
6-Id{m x
6、风扇皮带太紧──轴承负荷大 G$A=T u~
9>k_z&<
夏季气温过高,有的司机认为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可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因此便一个劲地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造成风扇皮带过紧,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风扇皮带应该保持松紧适当,因为过紧会使轴承负荷过大,磨损加剧,功率消耗增加,同时也会使水泵轴弯曲,皮带拉长变形,寿命缩短。 DH Qs_8Df
nArG
I}@
7、进口轮胎──不适用 &embAqW:
PiN^/#D
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国外推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的用户来说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适用。欧洲平整的路面与北京二环、三环的路况有较大区别,适合欧洲路况的轮胎在北京就难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显然有些水土不服,就如同穿意大利名牌皮鞋走石子路一般,胎侧起包在所难免。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了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了胎侧的抗冲击力,合资生产的轮胎从性能上讲完全能够替代进口货。 =&F~GCZ>
F+ %l=
fs
,KCxNdg^#-
8、新蓄电池不充电──缩短寿命
C TKeY
b:cy(6G(
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不充电,即加“水”直接使用,蓄电池的容量不高,寿命将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寿命。通常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在加注完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大约1小时左右即可安装使用。 [r!f&R
l))Q/8H
9、车内设备随意加──影响行车安全 G{I),Y~IF
Rw|'
LaW
私人轿车是车主移动的家,追求乘用舒适和豪华无可厚非,但一些车主自己动手在车内加装各种设备,这种改装,如果处理不妥当,对汽车性能及操纵的方便和可*性往往带来不利影响,易留下后遗症或影响行车安全。 {0j_.XZ
zh|
9\lf
DU0/if9.
10、冷却水温度太低──磨损发动机 s2#Ia>5!
xbm%+
夏季天气炎热,有的司机为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一味要求冷却水温度低,汽车发动机既怕热又怕冷,如果冷却水温度过低,会使燃油燃烧恶化,油耗增加,加剧磨损,机油黏度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试验表明,汽车行驶时冷却水温度为40─50摄氏度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并非越低越好,一般应控制在80─90摄氏度之间。另外,有的司机为了达到降温的目的,干脆把节温器拆去,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 =9X1 +x
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