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文章】 e~#;ux
有一篇关于中国石油出口的文章激起了国内成品油消费者的愤怒,文章的标题十分耸动,叫《中国石油企业丧尽天良》。 sT.;*3{
VyQ@. Lm
中国石油企业今年出口增加、出口价格远远低于国内销售价格,有压内媚外之嫌。数据来自于11月《商务周刊》的统计,1-8月中国出口成品油1496万吨,出口额66.5亿美元,平均每吨444.5美元/吨,折合人民币3036元/吨。汽油密度为0.739,1吨汽油大致等于1353升;柴油密度为0.86,1吨柴油大致等于1163升。也就是说,按1吨成品油大约=1258升计,平均的出口价格是:3036/1258=2.4元/升。 GM&< ?K1
X.~z:W+
受到内需下降的冲击,中国石油出口数量增加而收入大幅下滑。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09年前3季度中国出口成品油1,704万吨,同比增长37.9%,进口成品油2,890万吨,同比下降8.2%。但出口收入反而下降,出口成品油1,704万吨价值78.3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3.5%。 Y"Y%JJ.J
GnAG'.t-Z
判中国石油企业卖国罪恐怕不成立。国际其他石油出口国收入同比下降。11月初,美国政府能源部麾下的能源情报署(EIA)把其对欧佩克2010年石油出口收入的预测从上一次预测的5030亿美元提高到了7500亿美元,预计今年收入5760亿美元,远远低于欧佩克2008年获得的创纪录收入9660亿美元,原油价格在2008年曾一度达到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E[Xqyp!<
DIqM\ ><
中国不出口石油是行不通的,中国主要的石油出口地是中国香港地区、东盟、巴拿马等地区和国家,东盟是缺少原油且是贸易一体化的重点区域,巴拿马是中国进出口航运的主要运输渠道,出于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考虑,中国有必要向这些地区出口石油。并且,中国石油需要填谷削峰,生产量增加意味着在经济下降周期出口量的上升,进口某些品种的石油、出口某些品种的石油是生产所需。中国石油出口价的博弈不可能脱离国际油价的大背景,仅按照出口量与出口额是无法计算出确切的石油出口价的。中国绝大多数石油通过保税区出口,还有出口下单时的博弈,情况十分复杂。 PpXzWWU":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