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看轮胎参数
EQu M|4$ix 许多驾驶员并不了解自己车上用的或准备购买的是什么类别的轮胎。如果同一辆车上用了不同胎体的轮胎,会影响车的使用性能。因此,在换轮胎时最好先了解一下自己车上使用的是什么胎体的轮胎,如果是半钢丝的,仍然选用半钢丝的,如果是全纤维的,就仍然选用全纤维的。
eX;"kO 下面是钢丝、尼龙和纤维的表示方法,它们铭刻在轮胎的胎壁上。
d}ue/hdw STEEL——钢丝;
NWv1g{M NYLON——尼龙;
L[Tr"BW POLYESTER——纤维。
&kYg
>X 每一条轮胎的胎壁上都镌着该条轮胎的构造详情。也就是说,这条轮胎的胎冠是由几层xx制成,而胎侧是由几层xx构成,使人一目了然,一看便知。
oT%~)g 例如:普力司通195/50R15 T1花纹轮胎胎侧上的“PLIES(2POLYESTER+2STEEL+NYLON)即指此轮胎为半钢丝子午线轮胎,它的胎冠是由二层纤维帘布和二层钢丝及一层尼龙制成。
ZU7,=B= 又如上海回力185/70R13轮胎,它在胎侧是这样刻的:
D~U4K- TREAD:2PLIES POLYESTER
P*)}E
NY (胎冠) (层级) (纤维帘布)
[#M^:Q 2PLIES STEEL
A8dIL5 (层级) (钢丝)
-;Y*;xe SIDEWALL:2PLIES POLYESTER
nNSq6 Cj (胎侧) (层级) (纤维帘布)
1(CpTaa 也就是说这条轮胎的胎冠是由二层纤维帘线和二层钢丝制造的;而它的胎侧则是由二层纤维帘线制成。
z
Wb>y 又比如 185/70R14(88H707花)是这样表示的:
$,ZBK6CT TREAD:POLYESTER1 + STEEL2 + NYLON2
dO
=fbmK (胎冠)(一层纤维帘布)(二层钢丝)(二层尼龙)
]a F,r" 也就是说这条轮胎的胎冠是由一层纤维帘线和二层钢丝及二层尼龙帘线制成。
E%@,n9T~" 又比如美国固特异185/70R13(86S)轮胎,它是这样表示的:
8@pY:AY
TREAD:3PLIES 1POLYESTER+2STEEL
;;#28nV SIDEWALL:1POLYESTER
GF]V$5.ps 也就是说,这条轮胎的胎冠共有三层,即一层纤维帘线和二层钢丝制成;而胎侧是由一层纤维帘线制成。
=M39I&N 再如,山东威海的三角牌轮胎165/70R13(79S·TR266花纹)是这样表示的:4PLIES(2STEEL+2POLYESTER),也就是说这条轮胎的胎冠是由二层钢丝和二层纤维帘线共4层组成。
od\-o:bS 胎冠和层级数越多,它的耐刺、载重等性能越优秀,但散热较慢。胎侧的层级数太少,一是胎体强度不够好,显得胎侧太软,容易被割伤,一是抗撞击能力差,极易被坚硬物撞击坏。但散热和吸震性能好。
Q[sj/
{DfXn1Cg0U
Y7q=]
_'OXrT#Q 每一条轮胎上,在它的规格型号后面都有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一组混合数字,如:185/70R13 88H、185R14 90S等,其中的“88H”和“90S”即是轮胎的载质量和速度级别。“88、90”是载重代号,“H、S”是速度级别代号。
:_,oD
因为每一条轮胎在生产过程中,都是严格按照有关该条轮胎的固定技术指标设计生产的,因此,它的载质量和速度级别都有它的临界限。在设计生产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每个部位的胶料配方,同时还要考虑胎冠的花纹及花纹的深浅、胎冠和胎侧的用料及层数,还要考虑升温、散热等复杂因素。所以,轮胎上所标出的载质量和速度级别是该条轮胎的最高载质量和最高速度级别。在使用轮胎时,最好不要超过它的最高限度,否则,会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发生恶性爆胎翻车事故。
]; CTr0
轮胎上的载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工作量”即:
#.KVT#%~{
工作量=载质量(W)x速度(S)
7k<6
oM1
从这一公式中可以看出,排出客观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轮胎的工作量是固定的,如:185/70R13 88H轮胎,它的工作量=560(kg)×210(km/h)=117600。如果它的速度慢一些,那么,它的负荷可以增大一些,如果它的负荷减小一些,它的速度可以快一些。但经验证明,轮胎的行驶速度在40km/h以下时,轮胎的负荷可以相应增加,当轮胎的行驶速度超过100km/h时,其负荷应相应减少。
7]J7'!Iz 轮胎的速度代号
#s}&
代号安全速度(公里/小时)
z&Kh$ $)[
P 150
1Z_2s2`p
Q 160
%8hx3N8>
R 170
Evy_I+l
S 180
k"pN
T 190
Lyy:G9OV
U 200
~gA^tc3G
H 210
i~i
?M)
V 240
W@p 27Tiq
Z 〉240
eQ80Kf~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轮胎代号系统
L5n /eg:Q
195 70 R 14 86 H
5.U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