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圣地的民族之----门巴族 W$" >\A0%
n^epC>a" b
门巴族是墨脱县人数最多的民族。1964年国务院批准确认“门巴族”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cC,gd\}M
n ZS*"O#L
“门巴”在藏文中指居住在地势低、山谷狭窄、被浓密森林覆盖地区的人。在历史上,门巴族大部分居住在西藏山南地区的达旺和达旺以西的不丹境内。约在200—300年以前因差赋繁重,大量门巴族群众相信《甘珠尔》藏经中“佛之净土白玛岗、隐秘胜地最殊胜”和许多有关该地的神秘传说,大量移居到白玛岗所在地的墨脱县。由于当时门巴族农猎等生产方式较当地居民——珞巴族先进,经过十几代的繁衍,逐步形成为珞瑜——墨脱一带主要居民。珞巴族则大部分迁到下珞瑜。 /lvH p
r\{; ~V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门巴语支。无文字,通用藏文。 rw dj
T k>N4yq
门巴族的生产方式主要以粗放的刀耕火种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也有狩猎与捕鱼的习惯。其纺织、藤竹纺织等家庭手工业比较发达。 8/E?3a_g-
MA:8gD
门巴族在近河阶地上开垦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生产工具比较落后,使用二牛抬杠,木犁耕地。 jW+L0RkX
GVp2|\-L
门巴族的手工业种类有编织竹器,制作木器,纺织,修理铁器等。门巴族编织竹器很普遍,种类也繁多,有筐、篓、席、筛、盒、桶、碗、勺等。达木、墨脱、德兴、背崩等产藤条,因此生产竹器的同时,也编制藤器,如藤背篓、藤绳、藤杖、藤马鞭等。这些竹器和藤器,根据不同的用途,有的粗疏结实,有的细密美观。藤竹混合编织的圆形“邦穷”,编织精巧,色泽鲜艳,是墨脱的手工艺品之一,深受藏族城乡居民的喜爱。 '&}B"1
iffRGnN^e
旁辛一带的的门巴族石匠都能打制石磨和石锅,石锅多为圆形平锅,用皂石制成,厚约1厘米,直径约为20—30厘米不等,用于烙饼,旁辛石锅为桶形,锅壁厚1—1.5厘米,规格大小不等,直径约10—30厘米左右。锅底有平底和弧形两类。桶形石锅是用来煮饭、炖肉、煮菜的主要器具。 ,.fGZ4
C=AX{sn
门巴族的石匠们还能开石料,修建用石块堆砌起来的坚固房屋。门巴人房屋建筑靠就地取材,均为竹木结构。屋顶为“人”字形,房上盖茅草或芭蕉叶。大门向东,房屋为方形或长方形。内分三层,中层住人,下层关牲畜,屋顶为角楼,存放粮食和杂物。中层房屋有正房和偏方,正屋面积最大,屋内南为灶堂,南墙上开窗户,北为偏房。有的家庭屋大,在正屋的东南角又夹一小屋,称为“果干”,内设灶堂,作为煮酒的场所,客人多时,家人可临时居住于此。有的人家还在室外修建有仓库,与主房不相连接,以防失火。 =8fp4#]7
xq.,7#3
门巴族的饮食习俗很有特色,主食以玉米为主,兼食大米、鸡爪谷。玉米磨成渣或面食用,或与大米、鸡爪谷掺各着煮饭吃。喜欢喝酥油茶、白酒和黄酒。食肉无禁忌、畜、禽、野兽和鱼类、牛、羊肉皆食。 Qg9 N?e{z
W)?B{\
门巴族男女服饰基本与工布藏族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圆顶翻檐小帽称“八拉嘎”,帽顶为黑色,下部为红色,翻檐部为黄褐色浅绒,则檐右前方留一缺口。脚穿软皮氆氇筒靴,靴面多为黑色,靴筒为红色。 *
K'(t
frk(2C8T
门巴男子蓄长发、系腰带、佩短刀。妇女用彩色线与长发一起编成辫子盘于头上,以绿线穿珠做耳环。墨脱门巴妇女在山区经常背运物资,所以披上牛犊皮可以垫背,防止背部受到磨伤。这种背垫,藏语称“甲垫”。 ?
A;x%8}
{ ,qm=Xjq
门巴族村寨相对分散,十几户、几十户的村落,往往分几个居民点。墨脱县门巴族人的住房以干栏结构为主,房屋地面相距一米左右,人字形房顶,用芭蕉叶或木板覆盖,再用石板压顶。所有建筑门都朝东,因为他们认为太阳出来就照进家门,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9^,MC&eb
oW3j|V
墨脱四季如春的秀丽景色、独具特色的封闭天地,在藏文佛经中被称为“佛之净土”。历史上这里曾为众多的佛教徒所向往,把一生中能去一次白马岗视为最大幸事。 d
_)5Ks}
p5`iq~e9
门巴族群众多信奉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教派和格鲁教派。墨脱县现存有8座宁玛教派寺庙,其中修建最早和规模最大的是墨脱镇卓玛拉山上的仁青崩寺。该寺为十二个墙角和东西南北四门的石木结构三层楼建筑。内有许多镀金铜佛及珍贵文物,1950年毁于地震,1983年重建。门巴族群众亦与珞巴族群众相似,信奉原始宗教,有众多的禁忌。 {\zTE1X9
rlxZ,]ul
近年来国家对西藏的建设非常重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广东省的大力援助下,墨脱县门巴族人民的收入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日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