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在steve的帖子中关于轮毂改装问题的最初言论:
<dDGV>n4;
`,aPK/ 朋友你倒可以考虑去把四个18的轮毂全喷黑后卖给bmw 335i的车主,他们早在为17寸轮毂抓狂了……不过他们未必看得上,会玩的335i车主一般都要255-265的宽胎,evo是四驱所以对轮胎宽度要求低些咯。
(}"r 5 顺便说下,335i(306hp,400nm)无论是直线还是过弯,都小胜evo X哦~不过evo唯一的优势就是4WD的抓地力吧。当然,你改装成什么样,就不好说了,因为335i也可以去改……所以只比较原版的。
Gk8"f
s 如果我花了50万买evo这样动力级别的街道赛车……肯定砸锅卖铁再掏的10万块买335了……
i15uHl X_ne#ZPl 最后,我依旧要表达一下对真正肯为evo买单的车主,你们是真正的性能追求者。其实我也是,但无奈还是不能免俗太虚荣……多个10几万块为335买单吧……
*$Z}v&-0k A`TVV V8ZE(0&II} k<Z^93 S 以下是steve同学对我的回答:
au@ LQxKQ <`k\kZM 335给我的感觉是没有什么个性和性能可言所以从来不在我的考虑之列. 宝马的话我只喜欢我原来的Z3和新出的X6. 主要是个性化的因素. 3.0T的调教数字上却跟EVO的2.0T差不多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EVO的发动机的承受能力要比BMW的强很多. 全新的铝合金4B11发动机可以承受超过600匹的能耐所以后续的改装潜力更强. 看实力不能单看那简单的马力和扭矩的数据. 车有多重, 变速箱的反应有多快, 制动有多稳, 操控有多好才是至关重要的. 而你所说的4驱系统就更加关键了. 所以严格来说335在整体操控和速度上是跟不上EVO的, 尤其是在有弯有车的复杂路况下. 同样的投资放进去改装的结果只会越拉越远. 在日本筑波的原厂圈速比拼中EVO十代SST的是1分06秒. 宝马的M5也是1分06而335只能跑进1分09. 对一分钟左右的赛道差2, 3秒以快车来说已经是差了起码一个档次了.
8^\}\@ mkgGX|k; 总的来说跑高速公路的极速和直线加速方面335会有优势. 但实际有弯多车的路况下EVO的灵活性会完胜. 改装后的结果会更悬殊.
M
S
3?#b iEx.BQ+ w-2&6o<n- 5.gM]
si blxAy 1。“335给我的感觉是没有什么个性和性能可言”
Y"
9 o 个性是个主观的问题,我可以赞同你的看法。但要说它没有“性能”,恐怕是万万不可的。性能如何,数据也不用再赘述了,更专业的媒体和更专业评测都把事实摆在面前。
O+;0|4V% N;,?k.vU {#q']YDe` 2。“EVO的发动机的承受能力要比BMW的强很多。全新的铝合金4B11发动机可以承受超过600匹的能耐所以后续的改装潜力更强.”
.lu:S;JSnS 事实上,BMW那具3.0双T的发动机也是铝合金的,并且是被宣称“超高强度铝合金”。同时,我,也不光光是我,绝不认为BMW在发动机关节上,制造工艺与制造材料会输给任何其他工厂。至于你说你的4B11可以承受“600hp”的动力,坦白说,在事实证据摆在面前之前,我不会认可的。我没有听说过任何4.0以下排量的发动机能压榨出超过600马力。保时捷的911gt2不能,日产的GTR也不能(甚至500都相当困难),而他们的排量都已经相当接近4.0了。而相比那些超跑来说,你却认为低了两个动力级别的evo的“4B11”却可以,我认为你稍有忽悠嫌疑。而被广泛认同的是,evo的2.0排量引擎被压榨出300马力已经接近极限(当然再被调校上350左右的也大有人在),而bmw的3.0双T发动机却被温和地调校在了306马力上,它甚至可以不作任何进排气装置的修改,仅仅刷刷ecu就能轻易给出376hp,这点国外已经有无数例子。而爆改上400hp的335,作为山寨M3的存在,也已经浮出了水面。所以关于潜力的挖掘,事实上结论与你的意见是完全相悖的。如果你再继续标榜那个“铝合金”材料有多神奇,我认为你将失去那些并不乐于起哄的有识听众。
SCeZt [
vy/U""w` 7UHqiA`L 3。“车有多重, 变速箱的反应有多快, 制动有多稳, 操控有多好才是至关重要的”
5X&<+
{bX i) 车有多重?evo X是1610,335是1625。好吧,再提醒你一下两车的长度都是4500mm出头。体型方面是平手。
I+ZK \?Rs ii) 变速箱反应有多快?sst是0.2秒。中期09小改款后的3系变速箱换挡速度大幅提升,根据权威评测是0.3秒。
RfP>V/jy5 iii) 制动有多稳?335以225宽的轮胎就做到百码制动38m的成绩,可以想象得到与之动力匹配的265后轮宽胎的成绩。
p1B~:9y9X iiii)操控有多好?你在质疑小型房车级别里3系的操控?是在质疑3系的底盘调校?是在质疑执着到苛刻的前后轴50:50的完美比重?还是在质疑宝马的发动机动力?
&h=O;?dO %U]_1"d,<\ T(@y#09 4。“4驱系统就更加关键”
fm2,Mx6 关键?我可以告诉你什么是“关键”。如果是在比较4轮系统与后驱的优劣,这可以再让我有额外2000余字的发挥,但我想没有必要。只要“法拉利599GTB,阿斯顿马丁vantage V8,宝时捷gt2,玛莎拉蒂GranTurismo S,还有超跑新贵——梅塞德斯迈凯伦722,以及evo的赛道升级版的真正战神日产GT-R”都还站在后驱阵营就够了。好吧,我知道你心里也许还想着兰博基尼为你撑腰,事实上它挂羊头卖狗肉的用意早已路人皆知,前后扭矩被调校成2:8的比例,还好意思说四驱么?还有非要勉强挤入超跑行列的R8(这是我个人意见,有点对不住R8车迷了,实在抱歉。也许等到V10版本量产后,这个级别会有它的立足之地),前后轮原厂配胎宽度是有些不符四驱逻辑的235,295。除此暗示之外,R8在仅仅只有420马力,430nm扭矩的情况下,听听它那个很有噱头的“超级起步模式”下后轮打滑的尖锐叫声。你会明白我的嘲笑声是有些意味深长了。好吧,承认它是二八挂的后驱车得了。
%AbA(F 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四驱真的那么关键,那么你是在诋毁那些能轻而易举全面秒杀evo的超级跑车的价值取向与造车技术。
(uG.s %I $M\|zUQu. =jvM$ 5。“尤其是在有弯有车的复杂路况下”
Ws?BAfP 说实话,我质疑你这句话的逻辑。如果你是认为弯道4驱优势的话,我前面的话已经给了你回应。如果是街道比拼的话,穿梭绕车绝对不会到突破轮胎最大抓地力的地步,即使是阿隆索也没必要漂移穿梭,因为这毫无实战价值。而在未突破最大抓地力前,四驱与后驱在车身修正方面没有任何区别。而335如同手术刀般完美的50配重,以及方向盘无比精确的敏感度,是完胜evo一筹的,当然车手技术相同是前提。
xZjl_bJ a5WVDh,cR jI@0jxF 6。“总的来说跑高速公路的极速和直线加速方面335会有优势. 但实际有弯多车的路况下EVO的灵活性会完胜. 改装后的结果会更悬殊”
u`Djle
到此为止,不如我为你重新总结。极速与直线提速335优势明显,多弯多车路况335小幅领先,改装后的结果335会比evo各方面高一个级别。
uy\<t \~:Kp
Kq Py\xN v=nq P{ ElhTB 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媒体把3系与evo,sti比较呢?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除了日德系的文化氛围不同外,还有是因为虽然3系的产品线很长,从160ps的320到420ps的M3,但之前与evo,sti动力最接近的330,又以e92的coupe车型具多,同时以其258hp的动力级别实际上又不足以抗衡evo与sti。而现在e90的四门335i携双T引擎到来,完美填补了这一空缺。
<`5>;Xn= +l@H[r;$ 我觉得evo与sti的fans相当的浮躁。一方面似乎不屑与任何房车比拼动力与操控,另一方面又以“不是一个动力级别”来逃避与coupe或者跑车的比较。实际上,我们可以无视排量,无视价格。但必须面对现实,evo就是一辆小型的大马力(姑且算298马力是大马力吧)四驱车,除此无他。我本人非常崇拜这类车型,但我比一些盲目的粉丝更理智一些。
"RuJlp f'F:U^ 从操控味道来说,恕我直言,其实evo与sti都类同于美国肌肉车——压榨大马力,追求极限的感觉——所不同的是,美国人财大气粗,以大排量哄抬身价,而日本人经济实用,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善于压榨小排量发动机。这点从350z,370z,gt-R的造车风格都可以看到。事实上,要说真正房车级别的人车合一,只有宝马能做到。相比3系的完美,evo与sti稍稍失之粗糙。
ur={+0
y -'BJhi\Y]~ 而这个粗糙的味道,从引擎的疯狂运动停歇后的延时熄火中,你依稀可以闻到。
:-.R*W ()JM161 1。我举的后驱超跑例子,意思是级别更高的车都认可这样的驱动方式,那么evo的四驱不能被当作对后驱车的优势来考虑。
=#^%; 6 6z Y4){{bEp 2。欧洲跑车第一没人会认同是保时捷,法拉利和兰博才是被认为是顶尖中的顶尖。M3的定位并不是跑车,而是“高性能房车”。
WfBA5 }Ga@bY6 3。拉力赛场都很滑,抓地力不足,所以四驱有很大优势,你让法拉利来比,也不会表现出色。所以,这不能说明evo的优越性,只能体现四驱对拉力赛的重要性。而到真正硬地赛道就完全不同了,超跑的比拼队伍中甚至找不到四驱选手。我并非要抬高两车的身价去超跑级别比较,而是说明两车在不同赛道的表现力。你总不能只选个对evo有利的环境来说事吧?反过来真正要经常面对的街道竞技与高速公路的比拼,四驱与后驱完全一样。evo干不过335。
L^KGY<hp4 >"f,'S5* 哈哈我们就从车友的角度交流一下大家对性能车的理解和经验吧.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我的评论是基于我玩车改车20年的经验. 我拥有过改装过的爱驱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欧系的爱快罗密欧3.0V6, SAAB的2.0, 奔驰的420SEC, 宝马的325和2.8的Z3; 日系的有马6, 奥德赛和EVO; 韩系的有我老婆的新胜达. 其他像我公务用或老爸用的别克, GL8, 皇冠等我就不算了. 要谈宝马的话我多多都可以跟你交流的因为我在香港也开了10年宝马. 是香港的宝马会的潜水会员但你去那边的"Z3"和"其他车种"论坛里都可以找到我的帖子虽然不多. 而我认识和接触过的宝马更是数不胜数. 尤其是在我技师(香港那边ABT, SEBRING, SPRINT BOOSTER等的代理)的改装车房里. 所以你要明白我不是因为开EVO所以就要抬高它贬低BMW的. 事实上我有10年玩和改BMW的经历所以是针对性的经验之谈.
v/c8P\ Z_
QSVH68A 1。“335给我的感觉是没有什么个性和性能可言”
@X>k@M 个性是个主观的问题,我可以赞同你的看法。但要说它没有“性能”,恐怕是万万不可的。性能如何,数据也不用再赘述了,更专业的媒体和更专业评测都把事实摆在面前。
k;3Bv 6 >-r\]/^ STEVE: 看来你对"性能"的看法只会停留在看数据的程度. 单看"马力"和"扭矩"是最初级的. 如果只看这两个数字的话那大排量的奔驰S系列(单是S500就有388匹和54kgm的扭矩了)甚至是路上的公交车也是性能车了, 因为它们的"马力"和"扭矩"的数字都是惊人的高的. 下一层次是看0-100的加速但同样不能全面的反映车的实际"性能". 像奔驰S500的0-100官方数据是5.4秒. 看起来超快噢和EVO有得比. 但你有考虑到它的V8发动机有多重吗? 这种车开得快后那惰性有多大你知道吗(我开过4.2V8的SEC所以我很清楚)? 这种车有那么强的数据支持但还得看路况才能发挥出来的. 一望无际的高速公路就没问题. 但在一般的路上有弯多车需要一快一慢的我不用找EVO就一台灵活性高200匹28kgm扭矩0-100官方要7秒的GOLF GTI就能把S500干掉了. 那请问哪一台更配得上性能车的称号呢?!
%/,PY>:| 1(gb
-u0 至于针对335和EVO的专业评测, 我倒没有见过国内有什么具权威性的说335和EVO有多强喔. 当然只拿335的3.0T, 马力和扭矩的表面数字来说强的不是文盲的都会说. 问题是真正专业和多角度多全方位的评测在国内是没有的. 在国外尤其是日本的就做得很全面. 而要比较性能车真的没有比在赛道上比圈速更全面的方法了. 赛道上有弯有坡有直路需要考验加速, 制动, 抓地, 操控, 抗倾性, 灵活性多方面的优劣. 上面说过了日本的权威玩车DVD杂志BEST MOTORING的中肯检测当中在一个1分钟的赛道上335要比EVO慢了差不多3秒根本上已经是高下立见了. 如果有人说日本人偏帮日本车的话就未免太看不起人家的专业性和对自己金漆招牌的重视了. 在同一个测试里还有911 TURBO, M3和M5都在前列把一堆日本车干掉的. 在另一个评测里更把LEXUS的全新战神IS-F和M3一对一比拼结果他们中肯的把IS-F数落得彻彻底底.
si/F\NDT 2。“EVO的发动机的承受能力要比BMW的强很多。全新的铝合金4B11发动机可以承受超过600匹的能耐所以后续的改装潜力更强.”
b5_A*-s$M 事实上,BMW那具3.0双T的发动机也是铝合金的,并且是被宣称“超高强度铝合金”。同时,我,也不光光是我,绝不认为BMW在发动机关节上,制造工艺与制造材料会输给任何其他工厂。至于你说你的4B11可以承受“600hp”的动力,坦白说,在事实证据摆在面前之前,我不会认可的。我没有听说过任何4.0以下排量的发动机能压榨出超过600马力。保时捷的911gt2不能,日产的GTR也不能(甚至500都相当困难),而他们的排量都已经相当接近4.0了。而相比那些超跑来说,你却认为低了两个动力级别的evo的“4B11”却可以,我认为你稍有忽悠嫌疑。而被广泛认同的是,evo的2.0排量引擎被压榨出300马力已经接近极限(当然再被调校上350左右的也大有人在),而bmw的3.0双T发动机却被温和地调校在了306马力上,它甚至可以不作任何进排气装置的修改,仅仅刷刷ecu就能轻易给出376hp,这点国外已经有无数例子。而爆改上400hp的335,作为山寨M3的存在,也已经浮出了水面。所以关于潜力的挖掘,事实上结论与你的意见是完全相悖的。如果你再继续标榜那个“铝合金”材料有多神奇,我认为你将失去那些并不乐于起哄的有识听众。
`V w9j,G OZbwquF@ STEVE: 首先我们说的是发动机的承受能力. 原装的没有极限的调教是可以理解的. 但改装后就不一样. 当然BMW也可以改但相比之下极限就没有那么高了. 我自己改BMW那么多年相信我比你要清楚吧. 所以你说那些原厂数据什么GT2, GTR都是没意义的. 我说的是极限承受能力. 你去找超过600匹的改装EVO多的是, 但BMW呢......
$sU?VA'h XEfTAW#7 你可以自己上去美国的EVO论坛
www.evolutionm.net看看. 同时你也可以留意一下日本那边的D1和GT组的比赛. 近的话在珠海的SUPER GT多回合比赛你也可以留意. 基本上改装组都是超过5-600匹的EVO和STI的天下. 前代EVO的4G63铸铁发动机只要加大涡轮可以承受1000匹的马力, 这个在地球玩改装的人都知道.这一代4B11的铝合金发动机目的是令散热更好重量更轻所以可以承受的动力更大. 现在4B11只是起步阶段但在上面说的国外论坛里已经有多个调教超过600匹的案例了. 你自己上GOOGLE查一下像JUN的厂车还有一些美国论坛都有报道的.
/_*: 5>j,P 至于你说的什么4.0以下的道理是正确但只适用与NA发动机. 带涡轮的发动机只要加大增压值加大涡轮提高供油量重写电脑空燃比的程序就能轻易突破600匹. 拜托前代的战神GTR2.6的发动机改装后超过1000匹都是等闲事. 日本人能把2.0T玩到出神入化是铁一般的事实, 也是为什么我这个前代的BMW粉丝变心的原因. 乍看下把3.0T贬低到不及2.0T好像是有点说不过去. 但事实证明只有人敢把EVO调到上千匹但BMW的却要保守很多. 而且EVO的四驱系统能把动力毫无保留的用在路上(稍为打滑就会前后左右非常精细的调节), 只有两个轮子发力的335在一般不是完全平整的路面(国内太普遍了)下根本没办法完全发力的. 所以EVO的动力数字是可以几乎全部用在路上的而335的却肯定要打折扣. 我想问你开过多少种车呢? 我那么多年前驱, 后驱, 四驱的开过无数. 如果你没有开过四驱的(尤其是EVO和STI)你根本不能想象那可以在弯中尽油继续加速的独特感觉. 同样的弯道前驱转向不足一定要收油. 后驱因为转向过多和后轮发力的特性你不可能尽油加速因为会甩尾. 这正是为什么EVO可以在筑波赛道上完胜335的原因.
*#N%3:@T a+A/l 3。“车有多重, 变速箱的反应有多快, 制动有多稳, 操控有多好才是至关重要的”
ynZ! i) 车有多重?evo X是1610,335是1625。好吧,再提醒你一下两车的长度都是4500mm出头。体型方面是平手。
G?3S_3J2 ii) 变速箱反应有多快?sst是0.2秒。中期09小改款后的3系变速箱换挡速度大幅提升,根据权威评测是0.3秒。
EnwiE iii) 制动有多稳?335以225宽的轮胎就做到百码制动38m的成绩,可以想象得到与之动力匹配的265后轮宽胎的成绩。
eRVu/TY
iiii)操控有多好?你在质疑小型房车级别里3系的操控?是在质疑3系的底盘调校?是在质疑执着到苛刻的前后轴50:50的完美比重?还是在质疑宝马的发动机动力?
N|[a<ut< *qz]vUb/0 STEVE: 除了这些抄回来的数据和从宣传刊物看到的广告用语外你还有什么实在一点的经验啊..... 再跟你重申一遍, 我用了宝马超过10年了. 335和Z3都是3系列就算是旧款我也对宝马的操控特性了如指掌. 现在我们讨论的不是BMW的操控不好, 相反的BMW肯定是在中上水平是不容置疑的. 问题是和EVO比的话就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这个从我一个拥有过两台三系超过10年又刚刚把EVO拿上手操练起来的人说难道还不够你的纸上谈兵权威性.....
]'M4Unu#@ *YtITyDS3> 4。“4驱系统就更加关键”
xX|-5cM;
关键?我可以告诉你什么是“关键”。如果是在比较4轮系统与后驱的优劣,这可以再让我有额外2000余字的发挥,但我想没有必要。只要“法拉利599GTB,阿斯顿马丁vantage V8,宝时捷gt2,玛莎拉蒂GranTurismo S,还有超跑新贵——梅塞德斯迈凯伦722,以及evo的赛道升级版的真正战神日产GT-R”都还站在后驱阵营就够了。好吧,我知道你心里也许还想着兰博基尼为你撑腰,事实上它挂羊头卖狗肉的用意早已路人皆知,前后扭矩被调校成2:8的比例,还好意思说四驱么?还有非要勉强挤入超跑行列的R8(这是我个人意见,有点对不住R8车迷了,实在抱歉。也许等到V10版本量产后,这个级别会有它的立足之地),前后轮原厂配胎宽度是有些不符四驱逻辑的235,295。除此暗示之外,R8在仅仅只有420马力,430nm扭矩的情况下,听听它那个很有噱头的“超级起步模式”下后轮打滑的尖锐叫声。你会明白我的嘲笑声是有些意味深长了。好吧,承认它是二八挂的后驱车得了。
P@*whjPmo 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四驱真的那么关键,那么你是在诋毁那些能轻而易举全面秒杀evo的超级跑车的价值取向与造车技术。
cdEZ
Y zIm$S/Qe* STEVE: GTR是四驱的兄弟...... 谁都知道相同马力下后驱的和四驱的跑是输定的了..... 超跑有很多但真正拿去跑的有几台. 比直路还可以但一跑赛道的话四驱是完胜的. 麻烦你去看看国外的所谓超跑测试每一次都不是你上面提到的车赢的. 相反每次都是这些力大无穷的后驱超跑垫底的. 常胜军一直都是911TURBO, R8 还有最新的G35 GTR, 都是四驱的. 这正是我上面要说的道理, 像R8它的数据不是超跑中的表表者但综合下来它的平衡性可以"反败为胜"在赛道上轻易干掉那些后驱超跑.
%=_Iq\lC r$0"Y-a 你把EVO跟这些几百万的超跑比较就真的是太抬举了不敢当. 相信在高速公路上EVO让这种超跑秒杀也没有什么值得不服气的. 但我看不出一般的市区路上这些超大扭矩的超跑有什么优势可言. 我的邻居停在我旁边的就是一台开蓬的F430. 但他每天在家附近都会给我轻易干掉的. 对不懂车的人来说肯定认为不可能. 但你们有开过超过400匹扭矩是接近甚至超过惊人的50kgm的真正跑车没有?? 尽油踩下去尤其不是四驱的后轮会严重打滑. 路面不平, 遇到水盖, 路滑等情况都会引起. 那种有力不能发的感觉你能明白吗?? 就等于你在冰上跑步一样的道理. 力量有些时候不一定是大就王道的. 怎么发力, 是否能全部用在路面上才是关键. 加上F430视野差, 车宽, 有力发不出所以在我家附近的市区一般不平坦路面上我的EVO可以完胜一点也不假.
i12iB+q ~ZL}j+L/ 5。“尤其是在有弯有车的复杂路况下”
C2!POf;GdN 说实话,我质疑你这句话的逻辑。如果你是认为弯道4驱优势的话,我前面的话已经给了你回应。如果是街道比拼的话,穿梭绕车绝对不会到突破轮胎最大抓地力的地步,即使是阿隆索也没必要漂移穿梭,因为这毫无实战价值。而在未突破最大抓地力前,四驱与后驱在车身修正方面没有任何区别。而335如同手术刀般完美的50配重,以及方向盘无比精确的敏感度,是完胜evo一筹的,当然车手技术相同是前提。
[NH[n#
QT?fp
>' STEVE: 请问你有驾照吗? 有几年的驾龄? 有赛车的经验? 弯多车多的路况你需要怎么应对才能保持你的速度? 我来告诉你吧. 要左穿右抽高速过弯最重要的是循迹能力, 最少的车身惰性变化, 制动的宽容性等. EVO的四驱系统你了解吗? S-AWC的操作你到知道. 不清楚麻烦你先做点功课再说. 凭着这四驱系统EVO的循迹力比一般的大马力后驱车好很多. 力量的分布和施展正是这种左穿右抽保持速度的关键. 四驱车弯中可以全程加油和后驱车要避免甩尾半油过弯更是高下立见. 至于惰性变化关键除了重量以外悬挂和防倾就重要了. 你去比较一下EVO(EIBACH/BILSTEIN的顶级硬悬挂套装, 原厂已经有顶巴和防倾杆)和335(只是普通的运动性悬挂, 没有顶巴也没有防倾杆)的原厂设备就知道取向根本不一样. 同样的原装车拿去绕桩测试稳定性是两个档次. 最后是制动的宽容度, EVO原装已经是BREMBO的前大四塞350毫米刹车盘配后两塞330豪米刹车盘, 前盘还是两片式高刚性浮动碟呢. 那宽容度只有开过BREMBO同级货色的人才会明白那制动过程的细致层次感(说真的对驾龄一般没有高级驾驶经验的人说可能是白说). 335的前面是普通宝马的单(升级版可能是双的吧)活塞货色碟盘只有330. 就是说335的前刹连EVO的后刹都不如. 335刹车好可能是事实但这只代表EVO的会更好而已. 前4后2更大的碟盘停更轻的重量四条轮胎也是更宽(245 vs 225)更抓的货色像你那么懂分析数据的应该也无话可说了吧.
aBol9`6 6。“总的来说跑高速公路的极速和直线加速方面335会有优势. 但实际有弯多车的路况下EVO的灵活性会完胜. 改装后的结果会更悬殊”
0xZq?9a 到此为止,不如我为你重新总结。极速与直线提速335优势明显,多弯多车路况335小幅领先,改装后的结果335会比evo各方面高一个级别。
;o"}7'4*R% rEs,o3h?po STEVE: 你要这样赢这种咀皮之争我没有你的办法. 我是凭我对BMW的了解当中包括10年的用车改装经验去和我自己拥有的EVO去比来作出我的结论. 而且也有BEST MOTORING的圈速测试支持. 你就凭那些皮毛的理论来想推翻地球是圆的事实我实在斗你不过. 我很希望你以行动代替你的吹嘘, 弄一台335出来我们和平友好的出来测试一下. 极速大排量的好傻瓜都知道. 直线加速我也很有兴趣看335的"明显优势"有多大. 至于弯路多车路段咯你不怕危险我陪你玩玩. 你能跟得上我的话我已经可以算你赢了好吧.
;R 'OdQ$o W UDQb5k 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媒体把3系与evo,sti比较呢?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除了日德系的文化氛围不同外,还有是因为虽然3系的产品线很长,从160ps的320到420ps的M3,但之前与evo,sti动力最接近的330,又以e92的coupe车型具多,同时以其258hp的动力级别实际上又不足以抗衡evo与sti。而现在e90的四门335i携双T引擎到来,完美填补了这一空缺。
4E&URl0Bh ?4(uwXp 我觉得evo与sti的fans相当的浮躁。一方面似乎不屑与任何房车比拼动力与操控,另一方面又以“不是一个动力级别”来逃避与coupe或者跑车的比较。实际上,我们可以无视排量,无视价格。但必须面对现实,evo就是一辆小型的大马力(姑且算298马力是大马力吧)四驱车,除此无他。我本人非常崇拜这类车型,但我比一些盲目的粉丝更理智一些。
03iO4yOu o5@
l!NQ 从操控味道来说,恕我直言,其实evo与sti都类同于美国肌肉车——压榨大马力,追求极限的感觉——所不同的是,美国人财大气粗,以大排量哄抬身价,而日本人经济实用,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善于压榨小排量发动机。这点从350z,370z,gt-R的造车风格都可以看到。事实上,要说真正房车级别的人车合一,只有宝马能做到。相比3系的完美,evo与sti稍稍失之粗糙。
&
d[&8V5S bu1O<
* 而这个粗糙的味道,从引擎的疯狂运动停歇后的延时熄火中,你依稀可以闻到。
5lu620o Jk!}z+X'A STEVE: 你要继续这种评论的话人家真的会以为你的BMW的托了...... 我本身也是BMW的粉丝要不就不会玩Z3和325足足超过10年了. BMW确实是好车这个不用置疑只是单从我的角度去比操控和改装极限来说和EVO还是有比较大的距离. 我真的想不到我自己从实际玩了BMW那么多年而现在把EVO拿到手跑起来以用家身份去评价两种车会引起你这位没有用过BMW的铁杆粉丝那么大的回响......
-5l74f!i http://www.xbimmers.com/forums/showthread.php?p=2211555 {0WLY@7 2? 6Daz1Pxd+ 我觉得最中肯的评语应该留给BMW的用家和粉丝自己去说. 这个是在美国的宝马(BIMMER就是国外宝马的俗称我猜你这铁杆粉丝应该懂吧??)论坛里找到的. 这个楼主在BMW论坛里问EVO X和335的对比因为他在买这两台车之间犹豫不决. 你懂英文的可以自己慢慢看那些BMW车主和粉丝的中肯评论. 当中只有一个用家说他用他的335在高速中超过了一台EVO X而人家一直没有超回来. 但你可以看后面基本上没有任何网友认同顶他的......
hhLEU
_U ^CX=< 我节录并帮你翻译一部分评论:
i{?uIb B E#X(0(A) the evo x would beat the 335i in performance any day. it's made to be a performance car and the 335i isn't
/MKcS%/H/ gTc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