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说一下车辆的重力转移问题。 P'Fy,fNg
4M
8AYh2)
我们知道车辆的所有重量都是通过四个车轮和地面接触的(这指一般的家轿,多于四轮的货车先不提),一般的汽车设计是尽可能把前后的重量按50:50分配的,当然很多车并不能做到绝对的平分,一般的前置前驱是60:40,前置后驱接近50:50。 &F}1\6{fL
]tZ5XS
车辆在静止时,如果车身为1000KG,前后重量比是60:40的话,那前后轮所受到的重力大概是前600KG,后400KG,每只前轮是300KG,每只后轮是200KG了。 q
rbF@{
p 8"(z@T
&SN$D5U'
当车辆开始运动时,车身的重力就开始产生变化而发生转移了。 TjI NxP-O
J#V`W&\,6
我们在乘车时身体在车子加速时向后压,减速时会向前冲,转向时会向反方向摆动所感觉到的力量。 sf*SxdoZU
UiZ61lw
起步时,重力因车辆向前突然运动而向后转移,由原来的60:40转变成50:50,或者更高,这要视乎车辆起步的加速度。 l wg.'<
Mc}x]j`f
当车辆刹车时,同样因为车辆的惯性,使重力向前转移,由原来的60:40变成70:30或者更高,这要视乎用多少车速怎么样刹车。 *tO<wp&
ZYsFd_
当一辆1000KG时速100公里的轿车一脚急刹车完全刹停期间,前后轮承受的重力分配将会由原来的前轮600KG后轮400KG瞬间变为前轮900KG后轮100KG,这时每只前轮将要承受450KG的重力,而每只后轮的承受重力只有50KG,就算多强的后制动力对这一点重量都是多余的,因为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因重力不足而远远小于车辆向前的惯性,后轮的摩擦力对整个刹车过程起到的作用很小。 [j?<9
&%X Jf~IQ
摩擦力对整个刹车过程起到的作用很小。 E ZKz-}
KN:dm!A
车辆绝大部分时间是向前行驶的,所以刹车时绝大部分时候的重力转移是由后至前的,这就决定了车辆的前轮刹车系统一定要比后轮强大,这样才能使车辆在需要制动的时候能有效的把车辆停下来。 5?L:8kHsH
Jf<yTAm
再说说前后轮制动力分配对车辆的影响。 7]xz8t
e1^{
当一部汽车只有前制动,当刹车时,重力大部分压在两个前轮,这时前轮的制动力将决定车辆停下来的距离。 |@L &yg,x
o%^k T&
当一部汽车只有后制动,当刹车时,重力还是大部分压到两个前轮上,这时前轮没有制动力,而后轮就算有再强的制动力也因重力大部分已转移到前轮,后轮所承受重力不足使后轮摩擦力过小,不能有效牵引住车辆向前的惯性而产生打滑。 N 1f~K.e\
+ersP@G
0bPJEEd
虽然一部车不可能只有前制动或只有后制动,但如果前后制动力分配不理想,或者后制动力优于前制动,那刹车时就会出现的类似没有前制动的效果——打滑了。 R(/[NvUb
@ yg|OA}
原因是当前制动力还没有达到影响车辆向前运动时,后制动力已经对车辆产生制动效果(使后轮运转减慢,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而重力的转移也使后轮的重力减少摩擦力减弱,不能拉住车辆向前的运动状态,从而产生打滑现象。
CSG+bqUG
RFZU}.*K$
这中现象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车辆甩尾,对于车身扁平的轿车,车速不太快时这种状况还不至于发生危险,但车身高窄的众泰,这种现象就是能导致翻车的致命状况了。 u5cVz_S
=9;[C:p0-
所以只要不是高速行驶的跑车,后轮是不是碟刹根本就不重要,后轮碟刹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必归在必选之列的。 1
AV1d%F
P3wU#qU
由于车辆在行驶时发生重力转移,所生成的影响并不止刹车系统,其中影响很大的还包括轮毂和轮胎。 %|: ;Ti
i_|9<7a
如果车子在高速下坡时要拐一个急右弯,而司机在弯中突然松油门,这一连串动作引致的重力转移会使右后轮负重是零(因为它己凌空了) !左前轮的负重则可能高达800kg,而左后轮和右前轮则可能分别只有80kg和120kg的负重。 Gkdm7 SV
*0=fT}&!
这严重不均衡的现象会令左前胎不胜负荷而打滑(即转向不足),失去转向能力而向前直冲。 :~
\LOKf
U8 Z~Y}29
/uK)rG
F
这时候开车的人如果在慌忙中踏下刹车,会令更多的重量由己经负重不多的后部向前移,结果左后胎因负重太少导致下压力不足,摩擦力不足以抗衡车子在转右弯时所产生的左横向力,而产生向左横移(即转向过多). MinbE13?U
f_oq1 W)9
而瞬间的重力转移会导致某个轮胎和轮毂受压爆增,所以过低过高的胎压此时是很危险的,随时有爆胎的可能。 XFtO
mY
M|ms$1x
轮胎的胎压增加同时影响着轮毂,我们知道轮胎的钢丝胎圈是被轮毂凸起的边缘卡住的,胎压增加就会使轮胎横向扩张,增加胎圈对轮毂边缘的压力,这时制造得较单薄的轮毂边缘就有可能被轮胎的高压压断,发生泄气现象。 sA3UeTf
Vd21,~^>g
所以我们选轮胎和轮毂方面,就不能单单看款式和价格了,质量好的轮胎和轮毂是保证安全驾驶的前提要素,不可轻视了。 x#mtS-sw2Q
4jGLAor|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就算是四轮碟刹的车,前轮的刹车盘都是比后轮的要大。 4H-j
.|e
=cn~BnowY
杠杆原理告诉我们,刹车钳离开碟心越远,产生的制动力越强,同时所需的踏板力度越小。 lhO2'#]i
;:OsSq&
也就是说,前轮的制动力是大于后轮的,原因和我上面提到的一样。 CW`!}yu%
/;oqf4MF
所有的刹车系统都要注意平衡和前后制动分布,过大的制动力容易令轮胎抱死,前轮的问题还不算太大,但后制动力过敏容易使车子在刹车时不稳定甚至打滑,发生意外 (如有ABS系统可减低抱死现象,但每次刹车都触动ABS始终是不健康的). !p[`IWZ
&y\sL"YL!
+sZUJ
归根到底,就算对原厂的刹车不满意而改装增强刹车,最终令汽车停下的还是地面给轮胎的摩擦力,如果轮胎性能差,或是地面湿滑、有沙石,同样不能得到好的刹车效果。轮胎的抓地力极限就是刹车性能的最高极限,其它一切配备都只是为了接近这个极限,而不是把这个极限提高。所以如果嫌前碟后鼓制动效果不满意而改成四轮碟刹系统,还不如买套好的轮胎实际。 Vrp[r *V@E
k6**u
轮胎对制动距离影响很大,可以说基本是唯一决定因素了。道理很简单,摩擦力=压力*摩擦系数。一般来讲,车中变化不大,因此,最终决定制动性能的,只有轮胎这一项。 ]v 29 Rx
W/+K9S25
ABS 作用只是尽量保证轮胎处于静摩擦状态。因为静摩擦大于动摩擦,而且轮胎抱死将失去操控性。 d/,E2i{I7
Q(@IK&v
碟刹,鼓刹各有优缺点,在单次使用上差别不大,只要能保证轮胎处于静摩擦临界点,从公式上很容易解释。 ) g1a'G
]$iN#d|ZU
碟刹优点在于散热好,热衰退小。 \ FzM4-
Oe]&(
鼓沙在于封闭性,抗砂石,素以越野车都是鼓刹。 NYB[Zyp
|QZ58)>
鼓刹的制动能力尤其是静止制动能力应该大于碟刹,但是容易过热导致失效。 OJ>.-"
"&YYO#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