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 DC 鏡頭等效焦距多數都是 35 mm 開始,對於喜愛廣角效果的朋友來說實在很不是味兒。除非可以外加廣角配接鏡,否則大家就只有接受這個事實。自從去年開始,內置 28 mm 廣角鏡頭的 DC 開始興起,到了今年幾乎 28 mm 廣角鏡已經成為所有 Prosumer 級 DC 的標準配備。DC 焦距短了,玩法就多了幾種,今期 DCFever.com 就以 Canon PowerShot S70 為教材,向大家討論一下用盡 28 mm 鏡頭的方法
將主體及背景分開
大家都知道將鏡頭 Zoom 至廣角端時,主體在照片中的大小也就變小了。如果要以廣角鏡將主體拍得大一點,大家就得走近主體一點。因為拍攝距離近了,主體與背景的透視感也就變得更強烈,即是說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比肉眼看來更遠。鏡頭愈是廣角,這種透視效果便愈明顯。
大家明白這個特性之後,就可以利用廣角鏡拍出與別不同的照片。例如在一個狹小的房間、擠迫的街道拍人像、寫實照片,大家可以用廣角鏡靠近主體拍攝,由於拍出來的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比肉眼看來遠,主體便可以從混亂的背景中突顯出來。
把主體從背景中抽離出來,並不一定需要用大光圈、長焦距造成的淺\景深效果,而且用數碼相機也較難獲得明顯的淺\景深,利用廣角鏡近距離拍攝是另一個不錯的可行方案。
用普通 DC 的長焦距拍攝,主體及背景容易擠在一起。 |
用 28 mm 廣角鏡拍攝,主體及背景成功分開。 |
強照片的空間感
在平面照片中表達立體空間,最基本的方法離不開線條、陰影及比例等技巧。如果大家能夠利用 28mm 或更短焦距的廣角鏡拍攝,前景大、背景小的透視效果便會更加明顯,而且前景及背景的大小比例在照片看起來會較肉眼誇張,即是說前景會拍得比看起來大,背景會拍得比看起來小。在這種比例尺影響下,大家便會感到照片看起來較有空間感。如果大家拍攝時可以配合低角度或放射性線條的幫助,照片的空間感便會更加強烈。
用長焦距拍攝,空間感較小。 |
用廣角鏡拍攝,空間感較大。 |
畫面有放射性線條可進一步加強空間感。 |
|
進行超焦距拍攝
大家拍攝動態照片或者 Snap Shot 時都可能會有這個經驗,在相機完成對焦後,最精彩的時刻已經錯過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菲林攝影時代已經有人利用超焦距的方法省略對焦的時間,在按下快門瞬間便能拍出清晰的畫面。超焦距其實是利用了景深的原理,在一特定焦距、光圈下,將相機鏡頭設定至計算出來的對焦距離(超焦距),便可以獲得最大的景深。在不用重新對焦的情況下,在指定距離至無限遠的景像都可以被清晰地拍攝下來。超焦距的計算公式是這樣的︰
從上述公式可以看到,使用愈短的焦距、愈細的光圈,超焦距的效果便愈明顯。由於數碼相機的實際焦距比菲林相機短得多,因此不需要使用太小的光圈亦可得到不俗的超焦距效果。使用有 28mm 等效焦廣角鏡頭的數碼相機,會比一般數碼相機做到較明顯的超焦距效果。不過大家要留意,公式中的解像度單位是 lines/mm,並不等於像素,可透過以下計算方法獲得︰
如果以 Canon PowerShot S70 為例,CCD 解像度約為 136.1 lines/mm,如果在最廣角端拍攝並將光圈設定為 f/4 的話,超焦距約為 1.16 米。只要用手動對焦功能將對焦點設定在約 1 米多一點的位置,由 0.58 米至無限遠的主體都可以清晰拍攝。
如果大家有 Pocket PC 的話,可以到 Jonathan Sachs 的網址下載計算景深的軟件 DOF 1.0︰http://home.comcast.net/~jonsachs/
用長焦距加正常自動對焦,拍 snapshot 容易 Out Focus。 |
|
|
|
用超焦距方式拍攝,不用對焦也可拍出清晰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