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前回家常在北京西站坐车,深感西站进出站之费劲;最近因要开车去西站接人,在网上继续费劲寻求如何停车时,看到2006年的一篇关于北京西站十年拥堵的文章,感慨! sN`o_q{Q
ALie
Uf
-------------------------- NF.6(PG|
北京西站十年拥堵之困 Lj* =*V
Uht:wEr
■专题动机 W$&Ets8zo
L"<Eov6
2006年5月10日,13对列车从北京南站“搬家”到西站,使这座“亚洲第一大站”运力几近极限。此前,北京西站已走过了十年“瘸腿之路”。甩手工程与体制之弊形成旅客进出站难等“四难”。2005年起,两组专家各历时一年,分别从同角度剖析西站困局,各自形成《北京西站南北广场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研究课题》(下称《专家组报告》)和《北京西站地区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研究报告》(下称《社科院报告》),并受北京高层重视。对此,市长王岐山做出批示,指出西站管理已成“顽疾”,要求在奥运前作为窗口进行建设。本报记者历时月余,就西站管理体制及拥堵之弊进行调查剖析,以求解西站治本之策。 yk6UuI^/
V]cY+4
Y
■核心提示 ~[,TLg
6
"7/YhLq7
北京报道地铁未建,南广场甩手十年,本应三方承担的客流全部落在了北广场身上,西站“瘸腿”已十年。西站建设之际,资金不足曾致工程甩手,建成之后,“以商养站”又使维护资金不足,西站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缺位。目前,政府已改变“以商养站”思路,从资金和体制上打通北广场出站“血脉”,同时也从硬件上增强北广场疏通能力。专家们提出,启动南广场和地铁才是解决西站拥堵之源。 Lj,%pz J
__npX_4%S
>fQN"(tf
H0 t1& :
一个小时零六分钟。 2T5ZbXc+x
+>j_[O5Y
这是唐鑫从下车到出站所经历的时间。2005年初的此次西站之旅,后来被他写进了西站调研的《社科院报告》中。 .CYkb8hF
r>\.b{wI
北京西站,亚洲最大的火车站,通车十年来一直经历着拥堵之痛。 hdzaU&w
qmhHHFjQ
按照原规划设计,这座“特大型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分流畅通:乘客分别通过地铁和南北广场出站,其中地铁分流40%-50%,南北广场各分担约25%-30%的人流。 *=rl<?tX
d}1R<Q;F
现实情况是,西站投用已10年,地铁未建,南广场出站系统未启用,输客重任全压在了北广场上。 3LG)s:p$/
uTQ/_$
作为西站惟一畅通的“血脉”,北广场已不堪重负。 <3'r&ks
M*nfWQ
a
与之相伴的是旅客的“四难”:进站难,出站难,接人难,停车难。《专家组报告》在调研一年的基础上提出,北京西站提供的公共产品,与铁路客运持续增长带来的巨大需求不相适应,引发了西站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已成“西站首要的问题”。 Pl
U!-7
!$P&`n]@
目前,专家的意见已经提交市政府,并获高层重视。 t\X5B ]EZ
pno]Bld'z
“瘸腿”的西站 m
z) O
Cwl#(;@
4月30日傍晚,西站南广场上少有旅客,落日余晖在地面投下长影。 &N.D!7X
Ksr.'
这是5·1黄金周的前一天,离京或到京的人们,早已挤满了北广场。在公交与出租车的喧嚷声中,人流缓慢挪出西站。 /{QR:8}-Q
/Sy:/BQ
“现在的西站,是一条瘸腿在蹦。”韩林飞说。他是北京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从一年前开始带领一批专家启动《北京西站南北广场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研究课题》。 :!Ea.v
`_M*2(rt
实际上,这样的场景,已持续了10年之久。随着乘客流量的增加,北广场的压力与日俱增。 :jo
!Yi
$w%n\t>
B
按照原先设计,北京西客站最初投用开行23对列车,至2006年5月,这一数字达到79对,且多集中于早晚时段,每7分钟一趟,日均客流达到15万人次。 tw{V7r~n
[
QHSCF5
春运、暑运和黄金周期间则更多,最多时总数达到137对,进出站客流为30万人次,而北京西站的远期规划最大容量为90对。 ~D[5AXV`^
MGoYL\
今年5月10日,北京南站暂时停用,13对列车被调整到西站,约1万人次的客流,使西站每日运力接近黄金周时期。 3)5Gzn
f(H
h(
这种情况下,目前西站日均行车超90对,西站地区管委会副主任徐捷说,运力已达原规划极限。 w>RBth^p
C&d%S|:IR
韩林飞认为,进站难、出站难、接人难、停车难等四大难题,对西站来说,将会更加严峻。 < C{-ph
FW?zJ
现实是,西站周边公交运量的增加速度,远不及铁路运量增速。 &}TfJ=gj
yMdAe>@
2005年初,唐鑫等一批北京市社科院的专家也启动了对西站的调研。历时一年形成的报告指出,两者的对比是,1996年—2004年,西站铁路年运量从1742万增加到4906万,增长了182%,而同期的公交运量从1420万增加到2539万,增加了78.8%.而在其中,南北广场的公交运力又有着严重悬殊:北广场有50多条公交线路,而南广场仅4路首发公交车。 - EwtO4vLJ
2TR l@
而且,南广场的进出站系统至今尚未启动。由此直接导致,北广场拥堵严重。 8J&K_JC^
#MZ0Sd8]&
韩林飞长期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北广场各种交通流线相互交叉混行,并与人流交叉,进出站旅客不便,造成莲花池东路频繁瘫痪,并导致周边路网交通的严重拥堵。 (#w8/@JxF
{J:ZM"GS
春运期间,这一现象更为严重。一位专家曾了解到一极端个案,“有乘客排了五、六个小时的队,好不容易到了候车厅,发现已停止检票。” S9sFC!s1g
G0sg\]
更大的问题是突发事件的应对。 7y",%WYSD
\h6_m)*H4
今年1月19日,10多万人因郑州大雪滞留西站。工作人员只得出动车辆将旅客从北广场输送至南广场。这让前往调研的专家唏嘘不已。 W
M/pP?||
\WD}@6)
~
他们的看法是,西站在高峰时段疏客能力差,尤其缺少紧急应急避难空间,很容易发生踩踏等突发事件。 9)p VDS
=!_e(J
何以瘸腿? E1:{5F5/
RKaCX:
5月15日下午,一头白发的朱嘉禄出现在人流汹涌的北京西站北广场上,怀念着那沉睡图纸上10年之久的南广场和地铁。 $trvNbco
hdtb.u~
作为北京西站的总设计师,没人比他更熟稔这个他曾亲手主持设计的火车站,以及这个火车站带给他长达10年的遗憾。 >5
)E\4r-
M >Yx_)<U
实际上,按照当初的设计者的构想,这座亚洲最大的火车站非但不会“瘸腿”,而是会成为“特大型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 c?5e| dZz
54s+4R FL
朱嘉禄提供的资料显示,西站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是北京站的7倍,是集铁路客运、公共交通、商业服务、办公住宿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二层候车,地下出站。 p<
Emy%
)| @'}k+
就功能而言,它通过立体交通,力图实现人车分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流,同时能够使各种交通工具紧密衔接,核心理念是“一切方便旅客”。 k/hE68
<6i
lx,^Y647
具体而言,通过南北广场及其周边配套的交通路线和地铁,可以实现南北、地下多向进站;出站时,通过地下出站大厅向各个方向,可以直达地铁、东南两个广场公交车站,以及西北方的社会停车场。 I_N(e|s\U
7@al)G;~
按此设计,西站南北广场各分担约25%-30%的人流,通过下方地铁,吞吐其余40% -50%的人流。 e#]=-^
5\/h3i"I
按照规划,西站地铁包括7号线和9号线,站台在地下约17米处,南北贯通西站主体建筑,为两层双道四线,并可实现换乘。站台面积3.6万平方米,是西单车站的2.5倍。 (:W=8G,p
OLpE0gZ.|`
资料显示,西站总投资约68.49亿元,为北京市和铁道部共同投建,其规划建设动用了北京市和铁路两系统5大设计院、10大施工单位,最高时建筑工人达到了3万。 }l{r9ti
1MV\Jm
甩手工程 (.Y
t|
"j
A\J|eSG'$
规划之中的地铁,在1996年西站通车后,一直停留于发黄的图纸上。 E?san;Ku
!U38aHG
甩手工程不仅于此。《社科院报告》显示,规划之中未建成的工程还包括,南广场及其配套设施、主站房东南区域的道路及市政管线,南站房及附属用房的永久电力开闭站,供北广场和地下自行车道等区域照明的永久配电室等均未建成,机动车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mEsOYIu{
0 =#)-n
在出站系统,原设计的29部电梯只安装了14部。 2uw1R;zw
/7Z5_q_
5月26日中午,在出站大厅免费咨询台不远处的一个预留楼梯处,“此地禁止大小便”的打印纸贴在墙上,栅栏门后,预留的地铁空间,几盏节能灯吊在墙上,水泥柱子的长影拉在地上。 xW92ZuzSH
VB x,q3.
“非常荒凉,还有一米多深的积水。”崔志杰,北京西站地铁总设计师、现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这位身兼市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几年前下到地铁预留空间看到的情况是,除了水、地铁管线内还走起了供热管线。 Bn>"lDf,
7RW5U'B
崔志杰担心,由于供热管线热胀冷缩,会令混凝土结构的地铁预留线变形,而地铁预留部分上面就是出站大厅。 \KmgFyF
""LCyKu
据崔志杰介绍,这些地铁预埋工程在西站主体建筑动工之前就已预埋,至今已有13年左右,共完成了几百米,花费数亿。 $nX4!X
V4c$V]7
对于南广场进出站系统,目前尚未投用。原因在于,南广场原规划的地下停车场和地上公交枢纽以及周边市政道路等配套设施并未建成,无法满足大量进出站人流要求。 ^;o
n
}o>6 y>=
专家组测算,目前北广场高峰时段每小时1万人进出站量,已达到饱和,预计2008年奥运会高峰时每小时客流量将达到2.78万。 irqNnnMGEa
.#py5&`%
“到时候南广场不开通,西站腿瘸得恐怕就走不动了。”韩林飞担忧。 ;.%Ii
w&WG
P!;%DI!<b
“甩手的主要原因是后续资金不到位。”原西站工程总指挥部负责人透露,通车后,主要是修修补补,致使西站许多工程无法重启,整体不配套。 ]p,sve
vo
Ek0zFnb[Gx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