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蒙牛、伊利在內的全國22個乳製品企業,旗下的69個奶粉產品,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結果令人毫不意外,三鹿事件,如果真的如官方所言,是奶農違法,這會是個別奶農的作為嗎?乳製品公司從不同奶場收購牛奶,奶農攙進三聚氰胺,誤導檢測儀器,令蛋白質 含量提高,藉以賺錢圖利,一家奶農這樣做,別的奶農不會爭相效尤嗎? tK .1
*
Uavl%Q
把責任全往奶農身上推,將奶農當做替罪羔羊,起訴審訊,罪成收監甚至槍斃,然後結案,目前正是按着這條軌道進行。問題是,這樣做,企業和官僚們就能完全推卸責任,逃離罪孽嗎?三鹿聲稱旗下奶粉要經過1100度檢測,才能過關,中央電視《每周質量報告》,也曾以專題形式為此吹噓宣傳,為何千重檢測也不能把三聚氰胺查出來? Vc;[ 0iB
-qDqJ62mC
早在今年3月,三鹿早就接到投訴了,但卻拖拖拉拉。6月,質檢總局也收到消費者的投訴,湖南出現「腎石嬰兒」,但卻以資料不全為理由,不追查不公布。8月,三鹿證實三聚氰胺是禍首,向「有關部門」匯報,但「有關部門」卻沒有任何行動。三鹿最大的外資股東新西蘭 恆天然公司要求回收不得要領,忍無可忍了,向新西蘭總理克拉克求助,克拉克向中方高層通報,紙包不住火了,才爆發出來。 p? 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