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1375阅读
  • 6回复

粤语在维基上面的解释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粤语在维基上面的解释:

粵語,又稱廣州話或白話,在海外又被稱為唐話,是一種屬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聲調語言。在中國南方的廣東中西部、廣西中南部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的部分國家或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它的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對南方的稱謂「越」或「粵」。由於在語言學分類上,中國学者與西方学者有分歧,故粵語屬於一門方言抑或是一門獨立的語言尚有爭議。[2]

目前全球中,粵語使用人口大約為6.6千萬-1.2億[1]。雖然使用人口比官話漢語少,但粵語的使用地區非常廣泛。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應用,而且支持著以香港文化及南粵文化為中心的粤语文化,這使得粵語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有較強生命力的語言之一。

廣州話口音是粵語的公認標準口音。但是隨著近年來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廣東境內一些原粤语城市甚至出現外來人口多於本地人口的現象,與之相伴的是漢語普通話使用人群大增,加上近年来香港粤语流行曲、電視電影對中國大陸粤語使用人群的強勢影響,粤語通俗文化的中心城市事實上已經由廣州遷移到了香港。

香港口語跟廣州口語,发音上没有區别。但说话的语气和语调有些不同。另外,由于两地所处的环境不同,对某些 事物有不同的习惯称呼。但是總的來說,廣州人在香港或是香港人在廣州,基本上溝通沒有問題。

歷史
粵語的歷史發展,自上古時期至現今,經歷了一段頗長的時間。


[编辑]秦漢時期
自上古時期,嶺南地區便居住著被稱為「南越」的民族,鮮有漢人居住,故當時漢語並不存在。在秦朝,秦始皇派軍南下攻取「百越」之地,數以萬計漢人來到嶺南地區定居,便導致漢語開始於嶺南地區傳播。而至漢代,漢高祖封趙佗為「南越王」,統治南越之地。此時,許多漢人進入嶺南,便與南越雜居,並逐漸改變了當地土著之生活,同時亦促進了漢語的傳播。當時雖有不少漢人南下,但與當地土著相比,漢人仍然屬於少數。因此,漢語在傳播的同時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土著語言的影響,兩者互相融合及吸收,這便是粵語脫離母體的時期。


[编辑]魏晉南北朝時期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長期處於戰亂動蕩的狀態,許多中原人為了逃避戰亂,舉家南遷,是為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高潮。此時,嶺南地區漢族人口大量增加,大大促進了漢語的傳播與發展。在此時期,粵語與中原漢語已經表現出較大差異,此時期可稱為粵語之成長時期。


[编辑]唐朝時期
至唐朝,粵語隨著廣東地區漢族人口進一步增加、廣州附近地區原來居住的一部分少數民族已經被漢化、另一部分被迫遷移到廣西等地而有了很大的發展。在此時期,粵語受中原漢語影響,變得更加規範化,進一步形成有一支相對獨立的語言體系、詞彙系統及語法結構的語言。唐朝是粵語日趨成熟的時期。


[编辑]宋元明清時期
到了宋朝,粵語與中原漢語的差距越來越大,已經自立門戶。元明清時期,粵語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编辑]清朝中後期
而至清朝中後期,由於清朝閉關自守,僅留下廣州作為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故相當一部分外國人來到中國後掌握的語言是粵語而非北方話;除此之外,不少京官為了與外國人經商,亦常常學會說粵語。這直接導致了粵語在晚清時期非常流行。


[编辑]近代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當時在國會內訂立國語時,要求粵語成為中國國語的呼聲相當高。當時廣東籍議員掌握了過半數議席,粵語成為國語理應不成問題;惟孫中山慮及中國之統一問題,逐一向議員遊說以漢語北方話作為國語。最終,粵語以一票之差(一說為三票)敗北,漢語北方話成為中華民國國語。

1949年後,粵語作為一種地方語言而遭到削弱,在中國大陸「推廣普通話」的運\動中,粵語的地位大不如前。粵語正不斷向北方話靠攏,在中國大陸地區許多年輕的一代往往根本不懂得一些專門名詞的粵語讀法。

保留大量古漢語的成分
粵語保留大量古漢語的成分,主要表現在語音、辭彙、語法等方面。


[编辑]語音方面
在標準粵語/粵語廣州話中保留有許多古老發音,例如標準粵語中「我」和「餓」兩字的舌根鼻音聲母「ng-」保留了中古疑母的原始發音。

在聲調方面,標準粵語完整保留了中古漢語中,平、上、去、入各分陰陽的調類格局,而且還從陰入中衍生出一個中入調,是保留古漢語入聲最為完整的語言,對於朗誦及研究中國古詩詞等文學作品,起著重要的作用。標準粵語包含 -p、-t、-k、-n、-m、-ng 六種韻尾,沒有漢語北方話所具有的捲舌音、兒化、輕聲等現象 (這些北方話特徵都是在中古以後發展形成的,標準粵語並沒有跟隨北方方言發生這些變化) 。


[编辑]辭彙方面
粵語保留有較多古詞古義,措辭古雅,且粵語的許多詞語,包括語氣助詞,都可以直接在古漢語的典籍中找到來源。在漢語北方話中,這些古詞已被廢棄不用或很少用。

如粵語中將「粘」說成「黐」,用「差人」來表示「警員」等;又如粵語常於句末的語氣助詞「忌」(現常常被寫作「嘅」),在《詩經·國風·鄭風·大叔於田》有「叔善射忌,又良御忌」的表述;再如「打甂爐」(吃火鍋),「甂爐」為一種古炊具;「牙煙」(即「崖广」,意危險,古文中原意為「懸崖邊的小屋」,其中,「广」與「廣」在古代漢語中為不同的字,表不同的意思,前者就是「小屋」之意。懸崖邊的小屋,危險之意。);「濿淅」(現粵語中意為「遇到麻煩」、「麻煩」;來源於古書中形容衣衫盡濕在水中行走的聲音)等詞;此外,现代汉语中「行」和「走」的意思基本上沒有差異,但是廣州話當中,「行」就是步行,而「走」保留了古漢語中「跑」的意思。但是隨著漢語北方話在廣東地區的推行和外來人口的影響,很多廣州話保留下來的古語詞彙已經減少被使用。


[编辑]語法方面
粵語中保留有修飾成分後置及倒裝等語法項目。如在人名前加「阿」表示親昵;「公雞」倒置成「雞公」,「乾菜」倒置成「菜乾」,「羹匙」倒置成「匙羹」等。由於粵語語法中有許多修飾成分倒置現象,因此產生了許多很特殊的句式。例如北方話中「怪不得」;在粵語中作「唔怪之得」或「怪唔得之」。又如北方話中「我先走了」;粵語中為「我走先啦」。這些都是古漢語特徵的遺留。


[编辑]保留較多古南越語底層成分
古代南遷到嶺南地區的漢人與南越族土著長期雜居,彼此間語言、文化、習俗等各方面不自覺地相互滲透。粵語既有古漢語成分又有古代南越語成分,正是兩個民族相互融合的結果。現代粵語中也仍然含有許多古代南越語的成分,主要表現在辭彙方面。


[编辑]吸收了較多的外來詞
粵語外來詞主要來自英語。港英時期,香港粵語中吸收外來詞特別多,影響著廣東境內的粵語區。這些外來詞很多是漢語北方話沒有吸收的,如「士多」(store),北方話中說「商店」;有的是北方話吸收了但譯法不同,如北方話中的「沙拉」在粵語中譯為「沙律」;不少外國人名在粵語中的譯法,亦與北方话存在很大差別,如第四十三任美國總統George Walker Bush在北方話中翻譯成「布什」,臺灣譯作布希,粵語則把他翻譯成「布殊」。

從1980年代開始,不少粵語外來詞,隨著香港、珠三角等粵語區與內地交流更加頻繁,漸漸進入了北方話,例如「巴士」(bus)、「貼士」(tips)等等。有時,這些詞被北方話吸收的時候發生失真,如粵語「搭的」(「搭的士」的簡稱,香港不通用)被北方話當作「打的」吸收。

香港粵語口語中還經常直接使用英文單詞,比如,「文件夾」通常用file(讀若「fai-lo」,有文具店會寫成「快勞」);男警員或男老師稱作「阿sir」(女警叫「Madam」、女老師叫「Miss」),工作加班稱為「開OT」(源自英語 Overtime)等等。雖然不少英文發音會翻譯成漢字,但香港人不時會直接以英文字表達字詞,如「感覺」用feel代替,也沒有相關漢字表述該讀音。值得注意是,為遷就粵語的節奏,feel往往會讀成few,失去L尾聲,fax讀成/fɛk1 si2/加重尾音。這種中英夾雜的地道用法在香港十分流行,而且在廣東省粵語區中也在逐漸增多。


[编辑]擁有大量與漢語北方話不同的特有辭彙
粵語在變化發展過程中也不斷出現許許多多與漢語北方話不同的特有的辭彙,這些辭彙有的沿用至今,成為粵語的另一特色。日常用語中粵語不同于北方話的詞彙可多達50%以上。在科學技術領域兩者不同的詞彙比較低,小於10%。
聲調系統較普通話複雜
粵語有相當複雜的聲調系統,這與北方話(官話方言)差別非常大。在粵語中相當完整地保留了古漢語的入聲,而且還由陰入、陽入分化出中入。標準粵語有九個聲調,分別為: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入。關於粵語的發音和拼寫,詳見粵語羅馬化方案(粵語拼音或粵語羅馬字)、粤语发音。


[编辑]粵語的書寫系統
現代粵語在正式場合裡普遍採用二十世紀初興起的現代漢語白話文書寫系統,其語法、詞彙跟普通話書面語大致相同。這種白話文的語法、詞彙和用語與粵語有較大的差別,不過人們似乎已經基本上習慣了這種差異,不覺有大的不便。但當人們用粵語讀這種白話文的時候,一般是不會完全按照字面來讀的。朗讀者會習慣上根據粵語語法、詞彙及用語對字面文句進行調整,用粵語複述出來。

大眾媒體為貼近民眾,不時會加入大量廣東用語。部分雜誌會採用另外一套自己的粵語白話文書寫系統,大量按照粵語語法及用語書寫,不懂粵語的中文使用者是難以理解這種粵語白話文的。報紙則會採取折衷方法,主要行文都是以普通話白話文書寫,但在對話和引言中,會使用粵語白話文書寫廣東話對白,令文章更為生動,並避免在翻譯成漢語白話文時出現失真。

因粵語白話文書寫會用到大量粵語獨有的粵字,在大五碼系統(由台灣公司建立的繁文系統)的電腦中沒有收錄這些字,書寫粵語尤為不便。香港政府早年曾推出一個香港增補字符集,收錄了擴增粵字約5000字左右),如「啲」、「嘅」、「攞」、「揸」、「嘢」、「冚」等等。在最新一版的增補字元集中,進一步收錄了一些所謂的「粗口字」。此做法備受質疑,因為粗口乃社會的一般禁忌。但談到學術層面,始終「粗口」不被普遍認同。香港政府方面則表示收錄「粗口字」乃方便警方錄取口供時使用。姑勿論誰對誰錯,藉著這套增補字元集,大部份粵語口語都可以被書寫出來。

由於並非所有電腦都裝有廣東字增補字集,粵語使用者在網上討論區等非正式場合,在沒辦法打出粵字的時候,會折中地以英文的「o」代替口字旁,寫成「o的」、「o既」、「o野」來代替「啲」、「嘅」、「嘢」這類粵字。


[编辑]粵語的方言
粵語包含若干種方言。请详细参阅粵語的方言。


[编辑]影響
而在海外,由于移民有相当比例来自粵語區,亦使粵語成為大多數海外華人社區的最流行語言之一。

在香港及澳門,從市民日常交流,到學校教育、工商行業,到政府辦公、立法會選舉;到科學研究、新聞傳媒、大眾娛樂,粵語都佔絕對優勢地位(除粵語之外,英語亦較為流行)。在漢語語族裏,除普通話外,粵語是唯一比較成功發展為全功能語言的語種。同時香港大眾媒體及娛樂事業的繁榮使粵語具有非常強的影響力。


[编辑]相關條目
粵拼輸入法


[编辑]注釋
^ 1.0 1.1 各统计数据有出入,详细请参阅主要語言人口列表。
↑ 語言學家一般認為,若兩種話語間不能直接通話,則這兩種話語可定義為兩種不同的語言;若兩者間有或大或小的差別,但可以直接通話,則兩者可定義為同一種語言的兩種不同方言。根據這一分類標準,粵語跟普通話是完全無法通話的,應分別歸類為兩種不同的語言。不過,一般認為,這並非語言分類的唯一標準,如挪威語、瑞典語、丹麥語雖然可以通話,卻列為三個不同的語言。語言歸類問題上難免出現政治、文化上的考量,因此中國語言學家大多將粵語歸類為漢語的一種方言;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如果嚴格以通話為標準,中國就要多出許多種語言,就連粵語本身可能也要分成多個不同的語言出來。總的來說,隨著粵語的標準化,其真正獨立成一門語言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增加。
http://WWW.VR2XUK.com
http://WWW.SZHAM.NET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1-15

哈哈哈...

无论怎么都好...记着回家的路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1-15
24研究出点嘛子木有?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1-15

香港文化现在是粤语文化的标杆。似乎大家都认为香港白话比广州白话语调委婉好听。连我等不会讲广东话的呆子,都觉得至少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播音方面是如此。就好比老外不会中文,也能看出书法的好坏一样。在我看来,由于香港在抗战时期和1949年间吸收大量上海移民,而且这些上海人占据了香港社会的中上阶层和文化界,因此香港白话中有些口音与上海话的腔调相像,又因为是英国殖民地,香港白话中带有英文韵律也是顺利成章的现象。

不过有件小事至今还纳闷。正因为看到香港电视中称女警为madam,去年俺首次去美国,一落地便问机场女警,海关出口在何处,同时没忘了先称呼一声madam,没想到毕恭毕敬的态度换来这位摔跤手一样的大块头女同志一声断喝:“谁是你的madam?!”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1-15
以下是引用A廿四在2007-1-14 18:40:52的发言:

粤语在维基上面的解释:

喂鸡二字的笔误吧?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1-15
以下是引用谢老在2007-1-14 22:56:32的发言:
喂鸡二字的笔误吧?

[fly][/fly]
http://WWW.VR2XUK.com
http://WWW.SZHAM.NET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1-15
以下是引用谢老在2007-1-14 22:56:32的发言:
喂鸡二字的笔误吧?
喂鸡是维基的笔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