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一堆我想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要如何看懂机油瓶上那一堆数值,这边就列表供大家参考:
SAE 黏度适用范围
 q;IuV&B
	  
		
黏度等级
 T4gfQ6#  
	可耐最低温度 (℃ )
20 -9.5 
30 -1.1
40 4.4 
0W -35 
5W -30 
10W -25
15W -20
20W -15
25W -10
 
API 黏度适用范围
API: SG 
其中 S 表示 Service 的意思,同时也代表着此等级适用于汽油引擎,后面的 G 则表示此机油的等级,
 JP
{`^c  
	依次由最低级的 A 开始到现今最高级的M为止。
工作等级
 1&7?f   
	适用范围
SA 轻负荷,中等速度,清洁环境,不加任何添加剂
SB 有少量添加剂保护的温和状况,少量抗氧化剂,抗腐蚀剂
SC 1964到1967年出场,未加装pvc系统的汽油引擎,提供高低温下的沉淀,磨损,生锈和腐蚀控制。
SD 1968到1971年间出场,装有pvc系统的汽油引擎,提供比SC级更好的控制性能。
SE 1972年以后出厂的汽油引擎,提供比SD级更好的控制性能,抗氧化,高温沉淀,生锈,腐蚀等性能。
SF 1980年以后出厂的汽油引擎提供比SE级更好的控制性能,并加入了氧化稳定剂。
SG 用于1989年以后之车型,对引擎内沉积物之控制、抗氧化性及减少引擎之摩损较前等级为佳
 a>,_o(]cW  
	。
SH 此标准制定于1992年,在挥发性,清净性、抗氧化性…等有更严苛的测试。
SJ 制定于1996年,可用于目前或更早期汽油引擎车型,SJ级机油对低温流动性挥发
 ]W~M?1}  
	性,过滤性,
 -;qK_
x  
	抗泡性,
 yGC
HWP  
	及高温抗氧化安定性等方面优于SH 级机油,另一特点是减低对触煤的毒化。
SL SL性能新标准,制定于2001年7月,符合新引擎及旧款引擎使用,SL级能提供更高的高温清洁性及更低的机油耗损,并同时符合ILSAC GF3的规格要求更具有省油(汽油)特性。
SM 为目前最新标准,
 nKtRJ,>  
	制定于2004年第四季,符合全系列引擎使用,SM级针对润滑油之抗氧化性,减少积碳产生以及优异之低温表现要求高之机油耗损,并同时符合最新ILSAC GF4的规格比SL之标准要求更具省燃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