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891阅读
  • 1回复

[转帖]谁出卖了我的车险信息?车险信息泄露调查

楼层直达
级别: 支柱会员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读者致电编辑部,反映接到不少保险公司的车险推销电话。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刘先生打来电话称,因为他的车险快到期了,仅一周内就接到不下5个推销电话。

  刘先生为此困惑不已,“他们不仅了解我车险保单的情况,而且对我的移动电话及家庭住址也一清二楚。”刘先生的自主选择受到干扰不说,原本宁静的生活也被破坏。车险推销人员的骚扰行为日益嚣张,无孔不入。

  在接到几次电话后,刘先生留了个心眼,记下了一家保险公司推销人员的联系方式,并称等他考虑清楚后再给予其答复。对方果然给刘先生留下了电话,称自己是某保险公司负责电话营销的工作人员。

  两天后,有所准备的刘先生拨通了该营销人员的电话,对方异常热情地向刘先生介绍称,目前,市场上的车险都不能低于7折,但如果通过电话等直销模式投保车险的话,可享受更多的折扣。当刘先生问及具体能享受几折优惠时,该人员说,如果刘先生同意在该公司投保的话,价钱可以再商量。

  刘先生质疑地问:“我看到报纸上说,保监会明文规定,今后车险最低只能打7折,你们这个折扣有保障吗?合法吗?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理赔?”上述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并没有直接回答刘先生的问题,而是向刘先生保证一切手续肯定没问题。

  令刘先生感到意外的是,对方竟然能够准确说出自己的车险保单号码和保单到期的时间,就连刘先生购车时间、车型和购车地点都了如指掌。这让刘先生吓出一身冷汗,“这么隐私的资料,为何一个陌生人掌握得这么清楚?”

  刘先生在电话里不禁反问,“你怎么知道我这些信息的?”“我们自然有渠道,我们也是帮你省钱。”“我的这些车险信息涉及个人隐私,你们乱打电话骚扰我是违法的,我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告你们。”“我们的途径完全是合法的。”

  对方始终不肯告知刘先生“出卖”他车险信息的源头。当刘先生准备多问几句时,对方已经挂断电话。

  其实,像刘先生这种自称是保险公司电话业务员的车主不在少数。虽然这些人在客观上起到了提醒作用,但手机、办公电话、家庭电话轮番被“轰炸”,只要不说“已经投保了”,电话就没完没了地打来。

  甚至有些车主还接到自称是汽车经销商的电话,称“作为本店的购车者,您将免费享受本店提供的车险咨询服务。”美其名曰是免费售后服务,其实就是变相推荐一些与他们有利益关系的保险公司,然后从中收取高额回扣。

  而恰恰一些没有防备的客户,就容易上了这些经销商的当。殊不知,其交给保险公司的车险保费中,有一部分是被经销商分去了。

  在痛恨这些骚扰电话的同时,刘先生也希望弄清楚,究竟是谁泄露了他的车险信息?究竟有多少人知道我这些资料?

  令刘先生感到迷惘的是,这些打给他电话的人互相之间并不认识,他们常常推销不同保险公司的车险,即使推销同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报价上也有一定差别。“那么,出卖我的车险信息的源头在哪里?”

  对此,记者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据记者调查了解,其实,从刘先生买车到领取牌照,再到第一年购买车险,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资料泄露的可能,因为,每办理一个手续,刘先生都有可能填写真实资料和联系方式。如果刘先生发生过交通事故的话,就连修理和理赔环节都是资料外泄的途径。

  ★ 保险公司

  代理人的频繁流动,导致了保险公司成为车险信息被外泄的主要途径。

  据记者了解,当代理人跳槽到其他保险公司的同时,也自然带走了以前所开发客户的资料。他会劝说客户改投新保险公司的保单。这一现象在保险圈子里非常普遍。

  另外,如果保险公司把关不严的话,也会有被现有员工泄露资料的事情发生。

  据悉,一般各家保险公司都建有自己的客户档案库,根据各公司的实际情况设定访问权限。如果一家公司内部保密手段不健全,公司的理赔人员和出单人员极有可能为了谋私利盗卖客户信息。

  上海一家财产保险公司人士向记者介绍,这样的事情在每家公司基本都有个案发生。“客户资源是保险公司的商业秘密,客户资料一旦被泄露,将对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开展造成很大影响,更会使客户对公司的诚信产生质疑。”

  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些保险中介或代理机构。今年可能和A保险公司合作,明年则和B保险公司合作,有时为了增加可信度,直接以不同保险公司业务员的身份出现,也就形成了客户信息的“合理流动”。

  而一些自称是保险公司之间联网的说法,更是甚嚣尘上。

  在此提醒消费者,上述说法纯粹是一派胡言,试想,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保险公司之间怎么能够共享信息呢?

  目前,多数购车者的购车渠道是汽车经销商,他们手中握有大量购买新车客户的资料,而且比较详实

  ★ 汽车经销商

  另外,一些汽车经销商同时还是车险代理商的身份。在车主购车后,汽车经销商往往抛出第一年赠送保险或保险打折的诱惑,让车主在其处投保车险。车主的投保情况连同车辆情况一并被汽车经销商套取。而当第二年车主选择其他渠道购买车险时,有些汽车经销商就将其掌握的客户资料出售给保险代理机构,从中获利。而这种由汽车经销商泄露信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据说,在国内一些城市,甚至还出现了专门负责为汽车经销商和保险代理机构牵线的中间人,这些中间人获利也不小。据这些中间人透露,一般汽车经销商提供的车主资料的“收购价”在5元/份之内,而他们通常以8—10元的价格卖给保险代理机构。如果车型越好、车价越贵、上年车险保费较贵,资料就越值钱。

  更令人气愤的是,个别中间人甚至将同一份资料卖给多家保险代理机构。这也是为什么车主收到这么多骚扰电话的主因。在这些中间人的眼里,个人信息成为他们赚钱的商品和工具。

  有人认为,另一个能通过合法渠道掌握客户资料的就是车辆管理所。

  有读者反映,在他为新车上好牌照后,即接到保险公司电话推销其购买车险。因此,他怀疑是车管所泄露了他的信息。“汽车几乎每年都要年检,年检的过程中相关信息资料都要被保存下来,不排除有人利用内部关系获取客户资料的可能性。”

  但据一位公安系统车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公安部门比较严格的管理体系和纪律,从车管所泄露车主信息的可能性极小。

  其实,汽车修理厂也是客户资料被泄露的另一个途径。没有哪个车主能保证自己的车永远不出故障,因此与修理厂打交道也是必不可少的

  ★ 汽车修理厂

  就交通事故资料显示,每个车主2年内基本都会出现车辆维修情况,即使不发生交通碰撞,也会有汽车零件需要维修保养。

  不知道车主有没有留意,在修车时,修理厂往往要求车主留下较为详尽的资料及联系方式,尤其是通过能获得保险理赔的车主,修理厂会要求保留的资料更为详细,修理厂的理由是,“这样更便于理赔。”

  而多数情况下,修理厂提供修车、理赔“一条龙”服务。车主无需垫付修理费,而由修理厂直接到保险公司进行理赔,车主只要过一段时间直接去修理厂取车就行了。

  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修理厂不计其数,很多修理厂缺乏客户信息管理的能力,特别是一些规模小、不具备一定资质的修理厂,泄露客户信息的可能性就更大。

  有些修理厂甚至还做出一些比泄露车主信息更为过分的事情。据说,一些修理厂往往利用维修车辆进行骗保。一家广东修理厂的工作人员曾经爆料,“每当修理厂接到上过保险的事故车辆,老板会让我们半夜偷偷将这些车辆开出去,再多撞几下,这样保险公司理赔的金额会更多。老板赚其中的差价。”

  据这位员工反映,该修理厂屡屡得手的原因在于,车主对修理厂的完全信任。“修理厂在修车前会尽量要求车主留下身份证及保单,而修理厂随后即可用车主的姓名在银行设立一个账户,在向保险公司理赔时,要求保险公司将其理赔金额打入该账户。由于银行账户户名和保单与被保险人的名字相符,保险公司并不会起疑心。一般来修车的都是老客户,对我们很信任,不会要求我们出示很多理赔证明,车主前来取车时,修理厂再将原先估损时的价钱用现金直接支付给车主。”

  对于这种卑劣的手段,我们防不胜防。惟有自我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提供修理厂骗赔的机会,比如留下身份证的复印件而不是原件,取车时要求修理厂拿出保险公司的理赔文本等。

  ★ 其它渠道

  地铁口、书报亭经常也会公开售卖车主等白领人士的个人信息,这多数都是从网络渠道外泄的。

  据一位读者反应,地铁口、书报亭经常也会公开售卖车主等白领人士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车牌号、车型、家庭收入、家庭住址等,准确性极高。而这些信息中涉及的当事人对此毫不知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信息已经满天飞了。

  汽车展是另外一个可能泄露车主信息的渠道。每年,一些城市都会展开一些汽车展览,受邀参会的一般都是有车一族或是有购车意愿的消费者。而主办方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通常会开展一些调查,请参会者配合回答如感兴趣的车型、已购买的车型、何时购车等问题。有时,参会者还会留下详细的个人信息,比如车主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车型、车牌号,甚至连发动机号也有。

  另外一个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就是上网。目前,记者在浏览网页时,偶然进入了一个名为“名片网”的网站。“名片网”上竟然可以查到世界500强等企业的管理层及员工名片,包括职级、年薪、手机等。目前该网站已收录了200万张个人名片,用户只需免费注册成为其会员即刻免费获取信息。据统计,这家“名片网”的月点击量竟高达500万以上。

  为求证该网提供的名片资料的真实性,记者随机拨打了其中几个电话,基本真实有效。而名片资料的来源渠道,目前不得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名片网”所谓的供用户免费查询业务,也是有条件的查询。为对于注册“名片网”的用户,赠送50点积分,查看一张名片需求花费5点积分。发布新名片送10点积分,发布热求名片审查后获得30点,邀请一位朋友注册成功后可获得50点等。通过完善的积分积累制度,“名片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取个人名片资料。

  其实,既使没有“名片网”,我们的个人资料已经暴露在互联网中了。邮箱、招聘网站、即时通讯软件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服务,需要用户注册后才能享受其提供的服务,而注册时必须填写真实的个人资料。由于一些互联网服务商在保护个人资料上面的措施不得力,致使用户个人资料泄露。有时竟然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关键字,便可发现我们的个人资料已经在互联网中一览无余了。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出卖的,“名片网”如此庞大的名片数量又是由何而来的了。

  据悉,《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从2003年就开始起草,去年5月,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程序,并已交由国务院信息管理办公室正式起草。而个人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医药档案、职业情况等有望都被列入法律的保护范围。该法一旦出台,泄露他人信息,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级别: 钻石长老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9-04
能容天下所容,能笑天下所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