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埔的路还不错,有一段还一直沿着韩江,可进入茶阳境内就开始盘山了,层层叠叠的山峦转得人七荤八素,最可恶的是路况极差,被大车压得坑坑洼洼的,直被颠得五脏六肺来了个乾坤大扭转!好在路不算长,途中问路的时候还巧遇了在深圳工作的大埔人,非常热心地开车一直将我们送到张弼士故居的门口方才挥手告别,真的要多谢这位不知名的热心人,他让我觉得走这样的路来茶阳也是值得的!
摘一段网上的介绍:光禄第为清末民初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的故居,位于大埔县西河镇黄堂乡车轮坪村。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为三堂四横一围龙的客家围屋。大屋门前有张公于1900年赈济河南水灾和捐助广东海防饷后由清政府御赐建镌刻“乐善好施”牌坊和获赐“急公好义”美名。
张弼士出身贫寒,18岁到南洋谋生,后成华侨首富。他先后集资数百万元(光洋)回国发展民族工业商业,其烟台产“张氏白兰地酒”,在1915年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自此该酒更名“金奖白兰地”,并沿用至今。他筹办了粤汉、广三、广厦、潮汕等铁路,并以重金引意、美、日、德等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机械设备,开我国机械业之先河。他对社会福利极为热心,在新加坡等地创办“中华学校”和“应新学校”(华文),设置汕头“育善堂”,购置数十间楼房作堂产为嘉应五属福利基金,为出国学子补助学费。张公逝世不久,其后裔依其遗言,曾捐建中山大学校舍一座和“张弼士纪念大楼”一幢。港澳台同胞、华侨和乡亲缅怀张公爱国爱乡业绩,前来祖居瞻仰的游人络绎不绝。
大门口坐的孩儿是张氏第八代了
我们那天去的时候到是门前冷落,整个过程中都只有我们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