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3771阅读
  • 2回复

驾车经验谈五:操控方向盘之我说

楼层直达
级别: 进取会员
操控方向盘之我说 YCLD!S/?  
q3pN/f;kr,  
>-tH&X^  
4f@\f7 \  
方向盘的操控,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从《雷锋日记》里知道了它被高度思想化了,因此,方向盘的操控对于驾车者来说,其重要性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大家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操控方向盘的手法和握法是五花八门的,似乎无须太在意,反正能转就够了,实际上,这是比较重要的环节,我将我的看法说出来,请大家一起探讨。
我记得石DX的一篇文章(或老石转载的一篇文字)里,对大家在驾校里学的握方向盘的手法予以否定,认为正确的握法应该是两手平行把握,这样手会比较舒服,还可以抗冲击。但我觉得此说法有商榷的余地。上述的握法在高速驾驶时,如走高速公路、在车道赛车、开方程式赛车时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车速快,这样的握法比较稳定,且转向量不需要太多;在城市里开车或弯道较多的车道开,这样的握法也许就不算太合理了。驾校里学习时教练之所以要教大家手要握在10点--4点或2点--8点的位置,是要保持手对方向盘着力的一定力矩,一手紧一手松,既可以较好地稳定方向盘还可以利于发力。请大家不要忘记,过去的车方向盘是没有助力的,那么手应该如何运力就比较重要了,这里且不谈大车的反握发力(观察一下公交车司机的开法),主要是谈小车的操作。今天我们的车大多有助力转向,是否因此就可以忽略方向盘操控的高效率呢?显然大家都不会忽略对方向盘操控的高效性。何为高效性?我的理解就是:用最少、最合理的动作,做出最有效的操控效果!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认为:尽量少用交叉手,除非在转大弯,如掉头或盘S弯时需要快速转动方向盘时,一般的情况尽量少用或不用。如何才能少用或不用交叉手呢?这里我先谈谈武术的一些基本要领(我不是武林高手,仅知个别道理):我们在出拳时,为了达到击打的效果,通常是拳心向下的,但收拳时一般是要求将手外旋拳心向上,手弯曲后迅速收回,再出拳时能保持其有效性,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要防止对方击打手臂而断手;如果在手击打到了末端未及收回,对方抓住拳头或手腕往前一拉,你将失去平衡往前冲跌,这也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为什么呢?因为此时你的手劲已经发尽,无以为继。回到开车,我们的手什么时候发不了力呢?也就是左手向右推到右手方位,右手向左推到左手方位。要继续同向运力则需要另一手到达交叉位拉来帮助转向,由此我们知道,转方向无非就是“拉”和“推”两种运力方式,怎样拉和推,则成为我们如何操控好方向的关键。那么如何拉和推呢?我的理解就是:向左转向,则应先左手拉,向右转向则先右手拉!如何操作?以转左为例:打左转向灯,观察倒后镜,右手套握于4点位置,左手根据转弯的弯度选择握于11点与2点之间的一个位置,拉动方向盘转向,当左手到达8点左右的位置,弯仍然未过,则用右手向左推,一般情况这样的操作都可以过弯了,过后,回正,恢复正常的握法;仍然未过,如掉头,则左手交叉一把。我们再看看先右手推的效果:当右手推到11点--10点的位置时,右手的力道用尽,还转不过时,左手必然要交叉右手之上再拉一把,但这时右手的回位则要脱把回位成为左手单手握方向,还有右手推方向的量不好控制,因为右手容易没有用力的余地。反之,左手先拉,可以一直保持两手握方向的力矩,方向量的收放,由于左手的运力有余地而自如,两手还不用交叉,也不用脱把,用右手换挡也方便。转右同理,就不多说了。诸位,以这样的方式操控方向,是否会更高效些呢? B+q+)O+  
4uAb LSh9  
rJ~(Xu>,s  
另:菱帅的方向盘是三辐的,在直路时手握在两横辐之上(3点,9点的位置)会比较舒服,但在转向时最好还是处于对角的位置做预备动作比较好. h|>n3-k|p  
V@xnz)^t  
.BTT*vL-  
?#y<^oNM  
[GT1,(}. Z  
`\uv+^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31 10:46:01编辑过]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4-03-29
呵呵~! HDYf^mcW  
~vgW:]i  
-`( :L[  
楼主好文笔!!!写的有些道理啊!(但看完还有些晕啊!) $]_=B Jyu  
EV }%D9:  
_|F h^hq  
不过我认为驾驶习惯各有所好!只要自己舒服就好了!:) wBr0s *1I  
Wg#>2)>  
专业赛车,精致改装!
进化汽车运动!010-83832952/53
www.aevo.cn
级别: 进取会员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4-03-29
我们学车时师傅教的......两手要在10:15的位置,可我现在开车大都在6:30,不过高速的话,我会在10:15坚持一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