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2911阅读
  • 12回复

西藏 - 天堂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MP=480,360,true]http://wma.8816.net:99/v6/0256/1.wma[/MP]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热心会员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4-03-07
我想去西藏


最想去的地方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4-03-07
我一定会去西藏


一定会!!!!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4-03-07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4-03-07






无人区一升柴油7.7元 历尽艰辛游西藏







五一期间,北京MM李阳独自驾奥拓由青藏线进了西藏,成为网上车迷心目中的英雄。十一前后,一位网名为thewind的深圳车主又开着一辆赛欧SRV上了西藏,并且还是从最难走的滇藏线入藏,这次在论坛里羡艳替代了崇拜,每个跟帖的人都对自驾游进藏“蠢蠢欲动”。可以想象,过两年,在四条通往西藏的道路上,来自各地的私家车将会是络绎不绝,而西藏境内的道路也将修整得越来越好。在这个景象成为现实之前,在所有的一切变得简单易行之前,我们还是通过驾车往返过西藏的车主体会一下行走在世界屋脊上的个中滋味。
  






  接受记者采访的两位车主,一位邓先生,一位邱先生,都是平常的广东人,并非那种以“自虐”为乐“驴子”,而是对吃的兴趣浓厚,有条件就一定要冲凉的类型。之所以能够耗上四五十天待在车上,忍受塌方、泥泞、落石、流沙、险弯、高原反应、物资短缺等等的困难,说起原因来,可能就是那句“西藏有些神”。
  





  访谈
  从勉强被拉着入藏开始……
  盲人团激励游遍藏区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选择西藏?
  邱先生(以下简称“邱”):2000年第一次被人拉着去了西藏之后,就觉的其他地方没有意思了。2000年、2002年、2003年总共算起来我已经入藏四次,走过青藏、滇藏、川藏南线、川藏北线。
  记:除了2002年,每年的大假都泡在西藏了?
  邱:是的。2000年朋友包了一辆依维柯从西宁出发去西藏,为了凑够12人,硬拉上我,我当时态度比较消极,打算到了拉萨就坐飞机回来,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出发后,第一次上高原,开阔的视野、纯净的蓝天带来与广州截然不同的感受。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只要过了沱沱河,就经受住了考验,而我也过了这一关。
  在日喀则的一间寺院,我受到很大震撼,一队外国旅行团,一半盲人,一半健全人,盲人由健全人拉着,触摸寺院里的门、窗,脸上流露出莫大的满足,我见到他们,下决心要将西藏的四条线路、六个地区走遍。
  租车、自驾游两种滋味
  记:前几次是租车进藏?
  邱:只有2003年的这一次到阿里是自己开车去的。租车有租车好处,例如不用操心道路、车况的事情,下了车你只管休息。有当地的司机指引,进藏民家参观、吃饭也比较自然。朋友介绍的拉萨山水旅行社的司机,原来在地质队地热组干过,一路上熟门熟路地带着我们泡了不少温泉,许多温泉都还没有开发,还给我们灌输了不少地理知识,算是意外的收获吧。不过那三辆北吉2020够烂的,我试了一下,刹车要踩三脚、方向盘要打半手,车子才会响应。
  记:相对于租车,自己开车心理压力大吧?
  邱:是的,每次到达目的地第一件事情就是检修车子。像狮泉河到班公湖150公里的搓板路兼碎石路,简直就是条镗车路,弃置的破轮胎随处可见,我的车也在那里爆了胎。像拉茨到萨嘎,道路被大车压得坑坑洼洼,在一处路特别烂的地方,我想从路边稍微平整的地面通过,开过去才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地面,而是沼泽,由于车速有点快,加上没有挂上四驱,车立刻陷了进去,开始慢慢下沉,我们赶紧找人来拉车,最后拦了一辆丰田4500。后来才知道车上坐的是援藏的萨嘎县委书记,他还在萨嘎请我们吃了一餐饭,你猜吃的是什么?海鲜!不过我们当时只想吃有叶子的青菜。
  记:听起来很惊险。
  邱:所以这次我们出游,带上了一个开修车厂的朋友,还有个职业司机。开车去西藏,光会驾驶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车子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判断问题出在哪里,懂得解决小毛病。
  无人区一升柴油7.7元
  记:这些对于其他车主来说是不错的建议。
  邱:还有一点,在西藏即使还有半箱油,车主见到油站也还要加油。理论上每一个县城都有油站,但并不是每一个油站都有油。
  在阿里,车主没有必要带油罐,见到老百姓的房门口有油桶过去加就是了,只是最后几升就别要了,水和杂质沉淀在最下面。我们一路上最贵的一桶油是230元(30升柴油),最便宜的是160元。当然97号油是找不到的了。
  记:为了对付油里面的杂质,带了不少滤清器吧?
  邱:是的。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在萨嘎,我们提出加油,上面提到的那位县委书记帮我们联系了当地的部队,晚上当我开车去到军营,车子刚停定,人还没有下车,一个大兵已经拖来一条输油管咕噜咕噜给我们加满了油,我一闻,心想这一路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热情的大兵给我加满了汽油。没有办法,只有将车子推到空地泄油,我这部车还没有泄油阀,只能用一个手摇泵一点点将油抽出来,深更半夜,4000多米的海拔,抽完油还要清洗油路,折腾了几个小时。令我感到不好意思的是,那个晚上可能整个连队的士兵都没睡好,因为将车从加油站推到空地,之后又从空地推回加油站,都是连长吹哨,士兵们穿着睡衣跑出来完成的。
  记:真是谨慎敌不过热情呀。
  邱:总的来说,这次我们47天的行程还算顺利。要知道现在整条318国道都在修路,整条路十分阻塞。而我只带了一些滤清器、空气格、一套刹车皮在车上。
  纪实 54天巅峰之旅
  邓先生参加的“跨越地球巅峰之旅”车队2003年9月6日从广州出发,前后经历了54天的历程,行经广东、广西、云南、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四川八省,行程约13200公里。
  从云南进入西藏,尤其到了阿里,考验就接踵而来,状况也层出不穷——
  高原反应:在海拔高的地方不仅人会有高原反应,车也一样。汽油车首先中了招,因为排量低,车的负载又大,造成它们动力不足,上山开始显得“气喘吁吁”,只能挂低挡前行。
  爆胎:由于路面颠簸,更有许多尖碎石,致使其中一辆越野车的后胎被石头刺破,整个轮胎飞了出来,另一辆车断了后钢板。那时是夜晚,在神山的脚下,零下15度的气温使得修车成了不可能的任务。队员们只有在原地等天亮,用高山锅和炉头煮方便面充饥,喝着温热的二锅头暖身,而那些所谓的热水放在地上不到5分钟就能立即结成冰。觉是睡不成的了,每个人都如饥似渴地盼着日出见到太阳。而第二天的换钢板和换胎也是一件大工程,当时海拔已上5000米,换胎便非常消耗体力,平日几分钟就搞定的活如今要干上半小时。 
  漏油:又是尖石惹的祸!它们的“飞跃动作”与一辆越野车的前驱波箱互相撞击,擦出了“油花”。由于在路上,没有任何维修点,队员只有用香口胶去把漏油处勉强封住,等到下一站再做补救。
  泥石流:然乌至八一镇的途中,队员们经历了通麦天险,可谓人生一次惊险考验——由于连日的暴雨,造成大面积的泥石流,将公路的路基也冲毁了,几百辆军车与车队一齐被困。经过武警两日两夜的抢修,用了大型的推土机,才临时开了一条便道,可路面还是很崎岖泥泞,而且在经过300多辆军车的践踏后,包括车队在内的20多辆民用车过的时候便非常困难,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是有可能再次塌方的山,全部人都手心捏出了一把汗……只是60公里的路,却用了四个小时来通过,而在所有车都过完后这条路就被封了。
  塞车:从盐井开始车队尝试了滇藏线的险要,约三公里长的塌方路段,每天只通车两小时,虽然预先得到通知,还是塞了五六个小时,路面泥泞不堪,不时有大水坑和乱石,望天坡一个接一个,路宽只容一辆车勉强通过,路的一侧是让人看一眼都觉得脚软的万丈深渊,另一侧的山上则时有落石和流沙,车手们都挂上低四慢速通过。
  翻车:进入拉萨的路上,由于路面有油渍,而车队中有辆车的轮胎出现问题,造成车辆侧滑,幸亏旁边是田野,里面的人员都无大碍,只是车身有所损坏,轮胎爆了。最后花了两天时间修车。总结经验教训,原因有很多,那辆车由于出发前没换新轮胎,附着力和排水性能都相对较差,加上驾驶员在发现油渍时处理不当,打方向打得太急,其实正确的动作应该是收油门和松方向盘,等方向自动回直。
  特别提醒
  1.线路上建议从滇藏线、川藏线进入,从青藏线出,如果要去西藏或是阿里的朋友,最好能将车辆改装一下,底盘和避震都要加强,更要做防水防锈处理,轮胎一定用新的比较硬的AT沙石越野轮胎。
  2.出发前要把车身多余的物件给拆除,像是射灯和后加装的保险杠,原因是去西藏的路非常颠簸,这些物件很容易就会松脱,如果真的要用就必须加固。有条件的话最好给自己的车加装行李架,增加承载空间,加强车的钢性。
  3.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只有陆地的30%—50%,因此要时常清洁车的空气滤清器,保持流量,另外加油时可用女性丝袜或卫生巾来过滤,效果一流,可以保持燃烧油料的清洁,使得发动机不会出现问题。
  4.整个阿里地区于明年将会全面修路,路面可达到二级公路水平,明年6、7月份青藏线铁路将开通,火车可以直接通往拉萨。如果走青藏线,奥拓车也可以,不过若要进阿里,最好还是开越野车,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太多。
  5.在通信方面,每台车都必须要有对讲机,每个队员也最好有手持的对讲机,以方便联络,因为在很多地方手机是没有信号的。此外,阿里地区光缆已经铺好,今年年底当地将会通有线电话以及中国移动信号。
  小贴士
  1、选择合适季节,3月到4月,9月到10月都是不错的季节,推荐要去的景点包括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错、鬼湖拉昂错、扎达土林。
  2、进藏前要提前三个月锻炼自己的身体。
  3、除了日常用品之外,还需准备物品包括——必备驾驶员地图册;全套汽车修理工具;备用轮胎、拖车绳;常用、易损汽车零件;一桶备用油;一桶备用水。野外必备防寒衣物,防水、防寒的山地靴;防风打火机;手电筒、刀子及急救药品如红药水、创可贴、伤风药、胃药等以防患于未然。
  4、去西藏安全是第一的,出发的准备一定要充分,检查车是否漏油、缺不缺水和所有的部件,尤其是发动机;行车途中同行车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远;并且控制行车的速度。
  5、前苏联专家经研究认为每天吃30克红糖可以防高山反应,如想万无一失可以带些瓶装的氧气筒或氧气袋,还有抗高原反应的药,例如红景天、高原安和救心丹。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出现状况一定要及时吃药和看医生,不可大意。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4-03-07
无人区一升柴油7.7元 历尽艰辛游西藏


五一期间,北京MM李阳独自驾驶奥拓由青藏线进了西藏,成为网上车迷心目中的英雄。十一前后,一位网名为thewind的深圳车主又开着一辆赛欧SRV上了西藏,并且还是从最难走的滇藏线入藏,这次在论坛里羡艳替代了崇拜,每个跟帖的人都对自驾游进藏“蠢蠢欲动”。可以想象,过两年,在四条通往西藏的道路上,来自各地的私家车将会是络绎不绝,而西藏境内的道路也将修整得越来越好。在这个景象成为现实之前,在所有的一切变得简单易行之前,我们还是通过驾车往返过西藏的车主体会一下行走在世界屋脊上的个中滋味。



  



  接受记者采访的两位车主,一位邓先生,一位邱先生,都是平常的广东人,并非那种以“自虐”为乐“驴子”,而是对吃的兴趣浓厚,有条件就一定要冲凉的类型。之所以能够耗上四五十天待在车上,忍受塌方、泥泞、落石、流沙、险弯、高原反应、物资短缺等等的困难,说起原因来,可能就是那句“西藏有些神”。



  



  访谈



  从勉强被拉着入藏开始……



  盲人团激励游遍藏区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选择西藏?



  邱先生(以下简称“邱”):2000年第一次被人拉着去了西藏之后,就觉的其他地方没有意思了。2000年、2002年、2003年总共算起来我已经入藏四次,走过青藏、滇藏、川藏南线、川藏北线。



  记:除了2002年,每年的大假都泡在西藏了?



  邱:是的。2000年朋友包了一辆依维柯从西宁出发去西藏,为了凑够12人,硬拉上我,我当时态度比较消极,打算到了拉萨就坐飞机回来,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出发后,第一次上高原,开阔的视野、纯净的蓝天带来与广州截然不同的感受。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只要过了沱沱河,就经受住了考验,而我也过了这一关。



  在日喀则的一间寺院,我受到很大震撼,一队外国旅行团,一半盲人,一半健全人,盲人由健全人拉着,触摸寺院里的门、窗,脸上流露出莫大的满足,我见到他们,下决心要将西藏的四条线路、六个地区走遍。



  租车、自驾游两种滋味



  记:前几次是租车进藏?



  邱:只有2003年的这一次到阿里是自己开车去的。租车有租车好处,例如不用操心道路、车况的事情,下了车你只管休息。有当地的司机指引,进藏民家参观、吃饭也比较自然。朋友介绍的拉萨山水旅行社的司机,原来在地质队地热组干过,一路上熟门熟路地带着我们泡了不少温泉,许多温泉都还没有开发,还给我们灌输了不少地理知识,算是意外的收获吧。不过那三辆北吉2020够烂的,我试了一下,刹车要踩三脚、方向盘要打半手,车子才会响应。



  记:相对于租车,自己开车心理压力大吧?



  邱:是的,每次到达目的地第一件事情就是检修车子。像狮泉河到班公湖150公里的搓板路兼碎石路,简直就是条镗车路,弃置的破轮胎随处可见,我的车也在那里爆了胎。像拉茨到萨嘎,道路被大车压得坑坑洼洼,在一处路特别烂的地方,我想从路边稍微平整的地面通过,开过去才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地面,而是沼泽,由于车速有点快,加上没有挂上四驱,车立刻陷了进去,开始慢慢下沉,我们赶紧找人来拉车,最后拦了一辆丰田4500。后来才知道车上坐的是援藏的萨嘎县委书记,他还在萨嘎请我们吃了一餐饭,你猜吃的是什么?海鲜!不过我们当时只想吃有叶子的青菜。



  记:听起来很惊险。



  邱:所以这次我们出游,带上了一个开修车厂的朋友,还有个职业司机。开车去西藏,光会驾驶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车子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判断问题出在哪里,懂得解决小毛病。



  无人区一升柴油7.7元



  记:这些对于其他车主来说是不错的建议。



  邱:还有一点,在西藏即使还有半箱油,车主见到油站也还要加油。理论上每一个县城都有油站,但并不是每一个油站都有油。



  在阿里,车主没有必要带油罐,见到老百姓的房门口有油桶过去加就是了,只是最后几升就别要了,水和杂质沉淀在最下面。我们一路上最贵的一桶油是230元(30升柴油),最便宜的是160元。当然97号油是找不到的了。



  记:为了对付油里面的杂质,带了不少滤清器吧?



  邱:是的。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在萨嘎,我们提出加油,上面提到的那位县委书记帮我们联系了当地的部队,晚上当我开车去到军营,车子刚停定,人还没有下车,一个大兵已经拖来一条输油管咕噜咕噜给我们加满了油,我一闻,心想这一路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热情的大兵给我加满了汽油。没有办法,只有将车子推到空地泄油,我这部车还没有泄油阀,只能用一个手摇泵一点点将油抽出来,深更半夜,4000多米的海拔,抽完油还要清洗油路,折腾了几个小时。令我感到不好意思的是,那个晚上可能整个连队的士兵都没睡好,因为将车从加油站推到空地,之后又从空地推回加油站,都是连长吹哨,士兵们穿着睡衣跑出来完成的。



  记:真是谨慎敌不过热情呀。



  邱:总的来说,这次我们47天的行程还算顺利。要知道现在整条318国道都在修路,整条路十分阻塞。而我只带了一些滤清器、空气格、一套刹车皮在车上。



  纪实 54天巅峰之旅



  邓先生参加的“跨越地球巅峰之旅”车队2003年9月6日从广州出发,前后经历了54天的历程,行经广东、广西、云南、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四川八省,行程约13200公里。



  从云南进入西藏,尤其到了阿里,考验就接踵而来,状况也层出不穷——



  高原反应:在海拔高的地方不仅人会有高原反应,车也一样。汽油车首先中了招,因为排量低,车的负载又大,造成它们动力不足,上山开始显得“气喘吁吁”,只能挂低挡前行。



  爆胎:由于路面颠簸,更有许多尖碎石,致使其中一辆越野车的后胎被石头刺破,整个轮胎飞了出来,另一辆车断了后钢板。那时是夜晚,在神山的脚下,零下15度的气温使得修车成了不可能的任务。队员们只有在原地等天亮,用高山锅和炉头煮方便面充饥,喝着温热的二锅头暖身,而那些所谓的热水放在地上不到5分钟就能立即结成冰。觉是睡不成的了,每个人都如饥似渴地盼着日出见到太阳。而第二天的换钢板和换胎也是一件大工程,当时海拔已上5000米,换胎便非常消耗体力,平日几分钟就搞定的活如今要干上半小时。 



  漏油:又是尖石惹的祸!它们的“飞跃动作”与一辆越野车的前驱波箱互相撞击,擦出了“油花”。由于在路上,没有任何维修点,队员只有用香口胶去把漏油处勉强封住,等到下一站再做补救。



  泥石流:然乌至八一镇的途中,队员们经历了通麦天险,可谓人生一次惊险考验——由于连日的暴雨,造成大面积的泥石流,将公路的路基也冲毁了,几百辆军车与车队一齐被困。经过武警两日两夜的抢修,用了大型的推土机,才临时开了一条便道,可路面还是很崎岖泥泞,而且在经过300多辆军车的践踏后,包括车队在内的20多辆民用车过的时候便非常困难,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是有可能再次塌方的山,全部人都手心捏出了一把汗……只是60公里的路,却用了四个小时来通过,而在所有车都过完后这条路就被封了。



  塞车:从盐井开始车队尝试了滇藏线的险要,约三公里长的塌方路段,每天只通车两小时,虽然预先得到通知,还是塞了五六个小时,路面泥泞不堪,不时有大水坑和乱石,望天坡一个接一个,路宽只容一辆车勉强通过,路的一侧是让人看一眼都觉得脚软的万丈深渊,另一侧的山上则时有落石和流沙,车手们都挂上低四慢速通过。



  翻车:进入拉萨的路上,由于路面有油渍,而车队中有辆车的轮胎出现问题,造成车辆侧滑,幸亏旁边是田野,里面的人员都无大碍,只是车身有所损坏,轮胎爆了。最后花了两天时间修车。总结经验教训,原因有很多,那辆车由于出发前没换新轮胎,附着力和排水性能都相对较差,加上驾驶员在发现油渍时处理不当,打方向打得太急,其实正确的动作应该是收油门和松方向盘,等方向自动回直。



  特别提醒



  1.线路上建议从滇藏线、川藏线进入,从青藏线出,如果要去西藏或是阿里的朋友,最好能将车辆改装一下,底盘和避震都要加强,更要做防水防锈处理,轮胎一定用新的比较硬的AT沙石越野轮胎。



  2.出发前要把车身多余的物件给拆除,像是射灯和后加装的保险杠,原因是去西藏的路非常颠簸,这些物件很容易就会松脱,如果真的要用就必须加固。有条件的话最好给自己的车加装行李架,增加承载空间,加强车的钢性。



  3.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只有陆地的30%—50%,因此要时常清洁车的空气滤清器,保持流量,另外加油时可用女性丝袜或卫生巾来过滤,效果一流,可以保持燃烧油料的清洁,使得发动机不会出现问题。



  4.整个阿里地区于明年将会全面修路,路面可达到二级公路水平,明年6、7月份青藏线铁路将开通,火车可以直接通往拉萨。如果走青藏线,奥拓车也可以,不过若要进阿里,最好还是开越野车,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太多。



  5.在通信方面,每台车都必须要有对讲机,每个队员也最好有手持的对讲机,以方便联络,因为在很多地方手机是没有信号的。此外,阿里地区光缆已经铺好,今年年底当地将会通有线电话以及中国移动信号。



  小贴士



  1、选择合适季节,3月到4月,9月到10月都是不错的季节,推荐要去的景点包括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错、鬼湖拉昂错、扎达土林。



  2、进藏前要提前三个月锻炼自己的身体。



  3、除了日常用品之外,还需准备物品包括——必备驾驶员地图册;全套汽车修理工具;备用轮胎、拖车绳;常用、易损汽车零件;一桶备用油;一桶备用水。野外必备防寒衣物,防水、防寒的山地靴;防风打火机;手电筒、刀子及急救药品如红药水、创可贴、伤风药、胃药等以防患于未然。



  4、去西藏安全是第一的,出发的准备一定要充分,检查车是否漏油、缺不缺水和所有的部件,尤其是发动机;行车途中同行车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远;并且控制行车的速度。



  5、前苏联专家经研究认为每天吃30克红糖可以防高山反应,如想万无一失可以带些瓶装的氧气筒或氧气袋,还有抗高原反应的药,例如红景天、高原安和救心丹。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出现状况一定要及时吃药和看医生,不可大意。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4-03-07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4-03-07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