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般定义,小排量车通常指排量在1.0升左右的“微型汽车”,其
油耗基本在每百公里5升以下.有人把小型车称为小康车,因为它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年轻工薪族的全方位需求。小排量、轻车身、低油耗,加上相宜的售价,在普通百姓家庭来看,绝对是时尚又经济的选择。本版推出“小排量”专题,意在提醒读者在关注
新车的同时关注能源问题,加入我们的讨论—我们能为创建和谐社会做些什么。
YB<nz<;JR
}Z FoCMM 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时,在人们的思维里,汽车与构建和谐还沾不上边;而目前,严重的资源浪费、能源短缺、奢侈性消费以及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法规对弈等现象,已经为高速运转的
汽车产业奏响了“不和谐”的音符。作为国家主要支柱产业的汽车业,面临的不仅是调节行业内部的和谐,追求国策法规、企业利益与消费者权益的和谐,还需要承担起挽救能源危机、配置资源和谐、建构消费文化的责任与义务。
xr7}@rq"U<
IGQBTdPUa 小车身、低
能耗、低污染的小排量,正是在这种责任的压力与义务的权责之下登堂入室,成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小排量”的大声疾呼正代表着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汽车行业协会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国民的责任感。
(根据各媒体披露调查数据 刘吉整理车辆的不同使用情况会导致耗油量有所差异 此数据仅供参考)
yn_f%^!G 
1W{ oj 
Z@Zg3AVU
4KtD
k 和谐社会提倡节约
'`2'<^yO 谈到汽车,总是绕不开能源。我国现在每年有85%的汽油和20%的柴油被汽车消费掉,能源问题必然关乎汽车产业的生存境遇与持续发展潜力。
i@nRZ$ K 中国是一个贫油国,是一个人均占有原油量相当匮乏的国家。可是,我们的汽车业和消费者依然在肆无忌惮地消耗着如此珍贵的能源:大排量、高能耗的国产车款式层出不穷,豪华进口车大摇大摆。
9!n95 我们可以算算这笔账:一辆排量1.0升的汽车与1.6升的相比较,假定每月跑2000公里,1.0升比1.6升节油60升左右,一年下来可以节油700多升。
#1E4
R}B 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可是千千万万个700升就将凝聚成一股不可抵挡的冲击力——树立节约观念,是解决矛盾、构建和谐的要义,是为汽车行业注入无限生机活力的一剂灵丹妙药。
&,%n 实际上,从1994年的《汽车产业政策》,直到近几年《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乘用车燃油限值标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及有望于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出台的燃油税制、新消费税、购置费,都在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的小排量汽车。“小排量”走的是节约型路线,走的是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走的是一条有助于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康庄大道。理性在呼吁着小排量的大行其道,同时也团结着更多的人一起迎接小排量春天的到来。
Y+Z+
Y)K 理性消费需要引导
,H"}Rw 长期以来,汽车作为传统奢侈消费品和身份的象征,有着浓厚的官本位特征,造成消费者普遍存在的“摆阔气”、“爱面子”、“显身份”的非理性汽车消费心理。这种非理性消费观念自上而下、从官到民,无论贫穷富贵,可谓概莫能外。
zqdkt ` 地方限小政策
;W5.g8 迟迟不肯松绑,突显的正是某些领导同志们的一种非理性消费观念。因为要市容,所以一刀切,让小排量通通下岗。22个省的84个市纷纷出台此类政策,看样子这观念的影响力还真不小。路上小车不让跑,官员们的位置、衙门的面子也自然不能让小车当道。于是,各大单位竞相购置的都是中型车、豪华车。上行下效,老百姓也存在着这种“大车长气势”的心理,甚至有不少人咬紧牙关也要买辆“好车”潇洒走一回。
jbS@6 *_ 这种非理性的消费心理逐渐形成了一种消费文化。凡事过犹不及,消费更该行之有度。只有逐渐引导社会形成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才能让消费者真正达到内心的和谐,使社会气氛达到一种良性的状态、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和谐。
P??P"^hU 精品小车前景广阔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