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23266阅读
  • 62回复

★ 生于70年代之点点滴滴

楼层直达
级别: 支柱会员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4-06-21
偶是5班的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香味,需要你用心去发现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4-07-20

还记得学校组织观看少年犯的电影,我们个个热泪满腔。


我是一只任人溅踏的幼小蚂蚁,只为生存,艰苦地活着

“Weir”更名“战斗妖姬”

呼号:BG7MPL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4-07-26
偶时三班的。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4-08-04
往事:曾狂爱霍元甲翁美玲--70年代生人的回忆 DKfpap}8u  
-------------------------------------------------------------------------------- hmkb!)  
!J;Bm,Xn6  
http://www.sina.com.cn 2004/08/03 14:24 新浪文化 2_u+&7  
Ey: ?!  
  文/郭明德  2004年了,生于70年代的这拨人,最大的34,最小的25。  作为最早出生于70年代的人随手间记下从小到大的一些事情。要不,再过几年,恐怕会忘记。 YFu,<8"swe  
  知道红小兵、四人帮,参加过宋庆龄的追悼会、刘少奇的平反大会,往墙上刷过抓纲治国、以粮为纲的标语,同学里不止一个叫国庆、卫星、捍东的。70年代后期出生的当然不会经历这些,他们刚上小学时候没什么大的政治事件,通常是用粉笔在墙上写:某某是傻瓜 ,用过粮票,布票,油票,豆腐票,拎着瓶子打过酱油。收藏有20本以上的小人书,看过五遍以上《少林寺》。记得《大西洋底来的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唱过七大马力十大神力啦啦啦铁臂阿童木。70年代末期出生的小时候记得的是花仙子、蓝精灵、推铁圈、吃小豆冰棍、看过五分钱一场的电影。用泥巴做过炮楼学着小兵张嘎点燃。用废笤帚玩过火把,自己生火,烤过土豆地瓜。拍四角,集烟纸,缠炮线,用铁丝、皮筋做纸弹枪,拿报纸做风筝。  城里出生的家中兄弟姐妹一般二到三人,农村的稍多。大的不爱带着小的玩儿,小的总爱黏着大的,经常看到大的撒着欢跑,小的在屁股后面哇哇哭。(70年代末期大多已是独生子女,没有这待遇。)  睡过抗震棚。帮老爸买过冬储菜,在地上挖过坑埋过萝卜。作文里用得最多的词是改革大潮席卷神州,后来多改成拾金不昧、助人为乐。 男孩玩对拐、粮店、打山救火,女孩子跳皮筋、抓羊拐(各地略有差异),男孩女孩一般不在一起玩儿。 喜欢过程琳的《酒干倘卖无》、张行的《迟到》、朱晓琳《那一年我十七岁》。后来是费翔和齐秦。看港台录像、玩电子游戏、跳霹雳舞、听摇滚音乐,都痴迷过。 腰里别随身听,西装和太阳镜上留着商标。听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英模报告,热泪盈眶、热血沸腾(70年代末的大多听的是劳模的报告)。不管是否传阅过,至少知道手抄本的《少女之心》、《曼娜回忆录》。在学校被老师或同学搜过书包,查有没有手抄本。用铁锹或板砖打过架,后来改用匕首和马刀,最不济也要装着家里的旧菜刀。打架以恫吓为主,人数上占优时是非打不可的。谁要进过看守所或审查站,彻底成了没人敢惹的主儿。 在课桌上刻三八线及书法(个别人擅长彩绘)。谈恋爱好像比哥哥姐姐们容易。学过女排的拼搏精神,在笔记本上写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帮父母排队抢购过冰箱彩电洗衣机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因为怕涨价。看过《寡妇村》,学会了说少儿不宜,让港台和日本电视连续剧迷住过,喜欢过翁美玲、山口百惠、霍元甲和许文强。小学打乒乓球,初中打排球,高中打篮球,大学踢足球。读过金庸古龙三毛席慕容北岛汪国真王朔钱钟书张爱玲,最后还是发现小时候的连环画印象最深。在深圳、海南、广州、珠海打过工,或在其他地方有过类似的打工经历。结婚时使用车队并且录像,男穿西装、女穿婚纱,一般都在饭馆餐厅酒店请客,多数人结婚后就和父母分开住(70年代末出生的,此时大多还在谈恋爱或者准备谈恋爱)。 生了男孩喜上眉梢,生了女孩也好也好。 干过传销、卖过保险,至少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中有人从事过这一活动。不大为涨工资或下岗之类的事烦心,常常为不能找到更好的赚钱方式而苦恼。 中英谈判成功的时候还觉得很遥远,一转眼香港已经回归。  假如你是这样,你就是70年代出生的GG:  你的玩具箱里曾有20本以上的小人书和一把手工做的纸子弹枪。你吃过五分钱的冰棍。 你知道杨子荣、嘎子、李向阳, 没头脑和不高兴。 你会唱80年代的新一辈。 你崇拜过岳飞, 玩过飞镖, 知道阿童木是谁 ,你会做风筝之类的小东西,带过军帽, 打过三次以上的架。 你知道小路纯子,大岛茂, 加里森,和大西洋底来的人。  你的女朋友中至少有一个是四环素牙。 小的时候(小学时光),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搜集那花花绿绿的糖纸。那时候能经常吃糖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家也就在春节时买上一二斤糖而已。所以想搜集一张别人没有的,可以让自己炫耀一番的糖纸并不比现在寻找一张邮票珍品容易。收集糖纸的最佳时节当然就是春节了!常常是在街上逛时,眼睛就盯着马路,老远看到地上有一张糖纸就会飞快地跑过去如获至宝般地捡起来!回到家就把它洗干再压干夹到一本厚的书里!有的时候,看到别人手里拿的那种糖的糖纸是自己所没有的,就会跟在人家后边,直到人家把那块糖放进嘴里再把那糖纸扔到地上为止。新的学期开始时,就把一大本糖纸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们炫耀一番,再进行交换!大了以后,有一次进行大扫除,还发现了一本当年集的糖纸!没舍得扔,也是一种回忆吧!小学一二年级时,还喜欢玩“扔棒冰棍”的游戏,竹子做的(现在的冰激凌棍都是扁平的木头做的),参加的多是二三人,每个人对出数量相等的冰棍棒,先来石头剪刀布,由赢的人先扔。把一大把冰棍棒放到一定的高度(一般离地一米左右,太高了别人也不答应,属作弊行为),撒到地上,先把和其他不挨的拾起来,再用一根冰棍棒去一根根挑其他的,如果能挑到旁边一根而不碰动其他的,那这根就是你的了!如果你碰动了其他的,就该下一人玩了。为了参加这个游戏,放学后就要到大街上去捡棒冰棍! 童年时代上街捡的东西太多了!不过,捡的这许多东西也填满了我的记忆!  再大一点,五年级左右时喜欢上了跳橡皮筋,放学后也不回家,先趴在窗台上匆匆做完作业(那时的作业多是把某某课的生词或课文抄N遍),就和同学们开始跳橡皮筋,不跳到天黑的看不见了是不会回去的!回到家时,妈妈一问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就会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让我们在学校打扫卫生!害得妈妈老感慨老师的心狠,天天让这么小的小孩打扫卫生! ?m~1b_@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08-26 10:58:45编辑过]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4-08-04

往事:曾狂爱霍元甲翁美玲--70年代生人的回忆

G%jV}7h  

4q@[k: '  
  2004年了,生于70年代的这拨人,最大的34,最小的25。

0*uJS`se6Z  

  作为最早出生于70年代的人随手间记下从小到大的一些事情。要不,再过几年,恐怕会忘记。

_Mh..#)`[  

]7|qhAh<L  
  知道红小兵、四人帮,参加过宋庆龄的追悼会、刘少奇的平反大会,往墙上刷过抓纲治国、以粮为纲的标语,同学里不止一个叫国庆、卫星、捍东的。70年代后期出生的当然不会经历这些,他们刚上小学时候没什么大的政治事件,通常是用粉笔在墙上写:某某是傻瓜 ,用过粮票,布票,油票,豆腐票,拎着瓶子打过酱油。收藏有20本以上的小人书,看过五遍以上《少林寺》。记得《大西洋底来的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唱过七大马力十大神力啦啦啦铁臂阿童木。70年代末期出生的小时候记得的是花仙子、蓝精灵、推铁圈、吃小豆冰棍、看过五分钱一场的电影。用泥巴做过炮楼学着小兵张嘎点燃。用废笤帚玩过火把,自己生火,烤过土豆地瓜。拍四角,集烟纸,缠炮线,用铁丝、皮筋做纸弹枪,拿报纸做风筝。

 M!PK3  

  城里出生的家中兄弟姐妹一般二到三人,农村的稍多。大的不爱带着小的玩儿,小的总爱黏着大的,经常看到大的撒着欢跑,小的在屁股后面哇哇哭。(70年代末期大多已是独生子女,没有这待遇。)

 A1jA$  

  睡过抗震棚。帮老爸买过冬储菜,在地上挖过坑埋过萝卜。作文里用得最多的词是改革大潮席卷神州,后来多改成拾金不昧、助人为乐。 男孩玩对拐、粮店、打山救火,女孩子跳皮筋、抓羊拐(各地略有差异),男孩女孩一般不在一起玩儿。 喜欢过程琳的《酒干倘卖无》、张行的《迟到》、朱晓琳《那一年我十七岁》。后来是费翔和齐秦。看港台录像、玩电子游戏、跳霹雳舞、听摇滚音乐,都痴迷过。 腰里别随身听,西装和太阳镜上留着商标。听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英模报告,热泪盈眶、热血沸腾(70年代末的大多听的是劳模的报告)。不管是否传阅过,至少知道手抄本的《少女之心》、《曼娜回忆录》。在学校被老师或同学搜过书包,查有没有手抄本。用铁锹或板砖打过架,后来改用匕首和马刀,最不济也要装着家里的旧菜刀。打架以恫吓为主,人数上占优时是非打不可的。谁要进过看守所或审查站,彻底成了没人敢惹的主儿。 在课桌上刻三八线及书法(个别人擅长彩绘)。谈恋爱好像比哥哥姐姐们容易。学过女排的拼搏精神,在笔记本上写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lR]SGd Y  

  帮父母排队抢购过冰箱彩电洗衣机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因为怕涨价。看过《寡妇村》,学会了说少儿不宜,让港台和日本电视连续剧迷住过,喜欢过翁美玲、山口百惠、霍元甲和许文强。小学打乒乓球,初中打排球,高中打篮球,大学踢足球。读过金庸古龙三毛席慕容北岛汪国真王朔钱钟书张爱玲,最后还是发现小时候的连环画印象最深。在深圳、海南、广州、珠海打过工,或在其他地方有过类似的打工经历。结婚时使用车队并且录像,男穿西装、女穿婚纱,一般都在饭馆餐厅酒店请客,多数人结婚后就和父母分开住(70年代末出生的,此时大多还在谈恋爱或者准备谈恋爱)。 生了男孩喜上眉梢,生了女孩也好也好。 干过传销、卖过保险,至少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中有人从事过这一活动。不大为涨工资或下岗之类的事烦心,常常为不能找到更好的赚钱方式而苦恼。 中英谈判成功的时候还觉得很遥远,一转眼香港已经回归。

vqwSOh|P9  

  假如你是这样,你就是70年代出生的GG:

Rd+ `b  

  你的玩具箱里曾有20本以上的小人书和一把手工做的纸子弹枪。你吃过五分钱的冰棍。 你知道杨子荣、嘎子、李向阳, 没头脑和不高兴。 你会唱80年代的新一辈。 你崇拜过岳飞, 玩过飞镖, 知道阿童木是谁 ,你会做风筝之类的小东西,带过军帽, 打过三次以上的架。 你知道小路纯子,大岛茂, 加里森,和大西洋底来的人。

.\AbE*lZ#  

  你的女朋友中至少有一个是四环素牙。 小的时候(小学时光),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搜集那花花绿绿的糖纸。那时候能经常吃糖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家也就在春节时买上一二斤糖而已。所以想搜集一张别人没有的,可以让自己炫耀一番的糖纸并不比现在寻找一张邮票珍品容易。收集糖纸的最佳时节当然就是春节了!常常是在街上逛时,眼睛就盯着马路,老远看到地上有一张糖纸就会飞快地跑过去如获至宝般地捡起来!回到家就把它洗干再压干夹到一本厚的书里!有的时候,看到别人手里拿的那种糖的糖纸是自己所没有的,就会跟在人家后边,直到人家把那块糖放进嘴里再把那糖纸扔到地上为止。新的学期开始时,就把一大本糖纸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们炫耀一番,再进行交换!大了以后,有一次进行大扫除,还发现了一本当年集的糖纸!没舍得扔,也是一种回忆吧!小学一二年级时,还喜欢玩“扔棒冰棍”的游戏,竹子做的(现在的冰激凌棍都是扁平的木头做的),参加的多是二三人,每个人对出数量相等的冰棍棒,先来石头剪刀布,由赢的人先扔。把一大把冰棍棒放到一定的高度(一般离地一米左右,太高了别人也不答应,属作弊行为),撒到地上,先把和其他不挨的拾起来,再用一根冰棍棒去一根根挑其他的,如果能挑到旁边一根而不碰动其他的,那这根就是你的了!如果你碰动了其他的,就该下一人玩了。为了参加这个游戏,放学后就要到大街上去捡棒冰棍! 童年时代上街捡的东西太多了!不过,捡的这许多东西也填满了我的记忆!

;jT@eBJ  

  再大一点,五年级左右时喜欢上了跳橡皮筋,放学后也不回家,先趴在窗台上匆匆做完作业(那时的作业多是把某某课的生词或课文抄N遍),就和同学们开始跳橡皮筋,不跳到天黑的看不见了是不会回去的!回到家时,妈妈一问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就会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让我们在学校打扫卫生!害得妈妈老感慨老师的心狠,天天让这么小的小孩打扫卫生!

%>k$'UW zK  

z] teQaUZ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4-08-04

快快备份,否则34年的数据信息占据有限空间,日后记录信息数据时因空间容量不足系统将自动格式化。


我是一只任人溅踏的幼小蚂蚁,只为生存,艰苦地活着

“Weir”更名“战斗妖姬”

呼号:BG7MPL
级别: 进取会员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4-08-10

不错!

[dFcxzM-N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4-08-11
25 年中国流行全纪录 YWH>tt 9  
aHW34e@ebL  

1978年: vNs%e/~vj  
(cLKhn@  
  1.谈恋爱。此前整整十年,年轻人公开的约会被视为是可耻和堕落,他们只能用 -@w,tbc$  
谈工作为由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一定是革命的敬 X.4WVI  
礼,但在这一年,爱情开始与阶级感情稍稍分开,恋人们手拉着手逛公园,轧马 #0<pRDXj  
路,恋爱终于还给它本来的目。 x!GDS>  
SnFyK5  
  2.《望乡》。这部原名《山打根八号妓院》的日本电影对国人的冲击是前所未有 +&G(AW  
的,反响程度竟达到了北京电视台转播市民代表座谈会实况的地步。有人说:还可以 >WLX5i&  
有色情场面更浓厚的镜头。。。。。 dM^ EYW  
F?2UHcs  
  3.德国大众。德国大众公司在这年开始跟中国政府谈判。那时的中国,大街上除 ^)]U5+g?  
了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只有公共汽车和老气横秋的“上海”,“红旗” P,pC Z+H  
'MW%\W;  
  4.烫个“鸡窝”最时髦。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8年6月8日:虽然单调的灰 U)f('zD  
色蓝色衣服仍然是标准的服装,但是妇女开始涌向百货商店,从有限的供应品种种选 *7H *epUa  
购衣料。在城市,新时兴的卷发和电烫发型(这些长期以来都被斥为资产阶级和西方的 '6vo#D9M  
影响)北京排队最长的地方是理发店。 7~+Fec`Ut*  
eik_w(xPT  
  5.最早的出境游。能到香港探亲然后购物的人最值得羡慕。 9d|8c > I  
a]fFR~ OY  
  6.范思哲。第一个国际顶尖时尚品牌来到中国。 LE{@J0r#n  
VRY(@# q  
  7.劳力士。戴这表的是第一批“先富起来的”的人的梦想,也是被伪造最多的品牌 $/ "+t.ir3  
表。 2|\mBP`ok  
'X+aYF }Ye  
  本年焦点:不良少年引领时尚。 2u_=i$xW  
BeRs;^r+  
  在街头出现寥寥几个外国人就必遭围观的年代,伟大的喇叭裤动摇了这个东方大 6flO;d/v  
国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游唱歌手艾敬在她的《艳粉街》里记录了这一 ; w%g*S  
幕:有一天一个长头发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了 a&[[@1OY  
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他游街,他的裤子已经扯破,尊严已剥落,脸上的表情难捉 UlN}SddI9  
摸。 S#+ _HFUK{  
Jl"DMUy[kW  
  25年后,我们对喇叭裤鼓掌。 d9 8pv%  
t.O4-+$ig  
ER$~kFE2yP  
1979年: ]@1ncn7N  
Ipmr@%~  
  1.第一个电视商业广告。幸福可乐广告于3月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g(;ejKSR  
 Q{Bj(f  
  2.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建交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IX3U\_I#  
cE]kI,Fw,M  
  3.硬派小生和他的板寸。《追捕》中高仓健凭着硬汉形象把充斥中国荧屏的奶油 D 7E^;W)H  
小生们(以唐国强为代表)打入冷宫。此后经常听见寻找男子汉的呼声:留着披肩长 BZ T%+s;u9  
发,穿着皮靴,外表清纯,内心如火的真由美成了中国男青年第一代的梦中请人。 \%VoX` B  
ZqGq%8\.s  
  4.《跟我学》(FOLLOW ME)掀起了第一次全民学外语的高潮。 /4 f;Niem  
!1_:nD  
  5.跳舞热。跳舞从电影中的故事里内蔓延出来,女青年们纷纷涌入涉外餐厅,抱  Ui.F<,E  
着外国男人准确地踩着舞步,25年来第一代涉外婚姻就此播下了种子。 zkOgL9 (_8  
;rKYWj>IR  
  6.公共场所出现裸女画。北京新机场大楼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出现全 `dZ|}4[1  
裸的女性画像,要不是画的是少数民族,还略带抽象,估计有人恨不能立即把画家袁 7w*&Yg]  
运生当作高级流氓送进秦城监狱。谁都得佩服北京人的精神,那么远的机场,能走得 %-Z~f~<?  
动的一半儿都去看了。 !*gAGt_  
v_0!uT5~NE  
  7.首次接触国际级选美小姐。印度片《奴里》的女主角扮演着普纳姆迪伦是1977 ;g jp&g9Q  
年的“印度小姐”。 eB*8)gYh  
 u$8MVP  
  8.一吻定江山。《大众电影》作为当时唯一一本有彩页的娱乐杂志,在第5期的 0f/!|c  
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和玫瑰》的接吻剧照,一个读者愤怒的给编辑部写了封 S=SncMO nE  
信提出抗议:“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这一诘问引起不少人 B Rj KV  
的共鸣。 J&65B./mD9  
t0d '>  
  9.第一次时装秀。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亲率12名法国姑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 udI: ]:,P  
进行了一场时装表演。 <;0N@   
A+1]Ql)$  
  本年焦点:私家车解禁。 akc"}+-oX  
^r$iN %&~  
  国家首次宣布允许私人拥有汽车,但那时的私家车价格低廉,多是私人用来跑运 E<#4G9O<  
输的或是当出租车使用。1986年11月,上海第一辆“Z”字私人自备车牌照代码0001号诞 w]Ko/;;^2  
生,随后,私家车开始在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及长春、重庆等拥有轿车生产厂的城 @U /3iDB\  
市涌现。 _[{:!?-?  
oF@x]bmU  
}$0xt'q&  
1980年: e\A(#l@g  
O+E1M=R6h  
  1.穿白色紧身衣的男子。上海芭蕾舞学校在湖南演出时,当地观众对舞台上出现 iBKb/Oi6  
身穿白色紧身衣的青年男子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这仅次于完全裸体。落幕时,一 8NaL{j1`  
个很生气的干部打破了静默,他突然喊道:“这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a@fE46o6<  
poXLy/K  
  2.西服出租。英国《卫报》1980年4月14日报道,上海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有一 fg9?3x Z  
块牌子,写着“这里出租西服”,这迎合了人们喜欢穿外国衣服照相的爱好。橱窗还陈 $ ^W-Wmsz  
列着一些白色结婚纱照。但是,有一张照片旁边贴了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口号:“为了 *2JH_Cj`  
革命,只生一个孩子。” 8{R_6BS  
6 m4Te|  
  3.麦克哈里斯旋风。电影《佐罗》的观众达到创纪录的7000万人次。但这一年最 W8f`J2^"M  
火的是《大西洋底来的人》的主人公麦克哈里斯,据说当时某单位评选先进典型,有 `.{U- U\  
的选票上竟填写了“麦克哈里斯”的大名。他的“麦克镜”可以写入未来的中国服饰 > &bv\R/  
史,游泳池里多了一种泳姿—麦克式。这部电视剧还使一项健身运动风靡全国,那就是 YzVN2f!n  
飞盘。 P3G:th@j=  
g[M] i6h2  
  4.新《婚姻法》和独生子女政策。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双方感情确已破 V{!lk]p}a  
裂,并经调解无效。中国人终于认识到“爱情灵魂”。 EJ G2^DSS  
@l{I[pp  
  5.“下馆子”。“改善伙食”有偶尔变成平常。 `NQ{)N0!  
S;8.yj-  
  本年焦点:偶像时代来临 M6_-f ;.  
"Hht g:  
  文革后的第一代青年偶像在这一年诞生,他们是: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歌 hO6RQ0Iv@  
星”一次替换了“歌唱家”和“唱歌的”。 >jMH#TZaX  
/UHp [yod  
  邓丽君是一些人的梦中请人,对那些听惯了口号式歌曲的男女老少来说,邓丽君 JNBT^=x  
那情意缠绵,柔情万缕的歌声,让人情不自禁的“蠢蠢欲动”,刘文正和罗大佑带来了 7/"@yVBW  
长达10年流行期的校园歌声,罗大佑更被奉为“音乐教父”。 o&$hYy"<.L  
hYb9`0G"2  
  《兰花草》的歌词源自胡适的诗作《希望》,随着胡适的暮年漂泊到台湾,然后 qks|d_   
又随着刘文正手中的吉他再一次流行内地。早恋的男生几乎都会唱“我从山中来,带着 ow.j+ <M  
兰花草”。而听到的女生则会心有灵犀的宛然一笑。罗大佑1979年创作的《童年》举国 m:{tgcE  
传唱。紧跟着是《光阴的故事》、《恋曲1990》、《你的样子》、《滚滚红 FT/amCRyT  
尘》、《明天会更好》等, < y>:B}9'  
iZ; TYcT  
  罗大佑至今谱写了150多首经典流行歌曲。 qtzRCA!9(Z  
.ECHxDp  
km\%BD~  
1981年: )5yj/0oT  
;f%|3-q1[  
  1.女排夺冠。时隔22年后,女排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随后写就五连冠的光 y1,5$0@G  
荣,女排姑娘成为大众偶像。 /V^sJ($V$~  
- ]Y wl  
  2.侦探小说。中国第一部推理小说《刑警队长》在上海出版,首印20万册,很快 6tdI6  
销售一空。 9} *$n&B  
rJ(OAKnY  
  3.文明礼貌。美联社1981年1月1日电,中国曾自诩为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礼仪之 ]kS7n @8  
邦,如今报章却要教人说最基本礼仪之语,例如“请”、“多谢”、“对不起”。有个中国 Hsl{rN  
人说,过去的店员对顾客都会有礼貌地问:“您要买点什么呢?”现在则改为说:“你要 @L;C_GEa  
什么?不许挑,不要就算了。”尤其是北京人,服务态度之恶劣到了举国尽知的地步。 0yTQ{'Cc  
@1.9PR$x  
w `!LFHK  
  4.好人和坏人并不见得泾渭分明。这是《加里森敢死队》的功劳。由流氓和罪犯 yFO)<GLk  
组成的特工队在打击德国鬼子的任务中,显示了一种西方生活方式的魅力,成了叛逆 raHVkE{<  
的教材。 MCHOK=G  
,-:a?#f>  
  5.白裤子搭配红衬衫曾是都市时髦男性的装扮。 6Ty 3e|do  
 < GU  
  6.剃光头和学武风。《少林寺》有人看了5遍,甚至18遍。离家出走到少林寺拜 UeNF^6sWu0  
师学艺的孩子不在少数,男孩子都梦想成为武僧。 u`+ 'lBE,  
%2,/jhHL  
  7.美容升级。资生堂来到北京。德国威娜公司提供的洗发水威娜宝是首个国外日 2=O ))^8  
用品品牌。 sX Z4U0 #  
zv,\@Z9.($  
  本年焦点:琼瑶点燃灰姑娘的梦想。 k 5t {  
5R)[Ou.  
  女的温柔漂亮,男的英俊潇洒,除了哭哭啼啼的谈恋爱以外什么都不干。女孩子 a!&bc8J7  
通常出口成章,男孩子总有一个富商老爸。双方因贫富悬殊而本能地相互敌视,进而 rYD']%2  
在情感上互相折磨。女孩子通常人穷志不短,男孩子则甘心为了恋人抛弃万贯家 coW)_~U|  
业。最终,富商老爸被他们的纯真爱情所打动,灰姑娘终于修成正果,嫁入豪门。 ' l|41wxk  
lp?i_p/z  
  第一批接触琼瑶的,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有人回忆起刚看琼瑶电影的 z ]'|nX  
感觉说:“恍恍惚惚,不知身在何处,第一次知道,原来恋爱可以这样谈!”但到了 [lmHXf@1C  
1981年,《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在水一方》…….这些耳熟能详 Bu*W1w\  
的“白痴”故事,才正式征服神州大地的痴心男女:林清霞、吕秀菱(女孩纷纷效仿她们 jydp4ek_n  
的中分长披肩直发)、秦汉、秦祥林等偶像席卷了内地。“像琼瑶小说里出来的姑娘”成 @2x0V]AI  
了新“大众情人”。18年后琼瑶卷土重来,《还珠》系列再次风靡神州。琼瑶是惟一能 wgSR*d>y*9  
“毒害”3代青少年的华人女作家。 3{N p 9y.  
W TXD4}  
&vJ(P!2f<  
1982年: ,J`lr U0  
PJSDY1T  
  1.走上神坛的山口百惠。《血疑》是山口百惠成为中国的超级偶像,满大街“幸 1"4nmw}  
子衫”,“幸子头”、“光夫衫”、“大岛茂包”不仅让个体户赚个钵满盆满,也让中国大众 {g:/ BFLr#  
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名人效应”。 g.`t!6Hc  
~D`oP/6  
  2.电视版的“狮子王”。日本动画片《森林大帝》开播,讲述了小狮子雷欧成长的 .^N#|hp^  
故事。《森林大帝》标志着中国广告业进入新时代。日本广告商提供动画片,可在节 _G}CD|Kx  
目进行30分钟后插播1分钟商业广告。 Uc4 L|:  
tx1m36a"  
  3.《武松》。第一部引起轰动的国产电视剧。 fF-\TW  
I9G*iu=U   
  4.神童计划。15岁的华裔美国儿童秦志斌考入剑桥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这件事 QVRokI`BF  
似乎刺激某些部门,国内也开始了自己的神童培养计划,大学纷纷开办少年班,父母 =UKR<@QrK  
们为“制造”神童着迷。 (yTz^o$t|  
.rB;zA;4S)  
  5.黄书充斥。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玫瑰梦》被查禁,这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一 HXV73rDA  
个焦点事件。这一年,正式出版社被查禁的淫秽色情图书30多种,6家出版社停业整 _,0!ZP-  
顿,查处因刊有淫秽色情描写或封面插图低级下流的期刊130多种。 -Fc#  
FRQ("6(  
  6.军装复苏。街头上重又出现穿草绿色的旧军装和布鞋,挎军用包的年轻人。 Hg_ XD,  
>37}JUG  
  7.牛仔裤。伴随着打工潮开始流行至今。 0Ilvr]1a4  
"(&`muIc  
  本年焦点:第一个体育明星诞生。 \1'R}B@;  
-+@~*$ d  
  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中,一个面目清秀的小伙子一个人夺得共7个项目中的6枚金 zn$ Ld,  
牌,这在体操史上尚属首次,他的名字—李宁,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里。 1U9N8{xg9  
#N}}8RL  
  李宁不仅是25年来第一位大众体育明星,也是最成功的一位。李宁一共获得14个 oD1 =}  
世界冠军,包括3个奥运会冠军,此外还有8个亚运会冠军。他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 F$p,xFH#  
员会中的第一个亚洲人。1999年6月,李宁与迈克尔乔丹、贝肯鲍尔、贝利等25人一起 tvCTC ey  
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选为“本世纪最佳运动员”。 nwH|Hs riU  
$"1&!  
ga%77t|jm3  
1983年: '-{jn+,  
${3OQG  
  1.中国特色的西服。没人再去照相馆租西服了。但当时的西服没有用领肩熨压机 #UIg<:  
压过,所以穿起来总有一种马褂的感觉。而且,看上特蠢的是,穿西服者总保留着袖 rKxk?}  
口上的商标,脚上还赫然一双布鞋。 dl4.jLY  
wVTo7o%U  
  2.美女封面。鉴于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有妇联干部提出:“难道不能用 B#}RMFIj  
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 K!X8KPo  
照片呢?”并指责出版社侮辱妇女。 i F Ab"VA  
uIu0"pv`x  
  3.精神污染。泰国《星暹日报》1983年11月29日报道,近年来大陆社会上出现的 k"6^gup(U  
“精神污染”,有下列表现:电视、电影、戏剧追求“完全商品化”,为个人和小团体牟 ~b+>o  
利。如很多城镇大量上演旧剧、旧曲、宣扬封建迷信。出版界胡乱编造之风盛行,有 qdOS=7]W  
些人借写科幻小说之名,行宣传鬼魂、色情之实。“侦探”、“侠义”、“奇案”、“秘 kys?%Y1  
闻”之类低级 EV9m\'=j  
趣味图书充斥,成为书店的热门货,文艺界受西方“现代派”思潮影响,创作无主题无 j"f ]pzg&  
意义的小说诗歌和散文,一些青年追求腐朽生活方式,嗜好裸女相片、色情录像带和 M+Dkn3bx  
黄色读物。 Rq;R{a  
^b&aDm~(7  
  4.《排球女将》。小鹿纯子展示“流星赶月”的发球和“晴空霹雳”的扣杀时,中国 3B>!9:w~f  
女排正进入鼎盛时期。街上流行“纯子头”。 R_/T bz  
Y ckexfL  
  5.锅盖头。第一部在内地播放的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黄元申和梁小龙剪 D*heYh  
的那种前面有刘海,后面长及脖子的发型流行于年轻人中。 GQT|T0>Ro  
c[ga@Vy  
  6.第一个变性人。1月,著名外科专家王大玫教授主刀,张克莎成为中国首例变 ; *r5 d+]  
性人。 HtPasFrJ  
6E85mfFS  
  7.摩托车。最初引进的摩托车款是CJ70。1994年太子车成了时尚象征之一。 m<hR Lo  
vSX71  
"O!J6  
  8.沙发。普遍进入家庭,尤其是转角沙发。 .r[kNh@ b%  
2zZ" }Zr#  
  本年焦点:春节联欢晚会风靡。 {=pRU_-^  
]2`PS<a2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马季、姜昆、王景愚、刘小庆主持的春节联欢晚会。虽然 6`Zx\bPDm  
电视在当时还不太普及,但是娱乐活动单调,电视节目匮乏的年代,这台晚会还是造 x%Ivd  
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李谷一连唱了“乡恋”等7首歌曲,而最煽 w7GF,a  
情的场面是刘晓庆向父母拜年。现场气氛空前热烈。演播厅里,掌声、笑声、欢呼 Ss ;C1:  
声、4部直拨电话铃声几乎没有停过,北京电信86局的线都烧热了,技术人员非常紧 ;[9WB<t  
张,备用器材、消防器材都准备好了。虽然当时多数人看的都是黑白电视,但一点也 94Wf ]  
不影响晚会效果。春节晚会从此成为大年夜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同时也造就了无 E{_$C!.  
数艺人的大红大紫。 'fB/6[bd  
Ji %6/zV  
 =FZt  
1984年: G}.t!"  
)dFTH?Mpo  
  1.健美操。日本《读卖新闻》1984年11月2日报道,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变得苗条 `9%Q2Al  
魅力,在邻邦中国出现了健美操热,健美操的独特之处是,把太极拳和现代舞蹈结合 rw*#ta O  
起来。在西欧风格的广播体操中,吸取了“踢腿”和“出拳”这些中国武术动作。 7.O1 ~-  
*.ffyBI*~  
  2.《我的中国心》。当年春节晚会推出的香港歌星张明敏红遍南北,特别是他演 ; *G[3kk  
唱的《我的中国心》成为除国歌外,中国人都会唱的歌曲。 HaeF`gI^Ee  
i>bFQ1Rdx  
  3.涉外饭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84年6月6日报道,耸立在北京市郊的 fTM^:vkO  
长城饭店是一座富丽堂皇的20层高楼,乍看上去,它好像与周围的环境不大协调。长 Ch ` Omq  
城饭店是令人瞠目的暴发户生活方式的象征,是西方物质主义时尚的一个实例。一位 R{.wAH(  
来访的朋友一边在前厅品尝林茨果子牛油蛋糕,一边说道:“在这里,只有窗外的尘土 &K k+RHM  
是中国货。” ,=>O/!s  
7K9+7I&C  
  4.第一次公开招聘模特儿。中央美院等10所艺术院校在《北京晚报》上联合刊登 hFa\x5I5  
启事,为美术系公开招聘模特儿,吸引了171个报名者,大多数人是待业青年。有些报 UDyvTfh1X  
名者不敢告诉父母,要求不公开名字。 ~`tc|Zu  
e%'9oAz  
  5.西式快餐。合众国际社1984年2月19日电,中国的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 LZ&CGV"Z-  
餐厅”开张,这是唐老鸭带动的食品革命。除了汉堡包之外,还出售热狗、油炸食 Y]8l]l 1  
品、榨鸡、冰激淋卷、煎薄饼和份饭。 %_tL}m{?  
fvNGGn!  
  6.街上流行红裙子。《红衣少女》中的安然掀起了穿红裙子的风尚。 >!WJ{M0  
wRie{Vk  
  7.录像厅。比比皆是,很多人沉迷于这里播放的港台片和好莱坞盗版片。 ,hOJe=u46  
_bMs~%?~/  
  本年焦点:我们都“下海”吧 `pcjOM8u  
fYC AwS{  
  新中国成立后共有3次下海经商浪潮,分别发生在1984年、1987年和1993年。1984 ul% q6=f)  
年那一拨,多数是靠继承海外遗产、留洋打工、倒腾紧缺商品、甚至包括部分靠辛勤 >)VrbPRuA  
劳动先“富”起来的人群,也就是银行账户上存有十几二十万的人群,俗称“食利阶 khEHMvVH  
层”,他们过着悠闲、富足的生活,成为当时社会羡慕的对象。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 OY@/18D<>  
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修大 u/,m2N9cL  
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不过,1984 b9"Q.*c<Z^  
年的经商潮灰色经济特点巨浓,最终被国家整顿下去。当时的“大款”,按现在的标 _\u'~wWl  
准,不过是一个中下水平的工薪阶层。 1tfm\/V}ho  

纷纷万事 直道而行
君阁车友全国QQ群:426784983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