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FG&rk^ 南北大众双双发力,可以看出一向刻板的德国大众开始倾听中方的意见。此为新的市场形势下,汽车产业合资关系重新调整的一个信号
pe04#zQK
u>cC O'q
在经历了半年的沉默后,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双双发力,发起反攻。
D$K
ea
-l*A 8月8日,上海大众宣布,一场以降价为主题的“飓风行动”就此开始,降价涉及普通型桑塔纳、GOL、帕萨特多个车型。帕萨特最高降价幅度近5万元,普通桑塔纳的基本型降价1万元。
e6P[c=m
#
y lL8+7W 上海大众的新闻发言人说,此次行动酝酿已久,是半年来上海大众一系列改革包括降低成本的一个成果。
q Z\L
w~-X>~ } 8月5日,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说,对于一汽大众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降低成本。同时,竺延风对一汽大众的努力表示满意,但“对他们的结果还不满意”。因为一汽大众降低成本的结果与竺延风的设想还有差距。
'G
Y/Q5
q)oN2- 一汽大众降低成本的行动代号为“疯狂国产化”。
sY^lQN
d5'
)6 一边飓风,一边疯狂,南北大众双双发力。这次行动,事实上也可以视为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合资关系的一次重新调整。而这种调整,对于合资双方或许都有利。
fp-m.d:|
@ AggznA8
亏损逼迫德国人降价?
}
bCK
b_ZNI0Hp@ 似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一汽集团在今年第一季度报亏5.7亿元。消息甫出,国内舆论大哗,德国、日本等国媒体也纷纷关注此事。
OMi02tSm
U(P:J e 8月5日,竺延风首次向媒体解释了亏损的原因。竺延风说,上半年,一汽集团已经赢利,亏损只是第一季度。
,}n=Z
WI0QLR' 竺延风说,按照汽车产业规律,受春节、元旦等因素影响,汽车企业在1、2月份的亏损是正常的,通常到3月份赢利。但今年的赢利推后了一个月,这是因为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
:a=ro2NH
YGfA qI
y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旗下一汽大众的业绩下滑。一汽大众第一季度累计亏损3亿元。此前多年,一汽大众一直是一汽集团主要的利润来源。比如2003年,一汽集团实现141.3亿元利税中,一汽大众的利税达到110亿元。
l}dj{
s
v!nm
&" 此外,一汽丰田因为皇冠轿车的生产并不稳定,加之生产设备、技术引进费用的摊销以及向一汽丰田销售公司支付推广费用等原因,亏损4089万元。一汽集团吉林省外的多家商用车、零部件企业合计亏损也达3亿元。
<+ -V5O^
[6Uud iw 无论如何,亏损5.7亿,兹事体大,趁此进行诸多改革,可堵天下悠悠众口;以此作为筹码,也可推进许多商务谈判。一汽集团自然明白其中利害,也势必不会放弃利用此次亏损。
R
tXF
dL1~]Z
y
长期以来,德国大众在进口零部件尤其是高价值产品方面的价格体系不甚透明。同时,德国大众的许多零部件还在欧洲价格基础上加价卖给国内合资厂商。据透露,加价30%谓为平常。
?AqrlR]5
avYh\xZ 大众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中生产的各款车型里,国产化比率最高的是桑塔纳和捷达,但这两款车利润微薄。而那些国产化率并不高,价格却不低的车型才是大众在中国的主要利润来源。
:Su 5
~|$) 1 在那些车里,有相当部分高价值的零部件依赖进口。这些零部件价格高企,是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一汽大众每年从德国大众采购的零部件有百亿元之巨。
D9@<#2-
%>x0*T$$ 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目前运营艰难,降低成本成为他们最主要的目标。然而,众所周知,国产化无法快速完成,尤其是高价值、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因此,“疯狂国产化”对于急需降低成本的一汽大众来说,显得多少有些遥远。
q(${jz4w
*(XgUJq+ 此时,更能看到实际效果的是,逼迫德国人大幅度降低进口零部件价格。然而,多年来,德国人在这方面的态度几乎从来没有松动过,或许直到亏损发生前。
(t"YoWA#m
8mQd*GGu1 以亏损为压力,逼迫德国人在零部件方面降价,势将成为一汽眼下最切实可行的降低成本的办法。“我们需要他们把进口配件的价格降下来,把进口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一汽集团某高层说。如果此举奏效,一汽大众的产品价格势必将有下降空间,竞争力显然将增强。
h^3Vd K,
/(}l[jf 倘若上推数年,一汽或许不敢以如此方式和德国人讨价还价。而此时,一汽大众有了逼迫德国人降价的底气。
!-Tmu
|@uhq>& 一汽大众的二厂已经竣工投产。这个庞大的工厂耗资123亿元,是大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从2003年7月15日奠基,到2004年12月8日投产,历时不到1年半。在东北严寒地区的施工条件下,这个工厂的建成速度能列入奇迹范畴。
d(cYtM,P
+vY`?k` 8月5日,记者看到,这个庞大的新工厂里只有几辆一汽大众的新车开迪在缓慢移动。显然,这个饥渴的工厂需要引进更多的新车,德国大众别无选择,必须填满这个工厂。因此,一汽大众2008、2009年的产品规划早已经完成,而且据说有众多产品。
EwJn1Mvq
'48|f`8$ 这么大规模的投资未来可能会有很大压力,为何双方不选择滚动投资?“干大事就要把后路都给堵死,否则能干大吗?”竺延风反问记者。
*`/@[S2,cu
7o%|R2mL} 业内人士认为,那个能列入奇迹范畴的速度起到了作用。现在,德国大众没有了退路,它能作的选择是要么继续亏损、空置庞大的工厂,要么降低零部件价格,然后拿许多新产品填饱新工厂。显然选择前者是两败俱伤。
`'t;BXedz/
4E94W,1%,Y 因此傲慢的德国大众开始倾听中方意见。
Z9EQ|WfS#-
s&hP^tKT 此时,当德国大众想利用上海大众行所谓制衡之术时,或许将发现,这招随着大众在中国的表现黯淡而变得不再管用。
qa?y lR"kA
a"4 6_> 大众中国此前称,大众在中国业务第一季度出现了1700万欧元的亏损。而高盛更预测,大众在中国的业务今年将出现超过4亿欧元的巨额亏损。尽管大众不认可该预测,但该说法依然给其在中国的前景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不惟中国,大众在全球均表现疲软。由于德国市场不景气以及在北美的车型过时,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早些时候发出预警,全年利润目标难以实现。
(La
z`SkKn0f
Y 眼下,德国大众必须调整心态,不是制衡,而是考虑去建立一种新的合资关系。而一汽、上汽也是如此。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彼此都需要建立新关系。
7a
net
tAUMSr|
?
新合资关系
).xWj
VC
kTV D4Z= 上海大众的行动名为“飓风”,涉及普通桑塔纳、桑塔纳3000、GOL、帕萨特等诸多车型的多个型号,降价幅度从数千元至近5万元不等。
mf#oa~_
aH_&=/-Tz
上海大众从来没有如此主动大幅度、多系列地降价。在历次车市价格战中,上海大众都扮演了追随者的角色,而且近年来每次追随都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v'l!u
MEu-lM7v 一直以来,德国大众对上海大众钳制甚多,中方几无多少话语权,在价格方面尤其如此。所以,上海大众屡屡丧失市场先机。不论此番降价是否能够成功拉升销售,就这个动作本身而言,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rTH@PDk>)
XP'KgTF 刻板的德国人此次显然听从了中方的意见。面对糟糕的市场局面,德国人不得不作出让步,即使在最不愿意让步的价格方面。
&HWH
UWB
H Q2-20 上海大众的危机较一汽大众更甚。除了桑塔纳以外,上海大众的车销售都乏善可陈。然而,普通桑塔纳尽管销量大,但利润微薄。桑塔纳3000利润贡献差强人意,但销量却也不稳。
,yB-jk
?
S`NH6?/uH 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议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上海大众的销量为2.19万辆,位列第五。
;$W|FpR2
5Eq_L 仅仅在上个月,上海大众还勉强到了亚军位置上——在2004年6月前,上海大众多年来一直在冠军的位置上从未动摇过。2004年6月,上海通用以大幅降价赢得了冠军宝座,自此之后,上海大众几乎不知那个位置是何滋味。
>ztv3^w
[IiwpC 尴尬的销量还是其次。和一汽大众一样,高企的成本让上海大众痛楚难耐。除了承担昂贵的进口零部件价格以外,上海大众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非常高,比如管理成本。
^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