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我们看清楚了没有?
pN
^^U[
orcPKCz|" 4月21日,第1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拉开帷幕,目光聚焦处,各路厂商终于以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来宣告猴年那个长冬的结束。然而,在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和热烈的舞台背后,无数新面孔的推出无疑让本已硝烟弥漫的中国车市更加充满变数。已经有人在猜测,对于那些尚未举起新产品大旗的厂商,是否又开始攥紧手里的“价格牌”了呢?
;m[-yqX 事实上,某些厂商在不久前因清理库存而被迫降价后,市场上对于新一轮价格战的观望就已经开始了。随后上海大众在广东市场推出最低价只有89800元的几乎算是全球最低价的Polo超值款。一些品牌则把03款两厢轿车降到了12万元以下,似乎只有少数市场上的宠儿才有资格让经销商拒绝回应任何对于价格的疑问。可是面对每年至少一次,幅度动辄上万的降价,消费者又怎能不去猜疑,不去观望,不对经销商手中的报价表患得患失呢?也许透过那些公布的利润数字,才能让我们看清楚厂商手里到底还握着几张“价格牌”。
KDODUohC “性价比”这个词语、现在已经成为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关键词,也是厂商用于吸引眼球的法宝。“价格”无需多言,但对于“性能”的解释却各执一词。总结下来,大多首次购车的消费者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轿车“性能”,无非只是品牌、外观、配置和故障率这几项,因为只有在这些信息面前,消费者和销售员之间才是平等的,而一旦打开了发动机舱,一旦谈及制造工艺,消费者面对那些滔滔不绝的术语就成了“弱势群体”,成了课堂上被灌输的学生,除非是真正懂车的人,否则购车者中的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回避那些技术细节,只记得前脸、大灯、6碟CD、GPS。如果我们略加回忆,就能发现有不少喊出“性价比”口号的车型,在不断提升豪华配置,让桃木、镀铬饰条触手可及的时候,还能让价格适时地“跳水”,这便是价格战的真相——国内轿车生产成本的低廉。
A*r6 如果我们现在做一个调查,询问轿车的核心价值,想必没有多少人会说出“底盘”、“发动机”和“车身”这样的答案。的确,没有一双内行的慧眼,怎么能够识别出一辆靓丽眩目的轿车,在这些占据整车价值超过80﹪的部件上,究竟具备怎样的优势。但现在的消费者应该有权知道,整车的操控性、安全性、油耗控制以及残值,并不是真皮座椅、新型尾灯、双屏DVD、电子导航、倒车雷达这些加装附件能够提供保证的,而是由底盘平台、发动机技术、车身制造工艺和配件、材料所决定的。但放眼望去,在展厅里,在网站上,在设计精巧的宣传页中,有多少厂商能够或者敢于展现这些内容呢?如果现在还有谁在抱怨消费者对知识的匮乏,我想这其实并不是那些初次购车者的责任,因为对于配置和价格,我们已经谈得太多,但对于轿车的核心价值,我们却言之甚少。而透过残酷的价格战,我们却有机会冷静下来,看看究竟是怎样的生产成本,使得国内轿车厂商们有着如此大的空间心平气和地进行着价格的游戏。
>*A"tk#oR 首先,可以看看由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所组成的底盘,可以说底盘是整个汽车的“地基”,尤其是整车操控性和安全性的根本。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一部分的价值往往被“助力转向”、“ABS”等等简单零散的表面信息所掩盖了。能够拿“机械助力、普通液压助力还是电子液压助力”这样的问题去考销售员的买家,实在是凤毛麟角。于是厂商便能在此间大做文章,因为这3种不同的助力转向系统涉及的成本差异,就是以万元计算的。再看悬挂系统。在缺乏专业比较的情况下,大多消费者对于轿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感受,远不如真皮座椅和宽大的空间来的具体。但我翻遍几乎所有厂商不同车型的宣传资料,没有找到对于非独立式悬挂和独立式悬挂的任何明确解释。即便是有这方面优势的,也仅仅一笔带过,成为一条被忽略的信息。这种模糊的认识又为厂商缩减成本提供了空间。虽然独立悬挂能大幅提升驾乘舒适性和稳定性,但这种悬挂系统的构造复杂,同时会对驱动系统和转向系统产生技术要求,因此带来成本的增加,就让有些厂商引进或设计车型时间只在前轮采用独立悬挂,而后轮则换成了低廉的非独立悬挂系统。另外,在刹车系统上,大多消费者早已对ABS等装置耳熟能详了,并且清楚地知道“有胜于无”的道理,可是这里面仍然大有文章可做。例如一些车型在宣传ABS配置的时候,丝毫不会向购车者提及是否“四轮碟刹”这一决定刹车性能的关键配备,至于ABS的版本就更成为一个成本控制的“灰色空间”。其实BOSCH向各大厂商提供的ABS有着不同的版本,最先进的版本比一般的要贵出3000欧元,但这之间产生的防抱死性能和点刹频率的差异,又有谁向消费者解释呢?
(rM-~h6g 至于发动机,也许是谈论最多的一个核心部件了。但除了排量、最大功率和产地,似乎普通消费者很难再提出更多的问题。既然我们不明白发动机的电控系统,不会问是否采用了电子油门、铝合金缸体,那么轿车厂商自然也不会以此作为设计于制造的标准。对于那些工程师而言,提供一台排量为1.8升,最大功率超过100千瓦,最大扭矩超过180牛米的发动机也许有100种方法,但既然可以避开技术,那么只需要找到一种成本最低的方法就可以了。
1+f>tv 再讲讲车身。我曾有幸参观了某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线,在那里我们见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先进生产线,也真正感受了之前有所闻却不知所云的“激光焊接”和“双面镀锌”技术。尽管我承认这些材料加工和制造工艺的优势确实不如内饰和配置那么容易转变成消费者能够明白的文字和动人图片,但我仍然坚持国内的轿车厂商应该都有这样的义务,把产品最为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而消费者也更加有权知道,他们花了上十万甚至数十万所购买的,究竟是些什么。否则我们永远都无法看清那些偏远的厂房和密闭的车间是怎样打造出一辆辆被模特簇拥、被奖项包围着的明星商品,也无法看清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的爱车是否又会无端地贬值一万多元。或许在此之前,我们不妨走进汽车用品市场,看看标着2000多元的真皮座椅和1000多元的6碟CD,这时是否也能领悟出同样的道理?
VKjDK$ 愿与希望买到真正“性价比”高的轿车的朋友们共勉!
`H:5D5] 也愿轿车厂商将自己产品的真正面目展现给消费者看!
o:E_k#
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