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2117阅读
  • 6回复

摄影用光篇!

楼层直达
级别: 荣誉会员

一、什么是曝光



下面这些情况我们是否经常遇到呢?
  我们看到某个激动人心的场景--可能是白雪皑皑的群山或者是新英格兰迷人的秋色,这时我们往往会一把抓过照相机,把这幅景致摄入镜头。然而,我们获得的却往往是一幅令人沮丧的影像,原来场景中那些丰富多彩的画面一个也没有抓住。如果我们用彩色胶片进行拍摄 ,看到的却是所有那些绝妙的鲜艳色彩变成了令人厌烦乏味的一片苍白。如果拍摄的是黑白胶片,照片会充斥着死气沉沉的褪了色一般的灰色调。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总是莫明其妙、或多或少地损失了在原场中可以看到的那些明快的颜色和色调。
  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没有适当地曝光胶片,我们不是对场景曝光过度就是对其曝光不足。即使我们的照相机提供了最先进的非常简便的内置式测光表,甚至提供有自动曝光功能,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这种错误。那么这些安全无比的测光系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答案非常简单,测光表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自己!确实是这样。测光表自己会读取所指向的任何东西。然而,关键是必须知道测光表应该指向何处,以及如何理解所读取的数据。明白这个道理,也就知道窍门之所在了。世界上最聪明的测光表也不能自己做到完美的曝光,除非作为摄影者的我们将其指向景物的正确位置,并灵活地运用它的数据。
  当我们正确地曝光了一幅彩色胶片时,得到的照片或幻灯片上的所有颜色都应该是鲜艳纯净的。同样,当我们曝光了一幅黑白胶片时,最后照片上的所有影调也应该是非常鲜明的。
  其中的技巧就在于懂得怎样正确地对胶片进行曝光。本课将讲述如下内容:
  如何知道测光表应指向的位置;
  如何解释测光表显示的内容。
  为了有助于全面地理解这些内容,这里再次从如何曝光黑白胶片的基本知识入手。一旦知道了怎样曝光黑白胶片,如何曝光彩色胶片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了。
  好了,下面就开始讲述怎样掌握完美的曝光技巧吧。首先,我们应该对曝光一幅黑白胶片时发生的一切有所了解。然后,再把问题转移到彩色胶片上来。我们知道,彩色胶片以三层黑白乳剂为基础,这三层黑白乳剂与三原色有关,并从三原色中产生彩色影像。.


曝光黑白胶片时发生了什么


我们已经知道,当光线照射到乳剂时,卤化银中的微小晶体会发生变化,当显影时,受到光线照射而发生变化的晶体会形成黑色的金属银晶体。结果画幅中受到光线照射的区域会转变为底片上暗黑色的金属银区域。
  画幅中那些没有受光线照射的区域又会怎样呢?这些区域的卤化银晶体没有变化,在显影过程中就会被冲洗掉。因此,画幅中没有受到光线照射的区域在底片上会变为空的区域。这些区域中所剩下的只是胶片的透明乙酸片基。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内容,我们来看看两种非常极端的情况。
  首先考虑,当我们将整画幅都暴露在明亮光线下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比如我们不小心打开了照相机,将胶片暴露在明亮的太阳光下。显影这样的一幅胶片时会发生什么呢?几乎所有的卤化银晶体都将变为黑色的金属银,结果得到的底片是全黑的。
  其次再考虑,当我们显影一幅没有经过任何曝光的胶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比如有时我们不能确定一卷胶片是否已经拍摄过,为安全起见,我们对其显影。如果该卷从未曝光,便会得到一整卷透明的底片--所有的卤化银晶体在显影时都被冲洗掉了,剩下的便只是透明的乙酸片基了。
  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很容易理解,下面我们考虑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当我们拍摄一张照片时曝光一幅胶片,会发生什么呢?强光会落到胶片上的某些区域,弱一点的光会落到另外一些区域,而在某些区域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光线,从而出现如下结果:
  胶片上被极亮度光线照射的区域,在显影时。其上几乎所有的卤化银晶体都将转化成黑色的金属银,这些区域在底片上是黑色的。
  胶片上被中等亮度光线照射的区域,在显影时,其上绝大多数(并非全部)卤化银晶体将会转化成黑色的金属银,这些区域在底片上是暗灰色的。
  胶片上被很弱光线照射的区域,在显影时,其上只有少量卤化银晶体转化成黑色的金属银,这些区域在底片上是浅灰色的。
  胶片上没有被光线照射的区域,在显影时,其上没有卤化银晶体转化成黑色的金属银,因而这些区域在底片上是透明的。
  这样,底片上的每个区域都对应着所拍摄的场景中该区域光线的相对强度。底片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金属银聚集状况,从覆盖有厚厚金属银的全黑区域到金属银稍厚的区域直到只有乙酸片基的透明区域。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05-16

二、如何确定适当的曝光量



我们知道,底片上的灰黑影调依赖于黑色银聚集程度。由这种聚集而产生的厚度实际上是可测量的。如果我们在一架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显影后底片的横截面,将会看到一系列由金属银构成的高峰和深谷,如图5.1所示。
  标为A的顶峰是在曝光时受极亮光线照射的区域,在观察底片时,它看上去是黑色的。标为C的深谷是几乎没有受到光线照射的区域,实际上呈现为透明的。区域B是受中等强度光线照射的区域,显示为浅灰色。金属银聚集得越高,灰色越暗。
  当我们利用这张底片制作照片时,便会反转色调。A处黑色顶峰在照片上呈现出纯白色,C处透明的深谷在照片上几乎是纯黑色的,浅灰色区域B在照片是呈现出暗灰色。因而,照片将我们重新带回到原场景的色调中来。也就是说,原场景中的明亮区域,在底片上是黑暗的,而在照片上再次变为明亮区域。而原场景中的黑暗区域,在底片上是明亮的,在照片中又变成了黑暗区域。
  原场景中的明亮区域叫做强光部分,强光部分在原场景中是明亮的,在底片上是黑暗的,而在照片上又是明亮的。原场景中的黑暗区域或黑区叫做阴影部分,阴影部分在原场景中是黑暗的,在底片上是明亮的,而在照片上又是黑暗的。
  彩色胶片的每层中都会发生相同的变化。蓝色引起胶片中蓝色敏感层上黑色金属银的聚集,绿色引起绿色敏感层中黑色金属银的聚集,同样,红色引起红色敏感层中黑色金属银的聚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所有这些与正确曝光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
  为了确定曝光量,需要使用测光表。照相机上可能提供了内置式测光表,你也可以使用单独的手持式测光表。如果测光表是内置式的,照相机往往还提供自动曝光这一便利功能。


自动曝光


现在,所有的傻瓜照相机和绝大多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SLR)都提供了自动曝光(AE)这一可供选择的功能。从理论上来讲,我们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只是将镜头对准被摄物,并且按下快门按钮即可。内置式测光表则会完成余下的工作,不管采用的是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它都会自动计算"正确"的曝光量。看起来这似乎尽善尽美,然而不幸的是,内置式测光表所认为"正确"的曝光量常常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测光表不会思考,只有我们会思考。我们想要对被摄对象的脸部正确曝光呢,还是想要只显现出脸部轮廓而对天空曝光同时捕捉那绚丽的落日呢?AE测光系统只能猜测我们想要得到的对象,不管测光系统如何复杂,它也不可能知道我们想的是什么。
  而我们自己是知道我们想要做什么的。本课将学习如何使用照相机的内置式测光系统和单独的测光表,以保证获得我们每次需要的曝光量。我们不是去猜,而是确实知道。


测光系统的类型


基本上说,有三种不同的测光系统类型,我们可以自己摸索出其使用方法。
  首先,可以使用全自动测光系统。这种系统一般用在傻瓜照相机上,它可以自动地完成一切。我们不需要对曝光进行任何控制,照相机会完成全部的工作,但是它不管对错。如果我们的照相机和测光系统是全自动的,不需要我们对曝光进行任何控制,那么还要我们做什么呢?可能我们对曝光控制是无能为力了,然而不要过分悲观。本课中我们会介绍一些技巧,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愚弄"照相机,从而对曝光施加某种控制。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带有内置式测光系统的照相机,它允许我们对曝光进行某种手动控制。许多自动曝光照相机都通过一种叫做手动超控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功能,即关闭自动测光系统,并对曝光进行手动控制。
  绝大多数SLR照相机都提供一种"模式"选择,即我们可以将照相机设置为各种不同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可以将其设置为手动模式,以对曝光进行完全的人为控制。不管是使用手动超控还是手动模式,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对曝光施加人工控制。第三种可能是使用一种单独的手持式测光表,如图5.2所示。如果我们的照相机没有内置式测光表,就可以使用这种单独的测光表。或者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补充内置式测光表所获取的数据。
  不管使用哪种类型的测光表,也不管是拍摄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其操作后面的基本原理是相似的。有两种基本的测光系统类型:
  1. 反射光测光表
  2. 入射光测光表


什么是反射光测光表


反射光测光表使用得更为普遍,所有的内置式测光表都是这种类型的。这种测光表对被对象的反射光线进行测量。当我们将镜头对准被摄对象的同时,也就将光电元件面对着被摄对象了。
  测光表所对准的被摄物越亮,其给出的读数越高;所对准的被摄物越亮,其给出的读数越低。如果测光表对准着一幅由明暗对象混合构成的场景时,它将给出场景中整个亮度的平均值,不管是拍摄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读数都是相同的。
  图5.3示意了采用手持式测光表进行反射光测量的方法。要认识到我们的内置式测光表也采用相同的读数类型--反射光读数,所有的内置式测光表都采用反射光读数。无论何时将镜头对准被摄物并进行曝光测量时(不管是不是自动的),照相机中的测光表都与图5.3所示的手持式测光表实现同样的功能。
  从理论上说,我们可能会将我们感兴趣的被摄物体安排到照片的中心位置附近,因而某些照相机中的内置式测光表将会更为关注图像中心位置附近的反射光,而较少注意物体边缘附近的反射光。这些测光表是以中心为重点进行测光的,即它们产生的读数是在场景中所有光线强度的基础上对中心位置光线格外强调(加权)而得到的。
  另一种类型的反射光测光表是光点测光表。这种测光表读取一个非常狭窄区域的光线--可能只有一两度宽。顾名思义,光点测光表可以指向并读取一个很小的光点。因此,某些SLR的内置式测光表提供有局部测光这一可供选择的功能。
  如今,许多极为复杂的照相机提供了一种叫做矩阵测光的功能。实际上,这些照相机是将画幅分为不同的区间,例如一个中央区间和角上的单独区间。测光表"读取"每个区间中的光线,并将信息馈送到计算芯片中,芯片给出每个区间中的光线,并将信息馈送到计算芯片中,芯片给出每个读数的"数值"并最终确定"正确"的曝光量。然而,这种测光表也还是只能猜测我们的意图,正如我们在前面的例子中提到的:我们想要正确曝光的是被摄对象的脸部还是日落时候的天空呢?测光表是无法替我们做出决定的,即使矩阵测光表也是如此。


什么是入射光测光表


入射光测光表与反射光测光表不同,它不是从照相机位置指向被摄物体,而是从被摄物体处指向照相机。
  结果是照射到被摄物体上的光线也会同样地落到测光表上,这也是我们正在测量的光线。我们没有测量被摄物体本身的明暗值,而是测量落到被摄物体上的光线。测光表设计成可以指示正确曝光所需的曝光量,并且假设场景中包括从明到暗的平均影调范围。


应该使用哪种类型的测光表


入射光测光表在专业摄影工作中具有特别的应用价值,例如用于平衡摄影室照明。现在,我们推荐使用的测光表是反射光类型的。记住,内置到我们照相机中的测光表为反射光测光表,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只要我们懂得灵活地使用它就可以了。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05-16

三、愚蠢的测光表



测光表是愚蠢的,它不会思考,也不聪明。摄影者都是极具天赋的,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聪明才智去指导测光表工作。
  测光表所能做到的只是测量照射到其光电元件上的光线。但我们必须决定测光表应该 "看到"哪些光线。我们必须保证测光表正在读取的光线是我们想要测量的光线。比如,我们想要为一个朋友拍照,该怎样确定其脸部的"正确"曝光呢?
  首先,测光表必须知道胶片的ISO感光速度。如果我们使用的是内置式测光表,在插入DX编码的暗盒时,SLR就会自动地"了解"这一信息。对于老式照相机和手持式测光表,可以设置感光速度盘给出该信息。
  其次,测光表"读取"的光线必须是从我们朋友的脸上反射过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将镜头(或手持式测光表)对准其脸部。例如, 这时测光表告诉我们以f/8的光圈和1/60秒或等效的组合值(比如f/5.6和1/125秒)进行拍摄。就内置式或手持式测光表而言,不管是采用彩色胶片还是黑色胶片,这样的曝光量都可以获得赏心悦目的面部色调。
  测光表如何知道什么是"赏心悦目的在面部影调"呢?它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哪种组合值能够产生出18%的灰色影调。
  什么是18%的灰色影调呢?为什么不是25%灰色调、50%灰色调或是99%的灰色调呢?原因在于平均场景中的光线经过平均后得到的是大约18%的灰色影调,因此决定了
  18%的灰色调。不管我们是采用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这个读数都是正确的。
  这时,我们可能马上又会想到许多问题。什么是平均场景呢?是一个滑雪道、海滩、霓虹灯还是一张脸?这张脸是饱经日晒的深褐色脸庞,还是斯堪的纳维亚金发女郎的娇艳的容颜,又或者是一张非洲黑人的脸呢?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测光表是愚蠢的。当我们将测光表对准一堆白雪,它将告诉我们怎样使得白雪呈现出18%的灰色调。同样,当我们将其对准一个煤球时,它将告诉我们怎样使得黑炭呈现出18%的灰色调。如果我们想要雪是白色的,炭是黑色的,就不能让测光表去完成了。因为它不会,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去完成。
  图5.6与5.8显示了测光表所"看到"的景象,而图5.5和图5.7则显示了实际景物所呈现的样子。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05-16

四、测光表是如何工作的



任何测光表的推荐曝光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的,即不管我们采用的是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18%的反射率就是我们所想要重现的。
  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测光表不能作出明智的决断。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那样,在测光表读取乌黑的炭或洁白的雪时,它其实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也不关心)。不管我们是拍摄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测光表都会给出一个推荐的曝光量,把黑炭和白雪都表现成为 18%反射率的同一色调。
  我们还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不管我们使用的是单独的手持式测光表还是内置式测光表,是必须匹配指针的读数还是调节LED指示灯即可,也不管我们是使用自动曝光的傻瓜照相机还是手动控制照相机上的测光表。无论何种类型的测光表都不具备思维能力,无法为我们考虑。测光表并不知道我们对准的到底的是什么东西,它所知道的仅仅是提供一个参考曝光量。不管测光表需要测量的是什么样的被摄物体,都会产生18%的灰色影调。


什么是18%灰色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要么是因为它们发射光,要么是因为它们反射光。我们能见到绝大多数物体都是由于它们能够反射光。反射的光线越多,物体也就显得越明亮。如果物体是完全乌黑的同,它就不会反射一点光线,也就是说,它具有0的反射率。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是物体是全白的,它将反射所有的光线,也就是说,它具有100%的反射率。
  上述两种情况只是理论上的两个极限。所有的物体都处在这两个极限之间。18%的光线被反射所产生的灰色影调就是18%灰色,这也正是测光表校准后读取的值。这里再次假设影调是平均场景中物体反射率的平均值。
  现在,我们可能想知道下面的内容:
  彩色效果会如何呢?如果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结果会怎样呢?18%的灰色是不是还适用呢?答案是肯定的。测光表测量18%的灰色作为彩色胶片的"正确"曝光量,与黑白胶片一模一样。如果我们仔细考虑一下,便会一目了然。
  测光表并不知道我们使用的是何种胶片,它所知道的只是胶片的ISO/ASA。当它"读取"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光线强度时,它便会告诉我们应该使用的曝光量--而对我们此时使用的胶片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则一概不管。实际上,即使我们使用黑白胶片拍摄,测光表读取的日常生活场景,亦即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总是彩色的。所以,测光表总是会读到彩色光线的。测光表所要做的,乃是将彩色光线转化成光线反射率的测量值。
  重要的一点在于,当我们说到每个测光表的推荐影调都是18%的灰色时,测光表真正测量的乃是光线的反射率。"反射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了更好地理解它,请参见图5.9所示的灰色级谱。



左端所看到的是纯白,右端所看到的是纯黑。两者中间,是一系列梯级的影调,从左到右越来越暗。在这张灰色级谱上总共有11级,包括纯白。
  这张灰色级谱与我们的测光表又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多了。科学家计算出"普通"场景中的光线"平均"为灰色级谱上中间影调的反射率--该影调位于纯白和纯黑的中点,即为灰色级谱上的中间影调。于是,通过简单的推理就可以得出中间影调应该反射投射到其上的50%的光线。测量表明,它实际上只反射了18%的光线(至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们还是留给科学家去解决吧)。在黑白级谱中,比如在这张灰色级谱中,这种影调就被称为"18%灰色"。
  所以,这就是测光表所要测量到的魔幻数值--18%的反射率,也就是测光表校准后要读取的反射率不管物体的颜色如何,即不管物体是红的、绿的、蓝的还是其他颜色的,甚至是灰色的。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对像雪那样明亮的物体或像炭那样黑暗的物体,使用测光表所产生的问题就不单单是测光表所能解决的了。
  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问题测光表也不能解决。假设我们的模特站在海滩上,她的身后衬着明亮的蓝天。我们把照相机架在离她20英尺(大约6米)开外的三脚架上,以显出她的全身。现在我们通过SLR照相机进行取景,看到的测光表读数是1/125秒的快门速度和f/16的光圈。然而拍摄后,得到的照片很不满意,如图5.10所示。
  这并不是我们所要的,测光表也没有出问题,测光表读取它所"看到"的东西--天空的光线,从水面和模特身上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将所有的光线平均,得到一张18%灰色调的底片。结果模特的面部却严重地曝光不足,因为测光表所读取的主要是天空和水面的反射光。
  所以,下面探讨一下如何灵活地使用测光表,引导它只读取我们感兴趣的光线--不管是使用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进行拍摄。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05-16

五、如何使用测光表

问题:读取正常的场景 为了获得彩色或黑白胶片的正确曝光,一般我们应该从场景中最重要的影调区域读取光线。例如,当我们拍摄人物时,面部皮肤的影调就应该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应该读取的影调。
  我们不能从很远的地方读取像面部这样的区域。无论我们从多远地方来读取光线。不管使用内置式测光表还是单独的测光表,都需要这样做。

正确的做法:图5.11显示了如何用内置式测光表进行测光。接近模特,在其面部附近读数,即使我们想从很远的地方进行拍摄也要这样。如果照相机具有自动曝光(AE)的功能,也要移近才能读数。许多AE照相机都具有曝光锁,我们可以"锁定"该读数,以便回到离面部很远的地方进行拍摄。

正确的做法:图5.12显示了如何利用单独的测光表读取曝光数据。像内置式测光表一样接近人物的面部进行测量。

错误的做法:即使我们想从较远的地方进行拍摄,也不要从那么远的地方测光。否则,测光表读取的不仅是被摄人物的面部,而且包括了天空和背景,从而导致整个场景的平均读数可能并不正好就是面部影调所需要的正确读数。

错误的做法:摄影师身体的影子正好投射在被摄人物的面部,从而读取的是影子的读数,而不是我们将要拍摄的人物面部色调的读数。

问题:黑暗的背景 我们想拍摄以黑暗的树叶为背景的读数的模特。
  错误的做法:如果我们靠后站立得较远测量该场景的读数,测光表读取的黑暗树叶的读数将会要求更多的曝光,结果导致照片上模特西装的白色影调和她面部的明亮影调曝光过度--损失了这些强光区域中的细节,如图5.15所示。

正确的做法:对模特进行近距离地测光,得到的正确曝光量可以使我们重现模特西装和面部的全部细节,如图5.16所示。这也基于我们的一般原则:接近并读取最重要的影调区域。在本例中,最重要的影调区域是模特的面部。

问题:明亮的背景 我们重新来看看海滩上的模特。如果我们站在远处读取整个场景,非常明亮的天空将会占据测量的主要部分。为了将明亮的天空减为18%的灰色调--这也是测光表的初衷--测光表给出的读数将会使模特的头部只显示出轮廓,正如前面图5.10所看到的那样。

正确的做法:接近模特,读取其面部影调,这样照片上模特的面部能够得到正确的曝光。不过,还要注意天空。将图5.17与图5.10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天空中所有复杂的细节都损失了。既然模特是主要的被摄对象,那又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对这个问题做一个简要说明。
  问题:如果我们不要接近被摄对象应该怎么办呢?例如,当我们拍摄一场体育赛事时,每当照明条件发生变化时我们并不能走到比赛场地中去进行测光。

解决方案A:采用替代读数

如果我们正在拍摄人物,或许就想按照皮肤的色调进曝光。这时我们可以测量我们自己的皮肤色调,作为替代读数,如图5.18所示。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的替代读数,应该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 确保我们自己的皮肤色调与被摄对象的皮肤色调相差无几。
  2. 确保落到我们自己手臂皮肤上的光线与落到被摄对脸上的光线相同。
  3. 转动手臂,让落到手臂上光线所呈的角度与落到被摄对象脸上的光线所呈角度相同。
  如果我们正在拍摄远处的树叶,那么就可以读取我们身边相似的树叶,并在这个替代读数的基础上进行曝光。不过,要再次保证"替代树叶"上的光线与我们正在拍摄的树叶上的光线接近。

解决方案B:采用18%.灰板的读数

什么是灰板呢?请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05-16

六、使用18%灰板

如果处理理正确的话,还有另一种类型的替代读数可以很好地解决许多测光问题,即采用18%灰板读取数据。不幸的是,"灰板"常用于专业摄影人员,很少有业余爱好者使用它。由于灰板是一种非常绝妙的"工具",利用它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下面对它进行详细的介绍。
  灰板的一面被染成灰颜色,如图5.19所示。这种灰色是一种精确的色调,能够反射照射到其上光线的18%,因此我们称这种色调为"18%灰色"。
  "18%灰色"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我们已经知道,测光表(所有的测表)都将能够产生18%灰色设置为曝光标准,所以当我们将测光表(内置式或手持式)指向18%灰板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们将测光表指向一张18%灰板时,测光表将会给出一个推荐曝光,该曝光应该能够产生一张与18%灰板色调完全相同的照片。那么,最大的收益是什么呢?我们感兴趣的并不是拍摄灰板,而是想要拍摄模特,难道不是吗?
  最大的收益的测光表从灰板上测到的光线与落到被摄体上的光线是完全相同的。
  这个优点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测光表并没有测取场中的色调。它并不知道我们正拍摄的是否是一张漂亮的脸庞、明亮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水面、洁白的雪片或者漆黑的夜晚,它所知道的仅仅是它所看到的,而它所看到的就是从灰板上反射的18%光线。基于这个读数,它给出一个能够在成品照片上产生18%灰色调的推荐曝光。
  关键在于,既然灰板上的18%灰色会真实地以18%灰色在成品照片上重现,那么所有其他色调--更黑暗或更明亮的,也会在印制的影像中真实地重现。
  注意是所有其他色调。更黑暗的被摄体被重现为更黑暗,更明亮的被摄体被重现为更明亮。黑色的重现为黑色的,白色的重现为白色的。所有的色调在照片上都会完全重现它们的本来面目。
  对彩色胶片来说,这一点也是正确的。即使灰板印制成灰色的,如果灰色在照片上能完全一致地得到重现,那么照片上所有其他颜色的色调都应该与它们的真实颜色相同。因此,不管是采用彩色胶片拍摄还是采用黑白胶片拍摄,以灰板读数作为曝光设置是同样合理的。
  这是否是一个很好的曝光设置方法呢?肯定是。它确实是一种非常绝妙的方法,我们推荐最好花钱购买一块灰板,任何时候都把它与照相机放在一起,带在身边。当我们面临棘手的场景需要测光时,它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现在给出使用灰板的几点要求:
  首先,保证照射到灰板上的光线与照射到被摄体上的光线基本相同。两者应该具有同样强度。例如,当被摄对象站在一棵树的树荫下时,不要对暴露于阳光下的灰板测光。如果被摄对象位于树荫下,就要对位于同样树荫下的灰板进行测光。
  其次,我们可能注意到,在如图5.19所示的运用灰板的画面中,摄影师的手投影在灰板的一个角上。如果此时我们的被摄对象暴露于阳光下,就要确保我们测量的不是此阴影。
  第三,我们在商店中购买到的灰板尺寸约为8英寸×10英寸,显得太大而不能放在摄影包中。不要为难,将它剪掉一半或剪成四块,只要将一小块放在摄影包中即可。灰板的大小只要能在拍摄时可以近距离测光便足矣。
  第四,图5.19表现的是利用手持式测光表读取灰板数据。我们也可以采用照相机中的内置式测光表来读取灰板,效果是一样的。
  第五,即使我们的照相机具有自动曝光功能,也同样可以使用灰板。如果我们的照相机提供了锁定曝光读数的能力,那么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近距离读取灰板数据,并按下曝光锁。
  然后,将这一曝光量锁定在适当位置的同时,把照相机对准想要拍摄的场景并拍摄下画面。如果照亮场景的光线与从灰板上读取的光线相同,那么曝光就是正确的。
  第六,我们可能注意到,灰板读数与入射光读数两者之间存在相似性,确实,它们两者应该提供完全相同的推荐曝光,它们两者都对照亮被摄体的光线进行测量。当我们进行入射 光测量时,测光表上的白色塑料盖允许18%的光通过,这与在灰板上进行反射光测量是完全一样的。灰板反射18%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如果照明光线是相同的,那么两个读数应该是一样的。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05-1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