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江南
黑色旋风
紫色梦幻
绿之印象
春意盎然
蓝色天空
UID:4440
上海芭蕾舞团根据1965年创作版本演出,包括配乐,亦为当年录音。
序幕
贫穷老农杨白劳和闺女喜儿在河北农村相依为命。
第一场
大年除夕夜,随着喜儿翩翩出场,文革时期著名的上海女歌手朱逢博演唱的《北风吹》响起来。这首歌曲取自延安时期马可的歌剧《白毛女》,而最早的素材是河北民歌《小白菜》。台湾歌手蔡琴和大陆歌手程琳均翻唱过这首民歌。
喜儿的女伴们前来帮她家贴过年窗花。
UID:2638
地主婆
UID:3900
UID:178
滔叔说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大阿福上过好几趟精彩纷呈的舞台PP,见图则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是,正因为所有的PP都是最佳时刻,反倒显得有点过了。看这一辑的《白毛女》,在钦佩大阿福的摄影水平的同时,我反而希望能看到演员脸部清晰的表情,或者是一些类似的近镜。
呵呵!一点欣赏心得。
舞台表演与电影和电视完全不同。由于观众距离远,演员的表情对剧场效果所起的作用并不大。为了顾及后排观众的欣赏效果,演员的化妆也相当夸张。出于这两个原因,剧照如果拍成面部特写,往往并不太漂亮。不信,看看下面的附图吧。
在大剧院看演出,不能象坐在家里沙发上看电视或者在电影院看电影那样,主要关注演员的面孔。剧院里能够感触到的,主要是演员的声音或者体态。所以大多数影视明星在银幕上仪态万方,上了舞台立刻变成白痴,什么也不会了。
我觉得大阿福和清江水讲的都对,要看效果。
大阿福的理论我是支持的那不用说啦。
为了支持清江水的理论,等会要是想起来了我就传一张PP上来。
清江水的补充很正确。哪怕以模糊取胜的照片,也不能一塌糊涂。至少要有一个地方是清楚的。芭蕾舞剧照之难拍,非得亲身体会才行。我拍的很多照片,不是演员少了一条腿,就是少了一只胳膊。——它模糊得融化了。
睡晕了吧?还没传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