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时段最危险专家根据对交通事故发生时间的研究,发现开车时至少有3个“危险时段”,要特别小心。
|b*?
qf
3:8{"md@2
mExVYp h
PJ2qfYsH=>
\mV'mZ9>
T}4/0yR2
|
r" K':O6y
l983vKr
|
on8WQf'A#
YG8>czC
|
&<+ A((/i
sO5?aB& ●午间(上午11时至下午1时)
~h"/Tce
k"N(o(
经过一上午的劳累,人的体力与脑力都已经开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加上有时候为了赶路,少吃或者不吃饭,饥肠辘辘同时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而有时候一顿丰盛的午餐使得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急于上路开快车。
jAh2N3)
}dxDtqb
●黄昏(下午5时至7时)
t |W)
jEz+1Nl)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段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黄昏时分光线转暗,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加上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后会出现一系列疲倦症状。此时最好停车休息,否则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l~Vi_c
YHV-|UNF
●午夜(凌晨1时至3时)
x\s,= n3z
Hqz?E@bc@
万物处于“休眠状态”,使驾驶员容易产生道路“空旷”的感觉,结果常有长途驾驶员把车撞到路边的树上、建筑物上还浑然不觉。而且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疾病,专家建议这段时间应该尽量不开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