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对中国汽车业的第一印象
}@4|7 “我不明白,中国汽车产量快500万辆了,为什么这里竟找不到一辆中国产的车?”一个法国汽车杂志记者在去年9月巴黎国际车展上好奇地问记者。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探讨。车展上除了美日欧韩等国际汽车巨头外,人们还能够看到俄罗斯拉达和印度Mahindra以及东欧牌子汽车的展台,唯独有上百家厂商的中国汽车业难觅踪影。
>huq t|S*9 “就长期来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尽管2004年在中国车市场表现不如前两年,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克洛德·萨蒂奈1月份仍向记者表示了谨慎的乐观。萨蒂奈说,雪铁龙公司2004年与中国合作生产了78000辆汽车,而2003年的产量为104000辆,大幅度减产的原因是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前两年的“井喷”后需求急剧下降。此外,目前中国有过多的新厂商参与竞争,引发激烈的价格战。为保证品牌价值,雪铁龙公司主动限制了其生产。萨蒂奈的话语透着几分无奈。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成了各大汽车市场预测专家的滑铁卢,在他们不经意间突然猛涨,在他们一片看好中突然回落。让人困惑的事还很多,法国人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地方允许当地企业以极低的价格进口整车零件,然后拧几个螺丝就算国产了,连像样的生产线都没有,却能在极短时间盈得盆满钵满,反而法国、德国等一些老老实实在中国做了20多年业务,并为中国打下坚实汽车业基础的厂商吃了亏。这还不算一些地区限制各种排量的汽车,比如北京就在一重要路段限制小排量车上路,对此雪铁龙公司中国事务负责人雅尼就表示不理解。
9e76pP( 更让法国人包括中国人都不明白的还在后面。当中国汽车市场前两年“井喷”时,各大汽车媒体对中国报道趋之若鹜,而国内媒体更是以中国汽车业崛起为标题,似乎功劳全是中国汽车业的,而当2004年市场整体收缩以及雪铁龙、大众和菲亚特等厂商遭遇市场份额下降时,不少国内媒体又不断地从外商身上找原因,如外商话语权过大,不够重视中国市场以及产品不够好等等,好像责任全部都在外国厂商身上。一些法国业内人士在报刊上发问:“成功了归中国人,失败了是外国人的事?”而背后的意思是,这个市场到底是谁在做主,中国汽车业20年改革开放后的自主责任感又在哪里?
{)jk_&c7 中国汽车业“暂时不成熟”
f@#w{W,3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汽车业近10年来已经迅猛地发展起来,其态势是不可阻挡的。对于其种种古怪的表现,法国人对此的理性解释是“暂时不够成熟”。“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美国和日本汽车业可以说是最成熟和发达的了,你们可以看美国市场,算一算那里有几家汽车厂,看看日本,那里有几家汽车厂,最后再看看一下中国,有几家汽车厂,结果是很明显的,中国的汽车厂太多了。而且汽车业的竞争和发展也不成熟,汽车消费也一样,目前的降价潮并没有启动市场已很能说明问题。”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克洛德·萨迪奈如是说。
nEuct4BcL} 萨迪奈说,中国汽车市场前两年销量增长约60%,汽车整体价格却下降了15%,而国外成熟汽车市场在销量增长时,价格会上升而不是下降。萨迪奈解释说,导致汽车价格明显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有很多企业加入汽车生产行列,并推出非常多的车型。为抢占市场,厂商纷纷压低价格,引发价格战。他认为,随着销量增长的逐步放慢,厂商继续降价会导致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在看到生产汽车无利可图后,应不会再有许多企业争先恐后进入汽车制造业。同时,一些中小汽车生产企业由于规模有限,也不会长时间坚持价格战,汽车价格最终会趋于稳定。
+,:nm_kQU 雪铁龙公司中国事务负责人雅尼认为,中国汽车业总体发展还是好的。但是这一发展并不均衡,因为中国汽车业不是一个整体概念,而是分散的,各个地区的要求也不同,发展政策也不同,与国外合作方式也不同,不同的地方政策催生众多各种各样的厂商竞争的局面。
_g^E%@'W 中国汽车产业仍需反思
n^3NA|A 中国汽车业,或许这一词汇本身的纯民族成分已经大打折扣,它似乎从开始就是一个外商、国企、民企兼而有之的综合产业名词。而普通法国人惊诧的国际车展无中国汽车似乎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oR!n b
m 从记者参加的法国各大汽车公司的年度报告会上来看,法国厂商(美国、德国、日本也应一样)从来都把与国外合资生产的汽车算做本企业的产量。而中国把合资的产量都算作了自己的产量,然而这些汽车可以代表中国汽车业的水平么?国产化达到了90%,按理也可以算国产,但一些法国专家认为,不管是中国三大还是五大汽车厂,没有自己的汽车,是绝无可能拿别人的“品牌”到国际车展上亮相的,这似乎是国际惯例。而中国的民企眼下着重国内市场,对于国外发生的事情并不关心。即使有实力有自主车型的厂家也因为到国外参展可能费力不讨好而取消了行程。由此看来,国内汽车散、乱、自主研发弱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仍缺席国际车展的主要原因。
)UxQf37 “中国合作伙伴除提供低成本劳动力和销售渠道外,对实际经营和管理的贡献几乎为零。”法国雷诺驻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称戈恩的这句“口误”广为流传,它似乎印证了中国汽车业的尴尬,从设计、经营管理上都没有自主创新力,而这背后隐现着的是“信心的危机”。
'Y~8
_+J? “信心”,这个信心指的又是什么?中国汽车业许多条件都不缺了,是否在这一点上有所欠缺呢?这个有着上百年“拿来主义”文化的国家,这个如今具备了汽车研发实力的国家,其汽车业是否也到了有信心让自己的智慧走上前台呢的时刻?
{Zd)U " 巴黎国际车展上人潮涌动,与汽车巨头相比,印度Mahindra集团的展位很不起眼,其展出的两款自主SUV(吉普)从外表看,工艺水平仅与国内民企SUV厂商水平相当,尽管如此还是吸引了不少第三世界客商前来咨询。Mahindra集团一个服务人员对记者说:“或许我们有所欠缺,但我们唯一不缺的就是信心!”
$;KQY7 法国人对中国汽车业仍有“信心”
{
c6DT 萨蒂奈说,尽管从短期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调整期,但从长期看,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10年左右时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他认为,经过一段时间,中国汽车业将完成重组,凭借庞大的市场,其增长将稳定而有力。
d=c1WK 雪铁龙公司中国事务负责人雅尼早前也对记者说,2004年在中国市场上倍感压力的都是很早就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他表示相信,中国新的汽车产业法规将促进中国汽车市场的良性竞争,新规定已经就整车零件进口以及国产化率等等问题作出了规定。
,_TH@0{ 他说,中国汽车业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增长之路,尽管市场不再会有前两年增长约60%那样的“井喷式”发展,但会稳定增长持续发展。他认为,只要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市场需求增长,中国汽车业就不会大起大落。雅尼还认为,外国公司在华生产汽车与中国提升自身汽车核心竞争力并不矛盾。比如标志雪铁龙集团就与清华签订了培养汽车设计和研究人员的合作协定,帮助中国提高汽车设计的竞争力和相关技术等。
qKI4p3&E 针对一些外国机构认为中国车市在两三年内将达到饱和的看法,萨迪奈认为,中国车市场要想再次出现前两年爆炸式的增长不容易,但稳定增长应该是没问题的,中国汽车业从长期看增长肯定没有问题。雅尼也持相同观点。萨迪奈和雅尼这里指的汽车业包括了国企、合资以及民企业全部在华的汽车产业。而另外一些法国专家则对中国“土生”的汽车企业更感兴趣。
}GU6Q|s[u[ 一位做中法投资项目的法国专家告诉记者,对于大汽车公司来说,投资生产线并不费力,投了资短时间就可以建成投产,而研发(技术、发动机机械和外形设计)却是另外一回事,对它的投资能占到该公司总投资的80%,从标致—雪铁龙集团对新的“设计大厦”的投入上就可见一斑。这几年,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民企也越来越注重研发,这也是外国厂商所不能小视的。而法国《费加罗报》在一篇汽车报道中也说,中国汽车,尤其是自主研发的小型汽车竞争力越来越强,而一些大厂商也开始把目光逐渐放在了中型自主车型上,已经引起了各大外国厂商的高度关注。
<EM LiiNY 仿佛温水中的青蛙般过了20多年好日子的中国汽车企业,迟迟未发现水已经变烫,如今汽车业调整以及车市降温成了最好的醒药,督促它应对已呈现的竞争“高温”。或许几年后,法国人眼中看到的中国汽车业会呈现出新的内容:有自己的研发销售中心,有自主品牌的汽车进入国际市场等等,届时的中国汽车业将更加成熟完善。
?T%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