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 2293阅读
  • 0回复

ABS系统内空气排除方

楼层直达
级别: 论坛版主


ABS系统内空气排除方法
ABS(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装置中的空气特别有害,它能干扰系统对制动压力的调节而导致ABS系统失去作用。在更换制动器、打开制动管道、更换液压部部位时;或因制动管道中出现空气使制动踏板感觉发软或变低时,均应对ABS系统进行放气。一般放气规则:将管道中的空气放出,接通ABS调节器中的电磁阀。
1、放气注意事项 
  1.1 对整体式ABS装置,其储压器储存着供加力器和制动器调节用的压力,在修理制动器之前,常需彻底泄放储压器中的压力。而在进行制动器放气时,不一定要泄去系统的压力,实际上往往能用储压器中的压力来代替压力放气器推运管道中的制动液。但由于储压器中压力高达18.6Mpa,故必须载上护目镜,并在打开的放气螺钉上接一根软管,否则,千万不要踩制动踏板。
  1.2 大部分装有ABS的汽车在定期维护时,常可使用助力放气器、真空放气器或按手动放气法放气,但若空气在调节器内部或更换了调节器总成,则需按特殊规程放气。
  1.3 若ABS故障警告灯亮,则应在系统放气前,先诊断和排除故障,否则在排除故障中若更换液压部位或打开某一管道,就不得不进行二次放气。
  1.4 有些ABS装置在放气时,需用扫描工具轮滚接通ABS调节器中的电磁阀,这并不是说,没有合适的工具,就不能进行放气操作。不过此时很难将调节器中空气放尽。
  1.5 应使用制造厂规定牌号的制动液(通常为DOT3,但有时为DOT4),不推荐在ABS中使用硅制动液DOT5。
2、放气实例
  2.1 BENDIX JEEP
  Bendix Jeep为整体式ABS装置,在制动主缸旁装有一储压器,储压可达13.4~14.1Mpa,在增压泵电动机旁还装有初级储压器。进行制动器作业(包括打开制动管道和更换液压部位)前,必须将系统泄压(切断点火系统同时踩制动踏板45~50次,直至感觉踏板变硬。注意完成检修前不要接通点火系统)。若仅为制动器放气,则储压器不必泄压。
  系统放气需要两个人。按如下步骤进行:
  a.将主缸的制动液加至“V”记号处(注意:不要多加,以免损坏储液室);
  b.接一放气软管于右后轮(RR)轮缸的放气螺钉上;
  c.让助手接通点火系统,踩制动踏板;
  d.慢慢打开放气螺钉,储压器内的压力便将制动液泵过系统,实现管道的“压力放气”,一直放到制动液中不出现空气为止;
  e.关闭放气螺钉;
  f.按前述五个步骤,依次对左后轮(LR)、右前轮(RF)、左前轮(LF)进行放气。
  注意:在放气操作过程中,不要让制动主缸的油面太低,否则系统内又会进入空气。
  2.2 BENDIX 6
  非整体式Bendix 6 ABS系统除非空气进入调节器总成内(此时需用DRB—Ⅰ)或类似扫描工具依次接通ABS的各电磁阀,否则会不需要特殊放气规程。标准放气顺序为RR、LR、RF、LF,用正常压力或手动放气规程。
  进行调节器放气时,需移开蓄电池及托架、防酸罩,露出调节器上的四个放气螺钉。将DRB—Ⅰ或类似扫描工具接通仪表下的六针插件。先按通常方式为管道放气,然后按如下步骤进行:
  a.在调节器的次级贮液放气螺钉(左下方)上接一根放气管。用一只压力放气器或让助手将制动踏板轻轻连续踩下,松开放气螺钉,并以“促动阀门”的试验模式将左前增大/衰减电磁阀接通。制动液清晰后拧紧放气螺钉;
  b.用扫描工具接通右前轮的增大/衰减电磁阀,以同样方法为初级贮液池的右下方放气螺钉放气;
  c.用扫描工具先接通左前轮/右前轮的ABS隔离电磁阀,再接通右前轮的增大/衰减电磁阀,用右上方放气螺钉放气;??BR>   d.用扫描工具先接通左前轮/右后轮的ABS隔离电磁阀,再接通左前轮的增大/衰减电磁阀,用左上方放气螺钉放气。
  2.3 BENDIX 10
  整体式Bendix 10 ABS系统在放气或其他作业前,必须先泄压(切断点火系统,踩制动踏板40次以上)。泄压后在继续切断点火系统期间,用正常压力或手动放气法均可进行管道放气。放气车轮顺序为:LR、RR、LF、RF。
  2.4 BOSCH 2
  Bosch 2为整体式ABS装置,只要用标准规程即可。常用的放气顺序为RR、LR、RF、LF。而斯特林的放气顺序为LF、RR、RF、LR。
  对于克尔维特车,放气时应将的前部抬高,使后制动钳上的放气螺钉处于向上位置,以免空气积留在制动钳内。
  有些Bosch 2 ABS装置的调节器上有一放气螺钉,应在放完车轮的空气后再放调节器的空气。
  2.5 BOSCH 2U、2S MICRO ABS/ASR
  他们与Bosch2相同,均为非整体式ABS装置,均可用标准规程或手动规程进行放气。
  装BOSCH 2U的通用大型前轮驱动车及装ABS/ASR的1992年克尔维特车,推荐的放气顺序为:RR、LR、RF、LF(注意:1992年克尔维特车的制动主缸上还有一根加液管,应首先给它放气)。
  1990~1991年的克尔维特车的放气顺序是:RF、RR、LR、LF。
  对于早期的Vettes车,放气时应将车的前部抬起,使后轮放气螺钉向上。
  2.6 BOSCH Ⅲ
  Bosch Ⅲ是整体式的ABS装置,可用手动或压力方法对管道进行放气,但放气前系统必须泄压(切断点火系统,踩制动踏板25次以上)。放气顺序是:LR 、RR、LF、RF。
  若给制动主缸/助力器总成放气,应先将储压器泄压,再向储液室内加注制动液,在液压部件右侧的放气螺钉处接一放气软管,打松放气螺钉1/2~3/4圈后接通点火系统,泵电机运转,将制动液泵过软管,直到制动液中不出现气泡后关闭泵电机。
  2.7 DELCO MORAINE ABS-VI
  Delco Moraine ABS-VI是一非整体式ABS装置,可用手动或压力方法放气。推荐的放气顺序为:RR、LR、RF、LF。放气前,须用Tech I或类似扫描工具将调节器中的后缸移动活塞回到零位。在确认起动断电器已接通时,用泵电机使活塞移至上零位。
  若无扫描工具,则采用以下规程:放去两个前制动器的空气;将汽车以不低于6.5km/h的车速行驶,ABS装置会使活塞回到零位;将汽车驶回车间,放去后制动器的空气。
  2.8 DELCO MORAINE POWERMASTER 3
  这是一种非整体式ABS装置,该系统放气前,须先泄压(切断点火系统,将制动踏板踩40次以上)。使用压力放气器,放气车轮顺序为RR、LR、RF、LF。若使用手动方式放气,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放去右前轮和左前轮的气;
  b.接通点火系统,由泵使储压器建立起压力;
  c.在右后轮放气螺钉上接一根放气软管,松开放气螺钉,慢慢踩下制动踏板。储压器的压力会将制动液推过管道;
  d.制动液清晰后,拧紧放气螺钉;
  e.按同样方法放去左后轮的空气。
  管道放气后,可利用主缸1调节器总成上的两个放气螺钉(每侧一个)进行放气。
  2.9 KELSEY-HAYES RABS和RWAL
  Kelsey -Hayes RABS和RWAL后轮ABS为非整体式ABS装置,可采用压力或手动放法进行制动器放气车轮放气顺序为:RR、LR、RF、LF(注意:若用压力放气,则需用一工使组合阀保持开启)。
  若管道中有空气,建议:
  a.先放储压器的穸气(旧车型上有储压器放气螺钉,但某些新车型已取消,此时需松开一根制动管道,以便储压器放气);
  b.给车轮放气;
  c.再给储压器放一次空气。
  2.10 KELSEY-HAYES 4WAL
  这是一种非整体式ABS装置,若调节器总成中没有空气,就可用压力或手动方法进行放气。若调节器中有空气,则须在放去每个车轮制动器中空气之后,利用两个内部放气螺钉(很难接近),或用Tech I或类似的扫描工具,对调节器用BPMV进行放气。此时需踩下制动踏板并进行三种功能试验,排出高、低压储压器和泵管道中积留的空气。最后再放一次管道空气。
  2.11 TEVES MARK 2
  Teves Mark 2是整体式ABS装置,进行制动器作业前,必须使储压器泄压(断开点火系统,踩制动踏板25次以上)。
  前制动器可用通常方式放气,但后制动器须用压力放气器(福特车最低为0.24Mpa,通用车最低为0.14Mpa)或利用储压器放气(接通点火系统,踩制动踏板)。
  2.12 TEVES MARK4
  Teves Mark 4为非整体式ABS装置,可用压力或手动方式给制动管道放气,放气车轮顺序为:RR、LF、LR、RF。
  假如福特车型的液压控制装置(HCU)需要放气,操作如下:
  a.将电子控制单元(ECU)线束的SS针插件脱开;
  b.接上装在冲压盒内的放气附加装置(T90p-50-ALA);
  c.将附加装置设定在“放气”位置,接通点火系统,起动泵电机,按下“阀”按钮20S。
  2.13 新型DELCO ABS VI
  该系统可采用手工、加压或真空等方法进行放气。阀应慢慢旋转1/2至3/4圈,将其开启(用9mm叉形扳手)。放气顺序为RR、LR、RF、LF。
  若没有Tech1或T100检验仪,则应按下述方法进行放气:
  a.将后轮制动管路的球阀置于输出位置(开启);
  b.通过前轮制动管路的放气螺栓(两个)给调节器放气;
  c.给前轮制动管路的车轮制动缸放气;
  d.检查踏板阻力(不可沉落);
  e.以不低于7~8Km/h的速度行车,使系统处于状态下,对两个后轮制动管路放气即可。
追求新生活,追求新目标</p><p>义乌拉力赛车俱乐部QQ群:4642768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