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日报 时间:2012-4-25 11:05 作者:孙望楠 编辑:李文 “我们的日子不好过,受的是两头气啊!”杭州某4S店负责人这样感叹。面对汽车市场的冷淡形势,这位主销日系车品牌4S店经理对笔者大倒苦水。他说:银行年利息是10%左右,现在车市低迷,银根缩紧,贷款变得越来越难。以前风光的时候,都是银行追着我们,要我们去他们那儿存贷。现在,一看到我们,他们就冷脸相对,我们4S店的贷款都是拿汽车合格证做抵押的。他算了一笔帐:“我们现在汽车库存基本上是200辆,每辆约占用资金15万元,算上银行利息,每月每辆车需支付给银行2000元钱。” $!h21
A>8"8=C
据笔者了解,随着杭州4S店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销商正处在来自厂商、客户、银行、市场政策等多重压力的环境下,4S店的日子并没那么好过。4S店究竟遇到了哪些难题?带着这样一个疑问,笔者走访了杭州的几家4S店。 9%55R >s$
p
uEuv6F
4S店日子不好过 US3rkkgDO
EX zA(igS
一连走访了4家4S店,笔者发现店门口都停着大批的新车。“我们每年必须向厂商认购汽车约1000辆,如果提车没有达到规定数量,厂商就会取消相应的优惠政策,一些零配件也拿不到,甚至取消4S店的经销商资格。现在买车的人不多,光靠卖车很难赚钱,我们只能加强售后服务,消费者看中的就是我们4S店的厂商原装配件,如果我们得罪了厂家,拿不到零配件,就得不偿失了”。某主流品牌4S店销售经理这样跟笔者分析利弊。 I.#V/{J
2wCTd:e:
众所周知,4S店能够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代理的品牌,品牌好,销量就有保障。虽说厂家和4S店是共荣共存的关系,但4S店在汽车厂家面前,基本上没有话语权。他们在货源、价格等方面受控于厂家,处于弱势的地位。厂家在双方合约中列入霸王条款,4S店也是敢怒不敢言。据笔者了解,该杭州某主流品牌4S店,汽车年销量800~900辆, 4S店每个月必须提100辆车左右,按照该品牌车平均价格15万元,每月需支付提车款1500万元,平均每天支付50万元。“在2009年车市最好的那会儿,车提来很快就能卖出去,车卖出去了,资金就能回笼,压力就没那么大,但现在,大环境不好,一般库存周转在50到60天左右。资金很难回笼,就只能向银行贷款。” Y.FqWJP=p
Qy< ~{6V
厂家绝对的优势,往往使4S店吃闷亏。车源不准确,是让4S店头痛的另一大问题。销售人员表示:“厂家给我们的车,车源一般都不怎么准确,如果说你预订一些畅销车型,那厂家肯定会搭售其他车型的,基本上20%-30%的车型我们是无法决定的。” aS2Mx~
b#
v+_7
在车市低迷的情况下,有些4S店扛不住资金的压力,只能关门大吉。全球知名汽车业咨询公司J.D. Power亚太公司的一份最新调研报告显示,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及监管环境的变化,加之汽车品牌和经销商数量的急剧增加,中国汽车经销商的利润出现明显下降。 :U>[*zE4&
[9c|!w^F
J.D Power亚太区总经理梅松林称,整个车市发展速度减缓的时候,首先感觉到“痛”的是经销商。根据调查发现,2009年中国有84%的经销店是赚钱的,到了2011年,赚钱的经销商比例下降到63%。与此同时,出现经营亏损的经销商占比从2009年的6%增加到2011年的20%,即去年每5家经销店就有一家是亏钱的。 8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