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hj%}GP{{
7N&3FER
电动车安全性不是撞出来的 M)bC%(xJ
+9&ulr
挤压、穿刺、火烧、水压、枪击、爆破……这不是电影中严刑拷打犯人的场景,而是在对车载电池进行各种疲劳极限测试,模拟电池起火、短路等故障,而这种种“酷刑”对于传统汽车来说,却是从未也无需经历的。 aTsy)=N
-bG#h)yj
在席卷全国的电动汽车造车热风起云涌之际,电动车的安全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由于电动汽车存在高能量动力电池的潜在危险,高压电回路对乘员的潜在危害和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安全隐患,使得电动车安全性评定变得极为复杂。 YV>VA<c
Yqj.z| }Nb
四大安全隐患困扰电动车 Xj&~N;Ysb
q2"'W|I
据统计,目前我国涉及电动汽车方面的行业标准多达46项,均为推荐性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性。虽然在46项标准中有26项已经被工信部在做公告管理时所引用,具备了强制性标准的效力,但是数量庞大的标准面对鱼龙混杂、乱象丛生的电动车行业,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v6]>FNP'3
6
Ge vO3
“电动汽车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套电池系统、一套高压电系统,除了一般汽车安全要求,还要有高压电安全要求和特殊的碰撞安全要求。”在不久前举行的2011(第二届)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总工程师周荣指出,电动汽车安全方面的隐患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高能量动力电池有燃烧的隐患;二是驱动电动汽车只能用高压电,不能用低压电,高电压、大电流的回路如果发生漏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三是由于电池技术尚未实现突破,电动汽车要比传统汽车重200公斤左右,对车身钢架结构设计等被动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便是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 QR-R5XNT[
:FgRe,D
沃蓝达起火殃及池鱼 Kgio}y
wk7_(gT`0
不久前的2011广州车展上,中国13家雪佛兰经销商被通用授权经营进口沃蓝达增程电动车。然而,美国本土却不断传来对这款车起火事故的报道。 ' /* rCB
p%y\`Nlgdx
2011年5月12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沃蓝达进行了侧面碰撞测试。三周之后的6月初,停在NHTSA测试中心的这辆沃蓝达突然起火,并殃及附近其他车辆。 ~0{Kga
w1G.^
另一辆在北卡罗来纳州充电过程中起火的沃蓝达,虽然初步结论并非车辆本身原因导致,但对于几千名敢于吃螃蟹的第一批消费者来说,这些不断传来的负面消息,足以令中国消费者在这辆售价将近50万元的电动车面前望而却步了。 Ax*~[$$~%
LkB!:+v |B
之后NHTSA和通用汽车分别重复模拟沃蓝达侧面碰撞试验,并未发现再次起火。11月11日,NHTSA表示,电动车起火的风险并不高于传统汽油动力车,但仍要求通用、福特和日产等电动车生产企业提供更多信息,以解决关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 dw!Eao47
"?,6{\y,
“其实传统汽油发动机也一样存在着起火隐患”,对此周荣表示乐观可控,认为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你们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每年发生自燃的汽油车也有很多。” n82Q.M-H
2GzpWV(
国标简单操作性差 @~3c;9LkY
jRAL(r|
“国内现有的跟电动汽车相关的安全标准有三项,分别是针对车载储能装置、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方面,但是这三项电动汽车标准都是在2001年颁布的,基于当时的科研水平,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年,很多方面已经落后了。” ^i\1c-/
'bPo 5V|
据了解,目前我国只有GB/T18384.1-2001和GB/T19751-2005两个国家标准对EV(电动车)和HEV(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碰撞安全性提出了要求,且内容仅仅局限于正面碰撞要求,条款表述也过于简单、宏观,可操作性较差。 |0p'p$%
TVwYFX
其中,GB/T18384.1-2001对碰撞后的车上的车载储能装置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电解液溢出要求、位置移动要求、动力装置的过电流断开要求。此外,考虑到车内乘员保护需要,还要求防止电池包穿入乘客舱。在第三方的保护方面,国标的要求仅限于电池包不能从车上甩出。 ZRGZ'+hw
s;$TX30 4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方面,GB/T19751-2005安全要求与电动车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绝缘电阻的测量。 KBA%
wQB{K3
电磁波辐射有待证实 MPy][^s!
i
9k]Q(o
一个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安全隐患是——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B
&